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672|回复: 26

[其他] 关于筹拍以德国留学生为主题的大型情景喜剧的设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这个假期闲着无聊,有很多时间都是在看网络电视的情况下度过的。对于网络电视中的节目,我比较钟爱的就是情景喜剧。很多获得巨大成功的情景喜剧(如:《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红男绿女》、《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传》……)中刻画出的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常常很吸引我的注意,我每一集都很期待他们又闹出什么笑话、干了什么糗事。而生活中不同领域司空见惯的琐碎事情也通过几个主要剧中人物被编剧、导演和演员以非常生动、活泼、风趣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台词设计得精彩、情节编排得合理、巧妙,所打造的电视作品往往能很容易地达到娱乐大众甚至于寓教于乐的效果。在经过了这样一番对所谓“情景喜剧”的思考过后,我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在德国的留学生为什么不编排一部反映我们德国华人生活的情景喜剧?!
    编排以德国留学生生活为主题的情景喜剧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1 留学生活对国内的很多人来说都是无比神秘和新奇的,一部这样主题的情景喜剧可以很好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了解我们在德国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因此,这样的一个剧本应该是不需要担心没有观众的。
    2 德国的华人留学生大约有上万人。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把我们的青春岁月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记录下来。就算国内没有观众感兴趣,我们也可以自娱自乐,相信,这样一部情景喜剧将在播出后,在德国华人界迅速引起共鸣并掀起一股浪潮。几个月前老源自拍、自演的《在德国插队的日子》就以一部低成本电影作品在德国广受好评,引起了德国华人留学生的广泛关注就是很好的例子。
    3 纵观中国以往的情景喜剧,还没有任何一部是描写国外的生活或跨国拍摄的。这也可以开启一个中国情景喜剧的先河。
    4 现今,尤其在德国,网络媒体传播能力发达,这样的作品在宣传和推广方面应该很容易。
    5 因为在德国有很多留学生都有写博客的习惯。我个人也经常会把我身边发生的一些有趣的或让人郁闷的事情写下来。这使得剧本创作的过程变得容易。我们可以广泛征集来自不同写手的素材,并将一切故事集中、整合在几个主要人物身上。当然,版权肯定要归原作者所有。
    6 拍摄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琐碎的事情,主要以语言为主,因此不需要太多的道具和布景。
    7 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如果能找到人投资,自然很好。拍出来的作品可以做得很精致。但如果没有人投资,我们自己花假期的时间、用简单的设备来拍也可以完成。我们争取打“以主题取胜”而非“以技术取胜”这张牌。
    大体框架:
    可以以在德国某个城市生活在同一所学生公寓里的三个中国人在德国的学习、生活为主线,从而尽可能地向观众勾勒出在德国生活的德国华人留学生、乃至德国全体华人的生活状况。如三个人的故事情节随着剧集的增加而变得让人感到麻木而乏味,我们可以让其中某个人搬走,让新人搬进来,从而引进新的情节和新的喜剧因素。拍摄场景可覆盖三人在学校的教室、学校的食堂、学校的咖啡厅、打工场所等多个地方。
    在这部电视剧的基调方面,我还在挣扎于是拍“情景喜剧”好还是“青春偶像剧”好。之所以也会有“青春偶像剧”的想法,主要是担心“情景喜剧”拍出来不好笑。所以,就索性找一些长得好看的大姑娘、小伙子来拍。就算不好笑,也争取先用脸蛋儿迷倒一片俗人,从而捧红几颗影视新星。但,这也有很大隐患,因为,这很容易会拍得不伦不类。
    先想到这么多。
    没把大家当外人,所以,怎么想就怎么说了。
    我经常会有一些奇怪的念头从脑袋里冒出来。而且,我很喜欢围绕着这些念头加以思考,从而去论证它的可行性。如果有不成熟的地方,大家请不要见笑。请为我加以补充并多提宝贵意见。如有哪些志同道合并有一定文学创作功底并对文学和文艺作品有着极大兴趣的朋友,也请和我私下联系。
    2007年10月2日于德国柏林 夜23:41
    前几天发了一篇以《关于筹拍以德国留学生为主题的大型情景喜剧的设想》为主题的帖子,受到了大家广泛的支持和关注。对此,深表感谢。虽然,从大家的回复中并没有得到太多有价值的建议和素材,但,大家的热情和鼓励还是坚定了我要把这一决定付诸实施的决心。下面就向大家报告一下我对筹拍这样一部情景喜剧的其他有关想法,以此回应大家对这部属于我们柏林华人的电视作品的密切关注。也衷心希望大家继续无私提供素材以及宝贵建议。
    本人因在德国柏林一直都与几个最大的华人团体接触甚密,因此,这成就了我搜集素材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其优势表现在:
