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165|回复: 31

支持德国队的朋友们请进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喜欢德国队有多少年,我不知道,反正肯定没有20年那么长。我算不上是一个球迷,因为我不是任何一个球队的死忠球迷。对于任何队,都没有过成也爱你,败也爱你的感情。比较势利眼,喜欢能赢球的球队,比如10年来的巴西,他们踢得赏心悦目,经得起慢镜头的回放,比如德国,他们的坚强执著和团队精神。上届世界杯的决赛开始时,套用一句水瓶斑斑的话,我还以为自己是无所谓的,两支都是我的最爱,当巴西进了一个球的时候,我才明白自己最喜欢的国家队,是德国队(如果中国队也有踢进淘汰赛的能力,那我这个墙头草的伪球迷会立刻倒向中国队)。

也许最初喜欢德国队是从克林斯曼那个时代开始的吧,这个进球后有点傻里傻气的男人。德国足球近几年的低迷,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德迷,也不得不承认乃至哀叹。由于不喜欢烧钱,德国联赛不刷新转会纪录挖其他联赛的大牌球星,所以联赛也没什么看头,在冠军杯上连吃败仗。在国内的时候还经常看看德甲的我,到了德国后反倒不太看了。上届世界杯第一场对沙特之前,我和大多数德国人一样,对德国的小组赛出线也持怀疑的态度。那次8:0的屠杀之后,才慢慢地有了点感觉。现在坛子里居然有阿迷把这个也要诟病一番,说德国人过分,凶狠,残暴,法西斯,不要脸。这种说法未免可笑,难道只有向中国对中国香港那样七比零才称得上是礼仪之邦,或者阿根廷对塞黑那样六比零才是雄鹰的激情?当时这么血洗沙特,无非是自信心不够而已。不象巴西打中国,是完全可以心不在焉的,小搞一下就行了。

有些人的“阴谋论”“政治论”,从没有开赛之前就开始了,说德国的分组做了手脚。这个也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苏东坡看佛印象一坨屎,佛印看苏东坡倒象是佛了。中国非德迷以为德国队的抱负也只不过是进一球拿一分而已吗?不是。德国队一直是世界杯的八强队,这样的分组对德国实在是没有太多优势。小组赛容易打,缺点暴露不出来,对调整是没有好处的。也许这些分组阴谋论的支持者们认为B组德国可能的对手英格兰是面瓜,这个,我不多解释,去问问英迷,或是看看各赌市对英格兰的盘口吧。

小组赛之后,反德迷们说了,德国自多少年来就没有打败过真正的欧洲球队。对瑞典,反德迷们又说了,瑞典不是强队,所以德国连续多少年没有胜过世界一流强队。而且瑞典根本都没有好好踢,脑子进水了可能。赢了阿根廷后,黑哨轮又甚嚣尘上。实在气不过的,就说90分钟之内没赢,反正还是不算。要是这种人当了FIFA的主席,我们就可以搞国家队足球联赛了,主客场的,今天呼呼呼都飞到美国,明天呼呼呼都飞到加纳。

昨天的比赛,我是满怀激动的。20年前,我还小,不看足球,没有见识过那时候的巅峰对决。德国队的比赛,可以说一场比一场踢得好。对了,有人说厄瓜多尔没有好好踢,德国还SB似的使劲踢。人家敬业,奉献给花钱买票来看球的球迷们不太无聊的比赛,也要被骂了。
以为这会是一场漂亮的比赛。作为一个没有什么专业知识的伪球迷,我对战略战术之类的东西都不懂,就是觉得两个队在整个上半场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射门,是不漂亮的。德国队的进攻,完全没有了对瑞典上半时的行云流水。

