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康宁

[中长篇小说] 黄颜:几个人的平凡事(ZT)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8-30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人的平凡事(100) (故事完) 2005-05-27 15:20:44  

黄颜



几个人的平凡事(100) (故事完)



H大那边终于有了回音,同意杨红延长半年,说这事不影响买房子的事,但干部调整的事就要受影响了,因为你既然不在H大,总不能让一个职位一直空着。你现在这个职位就要给别人了,你回来后组织再考虑。



杨红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只要H大同意延长就好,她就可以在这边再呆半年,用这些时间找工作。她现在只想跟PETER呆在一个地方,他在哪里,她就在哪里。令人鼓舞的是,大姑妈在D大找到一个RESEARCH SCIENTIST的工作,年薪有五万多,虽然在她那个地方不算太多,但一家人生活不成问题。她丈夫和女儿也过来了,一家人现在过得挺不错,已经在提买房子的事了。



PETER听说杨红延长的事批准了,很高兴,开玩笑地问她:“当不成官了,遗憾不遗憾啊?”



“不遗憾。现在就是让我当国家主席我都不会去当,我只要跟你在一起,干什么都行。”这话倒是她的真心话。干部调整好像已经离她很遥远了。想当初当干部也不是她自己要当的。只不过因为她是女的,年青,工作肯卖力,也干得不错,系里就让她当干部,可以满足那个“妇女占百分之几,年青的占百分之几,有学位的占百分之几”的要求。杨红也不知道该不该当,她的顾虑主要是系里有不少都是教过她的老师,自己当了干部,怎么说也要管着那些人了,觉得很尴尬。她专门回家一趟,跟父母商量这事。



父母的意见是,党叫你当官,你不肯当,党也是不高兴的。党宁可你伸手要官党不给,也不喜欢主动给你你不要。这基本上就是一个追求被追求的问题。你追我,我不答应,有点瞧你不起,但日后也就放在嘴里吹吹而已。但如果我追你,你不同意,那你就太伤我的自尊心了,你就等着看好戏吧。父亲说他自己就是一个例子,本来也就是当个教导主任,他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提议让别人当。这样地高风亮节,反而把学校领导得罪了,从那以后,就有点挤兑他。



父母虽然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没受什么冲击,但看别人受冲击也看怕了。这些年得出的经验教训就是不跟党走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所以一直鼓励督促杨红写入团入党申请书。父母说,现在党叫你当干部,不当是没有好下场的。党叫干啥就干啥,没错的。父母从自身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结论是:党不喜欢才华出众、特立独行的人。“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这些老话随时都要记着,在上级领导面前永远都要是谦虚谨慎的,不论你多聪明能干,你也不 要比上级领导还能干。



杨红不知道自己的没主见和当党的干部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到底是因为自己没什么主见,不会违抗组织的意志,才得到组织信任的,还是当干部听党的话听惯了,当得没主见了的,反正就是这么个事实,好像不管什么事,都得有人帮她拿主意,告诉她该做什么。



到美国后,杨红很快就开始跟着ANGELA和肖娴去教堂,很积极。海燕笑她,你一个KP员,无神论者,怎么一来就跟教会接上关系了?杨红说,其实不管是共产主义,还是教会的东西,我都不懂。入党当干部是别人叫我做的,去教堂还是别人叫我去的。



海燕说,其实很多KP员出来后都信教了,可能你们KP员就是非得信个什么才行,不然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你看以前那些电影里小说里的地下党员,一旦与组织失去联系后,他们就惶惑不安,不知道该干什么。对他们来说,被捕不可怕,坐牢不可怕,就义不可怕,做牢可以把牢底坐穿,砍头只当风吹帽。他们怕的是与组织失去联系。一旦没组织在那告诉他们做什么了,他们就慌了,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只要跟组织有联系,他们就不怕,他们就知道现在该去死还是该去活,是炸这个兵工厂,还是掏那个鬼子窝。



杨红问海燕:“你不去教堂,怎么ANGELA去教堂?”



