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基督徒而言,复活节是信仰的核心事件。耶稣的复活象征着死亡并非终点,而是新生命的开始。生命战胜死亡,真理战胜谎言,正义战胜不公,爱战胜仇恨。
“复活节兔”作为一种民间习俗直到1680年才出现,1682年首次在一位海德堡医学教授的论文中被记载。
“Ostern”(复活节)一词的来源
在基督教中,“Ostern”被认为源自“东方”(Osten)一词。传说中,当耶稣复活后,前去墓地的妇女们望向东方迎着日出之光——她们相信耶稣将从那里重返人间。也有说法认为,这一词源自异教中掌管生育的女神“Eoastrae”,但学界对此尚无定论。
复活节的日期如何确定
复活节庆期长达50天,直至圣灵降临节(Pfingsten)。自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推行格里高利历起,西方教会规定复活节在春分后的第一个满月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举行。
复活节前的封斋期
斋戒期也称“苦难期”(Passionszeit),是为了让信徒反思耶稣的牺牲,并加深与信仰的联结。封斋持续40天,从圣灰星期三(Aschermittwoch)至圣周六(Karsamstag),不包括每周日。耶稣在旷野中曾禁食40日。该传统始于公元4世纪,昔日的斋戒要求包括不得食用肉类、葡萄酒、奶制品与鸡蛋。
圣周(Karwoche)
复活节前一周称为“Karwoche”(圣周),“Kar”源自古德语“kara”或“chara”,意为悲伤、哀悼。
• 圣枝主日(Palmsonntag):纪念耶稣荣耀进入耶路撒冷,信徒祝圣棕榈枝或冬青枝。
• 濯足星期四(Gründonnerstag):纪念耶稣与12门徒共进最后晚餐。
• 受难日(Karfreitag):耶稣被钉十字架之日,为基督教最庄严的哀悼日。
• 圣周六(Karsamstag)晚举行复活节弥撒,随后是复活夜(Osternacht),纪念耶稣复活。
复活节节日
基督教认为耶稣在复活节主日(Ostersonntag)复活。在德国,受难日(Karfreitag)和复活节星期一(Ostermontag)均为全国法定节假日。
复活节周
复活节周(Osterwoche)或称复活节八日庆期(Osteroktav),从复活节主日持续至其后一个星期日。复活节周六(Ostersamstag)即复活节后的星期六,常被误称为圣周六。复活节周以“白色星期日”(Weißer Sonntag)结束,传统上这一天信徒身着白衣参加初领圣体礼。
复活节兔子送彩蛋
兔子作为复活节送蛋者约始于300年前,发源于阿尔萨斯、普法尔茨及上莱茵地区。首个文字记载出现在1678年。上世纪以前,在许多农村地区这个习俗仍不为人知。为何不是鸡而是兔子送蛋,曾令乡村儿童难以理解。
在拜占庭,兔子是象征基督的动物;在早期基督教中,由于其强烈的繁殖力,也被视为淫欲的象征。异教传说中,兔子是春天女神奥斯塔拉(Ostara)的神圣动物,尽管学术界对这位女神及其是否为“复活节”(Ostern)命名来源仍存在争议。较普遍的观点是,“Ostern”来源于“东方”一词。
复活节彩蛋
人类历史中,蛋一直有象征意义。在古罗马,人们将蛋随死者一起葬入坟墓。中世纪时,复活节常以鸡蛋作为地租缴纳(“Zinsei”)。彩蛋的装饰和赠送源自早期基督教,蛋被视为生命的象征。
西方自13世纪起将红色作为复活节蛋的主色,象征耶稣的鲜血。在东欧则偏爱金色,象征珍贵与神圣。
复活节篝火
篝火象征太阳,象征生命的中心。乡村地区以此迎接春天。此习俗于8世纪由法国传入基督教传统。
复活节篝火在圣周六晚、复活节夜弥撒开始前于教堂外点燃并被祝圣。复活节蜡烛由篝火点燃,随后由信徒在黑暗中列队进入教堂,象征光明战胜黑暗,生命战胜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