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34|回复: 0

[关税] 关税搅局,一场没有硝烟的镍战已打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4 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w2.jpg

往期热点

1、今天起,304只能出加工料,青山又有新动作!

2、青山201冷热轧开盘统跌100元/吨,304继续接加工单

综合外媒2025年5月22日消息,尽管全球镍市场长期面临供应过剩压力,且电池用镍需求因技术替代有所降温,但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与印尼)仍凭借不锈钢产业扩张和结构性需求支撑,成为全球镍市的核心增长极。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波动与区域分化格局。
01全球镍市供需失衡:过剩压力持续至2030年
过去三年,镍市场持续受困于供应过剩,主因印度尼西亚新增产能快速释放。行业预测显示,这一过剩局面将延续至2030年。尽管供应过剩基调未改,镍价仍表现出韧性,长期徘徊在1.5万美元/吨上方,但美国近期加征关税政策已打破这一平衡,市场波动性显著加剧。


亚洲主导供需格局

供应端:
2019年以来,中国与印尼镍供应量年均增长15%-20%,而全球其他地区年均缩减5%,形成“亚洲扩张-其他地区收缩”的两极格局。

需求端:

同期中国与印尼需求年均增长11%,其他地区仅2021年、2024年实现正增长,需求分化特征明显。
01技术替代冲击:辐射磷酸铁锂电池重塑市场格局
曾被视为镍需求增长引擎的电动汽车领域,正经历结构性变革。磷酸铁锂电池(LFP)凭借成本优势、性能提升和更长寿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中国市场:

LFP电池已主导电动汽车电池生产,直接抑制镍基电池需求。

欧美市场:

镍基电池需求显著下滑,行业预测显示,2020年镍基电池在正极材料中占比55%,至2030年非镍基电池占比将反超至55%以上。

镍品结构分化

一级镍:

2021-2022年因中国以外地区供应紧张支撑价格,但2024年中国增产补充库存后转向过剩。

二级镍(镍生铁):

印尼产量激增叠加中国进口放量,2022-2023年供应过剩,但全球镍铁厂关闭与中国不锈钢增产,正推动市场重回紧平衡。

硫酸镍:

2023年印尼扩大电池级中间品供应,叠加中国电池需求走弱,过剩硫酸镍正被精炼为一级镍流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
01不锈钢产业:亚洲引领增长,整合与不确定性并存
未来三年(2025-2027年),全球不锈钢产量预计以4%-5%的年增速增至7100万吨,中国、印度、印尼为主要驱动力:

中国市场:

尽管面临价格低迷与需求疲软,仍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头部企业青山控股、太钢不锈持续扩产,而中小厂商减产,行业整合预期升温。废钢利用率提升空间、新增冶炼产能落地进度等问题仍存不确定性。

亚洲其他地区:

印度贡献主要增量,韩国在2022年台风后产能逐步恢复,日本维持年产220万吨水平。

欧洲市场:

原预测8%的增长目标已显乐观,需依赖主要厂商(如Acerinox、Outokumpu)避免罢工等扰动,部分钢厂以镍生铁替代废钢或提振镍消费。
01政策震荡:美国关税引发全球市场混乱
印尼新矿石定价机制与菲律宾出口禁令曾短暂推高镍价,但美国贸易关税成为更大变量:

双重影响:

关税宣布初期削弱美元,推高基本金属价格;但政策落地后,市场迅速反应,价格掉头向下。

区域冲击:

美国52%的一级镍依赖加拿大进口,关税或导致本土镍消费企业成本攀升,而不锈钢生产商可能因亚洲进口成本上升受益。

微评



当前镍市场正处于“技术替代加速+区域供需分化+政策风险交织”的关键转型期。

企业需密切关注亚洲不锈钢产业链动态、电池技术路线变革及国际贸易政策走向,通过优化原料采购结构、加强区域市场布局,在波动中寻找供需再平衡的安全路径。

〖51不锈钢〗隶属我要不锈钢科技,网站:www.51bxg.com

行情报价|供应商|点“阅读原文”获取,咨询:0757-83879051



w5.jpg


视频号新闻 | VIDEO NEWS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24 22:22 , Processed in 0.11678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