海燕说:“我自己不去,但我不干涉ANGELA。她主要是因为没地方玩,去那里玩玩。这里像我这样年纪的少,她这个年龄的小孩就少,没什么朋友在一起玩,在教堂可以碰到几个同龄的孩子。”



在这一点上,海燕和PETER两人的观点是一致的,都说教堂那种严肃的气氛不适合他们,他们是看什么都会看出好笑的东西来的人。共产主义也好,基督教也好,都是不适合旁观者的。你要信,你就得沉进去,不能拉开距离。你不能以旁观者的心态来看待共产主义,你也不能以旁观者的心态来看待宗教。这些东西需要全心全意地信,盲目地信,不达到盲目程度就不算信。如果你还在问共产主义到底能不能实现,问到底有没有上帝,问耶稣的说教到底对不对,就说明你有怀疑,而有怀疑就是没信进去。



海燕和PETER不去教堂,但他们都把<<圣经>>当作文学作品学过,因为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是西方文学的两大基石,学英美文学的人都得学。他们专门开过这两课,海燕说她的学期论文是评价上帝和耶稣这两个文学形像的,说上帝的形像是嫉恶如仇、甚至有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凡是不信奉他的,他就坚决STRIKE,毫不留情;而耶稣这个形像是不问青红皂白泛爱的,有人打你的左脸,就把右脸也伸给他打。



PETER说,<<圣经>>对我来说,读到后来,就剩下四个字:自助助人。人首先是要自助,这不等于你不能接受别人的帮助,而是说你不要等别人来帮你,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别人的帮助上,不要因为别人不帮你就责怪别人。另外,人也要帮助别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帮助别人。这四个字就够我做一辈子了,所以我不用去教堂了。



杨红觉得“自助助人”这四个字也够自己做一辈子了,不过她还是去教堂,因为她喜欢那里的气氛,常常有很多中国人,大家在一起,谈谈,讲讲,吃吃东西,也算是社交吧。



。。。



周宁父子乘坐的飞机是中国时间下午两点多起飞,也就是美国时间半夜两点多。早上十点多钟,杨红给周宁打了个电话,叫周宁到了H市机场打一个电话过来,她还从网上为他买了一张电话卡,把用卡的方法告诉了他,这样他到了美国就能随时用卡给她打电话,好知道他们的行程。杨红想到PETER去接机的情景,总觉得很对不起他,自己没有把周宁的事处理好,害得他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主要是为了儿子,不然的话,把实情告诉周宁,叫他不来就行了。现在连实情都不敢告诉他,怕他把儿子当人质来要挟她。



晚上九点多,杨红打了个电话回家,看看准备得怎么样了。结果只有儿子和保姆在家。保姆说周宁去朋友家还没回来。杨红打周宁的手机,但他关了机,打不进去。杨红发现自己又开始生气,连连劝自己说,别生气了,他肯定是想在来美国之前打最后一次麻将。到了这边,他就打不成了,这里都是学生,一个个忙得脚不点地,哪有时间打麻将。不过肖娴说了,她会打麻将,老罗也会打,等你丈夫过来,我们四个人凑一桌。杨红心想,那好,把打麻将的风气带美国来了。一想到周宁来后的麻烦,杨红就觉得烦闷。不知道他会不会遵守君子协定,干干脆脆把婚离了。



半夜一点钟左右,杨红被电话铃声惊醒了,她怕吵醒了PETER,就赶快拿着手机走到客厅里去。她以为是周宁打电话来报告他们到机场了,结果电话是哥哥打来的,杨红马上感觉到出事了。



“出了什么事?”她焦急地问。



“周宁今天早上撞车了。他--”



杨红听说是早上,心想儿子应该不在车上,但她忍不住追问道:“周怡不在车上吧?”



“不在,车上就他一个人,大概是打完麻将回家的路上撞的。”



杨红听说儿子不在车上,马上松了口气:“又追尾了?周宁伤没伤?车撞坏了没有?”



哥哥说:“这次不是追尾,是跟人迎面撞上了,可能是他一晚没睡,开车时打瞌睡了,不过现在事故报告还没出来,不知究竟是怎么回事。周宁伤了,他---,不过现在没有生命危险了,你不要急。我也是刚赶过来,还一头雾水。”



“他伤了哪里?重不重?现在谁在医院照顾他?”杨红觉得一切太突然,她还没法领会这件事的严重性和后果,只是无缘无故地想到,还好,不是PETER,儿子也没在车上。不过她马上意识到这是很罪过的想法,不论是谁,受了伤都是一个损失。



“他可能是伤了颈椎,现在胸部以下不能动,头也受了伤,不过已经脱离危险了。他现在还不太清醒,不能说话。我跟你嫂子都在这里,爸妈也都从家里赶来了,他那边的人也通知了,可能很快就到。”



