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musicbug

关中百怪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3-8-23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吃小摊顺路摆

小吃小摊顺路摆

来过西安的人,对西安的小吃一定不会忘记,特别是在夜市,白天大马路上光光堂堂,什么也没有,一到晚上,就会冒出成百上千家小吃摊,将个宽阔的马路塞得密密麻麻,盏盏小灯,汇成灯的海洋。

夜市中以浆水鱼鱼、麻什子、面条、饺子、油面沓沓等关中小吃为主,加上关中回民的各种小吃,形成夜市的两大阵营

夜市由于便宜实惠,又带有极浓的地方风味特点,因而不管是对外地客人还是对西安市民,都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就连谈对象的年轻人,都把吃夜市当成他们恋爱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除了西安之外,关中几乎所有的城镇和有人聚居的地方,都有夜市存在。成为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其实早在城市夜市没有出现之前,关中的乡村夜市便已红红火火有了千百年的历史,只是方式不同罢了。

关中乡村目前仍然沿用着这种最古老的夜市形式,那就是逢集过节的日子和筹办丧事时的戏台下面,白天下地干活的婆娘汉子们,摇身一变便成为小吃摊的主人,不过品种无非是油糕、醪糟、麻花之类的东西,尽管品种又少又简单,已算是很新鲜的了。小摊的位置一般是哪里人多往哪里摆,因而常常堵塞人流,更增加了热闹的气氛。追溯起来,这才是最正宗的关中夜市的来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3-8-23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吃饭涎水倒回来

吃饭涎水倒回来

关中的歧山面,在陕西久富盛名。然而正宗的岐山面则产生于岐山的旱塬地区,这种面又细又长,一次锅里只煮几根面条,因而如果人多时,每人一只小碗,每个小碗一次只盛一根面条,调进臊子汤料,吃者稀里哗啦,一口就吞了个精光。

这种面吃起来,还有个讲究,就是不能咀嚼,应该像蛇吞蚯蚓一样,面条要整个儿从嗓子眼钻地肚子而不断。吃完之后,碗里的面汤必须倒回锅里。如果是冬天,一家人围在火炉帝,煮着吃着,吃着倒着,一顿饭要吃数个小时以上。

各自吃饱之后,锅里的汽也熬得非常出色,又稠又粘,醇香异常,喝起来极有滋味。由于这种面的最大特点是,反复将吃过面条的面汤(关中人叫涎水)倒回锅里,因而这种面也叫涎水面。当然这种涎水面对于文明卫生的城里人来说是享受不起的,因而他们也就没有了这样的好口福。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3-8-23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碗喝酒不耍赖

大碗喝酒不耍赖

客观地说,关中人的酒量并不算出众,东比不过河南人,北比不过陕北人和蒙古人,就边和南面的汉中人较量,关中人也未必能占优势。

然而由于关中人性格耿直,又不善辞令。因而往往是你说咋喝他就咋喝,你敢说每人10杯,也许他根本不能喝酒,但只要你话音未落,10杯酒就咕嘟咕嘟灌到了他的肚子里。然而,关中人却容不得你对他进行欺骗和捉弄,尽管你也许不是恶意的。

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几位关中乡党到南方某地参观学习,受到热情招待,喝酒时你推我让,最后决定每人喝干一杯,关中人二话不说,脖子一仰,全都见底。而几位当地客主则耍起了滑头,凭借他们的伶牙俐齿,竟然占住了理儿。关中汉子哪受得了这等窝囊气,提起酒瓶子咕嘟咕嘟喝几口,然后掉过头来,将当地人从椅子时拉出来,按倒在地,硬灌起来,吓得几位当地主人脸色都变了。因而和关中人喝酒,最好不要违背君子协订。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3-8-23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饭锅能装一麻袋

饭锅能装一麻袋

关中人吃饭的碗大,而做饭的锅则更大。一般一个家庭只有一口锅灶,锅是基本固定在土灶上的

最常用的锅口径可接近1米,上半部呈桶状,下半部呈半球状,因而非常深。这种锅在农村颇为实用,除了炒菜,烧稀饭,下面条之外,还可以蒸馍,一锅蒸出的馍可足够五口之家吃一个星期。只是炒菜不大方便,因为厨师们无法用手将它抛起来,每顿饭有一锅烩菜或炒一大盆土豆丝足够了。

这种锅确实很大,一口锅装进三五斗(100斤左右)的粮食不成问题,关中的大锅盔就是用这种锅烙出来的。它一次至少可以供二三十人吃饱肚子。这对人口多,饭量大的关中人来说颇为实用。吃饱喝足之后,这种锅又是煮猪食的好地方一锅猪食,三五头大肥猪也吃不完。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3-8-23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鸡鱼不吃树下埋

鸡鱼不吃树下埋

如果说南方人在吃的方面特别讲究,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无所不吃,吃得奇巧,吃的细腻的话,那么关中人在吃的方面则特别不讲究,主食除了面条就是馍,副食除了辣子就是白菜萝卜土豆儿。

肉食只偏食大肉,愈肥愈好,吃得粗糙而简单。就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的宴席上,不管菜单多少,腥荤也惟有大肉莫属。至于鸡鸭鱼肉,在关中人看来,都是些不可吃之物。对于鱼类,关中人几乎根本不吃。甚至给要饭的吃。如果他们顺手从水塘中捞出鱼来,要么拿回去让孩子玩;要么喂狗喂猫,或者直接埋在房前屋后的树底下当作肥料。

相对而言,关中人对鸡虽不像鱼那样统统不吃,但是仅限于吃宰杀的鸡,凡是病死,老死,被人打死,被动物咬死的鸡,一般都不会吃,只能埋在树下当肥料。改革开放的今天,关中人虽然也学会了吃鸡吃鱼,但他们的吃法很特别,必先是剁掉头尾翅膀爪子,抛弃内脏。在南方人看来丰盛的美餐,有三分之一的精华被关中人扔掉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3-8-23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辣子不吃菜

有了辣子不吃菜

关中人可以不吃菜,不吃鸡鸭鱼肉,但不能没有辣子。关中人最喜爱吃的当地产的线辣子,也叫秦椒,陕西著名土特产之一。

因辛辣无比而著称于世。秦椒细而长,熟透后颜色鲜红,关中人喜欢把它们串成串,挂于房前屋后,吃时摘几个,炒进菜里,下进饭里,蒸进馍里等等。但最喜欢吃的则是做成油泼辣子,将干透的红辣椒在锅里用温火直烤得又焦又脆,辣椒籽,也亮鼓鼓地冒出油来,然后趁热捣成粉末,再用滚烫的菜油泼入,顿时馋涎欲滴,食欲大增

油泼辣子吃法极多,调菜,调面食,做汤等等。最佳的吃法则是调制粘面和夹馍。一年365天,天天必吃,顿顿必吃,直吃得满脸红润,大汗淋漓,唏唏嘘嘘,辣得鼻歪嘴咧,五官变形,方才算吃到了家。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3-8-23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3-8-24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p 老兄,不是冰冰面,陕西话是biangbiang面了。。






biangbiang面的顺口溜:一点上了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张口开,工字往里走,你也粗,我也粗,中  间夹个言篓篓,你也长,他也长,中间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画个勾勾挂麻糖,推辆车车游四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03-8-27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7 18:46 , Processed in 0.065422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