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27|回复: 0

[一带一路] 基层防灾:从“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部长会议看我们身边的防灾新趋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5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国际合作的“大气候”正影响着基层防灾的“小环境”,防灾减灾救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贴近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前几天,“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部长会议举行,来自4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商防灾减灾救灾大计。这样的国际会议,对我们基层防灾工作有什么启示?

国际会议上讨论的快速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正是我们基层应急单位每天都在实践的工作。从街镇的应急值班室到社区的微型消防站,从企业的安全生产岗到村里的防汛“锣长”,国际合作的顶层设计正通过我们基层的工作落地生根。

国际会议反复强调“命运与共”,在基层体现为“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社区网格员巡查时多看一会儿,企业安全员检查时多问一句话,灾害信息员外出时多留一份心,居民看到预警时早做一步准备。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防灾减灾的第一响应人。

这次国际会议新加入了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国际合作网络日益扩大。在基层,我们也要打破“各扫门前雪”的旧观念,构建多元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密切配合、注重实效、稳步推进”为原则,加强与社会力量特别是国企、央企和民间专业救援机构的合作。

结合会议精神和西青区实际情况,基层防灾工作有三件法宝不容忽视:

w1.jpg

一是责任到人。借鉴会议倡导的协同联动机制,我区已明确各岗位灾害防治职责,消除监管盲区。无论是地震、防灭火还是防汛抗旱,每种自然灾害隐患都有专人负责。

二是预案实用。不再追求厚厚的预案文本,而是制定简洁明了、便于操作的应急流程,确保灾害来临时不乱阵脚。如我区防汛抗旱推出的“一处一预案”,根据隐患点位实际,覆盖预警、响应、处置全流程,让基层工作有章可循。

三是科技赋能。我们要借鉴国际先进的人工智能平台,如荷兰红十字会的“风险导向预测平台”,加快构建我们自己的智慧化灾害预警平台,实现事先预测、提早示警,在灾害发生前辨别出高风险点位,启动应对措施,降低灾害来临时的冲击。



基层防灾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当国际社会携手共建灾害防治共同体时,我们基层单位更应筑牢第一道防线,将抽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转化为具体的企业安全、村居安心、群众安康。

投稿:区应急局自然灾害科 孙帅

审核:杨智勇

签发:曲文荣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6 15:24 , Processed in 0.12454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