杨红放下电话又往家里打了个电话,跟保姆和儿子说了几句,儿子基本不知道这件事,才放了一点心。她嘱咐保姆不要让家里其它人带周怡去医院,免得他看到什么可怕的情景。



PETER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来到了客厅,坐在杨红身边,担心地看着她。杨红转向PETER:“周宁他---”



“都听见了,上网买张票,马上飞回去吧。”PETER拉起杨红,来到电脑前,开始搜寻近一两天的机票,因为票要得太急,价格都很可观。



“可是我的签证是一次性的,我回去就可能进不了美国了。”杨红担心地说。



“你现在不回去行吗?”PETER找到一张当天晚上的票,不由分说就订下了,用信用卡付了帐,打印出一张E-TICKET,“要不你睡一会,我帮你把东西收拾一下?”



杨红挣扎着要自己收东西,PETER在一旁帮她。她一边收拾,一边想着什么东西应该带上,什么东西可以留下,想到这一点,她才开始悟出这件事的真正意义了,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留下?自己这一去,还能回来吗?不光是个签证的问题,周宁如果瘫痪了,我还怎么能回到这里来?想到这里,就不由得哀哀地哭起来。PETER拉她坐到沙发上,把她抱在怀里,让她尽情地哭一会。他只怜爱地望着她,不知道该说什么。



杨红闭着眼躺在PETER怀里,静静地流着眼泪,悲哀地想,我现在走进了一个死胡同了。如果周宁伤得很重,瘫痪了或者怎么样的话,那我是很难跟他离婚的了,别人会说我抛弃了伤残的丈夫,社会舆论是不会放过我的,我自己也会觉得良心上过不去。十几年的夫妻,能把一个瘫痪的周宁放在那里不管吗?但是不离婚,我又怎么能跟PETER在一起呢?我不能把周宁一个人丢在中国,我又不可能把他带到美国来,我也不能要求PETER跟我去中国,那他成什么了?地下情人?带着一个孩子已经很委屈他了,现在再加上一个瘫痪的丈夫。如果撞车是周宁的责任,那还要加上对方的伤亡和车的赔偿,虽然车是买了保险的,但如果把对方撞成重伤或者终生残废,保险从哪里COVER起?



看来命中注定我是不能跟PETER在一起的了,我应该放他一条生路,让他去找个更好的人。但一想到再也不能跟PETER在一起了,又忍不住痛哭起来。



“我想我--我这次回去,肯定--是回--回不来了的,”杨红抽抽搭搭地说,“你不要等我了,自己找--找个人吧,你也不小了,也为MELODY守--守了两年了,。。。”



“怎么弄得象生离死别的?”PETER为她擦擦泪,“你进不了美国,我可以回去的嘛。”



“你会回中国去看我?”



“看你?可能没那么简单吧?”PETER打趣说,“就看一眼?终归要做点实质性的事的吧?我现在是因为课没上完,走不开,不然我会跟你一起回去。”



杨红忍不住又哭起来:“可是我现在还怎么跟他离婚呢?别人不说我抛弃了伤残的丈夫?我什么可能都想到了,想到他会拖着不肯离婚,会抢小孩,会用自杀威胁我,可是我没想到会出这种事。我。。。”她哭得浑身颤抖,说不下去。



“人生会有很多苦难,但哭不能解决问题。你回去还有很多事要做,你这样哭,我怎么放得下心呢?你现在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不要弄得自己伤心,旁人伤心。有很多事,不是你想的那么可怕的,你现在连周宁伤得怎么样都不确切知道,何必预先就把自己哭坏了呢?回去先集中精力照顾周宁,别的事,以后会有办法的。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PETER捧起她的脸,问,“你哭得这么伤心,又叫我去找人,你跑又不舍得,不跑又怕耽误我,你怎么爱把自己摆进一个绝境呢?你不用为我操心的,我好歹也算爱情专家级的了,我知道我自己要什么, 知道什么时候该抓,什么时候该放,你不用为我作决定的。生命还很长,只要生命在,就有希望,就能找到一条出路。”



他抱起她,往卧室走:“现在先睡一会吧,早上起来再收拾。我圣诞节去看你,好不好?”