阿迷们说,德国个人能力不行,打法难看,裁判黑哨,球迷嘘客队,德国球员不全是土生土长的德国人,还有人说德国人和裁判强奸了阿根廷。反正就是不拿自己说事儿。喜欢看个人能力表演的,可以去下载NIKE请大牌球星做的球鞋广告。足球本来就不是完全靠个人的,如果没有那么一个100年才有一个的天才的话。阿根廷的旷世奇才不在了。打法怎么样,我不懂,转两个明白人写的。本届世界杯,占了最大分组和裁判便宜的,绝对不是德国队。东道主如果连个主场球迷的加油助威都不让的话,以后干脆就不要卖观众票了。德国的外籍人口占了五分之一,他们既然加入了德国籍,就有权利替德国踢球。要是罗纳尔多说他被金嗓子喉宝折服,愿意批上中国队的战袍,我想我是很欢迎他的。至于强奸,我没看到,我只看到赛后德国队的一名球员差点被阿根廷的球员踢中了要害。

阿迷的悲伤,我可以理解。虽然如果德国队输了我不会找一些乱七八糟的借口,而只会承认技不如人。德国队的球迷们,我呼吁大家不要回应别人说德国队是垃圾队的挑衅了。对于他们对德国队的不着边际的批评,请大家一笑了之。有一些坛子里的人,把反德当成了第一要务,别的都没关系,只要贬低了德国队和德国队的球迷,他们就大功告成。德迷们,请大家以悲天悯人的胸怀原谅他们吧,原谅这些把对自己选择的生活不如意的人们,参杂到对足球的攻击上。

德国队下一场的比赛,我们只管加油,只管欣赏比赛。如果输了,我们也应该看到,德国赢得干净利索,输得光明磊落,这次世界杯打出了水平。克林斯曼把一个没有超大牌球星的队伍带成这个样子,我们是可以仰天长笑的。

相关帖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性拷贝,李承鹏 诺伊维尔克隆四年前“最后三分钟”绝杀

最后三分钟  最后三秒钟

故事总是被德国人

搞的那么具有烤蓝的光芒

又是诺伊维尔 拔枪

轰破敌人的头颅

你可以怀疑德国后卫的回追速度,你可以怀疑德国锋线的进球力度,你甚至可以怀疑巴拉克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对于这支其实正在拼命从欧洲二流爬上来的德国队,你可以怀疑一切,除了它的意志,德国的意志。

历史真的可以制造惊人相似的英雄故事:让我们回到四年前,整整四年前——同样的6月15日,比赛还剩三分钟,诺依维尔接施奈德右路传中抢前点射门成功,随着球网激烈的抖动,德国人艰难却坚决地以一个1比0战胜巴拉圭出线!

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杯真的能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线路,由同样的人物以同样的前点方式克隆一个入球,只不过把传球者由施奈德换成奥登科尔。我不知道诺依维尔进球激越的那一瞬间能否想起整整四年前他扮演过德国队的“关键先生”这个情节,但我知道“时间”“线路”“人物”可以是偶然,德国屡屡“最后杀戮”却不是偶然,不是诺依维尔,就是克林斯曼,不是比埃霍夫,就是鲁梅尼格——这就是“德国时间”,一个要命的时间。

我必须再次引用贝肯鲍尔那句牛逼话:“你可以不喜欢德国队,但你必须尊重德国队”,一支二流的球队,一支十年来大赛逢欧不胜的球队,却用勇气阻止着自己的下滑,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插电般疯狂进球的开头后,它又上演了一次“德国时间”,最后三分钟,最后一分钟,甚至最后三秒,让人不得不回忆起1982年德法大战加时赛、1986年德阿决赛时鲁梅尼格的经典镜头。

事实上德国人很想用一场“闪电战”结束战斗,但波兰人显示了他们应有的顽强,他们没有像上世纪三十年代那样瞬间即溃,而是用预选赛时的沉着防线抵御着虎式坦克的倾轧,而更快更有效率的耶伦替换了希姆科维亚克。战术没有问题,士气没有问题,身体没有问题,运气没有问题——因为门楣就像守门员博姆什的孪生兄弟一样一次又一次阻挡着势在必进的进球。以至于让人想起“门楣”——“门霉”?

但运气可以帮助命运,运气却不能决定命运,决定命运的是你自己,是你自己能不能十指戟张抓住命运的喉咙。虽然巴拉克的状态还停留在和女儿团聚的情景,虽然波多尔斯基和施魏因斯泰格看上去还有点波兰情结,但德国人决不会让时间像流沙般从指指缝漏走,当最后一粒沙砾即将流走时,诺依维尔把四年前很刺激的一桢胶片克隆,是回到过去?还是《回到未来》?能不能给最后三分钟的攻门狂潮配上贝多芬的交响曲作为MV!

