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楼主: xj9701

[其他学科] 心理学学习小组(新添本小组邮件列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6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国内心理学的现状,我真是忍无可忍 $怒吼$  关于这方面内容 ... [/quote]

为了大家的方便我还是把你的博客贴过来吧,没意见吧(因为我打了几次没打得开)

我在德国学心理。初学者。博是暑假回国闲着没事注册的。实际讨厌这种媒介,主要讨厌这表达方式:不讲章法肆意宣泄像Catharsis。C已被当代心理学否定,博主却在C的同时泛滥着对C的Narcissism。博就为了满足N而存在。多可怕的现象!而我怀疑不参与者是否有足够的资格批评。于是搀和进来。如不胡说八道,写些什么好?除了心理其他领域只能胡说八道。咨询网站?能力有限。所以开始,我尝试发一些自己的论文节选(第一学期)。种种原因,没坚持。
这阵,无意中又钻上来,无意中发现打着心理旗号的博多如牛毛。有点出乎意料,可出得不太远。半年前回家时,就看到了这势头:一开电视,任何时段任何频道,总有跟心理挂钩的节目;报纸杂志期刊数不胜数。听说这现象已持续一段时间了。想不通怎会这样!国内总共有几所正规大学正经开了心理专业?这探索性的短短几年里总共培养了多少人?有多少人能到国外学心理并真正学成回国?两方面数字加起来,解释不了当前的心理泡沫。
当前的中国心理是时尚。做媒体不做时尚天诛地灭!似乎仅是种时尚,似乎不需要探求其实质内容。半年前我天真的以为,既然是泡沫,就不会存在太久。事实证明我错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4-16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j9701 于 2007-4-16 17:43 发表
对于国内心理学的现状,我真是忍无可忍 $怒吼$  关于这方面内容 ...


为了大家的方便我还是把你的博客贴过来吧,没意见吧(因为我打了几次没打得开)

我在德国学心理。初学者。博是暑假回国闲着没 ... [/quote]


在我学心理学的时候,正好是国内心理学泡沫开始的时期,我们系也因此耐不住寂寞淌入了这趟浑水(我想全国的心理系都是这样,毕竟培训咨询师太赚钱了),可以说,我是亲眼看到这大大的泡沫是如何繁荣起来的。

而我们,作为心理学的科班弟子当然是对此不屑地,什么人都能来上课,上了课什么人都能做咨询师!但随着我们与那些所谓的咨询师交往地加深,想法也慢慢地转变了。

既然心理咨询现在已经作为了一个市场需求,市场就必然有市场的规律,那些没有什么水平的自然会被淘汰,也许这会使得心理学的发展迂回得更长,但是,诚然,那些人里面有一批,对心理学有着极强的向往,又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先不管他们的水平怎么样,就我看来,正是他们促进了心理学的泡沫,但是也是他们使得心理学在今天变得那么流行。

我想,这对心理学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至少比几年前,心理学被当作冷门时候要好。我觉得心理学将来的发展,关键是需要一批有水平的人出来,在传扬心理学的智慧的同时,严格培养更多的真正的心理学人。

也许,这就应该是我们这些真正在苦学心理学的人的目标吧,日进一金,多一些实学!也许中国将来的心理学就靠我们这些人了$支持$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4-16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报上名 我是学统计的 对心理学很有兴趣,以后也说不定工作在这个领域呢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4-16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asswawa 于 2007-4-16 21:16 发表
先报上名 我是学统计的 对心理学很有兴趣,以后也说不定工作在这个领域呢


欢迎欢迎!我们这些学心理学的最弱的就是统计了,多多指导啊,以后!