。。。



送行的走到安检的地方,就不能再往前送了,PETER停住脚,说:“我只能送到这里了,你一路顺风,到了就打电话给我。”



杨红扑到他怀里,两个人紧紧拥抱,长久地吻在一起。很久,PETER放开她,微笑着说:“半年之前可能绝对没想到自己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来这一手吧?”



“没有,”杨红抬起头,“但现在你就算要跟我在这里做爱,我都不怕。”



“你不怕,我怕。”PETER笑着说,“我怕围观的人说我武器不精、技术不行。现在要进去了,不早了。”



两个人再拥吻一次,杨红恋恋不舍地走进安检的区域。她走到机场的TRAIN站时,看了看表,还有二十多分钟,她知道航班提前半小时就开始登机,但那不等于她非得登机不可。于是,她又回转身,飞快地向安检处走去,边跑边祈祷:等着我,等着我,让我再看你一眼,就一眼。她跑到安检处,看见了PETER,他仍然站在那里。杨红扔了手提箱,跑出安检的门,扑到他怀里。“没想到你还在这里。”



“又没想到吧?”PETER微笑着说,“可是我早就料到你会跑出来的。好了,HUG一下,快进去吧,不然要误了飞机了。”他指指杨红的手提包,“I'm there. I'm with you.”



杨红从包里拿出那个IPOD:“Here?”



“Yes。”



杨红在起飞前的最后五分钟登上了飞机,她一坐稳,就拿出那个I-POD,带上耳机,那里面是PETER从网上DOWNLOAD的歌曲,但有一首是PETER自己唱的,是他今天上午专门跑到东亚中心的录音室去录的。歌名叫 Right Here Waiting。杨红选了这首,就听见PETER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他说得不错,他的英文歌曲的确唱得很好,声情并茂:



Right Here Waiting:



Oceans apart, day after day

And I slowly go insane

I hear your voice, on the line

But it doesn't stop the pain

If I see you next to never

How can we say forever



Wherever you go, whatever you do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

Whatever it takes, or how my heart breaks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



I took for granted, all the times

That I thought we'd last somehow

I hear the laughter, I taste the tears

But I can't get near you now

Oh can't you see it baby

You got me going crazy

Wherever you go, whatever you do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

Whatever it takes, or how my heart breaks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



I wonder how we can survive this romance

But in the end if I'm with you I'll take the chance



Oh can't you see it baby

You got me going crazy



Wherever you go, whatever you do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

Whatever it takes, or how my heart breaks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



Waiting for you





飞机起飞了,升入夜空,载着杨红向地球的另一半飞去。。。





(故事完,生活未完;谢谢关注故事,请继续关注生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8-30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艾米:黄颜的男人心 2005-05-29 14:29:14  

平凡事上部结束之后,黄颜写了<<黄颜的“女人心”>>回答黄颜是不是杨红原型、为什么写女人且从女人的角度写的问题。现在下半部结束了,黄颜也如法炮制,写一篇<<黄颜的男人心>>,回答黄颜是不是PETER以及为什么要写平凡事的问题。

黄颜不是PETER,正如黄颜不是杨红。黄颜不是平凡事中的任何一个人物。黄颜从生活态度、人生哲学方面来讲,更接近平凡事中的海燕,但言谈举止可能更接近PETER。

平凡事打动妹妹们的是陈、朱这两个男人,他们令人动心的地方,一是比较全面,二是他们对爱情的执着,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关爱。有些东西、有些品质不是仅仅用道德责任义务就可以衡量的,更多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人性的美。陈、朱使杨红动心,也使很多妹妹动心,正是因为这种人性的美,或者说是他们的那颗男人心,是他们人格的魅力。

陈大龄爱孩子,可以耐心地陪着侄子玩滑梯玩水,抱着侄子睡觉。他爱女性,愿意帮助整个七楼的女人。他爱那些爱他的人,不愿伤害她们,也不会把她们的心拿在手上把玩。他爱那些农村孩子,愿意跟讲师团下乡去帮他们一下。在周杨因他爆发矛盾的时候,他会挺身而出承担责任,他会担心杨红的安危。知道杨红爱他,他会回报给她爱。这是他的人性使然,用杨红的话说,即使把这个女人换做毛姐,他也会这样去救她的。

