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08|回复: 0

AI赋能实验教学 教研聚力课堂革新——高二物理组11月大教研活动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4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当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教育领域,如何让技术真正落地课堂、赋能学科教学?11月12日下午,高二年级物理组教师以及来自兄弟学校的物理老师齐聚图艺楼小会议室,以“AI技术驱动物理实验教学创新”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兼具深度与实操性的大教研活动,在思想碰撞中探寻学科教学的新路径。

本次教研活动以“问题导向+案例分享+实操研讨”为脉络,将前沿技术与教学痛点紧密结合。活动伊始,高二年级一部物理备课组长岳腾飞老师率先分享题为“AI赋能物理电类实验”的实践探索:“以往电学实验中,数据记录、误差分析耗时耗力,现在借助AI工具,不仅能实时生成实验曲线,还能智能匹配易错点——比如学生连接电路时的‘短路风险’,系统会即时弹窗提醒。”他展示的AI实验辅助平台操作演示,让老师们直观感受到技术对实验效率的提升。

w1.jpg

紧接着,汤增老师以“AI时代,物理实验教学的‘变’与‘不变’”为核心,梳理了AI赋能下的教学定位:“AI普及化、国家教育数字化新政,既给我们带来了‘仿真实验降低器材损耗’‘个性化辅导覆盖更多学生’的机遇,也面临‘过度依赖技术弱化动手能力’‘数据安全’的风险挑战。”她提出的“‘人机协同’实验模式”——让AI承担数据处理、场景模拟的“辅助岗”,学生聚焦实验设计、逻辑推理的“核心岗”,引发了现场的热烈讨论。

w2.jpg

“AI不仅能‘辅助’,还能‘创新’实验形式。”李鹏冲老师带来的“AI视频仿真实验”案例,为电学实验拓展了新支线:“比如‘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传统实验受限于器材精度,很难呈现完整轨迹;但通过AI生成动态仿真视频,能调节场强、粒子速度等参数,让抽象规律可视化——学生甚至可以自己‘搭建’实验场景,完成探究性学习。”他还现场演示了用AI工具快速生成实验微课的流程,3分钟内完成脚本撰写、动画制作的效率,让老师们惊叹不已。

w3.jpg

教研的后半段聚焦“实操痛点”:外校参与人员提出“DeepSeek代码错误修正”“线网页代码优化”等技术问题,老师们结合自身使用经验支招——“可以用AI工具先做代码查重,再针对性调试”“建议预设实验常用代码模板,减少重复工作”,实用的技巧分享让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清晰。

“以前总觉得AI离高中物理课堂很远,今天才发现它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一位老师在“收获与思考”环节感慨道。本次教研后,老师们达成共识:后续将在“欧姆定律验证实验”“电容器充放电实验”中试点AI辅助工具,同时建立“物理实验AI资源库”,共享脚本、模板等实用素材。

从“技术认知”到“实操落地”,从“个体探索”到“团队协同”,这场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技术分享,更是物理学科教学顺应数字化浪潮的主动破局。正如老师们所言:“AI不是替代教师,而是让我们有更多精力关注学生的思维成长——这才是技术赋能教学的核心意义。”

撰稿:马聚强

审核:康磊 赵正文 曹素娜 岳腾飞

终审:夏家海

编辑:王怡婷

w4.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5 11:17 , Processed in 0.16246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