能不能再多来点介绍呢,或者发表点评论什么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4-30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4 xj9701 的帖子

$考虑$  不会吧?是这样吗?至少我个人不是这样。我高中数学不好,所以就学文了,所以在国内就学不了心理了,除非去很差的大学。可是到了德国,我最牛的就是Statistik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4-30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博:用心理学分析中国心理学发展现状——口头自我完善

一个刚考上大学还没开始正式上课的学生,会很注意向别人强调自己的大学生身份。如果他考上的是个不错的专业,就以心理学为例好了,那他就更得逮谁跟谁说:“我在某某大学学心理!”因为他对自己这一身份并不十分自信。张扬是壮胆的好办法,这没错;就像俗话说的半瓶子晃悠。晃悠这个动作本身,对这半瓶水来说,很重要。

一个大学教授,特别是一个真正有自己科研成果的心理学博导,如果被路人问起他是从事什么行业的,很可能简单地回答说:“也就是个教书匠。”这不是谦虚,而是他已经不需要那些口头的自我完善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4-30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博:作个咨询师——从没有过这样的想法!

亲戚朋友总是说:“学心理好啊!有前途啊!毕业了可以开诊所啊!聊一个小时的天,就能赚多少多少钱啊!”真抱歉,我让大家失望了。自打我真正开始学这门科学那天,我就从没想过将来要做个咨询师!(偶尔会有例外。那是每当我心情很好地逛IKEA啥都想买,却不知道买它们来干嘛的时候,我会想:如果有个咨询室,或许用的着,哈!)

我从来不说全国人民中有多大的百分比都是“不正常”的,全都“该看看心理医生了”;也从来不说有多少人都“病入膏肓”了还死扛着,就是因为他们担心看心理医生丢人。这样的人,数量不会少,但决没有媒体宣传的那么多。

我想说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病了,是自己在家休养修养还是去看医生,看中医还是西医,去哪家医院,甚至医生开的药要不要吃,这向来——高危传染病除外——就是病人自己决定的事。不能把人家这点权利都剥夺了吧?

心理问题——非精神问题——更是如此。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人:他们的个性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虽然不会对别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可就是太不能适应周围环境,某种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不能适应环境的就是心理不健全的;可他们偏偏活得比谁都快乐、比谁都满足满足,某种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要使患者变快乐。这样的人,该不该治?他们自己是肯定不会想到要看心理医生的!那我们能仅仅以他们不是特别能适应社会为理由,强迫他们咨询吗?选择权在他们自己!

一个人,只要拿自己当个医生看,就有无法抑制的欲望,想把全天下所有人的所有病痛都治好。“血馒头”让周医生感到医者的无力,弃医从文了。(写到这里,被两个同时打进来的电话打乱了思路。该关键性总结了,却忘了想说什么!以下内容纯属凑数)其实他何必当作家呢?他完全可以像现在的很多人,多给作为医生的自己做做广告,多创造和争取一些病人!  

我尊重他人的权力,却又害怕自己那份无法抑制的欲望,害怕到头来只剩下感受到自己的无力的悲哀。所以决不当咨询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5-1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博:所谓全球变暖

在听了一学期的生理周期讲座以后,我发现占星学其实是一门科学。小学的时候,我是全年级第一个买星座书来看的小女孩;等大家都这么干了,我又把星座看成迷信和伪科学,导致现在连12星座的名字都背不全,更不用说顺序了。然而这一个学期的生理周期讲座让我了解到,生日能够告诉我们,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每天平均光照时间是几个小时,相应的平均温度是多少;这些因素对于人体内最初的激素平衡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诸如性格和气质等心理特征的形成。全球气候一旦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变化,这门科学就毁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轨道及速度不会因为人类的罪孽深重而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变,所以,太阳直射方位的周期性变化,不因人类行为而改变。然而本应与之相辅的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却因为人类的罪孽深重而出现了延迟。光照和温度之间原本的和谐被打破了,所有星座都必须重新适应环境。疯了,疯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5-1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博:我体会不到你的感受——Differenz

迄今为止,我一直在埋怨,为什么我总是能够体会到别人所感,而别人却从来都体会不到我所感。这不是错觉,也与所谓的每个人所戴的“有色眼镜”没关系。我感受到的就是比别人多,我就是能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事物。如果真的要借用“有色眼镜”来说,那就是每个人都戴着有色眼镜,导致他们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部分;而我根本没戴眼镜,所以我看到的比他们多。