PETER也是一样,他对ANGELA的关心照顾,对海燕的关爱,对妻子的眷念挚爱,对杨红等人健康的关心,打动了我们。他在杨红去医院检查的前一天向她示爱,到底是爱还是安慰,连杨红都不知道,我们也不可能知道。有的人会认为他太性急,可以等到检查结果出来再牺牲自己的嘛。但殊不知,一个人最痛苦的就是悬而未决的那个阶段。等待死刑判决的日子比已经拿到死刑判决书之后的日子更难熬。他的爱,使杨红忘记了为检查的事担心。

如果用道德的尺度来衡量PETER这样做对不对,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你今天认为不对的,若干年后,可能成了对的,因为道德是社会、是历史的产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梁祝>>的爱情,在当时是不对的,因为他们没有依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到了今天,却成了歌咏赞美的对象。

PETER的一颗男人心,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对生命的珍惜。他从丧妻的悲痛中领悟到生命的宝贵,他为自己没能挽救MELODY的生命而内疚,所以他想教会自己爱的女人、自己认识的女人游泳,让她们珍惜自己的生命,以免重蹈MELODY 覆辙。

黄颜的一颗男人心,跟PETER的是很相似的,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黄颜虽然没有丧妻之痛,但有类似的经历,留下类似的内疚,或许是更深的内疚。PETER内疚的是自己没有回天之力,没有尽早地防范悲剧的发生。黄颜除了这两点,可能还要加上一点,就是还在无意之中,促进了一个生命的丧失。

无意将黄颜自己的平凡事码成一个长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七、八年了,但要将那些细节一一码出来,仍然是痛彻心扉的,只想以旁观者的口吻简单说说。黄颜上学很早,上学早的直接后果就是黄颜总比同班女生小两、三岁,情商比她们低很多,但身体又照同班大多数男生那样发育,所以就既搞不懂自己又搞不懂女生,成天害怕自己也害怕女生。

今天的黄颜知己,在当时却是一个黄颜不知女。虽然直至今天,黄颜也是大略地知某一类女人,而不知具体的某个女人,但当时的黄颜,不管是一类女生也好,是一个女生也好,都是当司芬克斯来惧怕的。

女生的特点就是越躲着她们的男生她们越要逗一逗,于是黄颜就经常处在一个尴尬的状况之中:四、五个女生把黄颜围在中间,一边嚷嚷着“她喜欢你”,一边你把我往黄颜怀里推,我把你往黄颜怀里推,这个拧一把,那个捶两拳。黄颜被姐姐们的娇躯撞来撞去,难免要蠢蠢欲动,就以为别人都看出来了,于是每每红了脸夺路而逃。会红脸的男生肯定是女生欺负的对象,再加上逃跑,只能促使姐姐们更大胆。所以一直到大学毕业,差不多都是姐姐们围追堵截,打上门来,大张旗鼓地对黄颜示爱,在黄颜迷迷糊糊、不辨真假、不知所以的时候,姐姐们就已经哈哈大笑起来:“你当真了吧?跟你开玩笑的”。

这样的玩笑开来开去,黄颜就永远分不清那句是真哪句是假了。既然分不清了,就一律当假的了。黄颜的心思,大多放在玩耍上面。在打麻将唱卡拉OK下棋打牌的空档,还要读书考研究生,所以对女生倒是没有心思去了解去追,有人请吃饭就吃,有人请看电影就看,有人要投怀送抱也只好舍命陪君子,因为投来了你不陪比陪了再甩还令姐姐们郁闷。你陪了再甩,说明你感情不长久,你陪都不陪,就是在告诉姐姐她没女性的媚力了。

黄颜的父母移民去加拿大,把黄颜托付给他们的老朋友,黄颜读研究生的几年,到了周末和假期,就住在这个家里。这家有个独生女,叫JANE,比黄颜大四、五岁,时常叫黄颜“小女婿”,也很照顾黄颜,有时跟黄颜介绍女朋友,买了票叫黄颜跟别的女孩看电影,黄颜便遵姐命去看;有时JANE又告诉黄颜谁谁谁在追她,要黄颜给拿个主意,黄颜便胡乱参谋一番;再有时JANE会说她好爱黄颜,这样这样地爱,那样那样地 爱,等黄颜正准备感动的时候,她又哈哈笑起来,说你当真了?过几天,她会拿一首诗来,说这是我写给你的,这回轮到黄颜哈哈大笑,说你又开玩笑了?但她又哭起来。

