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465|回复: 0

[国际新闻] 教宗方济各辞世享年88岁,他推动教会改革的事业未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1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方济各教宗开启了许多改革,触及了许多未愈的创伤,他希望让教会重新动起来。但并非所有努力都取得成功。



他确实推动了改变——逐步改变方向,冒着种种阻力,一步步让教会走向开放。尽其所能。

阿根廷籍教宗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格里奥(Jorge Mario Bergoglio),母语是来自北意大利移民父母所说的皮埃蒙特方言,在继任以维护传统为主的本笃十六世后,他打开了这个全球最大信仰团体的门窗。

他时常不得不退让,努力稳住各方分裂的倾向,甚至仅仅是维系教会运转。他的重要改革之一是2021年至2024年为期三年的世界主教会议。在这365位拥有投票权的成员中,包括了54位女性,均为方济各亲自任命,这是一大步。但他并未继续前进。尽管有诸多讨论,女性神父和允许神职人员结婚的问题仍被搁置在门外。

真正迈出实质一步的是2023年12月,他在声明《信賴祈求》(Fiducia Supplicans)中允许同性伴侣接受教会祝福。虽然他补充,这一祝福不是同性婚礼的替代仪式,而是一种怜悯的行动,不应拒绝任何人。

尽管如此,保守派仍强烈抗议:在他们看来,同性恋依旧是严重罪行,婚姻不可分离,神父必须独身,“性别意识”一词令他们窒息。但阿根廷教宗仍然创造了新的事实,即便激进保守派强烈反对,改革派则批评他不够激进,但这已是他所能为止。

“方济各”——一个充满意味的名字

方济各是个“局外人”,并非罗马教会核心圈的人选。他说“我来自世界的另一端”,那是他在2013年3月13日晚登上圣彼得大教堂阳台后的第一句话,只用一句“晚上好,兄弟姐妹们”问候了广场上聚集的信众。

他拒绝佩戴金十字架:“我佩戴的是我主教选举时的银十字架,已经二十年了。”他也不愿穿上红鞋:“红鞋?不,我必须穿矫正鞋,我有点扁平足。”这些细节和幽默语调在他的自传《希望》中都有记载。

他的亲民出场唤起了极大的期待。支持者希望他改革教会的方方面面,而另一些人则对此感到担忧。他整个教宗任期始终处在这两种力量的张力之间。

沉重的“本笃”阴影

方济各是第一位非欧洲籍、来自美洲的教宗,自公元731年出生于叙利亚的教宗格列高利三世之后,历任教宗皆为欧洲人。早在2005年,他就曾是教宗候选人,但当时多数红衣主教选择了约翰·保罗二世的亲密助手、德国籍的本笃十六世,以求维持延续性。

本笃的突然辞职才为贝尔格里奥登上圣彼得宝座打开了道路。他成为教宗方济各。此前从未有哪位红衣主教敢以亚西西的圣方济各为名,这是一种象征:贫者的朋友、被剥夺者的代言人、反对战争、维护受造世界的代言人。他希望创建一个为穷人服务的教会。

他不像教义的守门人,也不是“叛徒的惩罚者”,而是“良善的牧人”。但他在罗马并未能自由改革,因为他必须忍受他的前任——“荣休教宗”本笃的长期存在。

本笃虽隐退至梵蒂冈Mater Ecclesiae修道院,但始终如影随形。教宗方济各一直努力将他描绘为年长的朋友与顾问,但事实上,本笃始终是教宗的噩梦——沉默的提醒者、减速器、以及所有教会内对方济各不满者的精神象征。直到本笃2022年去世,方济各才得以摆脱其私人秘书格奥尔格·根斯魏因,将其免除所有梵蒂冈职务。

满箱的问题

本笃留下的问题沉重。首当其冲是梵蒂冈财政的混乱,长期被怀疑涉嫌洗钱与滥用。方济各成立了一个八人调查小组,但其中两名成员偷走了机密文件,使得调查不了了之。教宗曾在自传中写道,本笃曾将一箱机密文件交给他,但内容至今未公布。

尽管如此,方济各在金融改革上确有成效。他整顿了宗座资产管理局和梵蒂冈银行IOR,任命了意大利知名的反黑检察官皮尼亚托内(Giuseppe Pignatone)担任教廷法院院长。2023年底,前枢机主教、国务秘书副手贝丘因涉及金融丑闻被判五年半监禁,其中包括利用“圣伯多禄献金”参与伦敦房地产投机,造成约2.17亿欧元的损失,严重违背了贫穷教会的理念。

