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pepperl 于 2007-6-22 12:4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简单的回复几句
我们并不认为人是自私的。不要误解经济学中自私的含义,其中的一层含义是人在目标上是追求自己的福利幸福。不完全等同于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私,不顾一切的去取得自己的利益。经济学也承认人有为公为国为他人想的一面,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分析的,我觉得,这些有为公为国为他人想的人之所以这么作来自于他们认为这样会增加他们的幸福感成就感福利。
经济学上认为那种为别人福利想的人其实也是让自己得到了好处或者满足感的。或者说这些人其实也是经济学意义上自私的人,注意不是通常意义的自私。
其实排污企业不管百姓死活又是一个制度的例子,西方有法律制度的保障。所以你就不会有机会观察到他们会有不顾百姓死活排污的现象。解决排污问题西方有排污许可证制度以及排污许可证的交易市场,中国同样也在吸收。排污是要付出成本的,排污的总量是固定的,排污的数量是可以在市场上交易买卖的,你想多排污,对不起,请花钱买吧。
每个人在回国的决定上取决于很多因素,或者说回不回国的决定是这些因素的函数,比如当前的,收入水平,能够报效国家的自豪感成就感,国内的工作研究水平环境,等等等等,以及非常重要的一点,可以值得利用的地方,改变对前面这些因素的将来预期。而且每个人有不同的偏好,就是说对这些因素都有不同的权重,也就是说,有的人可能就是不顾一切,不计报酬,就是觉得要回过报效祖国,有的人可能觉得还是收入重要一些,有的人可能觉得工作环境重要一些。这些偏好的形成和人的成长历史有很大的关系,不能说认为收入水平重要就可耻。
杨振宁如果早就回国了,他还会是杨振宁吗?
先不说他是不是真唯利是图,或者是什么样的程度,他应该也培养了很多的中国学生什么的吧,那些学生应该很有贡献吧。杨振宁在美国年薪应该有2百万美元吧,中国能有几个钱给他。其他方面的贡献有不用多说
中国的人才流失很严重,相比其他国家更为严重,有数据显示中国留学生不归的这个比例是最高的,尽管其他国家也不同程度的有这个问题。简单的把他们认为可耻或者道德不高或者用道德去号召是没有什么用的。
简单说几句,要认清大家决定回不回国的因素。去大家决定回不回国的因素上找原因,其实当前的很多东西都不尽如人意,当前的情况有历史原因,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政策制度影响大家预期。展示出一种向好处发展的姿态.首先收入水平,这一点,当前的水平有历史原因,也不是短期能够改变的,但是其他因素上国家是有所作为来改变的。简单说当前不能变的因素,我们要改变留学生对他们的预期
应该看到留在国外的人对国家贡献,做文化交流和理解的中间人,为国内创造外汇,增强中国de国际影响,减轻国内的就业竞争问题,等等。包括杨振宁
关于第一段,请不要偷换概念,经济学上如何定义自私,我没兴趣
关于第二段,之所以我们没有机会观察到他们会有不顾百姓死活排污的现象,那是因为他们的工业已经转型,当她么处在劳动密集型的时代,泰晤士河也不必淮河好多少。别忘了那个时候西方的制度已经很完善了。即使现在,英国每年还偷运大量的工业垃圾到中国,这是一个有是非观念的人应该做的么?
关于第三段,如果人人都把钱财考虑到第一位,那就没什么好说的,在享受了这么多年农民兄弟的廉价大米之后,把不回国看成理所应当,就如同在享受企业利润的同时,把污水排到别人家的水管里一样。反正别人的死活和我无关,只要自己活的好就行,是吧。
杨振宁,呵呵不剽窃别人的成果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回国以后连普通物理都教不好,培养人才,我看是耽误人才。给美国作贡献,就等于给中国设置更高的技术壁垒,那些新的技术都被美国用到伊拉克老百姓身上了。
因为政策不好不回国的,没什么话好说,只有自私二字,而且这些人通常也学不到什么真本事,十年后等我们把中国企业的产品推到德国家门口的时候,到时候对不起,一勺汤都不会给你。
别逗了,杨振宁也就欺负欺负那些受文革影响没学啥真本事的头头,过气的“明星”走穴这种事情,只有骗骗低素质的傻子,咱可不吃那一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