总而言之,那时的黄颜实在是搞糊涂了,心想女孩可能就是这样不可理喻的。再加上黄颜又要忙学业,又要忙麻业,实在是分身无术,没有闲功夫谈情说爱,所以对JANE的一切,也不多想,无论她说什么,一律当开玩笑。

研究生毕业后,黄颜在南面找到一个职位,做某个大集团公司在美国上市的筹备工作,不由得踌躇满志,篡夺CEO位置的心思都有,但谈情说爱的心情却无。而JANE开始更频繁地开各种玩笑,有时说要跟到南面去,有时说要把“小女婿”法办了,但不管她说什么,所有谈话都是以两人哈哈大笑结束。终于有一天,JANE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她靠在黄颜卧室的门框上,微笑着说,小女婿,我想好了,我要走了,我连方式方法都想好了。然后她做了一个切腕的动作,很优雅很潇洒的样子。黄颜急着出去应酬,就回她一个玩笑说:“你前脚走,我后脚跟。”说了,想到自己即将开始的工作,还特意翻译一下:You go first. I'll follow you.

那个晚上,JANE打了无数个电话到所有她能想到的黄颜的朋友家、熟人处,要找到黄颜,她还打的去了黄颜最常去的地方,但最终没有找到黄颜,于是她回到家里,把自己的计划付诸实践了。等黄颜终于被她妈妈找到、旋风般赶回的时候,只剩下一个触目惊心的现场和一封触目惊心的遗书,最触目惊心的一句就是:“也许只有用这种办法,我才能真正拥有你”,然后QUOTE了黄颜硕士论文里的几段话,其中一句是:“死,使爱凝固”。

痛失独女的母亲,绝对不相信黄颜的清白,于是立案侦察,于是解剖尸体,于是闹得满城风雨。后来JANE的母亲发现了JANE的日记等,读过之后,确信黄颜完全是一无所知,这才良心发现,把日记交了出去,洗刷了黄颜。那些日记、诗歌、没寄出的信件,后来就给了黄颜,成了心灵的桎梏,随黄颜从东半球来到西半球,从上世纪跟到这世纪。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住在JANE家里的那段日子,黄颜正在大言不惭地写自己的硕士论文,侃中西方文学作品对爱与死这个永恒主题的不同处理,自以为在这个问题上是学贯中西,才华横溢,把爱与死的主题探讨得详详尽尽,深得导师和答辩委员会好评。但黄颜没有想到自己的生活里正在悄悄发生这样一出悲剧,而自己一点都没觉察。谁想得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还会有人为爱而死呢?而且是为这样一个糊里糊涂、吃喝玩乐、称不上男人的男人呢?

读JANE的那些日记、诗歌、信件,黄颜震惊于女性的感情之细腻、心思之复杂、爱之深、恨之切。黄颜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连自己都不记得了,但每一句每一点都可以引起JANE浮想联翩。JANE完全是活在一个自己构筑起来的世界里,里面只有她的爱情和她爱的人。得到这个人的爱,生命就有意义;得不到这个人的爱,生命就没有意义;得到了,保不住,生命还是没有意义;保住了,越来越淡薄,仍然是没有意义。想到年龄的差异,想到总会有女孩来找黄颜,想到黄颜对她的不即不离,她只看到一个出路,逃离这个世界。

最令黄颜震惊的是JANE选择自杀,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一种看穿看透之后的选择: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爱,就算你今天得到他的爱,过几天也会消逝的,你要想真正拥有爱,就只有死。你死了,你的爱就不会改变了,你也把他的爱带到另一个世界里去了,无论他在人的世界里怎样朝三暮四,你带走的那份爱已经归了你,他永不可收回。

这比较好理解为什么JANE能成功地把感情装扮成玩笑,能那么冷静地开那些玩笑。只在最后那一刻,她可能对自己的决定有了疑惑,所以她四处寻找黄颜,想让他伸出手来,把她挽留住。从时间上看,黄颜那时肯定是在某个卡拉OK厅卖弄嗓子,虚情假意地大唱“爱是永恒,当所爱是你”。

回头去看自己的硕士论文,里面还有根据JANE的建议改动过的地方。她的建议,出自一个一直在琢磨爱情与死亡的女性,当然是一语中的,字字珠玑。令人不寒而栗的是,也许她下定最后的决心,正是因为读了黄颜的论文。对这一点,她留下的所有文字中都没有提及,所以不得而知,她也没有提及黄颜对她说过的最后一句话“You go first. I'll follow you"。以她的智商和情商,黄颜只能理解为她有意略去了这句,因为这一句可能会把黄颜扯进麻烦之中去。