他的前任还遗留下全球范围的儿童性侵案件,案件的处理多数集中在当年担任教义部部长的拉辛格(本笃)办公室。但真正揭开这场教会危机的并非梵蒂冈,而是2002年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的调查记者团队。他们首次揭示了教会内部掩盖丑闻的机制,梵蒂冈只能被动应对。更甚者,教廷甚至接纳了波士顿枢机主教伯纳德·劳——一位掩盖丑行者。这一方面,方济各仍然维持了教会的自保传统,尽管他在公众面前对受害者表达了诚意十足的悼念。

沉痛的回忆

1973年,贝尔格里奥成为阿根廷耶稣会的“省级负责人”。任内,他屡遭指控与军政府合作。他在《希望》一书中回忆了独裁时期的恐怖场景:3万人失踪,被军方杀害。包括他的化学老师——那时他还是一名化学技术员,尚未成为神父。

他竭力营救被捕的两位耶稣会士奥兰多·约里奥与弗朗茨·亚利克斯,为此甚至在独裁者维德拉面前做弥撒,才得以保住他们性命。

方济各是一位直面邪恶的教宗,与恶魔博弈,只为挽救无辜性命。这段经历也深刻影响了他对美国的态度——当年的阿根廷军政府及其他拉美血腥政权,都是美国在背后扶持、资助和操控的傀儡。

教会内部的民主困局

教廷高层的不友好态度,方济各最初试图以设立“C8委员会”来化解——由来自全球八位红衣主教组成,协助他治理教会。但他治理世界教会时,并未过度依赖红衣主教,而是更倾向于“motu proprio”——即教会拉丁文中所称的“教宗特令”。

虽然教宗在教会法上拥有绝对权威,但连自由派改革者也认同保守派的批评:方济各常常绕过梵蒂冈委员会,甚至先向跟随他出行的记者通报教会重大决定,连新闻办公室也感到意外。

他的晚期教宗任期中,教会内部的路线之争愈发激烈。摆脱“影子教宗”之后,方济各敢于发出更勇敢的声音。2023年世界主教会议上,他允许讨论女性权利、废除神父独身制,以及教会平信徒在地方教会中的角色,这激怒了保守派,他们指责他背离信仰、犯下“异端”。

这是他最初的改革议程的回归:考虑女性执事、已婚男子在教区中的作用,以及赋予女性领导教会的权力。但最终,他缺乏勇气,没有完成改革:没有女性圣职,没有神父婚姻。

他把“和平”作为终极议题。他希望走亚西西圣方济各的道路——1219年,在十字军东征期间,该圣人与埃及苏丹马立克·卡米勒会面,试图促成圣地和平。

方济各在任内两场战争中都拒绝站队:俄乌战争和加沙战争。他谴责战争,称之为罪行,呼吁谈判,甚至敦促乌克兰“升起白旗”。他从未点名普京为侵略者,反而将部分责任归咎于北约“在俄罗斯门口吠叫”。

他的绝对和平主义在乌克兰和以色列遭到猛烈批评。许多人认为,他的反美立场使他在战争中保持过度中立。

但他始终坚持:没有“正义战争”,所有战争都是对人类的犯罪。批评者反驳说,1939年至1945年对抗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天皇的战争就是正义之战。纳粹德国只有靠炸弹才能投降,而非白旗。对此,方济各置若罔闻,他始终坚持和平主义,视其为教宗任期的核心价值,或许也寄希望能效法圣方济各为和平斡旋。

教宗的未来:谁来继任?

现在要选出方济各继任者的枢机主教团——即教宗选举秘密会议(Konklave)——共有136位未满80岁的红衣主教,其中108位由方济各亲自任命,堪称“贝尔格里奥会议”。

其中仅53位来自欧洲,意大利籍最多(17位),德国仅3位,北美16位,拉美22位,亚洲24位,非洲18位,大洋洲4位。这些枢机主教大多数彼此并不熟识。批评者指出,虽然方济各任命了他们,却未真正将他们纳入教会治理核心。

目前尚无明确热门人选。按罗马俗语:“谁带着教宗之志进入选举会议,就会以红衣主教之身走出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4-26 19:04 , Processed in 0.056391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