比起揭幕战轰进的四球,这一球却更“德国”,更“意志”,也就更酷毙,让德国人去风花雪月是不现实的,让克劳泽或诺依维尔去跨单车是妄想的,这个盛产诗人和音乐巨匠的国家在足球领域却如此矛盾,他们只擅长把90分钟或120分钟艰苦卓绝地分割为一个个片断,分割包围,分而食之,即使贝肯鲍尔也看不下去,“他们很像大街上的工人,他们似乎感觉不到快乐”。

但德国无法改变,就连贝肯鲍尔自己也不能改变自己曾经的苦旅镜头:手臂脱臼,盘肠大战!

我并不希望德国队卷走本届世界杯冠军,但我不得不承认,德国足球是世界杯最爷们儿的性格元素,没有它,就像好莱坞没有了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这样的酷片。

最后三分钟,最后三秒钟,故事总是被德国人搞的那么具有烤蓝的光芒——拔枪,在悬崖最后一步轰破敌人的头颅。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性拷贝 李承鹏 克林斯曼顽固到底 疑似16年前“皇帝”好运?

像一道轻易得出答案的必答题,德国队像表演一样完成3比0后,即使你还在怀疑德国队的实力,但一定不要怀疑德国队的决心——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过分地想象,德国人是不是预演20天后同一个柏林奥林匹克球场的翻版?20天后,是决赛。

对不起,我现在只能用那句“没有不可能”来预想德国的未来,不是因为我足够天真,也许因为我足够阴暗。

至少克劳泽的空翻让人不由想起四年前,不被看好的德国人总是能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而且它是东道主,东道主是什么?是在欧洲堂会里分食尽量多蛋糕的人。

无论如何,德国队已给我们足够的金属震撼,很多年都像一根电杆般站在门前捞食的克劳泽现在可以经常地用脚进球了,波多尔斯基也打破了世界杯球门外的处女膜了,巴拉克那记勺子让人想起他是刚刚转会切尔西的心脏了。就像贝肯鲍尔说的:足球大同,世界变得很狭小,如果你不看球衣颜色,有时候你根本分不出场上到底是巴西还是希腊队。皇帝的话有点夸张,但德国队在进步是事实,令人奇怪地在世界杯开赛一瞬取得进步。

厄瓜多尔没有派上德尔加多们,这不是因为他们“小富即安”,这是因为他们已“功德圆满”,这个来自2800米海拔的小国已经证明了他们的战斗力不会因为海拔的下降而下降,已经为自己回国的路程铺上了红地毯,至于下一轮打英格兰或打瑞典,厄瓜多尔没所谓。你看过陷入猛兽重围的猎物还在挑剔到底是被老虎还是被狮子吃掉吗?

但克林斯曼证明了自己,这个已经美国化了的德国人至今还没有被德国足协的元老们奖励一场退役告别赛,当年他是这样孤独地前往美洲大陆的,后来他仍然孤独地回到德国,现在——现在如果他再进一步,就可以把2006世界杯当成他完美的告别赛。

世界杯好像流行剪去长发,但克林斯曼剪去那头飘扬的金发后,却仍然不会失去他飞翔的理想,仅仅十天后,这个另类地在玩曲棍球、玩瑜珈、玩美式体能训练的中年人就改变了德意志的天空,让鲁梅尼格、希斯菲尔德、穆勒等人“SHUT UP”掉喋喋不休的鸟嘴。

德国足球应该感谢克林斯曼,在16年前那个世界杯冠军后这个国家的足球理念就开始落后,就像1986年贝肯鲍尔在德国队内部推动技术化进程却遭到全德国的抵触一样,现在克林斯曼是不是在走前辈的老路,德国足球真的需要异类来治理,因为这个国家实在古板。