黄颜的论文固然把爱与死论得个天翻地覆,但那都是在讨论文学作品是怎样表达爱与死这个主题的,真正生活当中为什么会有人为爱去死,怎样防范有人为爱去死,倒不在论文关心的范围之内。看论文中那些爱与死,想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了的爱与死,黄颜彻底明白了文学评论的毫无实用价值。有时间分析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是怎样描写爱与死的,还不如探讨一下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人会为情所困、为爱去死。

JANE的故事,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黄颜的一生,黄颜的被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身边的人,以此类推,一个人的死,可以影响到许许多多的人。JANE的父母当然是从那以后就生活在悲痛之中,看到别人的女儿、别人女儿的儿女,都要触景生情,唏嘘不已。对人讲得多了,听的人也开始不耐烦,所以JANE的妈妈唯一的倾诉对象就是黄颜。应该说她还是很克制很照顾他人的,她只在JANE的忌日和生日打个电话给黄颜,讲一讲JANE小时候的故事,讲一讲如果JANE还在的话,讲一讲为什么她那么想不开呢?

黄颜已经逃到了西半球,换个电话是举手之劳,但黄颜每搬一次家,就把新的电话号码告诉JANE的妈妈,让她能在女儿忌日生日痛哭流涕地讲一讲JANE。黄颜没有做过母亲,永远都不可能做母亲,但这样的母爱还是能体会的。听一个母亲这样地讲自己的女儿,你除了说“人死不能复生”,你除了再次表述自己的内疚,你除了泪流满面,你还能说什么、做什么?

所以黄颜想做女性的知己,想了解女性,不了解就可以犯这样可怕的错误。了解的结果,就是发现有很多女孩都或多或少或早或迟地为情所困过,用了结自己生命的方式来逃离情困的也并不罕见,各个年龄段都有。感情问题不象癌症,不能做个体检就查出隐患。黄颜只能睁大眼睛,留神观察,如果哪个妹妹为情所困了,黄颜就把JANE的故事讲一讲,尽力开解一番,希望那个妹妹从JANE的故事中悟出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自爱爱人。

平凡事这个故事,正好从这两点打动了黄颜,这是一个有关生命的故事,也是一个为情所困的女人走出情困的故事,它比JANE的故事更有积极意义的就是女主角最终走出了情困,敢于面对没有男人爱的生活。Love is not everything. 男女之爱更是如此。一个女人,有没有男人爱,都是自立自足的。没有人爱,只说明还没遇到一个爱自己的人。爱情是一个过程,当爱情结束的时候,生活仍在继续,没有理由因为爱情消逝就要让生命也随之消逝。只要生命还在,就有希望。

你读平凡事的时候,如果你想知道平凡事想说明什么,如果你要寻找黄颜的声音,这就是黄颜想通过平凡事传达的MESSAGE:

珍惜生命 自爱爱人

平凡事码了婚外恋,不等于在提倡婚外恋;没有提倡婚外恋,不等于在反对婚外恋;码了不离婚,不等于在提倡不离婚;没有提倡不离婚,不等在提倡要离婚。一句话,平凡事无意提出任何重大的社会问题,更无意也无能力回答重大的社会问题。

婚姻家庭是社会现象,也是历史现象,不是与生命同时在地球上出现的,也不会与生命同时从地球上消逝。道德更是一个社会现象,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道德观。你认为道德的,别的人可能认为不道德;这个社会认为道德的,那个社会可能认为不道德;今天认为道德的,明天可能变成不道德;男人认为道德的,女人可能认为不道德。你只要想一想道德的这种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年龄性、性别性,这性,那性,你就会跟我一样,没精神去探讨它了,因为连下一个大家都接受的定义都下不出来,还探讨个什么呢?都是自说自话。要探讨,先下一个定义,定义下好了,再探讨。

平凡事更关心的是跨越社会跨越时空的、人的最本质的东西:生命。在这个世界上,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再来。一个人的生命又不是只属于他/她自己的,一个人的生命直接关系到他/她的亲人、朋友、同事、熟人,这些人又关联到更多的亲人、朋友、同事、熟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了自己为了他人珍惜自己的生命。