可是今天我突然不这样认为了。

感受这东西,不像别的,它不是多多益善的,也不会过犹不及。每一个人的所有感受的总量都作为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几乎谁的和谁的都不一样。这是自然,也是权利。我的感受比你的多,不意味着我的包含了你的。即便我的包含了和你的感受相同的感受,也不意味着我比你强;而且如果把我的感受里和你的全部感受相同的那一小部分拿出来,这一部分本身也不等于你的感受。

不太恰当的比喻,既然大家都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的,那么没戴眼镜的我,看到的世界就不是别人看到的那个世界。本来就不是同一个!也就无所谓谁比谁多,谁比谁强。

如果路人甲只有很少的感受。路人乙也只有很少的感受,并且恰恰和路人甲的那一点点感受完全相同。而路人丙有好多好多的感受,其中包括了和甲乙的感受完全相同的感受,但只占丙的非常小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只能说甲能体会到乙的感受,乙也能体会到甲的感受;而丙,赶本无法体会到甲乙二人的感受。这是个多么简单的数学关系!居然被我们忽略了。

没戴眼镜的人根本看不到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世界。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世界。

是“格式塔主义”吗?还是心理学根本就没用?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5-1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博:凑热闹

开学了,一开学就有一堆事要忙,忙得没时间写博了;加上,开学了,思维更加活跃了,反而更加难于整理成文字了。有将近一个星期没更新了,今天写篇凑数的吧,免得过两天被sohu踢到火星上去。

我没那么多闲工夫关心国内的娱乐八卦,不了解那个杨丽娟事件到底为什么那么火。我本来还以为人死了,事情的本身也就过去了,剩下的就是媒体分羹了。结果不幸的是,由于我每天必查hotmail邮箱,也就必看到八卦之最的msn新闻,所以一不小心发现事态又恶化了,又失控了。由于我没那闲工夫跟踪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所以以下内容纯属个人臆测,以及对自己臆测出的内容的分析。

我相信单就杨丽娟事件而言,刘德华没有做什么。他也做不了什么。一个什么都没做的人,能做错什么呢?这可是咱们文化传统里的佛家思想呀!“何处惹尘埃”者也。可是我有个疑惑,为什么类似杨丽娟这样的case——虽然不是每一宗都这么极端——经常发生在刘德华的fans身上呢?

不能说完全是媒体的责任吧?媒体过去无耻,现在无耻,将来还会同样无耻;媒体在面对所有明星及其fans的时候,是一视同仁地无耻的。经常听说有小姑娘为了能见到她的某小帅哥偶像,偷了家里的钱,离家出走;但每次都是走不了几天又自己跑回去了,或者哭着求别人把自己送回去。为什么事情一到了刘德华身上,就一定要演变成这个样子?或者换个角度说,整件事就是因为杨丽娟精神有问题。那么为什么精神有问题的人全成了刘德华的fans?我不崇拜刘德华,也没关注过,所以不好评价他的唱功和演技;但我一直都听说他是娱乐圈里难得的几个常年保持良好正直形象的人之一。难道因为他的形象良好正直,fans就得发疯吗?说到这里,忍不住拿个死人来比较——张国荣。他的形象也一直都良好和正直。我有很多正直、理性、社会层次较高且较稳定的朋友都是他的fans,他们都说其实不是特别在乎他的才艺,而更欣赏他的为人。然而,地球人都知道,张国荣他自己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可是在他跳楼后,我没听说有人跟着跳了;我的那些喜欢他的朋友们,依旧是那么正直、理性,社会层次依旧那么高而稳定。有趣的是,地球人也都知道,刘德华自己的个人生活也不爽!有哪个男的到了这把年纪还由于工作原因不得不装处男还能装得很爽的?那么刘德华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呢?

我想,在刘德华一贯的言行作风里,一定潜藏着什么特定的、能让人疯狂的信号或暗示。分析杨丽娟,只是分析一个个案,不久还会出现下一个杨丽娟。只有分析无辜的刘德华,才能从根本上找到问题所在。我连分析方法都想到了:差异心理学创始人W.Stern所提出的心理描绘的方法以及Heckhausen的动机测量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1 05:53 , Processed in 0.087999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