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天才学生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两句话是从什么时候兴的俺不知道,不过俺活的这二三十年,学生们一直都是伴随着这两句话茁壮成长起来的。其实还是挺怀念那些考试作弊的年代———那些偷偷往大腿上贴的纸条,那些偷偷刻在桌子上的答案,真的凝固了太多美好的时光,让俺们这些半老不老的老东西着实感叹一把。
伴随上述两句“纲要”的,是这样两句话,叫做“宁可胡答,不能不答”,类似的语句还有“宁可胡写,不能不写”,这都是老师们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的大道理。因为考试的分数实在太重要,胡写还有可能得个一两分,空着就铁定一分也拿不着了。说实话,我一点都不认为这像传道授业的老师应该说的话。于是学生们私底下留传的话就被篡改成“宁可胡抄,不能不抄”,这是什么?这是学生的幽默,也是学生的机智。我认为。
我记得一位职高的朋友给我讲:上学时有一次考试巨难,开考不久,班上一位大侠便交了白卷,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此时,另一位大侠站起来,一甩头发,说:“英雄不寂寞!”也走到讲台,放下白卷,昂然而去。立刻,四个考场之中,交白卷者风起云涌,所有的老师都不知所措。
这一番话,听得俺这个在普通高中里天天为分数拼命的四眼儿热血澎湃,心向往之。但俺们这些以高考为生的苦命人是打死也不敢这么干的。
流水的兵,铁打的营,学校年年有,学生代代同,考试依然很重要,谁能不见红(成绩单上不及格科目的分数历来是红色)?下面记录的是一代或者说两代人(痛哭流涕地认为自己已经老了)在学生生活,也就是考试生活中的搞笑经历,这些笑声伴着我们———一个又一个为考试而生的个体,走过了一年又一年的路。轻松点说,你可以认为它是纯搞笑;沉重点说,你可以说它是黑色幽默。
就这样了,往下看吧。
语文考试。默写,上句是“玉不琢,不成器”,要求补后句。一强人答道:朋友妻, 不客气。第二天家长就被叫到学校了。
考试有一题为:葡萄美酒夜光杯,要求接下句。一同学写道:“金钱美女一大堆。”(徐德亮点评:这是一个没有什么品味的年头,葡萄美酒那鲜血般的色泽,早已经被满街的大俗美女广告取代;夜光杯之玲珑剔透,再也照不出醉卧沙场的壮别激荡之情;琵琶倚马长弹,又哪见男儿热血;只落得网上铺天盖地的愤青言语。孩子啊孩子,金钱美女这一句真说出你的心里话了,不过下次请别说得这么俗。好歹要说“金钱美女把我围”,最起码不像一大堆这么没品啊。)
上句:穷则独善其身。一同学默写下句:富则妻妾成群。(徐德亮点评:果然有志向!而且我刚明白,穷则“独善其身”居然是“光棍人生”的意思,PFPF!)
一次考试考名句默写:后宫佳丽三千人,某生接:铁棒磨成绣花针。(徐德亮点评:按相声的说法,这算“臭活”了。白居易老先生泉下有知当昏死过去。然而食色性也,佳丽三千,那铁棒不变成针才怪,君不见古来多少真帝王,化作裙下一片灰。皇帝活得够岁数的,还真不多见。一个社会,如果语言文字都贫乏了,那它的文化真将灭失至空无一物。以性这件事为例,现代人还能有“将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这种描述么,虽然在当时这种描述已经是很俗且为文人所不齿的了。)
语文考试,诗句填空是白居易的《题大林寺桃花》中的一句“( ),不知转入此中来”,正解应是“常恨春归无觅处”,我前排一个同学不知道是背错了还是考试时听别人说了答案,愣是填了“常恨村姑无觅处”。全班晕……(徐德亮点评:心中所想,心中所想啊!可见青春期教育多么重要啊。我就奇怪了,怎么生理卫生课老师一讲到关键的时候就囫囵带过呢,唉,人品问题。)
地理教过,中国产煤最多的地方是辽宁省抚顺,产铁最多是辽宁省鞍山,所以抚顺被称为中国的“煤都”,鞍山称为“铁都”。某次月考试题:中国的煤都是( ),中国的铁都是( )。结果某张试卷上写道:中国的煤都是(黑的),中国的铁都是(硬的)。考完还说:这次老师怎么出那么简单的题目?
高中考题:鲁迅先生的作品《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的全名是( )。其答案如下:藤野菜菜子,藤野英二狼,(当时正好在放《棒球英豪》这个动画片)藤野武大郎,藤野花道,藤野五十六,,藤野不二雄,藤野内丰,藤野隆史等等,等等,比较绝的有:藤野小绵羊。气得老师在广播里骂我们无知。(徐德亮点评:据我看,国学是很无知,但日本漫画研究得不错,如果是女学生,真该去日本发展。)
语文考试,解释“逝世”一词。我答道“去死”(本来想写“死去”),老师大怒……(徐德亮点评:汗……)
语文试题:问左忠毅公叫什么名字,一个同学写:左冷禅。(徐德亮点评:估计他就知道这么一个姓左的名人了……还好没写成佐佐木)
一次语文考试,考初唐四杰,一牛人居然填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徐德亮点评:看书不细,明明是南宋四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