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30|回复: 0

AI时代,我们如何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呢【14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1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我们是否早已习惯,一个人的聪明与否,悄然归因于那神秘莫测的“基因”、难以选择的“家庭”与“遗传”?言外之意,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暗示后天的努力与教育,在“天赋”的面前,总显得苍白无力。

周末,杭州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基础教育论坛发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教育的变革》的报告,他从理论+案例的方式重新建构“学习”,提出“越学习,越聪明”的观点。

我们认识王兴兴是从今年春晚的机器人大秧歌开始的,其实2016 年始,他就成立宇树集团,

这个观点不仅是一句鼓舞人心的口号,而是他基于八年创业征程——从高性能四足机器人到驰骋全球赛场的人形机器人——所印证的理论与实践。他为我们重新建构了“学习”的本质:聪明,并非一颗被命运预设的种子,更像是一座可以通过后天精心设计与持续搭建的智慧花园。

1

破壁:从“天赋神话”到“逻辑基石”

w2.jpg

王兴兴的理论框架,首先解构了根深蒂固的“先天决定论”。他提出,一个人的认知高度,更多是由“外部条件”与学习方法塑造的。其中,逻辑思维能力,正是这座智慧大厦最核心的承重结构。

他以两个精妙的跨文化对比,点亮了我们的思路:

数学能力的秘密:中国人普遍展现的数学优势,其根源并非大脑构造特殊,而在于阿拉伯数字的简洁写法、中文数字的极简发音,以及朗朗上口的九九乘法表。这套高效的“外部符号系统”,极大地降低了认知负荷,让大脑能更专注于逻辑推理本身。

AI的“语言优势”:中文AI模型在处理某些复杂任务时表现出更强的“聪明度”,是因为中文词汇间天然的关联性与逻辑性,为机器提供了更清晰的推理路径。

这让我们幡然醒悟:我们一直仰望的“天赋”,或许很大程度上是优越的“思维工具”与“方法论”所带来的红利。人生的起跑线固然存在,但决定能跑多远的,是途中是否掌握了最有效的奔跑技巧。

2

镜鉴:AI如何重新定义“学会”



报告最富启发的部分,在于将AI的训练与人类的学习进行了深刻的同构。训练一个大型语言模型,与辅导一名学生,在本质上惊人地相似。

两者都绝非简单的信息堆砌。一个只会记忆海量数据的AI,如同一个背下整本字典却不谙语法的孩子,无法生成流畅而合乎逻辑的句子。它的瓶颈,恰恰在于逻辑推理与泛化能力——这正是当前AI科研的圣杯。

这面“AI之镜”照出了教育中一些积弊的影子:那些依赖死记硬背、记忆斐然却理解空洞的学生,不正像一个“过拟合”的模型吗?他们在熟悉的考题上能得心应手,一旦面对新的问题情境,便茫然无措,创新能力被无形的枷锁所限制。

王兴兴指出,无论是AI还是人类,真正“学会”的标志,是建立起一个以“概念”为节点、以“规则”为连接的动态知识网络。AI的“注意力机制”与“相关性运算”,其底层逻辑与人类的逻辑推演过程高度同构。这启示我们,教育的核心,应从知识的传输,转向思维结构的构建。

3

实证:逻辑之光照亮成长之路



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王兴兴分享了三个层面的案例,让“越学越聪明”变得可知可感。

个人顿悟:高考前一个月,他洞察到语文阅读理解与写作中深藏的“出题人逻辑”,依此作答,成绩立竿见影地提升了10分;面对高中生物,他摒弃机械记忆,转而编织知识间的逻辑网络,实现了“过目不忘”,无需反复背诵。

行业进化:宇树的机器人,从蹒跚学步到奔跑跳跃,再到格斗、倒地自恢复,每一次能力的跃迁,都是AI算法在“概念与规则”框架下迭代的结果。其产品被MIT、斯坦福等顶尖学府采购,并在竞速赛中夺冠,正是这套方法论成功的铁证。

文化反思:欧美学生在数学上普遍面临的挑战,与英文数字发音复杂、词汇关联性弱导致学习成本更高密切相关。这再次印证,优化“外部条件”,就是解放思维的生产力。

4

路径:给教育者的四把钥匙



面对这样一个“越学习越聪明”的未来,我们应如何行动?王兴兴为所有教育者指明了清晰的路径:

授人以渔:培养信息的“筛选力”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比学习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辨别并获取优质的学习资源,避开信息沼泽,将宝贵的认知精力用在刀刃上。

留白生慧:点燃内心的“热爱力”
真正的教育,需要留白。我们应创造空间,引导学生深思:“如果资源无限,你最想探索什么?” 帮助他们找到那份源自内心的热爱,并鼓励其与自身优势结合,深耕不辍。

明辨是非:淬炼审美的“判断力”
通过与学生对谈一部电影、剖析一款产品、评论一本书籍,引导他们追问“好,好在哪?坏,坏在何处?” 从外观设计深入到逻辑结构,在这种日常的思维体操中,培育他们区分优劣的敏锐直觉。

织网构架:构建知识的“逻辑力”
这是最核心的一环。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答案,而是掌握推导答案的方法。教会他们用“已知概念推导新概念”,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即便具体细节被遗忘,只要逻辑的通路还在,知识就能被随时重新唤醒和创造。

结语:在AI时代,活出人的尊严

逻辑推理能力,是人类文明得以构建、科学与哲学得以诞生的基石。在AI呼啸而来的今天,它的价值从未如此凸显。当机器在记忆与计算上已远超凡人,我们之所以为人的尊严与优势,正存在于我们深邃的逻辑、批判性的思考与不竭的创造力。

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学生思维疆域的拓荒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每一位学生,都应打破“我不够聪明”的自我设限,相信大脑如肌体,越锻炼越强健。

让我们秉持“越学习,越聪明”的信念,用逻辑的火把,照亮前行的道路。这不仅是为了在智能时代立足,更是为了——以人类独有的思想光辉,在这个日益智能的世界里,活出我们无可替代的、智慧的尊严。

w6.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6 15:24 , Processed in 0.11572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