MELODY的死那样深重地影响了PETER的生活,PETER对她的眷念挚爱打动了我们,但我们同时也看出他的情绪又或多或少地影响故事当中其它人,也影响到他对其它人的态度。他对杨红示爱,有多少是因为纯粹对她的爱,有多少是想拯救杨红来消除他的内疚,有多少是MELODY的死使他特别深地同情关爱有可能患癌的人,没有人知道,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死影响到另一个人的生活,这个人又影响到另一些人,这种影响可以追踪到很远很远,象池塘里的涟漪一样,从一个中心波及到四面八方。

周宁的伤残,虽然没有失去全部生命,但也深重地影响了他和他身边的人。他被困在病床,就得有人照顾,而他自己不能再出去上班。杨红为了照顾他,也不能正常上班,一个家庭从经济到感情都受到严重摧残。杨红被困在这样一个困境之中,当然影响到PETER,这三个人又都影响到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家人又。。。

MELODY的死有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及时查出癌症,这使PETER终生内疚,虽然在我们看来,这不是他的责任,但面对生命的丧失,特别是一个自己深爱的人的生命的丧失,没有这种内疚是不可能的。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停留在内疚上折磨自己,而是积极地关心那些还活着的女性,让她们不要重蹈覆辙。

周宁的伤残,在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的过错。开车追尾,已经不是一次,但每次都没有认真检查自己的原因。打麻将打到清晨,再晕头晕脑地开车回家,完全是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也不把别人的生命当回事。我们不能因为车祸是他的责任就扔下他不管,但我们也不能因为他受伤就不探究他的责任。周宁不如陈、朱的地方就是他责任感不强,为别人想的不够多,不仅不关爱别的生命,连自己的生命也不关爱,结果是害人害己。有人说周宁是因为杨红不爱他才去打麻将的,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应该再读平凡事,你会发现周宁在蜜月里就是天天出去打麻将的。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管社会和他人对你做了什么,你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为了你自己,也为他人。

平凡事有很多章节都是讲述杨红的故事,因为那是一个女人走出情困的故事。
如果杨红不走出情困,也许有朝一日,她会选择死这条路,也许她因为是母亲,会为了儿子仍旧活着。对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但一个为情所困的母亲,带给孩子的又会是什么呢?一个凑合的家庭,带给孩子的又会是什么呢?杨红在不知PETER的爱情的时候,作出离婚的决定,说明她已经能够面对没有男人爱她的生活。她在想到PETER可能会离开她的时候,能想到只要他过得幸福就好,说明她终于走出了为情所困、为爱而活的困境。

如果平凡事的读者也从故事中感悟到生命的宝贵,从而加倍关心自己的和家人的身体,及早检查,小心开车,如果为情所困的妹妹能认识到Love is not everything ,能自爱爱人,也不枉几个人物原型把他们的故事贡献出来,也不枉黄颜花这些时间把这个故事码出来。

JANE的故事大概能告诉大家为什么黄颜怕QUOTE怕误读。平凡事是一个故事,故事里的话都是人物和叙述者的话。如果说平凡事中也有黄颜的VOICE的话,那么黄颜想通过平凡事对大家说的话就是:

生命是一种体验
爱情是一个过程
珍惜生命
自爱爱人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8-30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贴完了!!这片小说语言很平实,情节上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起伏.但胜在心理描写,30-60章写的最好,把60年代出生的人的心态刻画的很准确,让人回味!!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06-8-31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iss 于 2006-8-31 01:43 发表
顶顶去环保版上班的康美女

谢谢白MM!!么么:)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8-31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康宁 于 2006-8-31 11:32 发表

谢谢白MM!!么么:)


康MM,你吃亏了。。。
你的那个白MM其实是蓝滴。。。

还么么么?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色忧郁 于 2006-8-31 12:30 发表


康MM,你吃亏了。。。
你的那个白MM其实是蓝滴。。。

还么么么?

叫欧PALA好了!!:)

她不是MM的么??
唉可惜了!!$NO$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06-8-31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iss 于 2006-8-31 12:59 发表
pala,有什么可惜的?

我还以为你们大家都知道了呢,没想到还有漏网的

上次倒是听人提过,以为是开玩笑的呢!!
男生喜欢红楼梦的实在不多!!

赶明儿你发张照片吧!!让我看看才子尊容!!:)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6-8-31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唉,周宁啊周宁。很反感他在老婆生孩子的时候,跟别的女人通信。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1 08:52 , Processed in 0.062407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