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教育部通过新课标改革启动了教育供给侧结构性调整,首次将人工智能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2022 版新课标的出台,推动了课程内容与 AI 产业需求的动态对接,构建了一条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 AI 课程链路。截至 2025 年 4 月,全国已有 626 所普通高校备案人工智能本科专业,众多高校开设 AI 通识课。
图源:多鲸-2025 AI 赋能教育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然而,AI 带来的不仅仅是课程设置的变化,它还深刻影响着教育资源的分配方式。通过跨越地域限制和降低教育成本,AI 正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比如,AI 学伴和人机双师教学等技术让乡镇学生也能参与到前沿的教学活动中;同时,AI 教育工具的使用也大大降低了家庭教育的成本。在 AI 的助力下,教育公平性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AI 已经渗透到了教学管理的每一个角落。SaaS 化的智慧校园解决方案不仅覆盖了校园安全智能监控、教学资源动态调配等环节,更是在推动教育管理向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教师角度来看,AI 技术正在重塑教学的全流程体验。课前,教师可以借助AI自动生成教案、课件和习题,减轻备课负担的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课中,「人工教师 + AI 助教」的模式实现了大规模个性化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指导;课后,AI 辅助的智能阅卷和作业批改功能,则进一步解放了教师的双手,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这种「人机复合型教师」的新模式,无疑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次重大革新。
图源:多鲸-2025 AI 赋能教育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对于学生而言,AI 技术带来的最直观变化就是学习体验的个性化升级。
图源:多鲸-2025 AI 赋能教育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在校内学生的学习场景中,智能测评、 智能错题本作为典型应用,AI 应用解决方案尤为成熟。校内的 AI 智能测评能够精准定位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并据此生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此外,AI 智能错题本自动采集学生的错题并推荐相关资源,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复习。
校外学生的学习场景中,AI 口语老师,AI 学习机作为典型应用,整体成熟度较高,并有望进一步向 AI 原生方向迈进。校外市场上,AI 口语老师分析学生的发音问题,提供专业的矫正建议;各类 AI 学习机构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个性化的知识图谱,为他们量身定制强化训练计划。虽然这些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果,但也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机互动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培训机构则在 AI 技术的赋能下,实现了从招生到教学、从研发到评估、从管理到服务的全链条智能化升级。在招生环节,AI 技术通过精准的用户画像和需求分析,提高营销转化效率。教学过程中,智能化的教学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教学质量,确保服务标准的一致性。在教研方面,AI技术协助开发个性化课程内容,提升教学产品的竞争力。
AI 赋能教育行业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和应用场景的创新,更在于整个产业链条上的深度整合。AI 赋能教育行业产业链分为上游的技术提供商、中游的系统集成商及内容服务商、下游面向 G 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B 端培训机构以及 C 端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个层次。
从需求、场景、生态以及市场规模四个方面的行业纵览,我们不难发现,AI 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无论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教学场景的智能化应用,还是全产业链的生态融合,AI 都在持续推动教育朝着更个性化、公平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教育界应当积极拥抱 AI 技术,探索人机协同的最佳模式,共同塑造教育的新范式。
多鲸即将发布《2025 AI 赋能教育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敬请期待,感兴趣合作请联系多鲸小助手!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