其实德甲已堕落成欧洲二流了,早在德国国家队堕落成二流之前,所以由一个前锋来发起的风格革命实在命中注定,这个发明了——进球后俯冲下去在草坪上滑行并得名“克林斯曼滑行”的人让我们终于明白,执意不回德国是一种刻意,执意不用卡恩也是一种刻意,他用比德国人更德国的固执,在走一条贝肯鲍尔当年走过的艰辛之路——一个好的球员,是不是一个好的教练?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7-1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因为生活在这片土地
就因为时常见到他们的面孔,在电视里
就因为他们代表的国家也是我拿国籍的归属
支持德国,坚决!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性转贴 董路 佩克尔曼把梅西和胜利一起丢弃 阿根廷缺少王者的气质

里克尔梅们告别了本届世界杯。
       

他们不得不回到遥远的阿根廷

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在欧洲踢球。

不要阻止阿根廷人哭泣

泪往心里流的感觉还不如泪如泉涌。

阿根廷人是没那种命运,还是没那种气质?

在1:0领先之后佩克尔曼突然灵魂出壳

梅西在这一天成为“可惜”。

同样在这一天

阿根廷人只有在南半球的寒风里

想念着马拉多纳和巴蒂……


佩克尔曼在1:0领先之后,在比赛还剩下20分钟的时候便用坎比亚索替下了里克尔梅;之后又用克鲁斯替换下了克雷斯波,实战效果即使不是负数,最多也就等于0。

为保住1:0的比分阿根廷人不是不可以投入防守,但控球和反击也应当是两个同样重要的环节——控球可以消磨对手的意志(顺便也可以消磨一些时间),反击则可以抑制对手的狂攻,遗憾的是,里克尔梅的下场让阿根廷人失去了控球,而梅西没有被替换上场也让阿根廷人的反击无从谈起。

在佩克尔曼完成了上述两个换人之后的3分钟,阿根廷的球门便被德国人攻破了。从这一刻开始,阿根廷人的失败似乎就已经注定。

在整个上半场,克林斯曼也是保守的代名词。问题在于,当比分0:1落后之后,德国人终于逐渐解放了思想。事实证明,克林斯曼为扭转比赛所做出的三次换人调整均准确无误——奥东克的拼抢让德国队在反击中赢得了一次界外球;博罗夫斯基的头球摆渡为克洛泽的破门铺平了道路;至于诺伊维尔,姑且不说其上场之后丰富了德国人在进攻中的变化,单说点球决战其打响头炮也足以视为对胜利的一份突出贡献。

自马拉多纳退役之后,长久以来世界杯上的阿根廷人被认为是命运多舛,只通过其对德国这场比赛中噤若寒蝉的表现,我以为阿根廷人不仅没有那份称王的命运,而且没有那份称王的气质。

德国人因压力而紧张,虚度比赛的前50分钟。但在最关键的时刻,以巴拉克为代表的德国球员展现出了一股顽强坚韧的精神,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力,让勇气缺失的阿根廷人感到了巨大的威慑。互射点球时,这样的一份反差变得愈发强烈——阿根廷射失点球的阿亚拉在助跑之前都不敢抬头看莱曼;坎比亚索更是连助跑的节奏都乱作一团。

还记得10几天前的那场挥洒自如的6:0吗?即使德国人比塞黑人的实力强大,阿根廷人在两场比赛中的表现也总不该有那么大的差距吧?

       

阿根廷人回家了。他们只能用赛后围攻德国教练的方式告别了世界杯——看上去很勇猛,其实很脆弱。

从某种层面上说,阿根廷人的失败缘自于佩克尔曼软弱中的“自掘坟墓”。

没有打进4强乃至取得更好的成绩不是阿根廷人唯一的失败,同样的失败还有:面对阿根廷人的泪水,旁观者同情的总量已大不如前。

[ 本帖最后由 不服 于 2006-7-1 13:55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7-1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even_ulm 于 2006-7-1 13:52 发表
第一篇文章是楼主写的吗?


是,请拍:cool: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7-1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7-1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根廷的队员个个都不错,教练实在太无能。哎,实在可惜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even_ulm 于 2006-7-1 13:57 发表
我是想问,可以转载吗


我写的不好哇。$汗$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9 13:12 , Processed in 0.079174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