绿色和平组织开展了一项针对德国公共交通(ÖPNV)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推动人们从私家车转向公交和有轨电车的努力中,德国大城市表现普遍不佳。尤其是柏林,在公共交通扩建方面表现垫底,而另一座东德大城市却迎来了真正的繁荣。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委托进行的这项调查,在大多数德国大城市,公交和有轨电车服务的扩建几乎没有进展。研究指出,在过去两年里,柏林和其他四座城市的公共交通服务甚至有所缩减。只有三分之一的城市自2023年以来显著扩大了公共交通服务,增幅超过1%。绿色和平组织表示:“为了实现交通领域的气候目标,公共交通服务每年需要增长至少4.5%,而目前只有莱比锡达到了这一标准。”
绿色和平组织的交通专家莱娜·多纳特表示:“公共交通是清洁、环保交通的支柱,但在大多数城市,扩建进展缓慢。德国的城市需要为公交和有轨电车注入新的活力,这需要联邦政府提供财政支持。”
莱比锡公共交通迎来繁荣
研究显示,柏林的公共交通服务缩减最为严重,减少了7.1%。基尔(-3.7%)、科隆(-3.1%)、法兰克福(-2.8%)和卡尔斯鲁厄(-2.5%)的服务也明显缩减。然而,在12个城市中,公共交通服务几乎没有变化,增减幅度在±1%之间。相比之下,莱比锡的服务增长了14.6%。纽伦堡(+5.4%)、亚琛(+4.3%)、明斯特(+3.9%)和德累斯顿(+3.1%)也录得显著增长。
绿色和平组织指出,服务缩减和停滞的主要原因是人员短缺和资金不足。柏林尤其缺乏公交车司机,此外,老化的地铁车队也不断导致延误和停运。尽管长期订购的新地铁列车一再延迟,但预计将从9月起逐步投入运营。绿色和平组织强调,尽管如此,柏林仍然拥有非常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
在排行榜上,莱比锡位居榜首。这座萨克森州的城市在2023年决定引入“未来线路网络”,并分三步改善公共交通服务。自2024年以来,莱比锡增加了额外的公交线路,并在多条公交和有轨电车线路上提供了更密集的发车频率。然而,这里也面临财务问题。
德国30个城市对比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的数据,柏林和其他城市在自身计算中得出的服务缩减幅度低于此次调查结果。研究认为,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的计算方法造成的,例如,研究中未考虑更长的列车。
此次研究基于公开的列车时刻表数据,对德国30个最大城市的公共交通进行了分析。比勒费尔德、不来梅和曼海姆的数据不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