    1 本人几乎认识柏林华人基督教会近200名华人,其中包括学生、在德国生活的华人家庭、也有一些是中德组合的家庭、几十个孩子。与他们交往中经历过的很多事情都很值得记录下来。
    2 本人在柏林华侨学校兼职国语教师。该校师生超过70人。加上他们的家属,总人数超过300人。该华人团体大都由香港华人组成。故事取材也别具一格。
    3 本人每周六与将近30人的柏林华人学生一起踢足球。球队中也有很多很有趣的故事。顺便提一句,我们家楼下的那个球场在最初只有我一个人在踢球,后来是在我的带动下才有了今天这样“全柏林最大规模的华人运动团体”的规模。本人对此一直都很得意。
    4 本人曾长期负责去柏林遣送站和难民营探访华人难民的工作(主要是传福音和提供来自于柏林华人基督教会的各种人道关怀),这使得本人对柏林华人难民的生活状况非常了解。关于他们的故事也很多。
    5 因本人性格开朗、交游广泛,这使得本人在柏林认识到了无数形形色色的朋友。其中不乏卧虎藏龙之士。这对本人的剧本创作也能起到很多、很好的辅助作用。
    6 本人是文学爱好者,创作剧本、写评论、树立目标并努力达成是本人平生的最大爱好。相信这个爱好可以在本人搜集素材、写剧本的艰苦和漫长的过程中能给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快乐。
    写剧本的前期工作初步定为6个月。这对正在柏林工大就读的我来说是个很大的工作量,这当然也需要大家持续的支持、鼓励以及帮助。
在投资拍摄方面,如果能联系到国内专业的影视公司投资拍摄最好。如果不能的话,在柏林有400-500家中餐馆。能让这些华商团体提供一些赞助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到时给他们几条广告或在他们餐馆中增设几个情节就好了。如果能得到来自于学生会甚至是大使馆的资助就更好了。
    下面是我这几天初步勾勒出的这部情景喜剧的人物大体框架:
    三位主人公:临时起名为马太、马可和路加。住在柏林同一所公寓里的三个学生。
    三位主人公的背景资料与人物性格:
    1 马太:吉林长春人(先内定了,因为本人是吉林长春人),男,27岁,专业:待定,单身+高大+魁梧+东北口音+本分+外向+爽朗+自来熟+愤青+愤世嫉俗+反传统+爱吃水果+酒量好+知识非常丰富+好客+爱交朋友+慷慨+爱吃肉+爱吃饺子+幽默+风趣+心直口快+脾气暴躁+鲁莽+电脑白痴+粗枝大叶+口不择言+义气+孝顺+不容易原谅别人+挖苦人尖酸刻薄+自命不凡+好高骛远+清高+粗心+乐于助人+爱要面子+健谈+吸烟+不修边幅+爱踢足球+心地善良+知道疼人+后来成为基督徒
    2 马可:期望是北京人或是天津人,男,26岁,专业:待定,单身+高大+英俊+本分+北京或天津口音+有钱+名牌大学毕业+小资+爱吃冰淇淋+爱旅行+聪明+精通各种电器+时尚+有品位+有艺术气息+心地善良+很贫、能侃+心思缜密+有点儿虚荣+头脑灵活+说话经常夸大其词+读书勤奋、刻苦+吸烟+清高+自命不凡+爱表现自己+民族主义者+个性张扬+爱炫耀
    3 路加:籍贯:待定,男,26岁,专业:待定,单身+矮小+瘦+眉目清秀+有一点点家乡口音+有钱+不善于与人交往+小气+吝啬+喜欢斤斤计较+心思很重+胆小怕事+喜欢打网络游戏+自理能力差+对人有戒心+有一点儿洁癖+不吸烟+不喝酒+个性柔弱+待人冷漠+自私+心地善良+感情丰富+个性沉闷+爱吃零食+爱吃寿司+多情+心思细腻+温柔+脾气好+爱打斯诺克+有经济头脑+总有很巧妙的赚钱方法
    男配角1:学音乐的,败家子,好色,年纪小,大款的儿子
    男配角2:注册了大学,但不读书,好赌,年纪小,高官的儿子,败家子,没正事
    男配角3:学哲学的,虔诚的基督徒,无任何不良嗜好,整天都充满热情地给人传福音
    男配角4:学习物理专业,成绩非常优异,书呆子,读书狂,情商很低,木纳。
    男配角5:未注册大学,智商非常高,爱耍小聪明,不务正业,吃喝嫖赌,吸大麻,会自己做假月票、假APS和用非常聪明的方法从德国商场往外偷东西
    男配角6:穷人家孩子,打工狂,赚钱狂
    男配角7:学生会主席,每次为柏林华人留学生做事都费力不讨好,自己非常失望、沮丧,但下次依然充满热情地服务于柏林华人留学生。
    ……
    女配角1:虚荣,爱攀比,长得难看,但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女配角2:假小子、青春、阳光、漂亮、爱打游戏、喜欢运动、暗恋马可
    女配角3:开放,生活作风随便,不停更换男朋友,一门心思想嫁老外
    女配角4:25岁的博士在读生,非常漂亮,但非常朴实,作风检点,为人低调,不善言辞,知识女性,不食人间烟火
    女配角5:年纪非常小,新潮,新新人类,
    ……
    剧本梗概:(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没有任何时间和逻辑上的顺序)
    1集:马太、马可、路加闹的一些德语方面的笑话
    2集:马太、马可、路加三人因生活习惯的一些摩擦和矛盾
    3-4集:通过马太、马可与路加集中表现中国北方与南方人个性的差异
    5集:愚人节的恶作剧
    7集:路加花钱大手大脚,马太与马可想办法教育路加。
    7-8集:路加暗恋女孩子,马太、马可帮忙出主意,帮了倒忙;路加被拒,马太、马克安慰路加
    9集:马太、马可舌战耶和华见证人
    10集:马太干了一件糗事
    11集:路加病了,还不停地掉头发,以为自己得了绝症,马太、马可照顾路加,想办法让路加开心
    12-13集:马可被女孩子暗恋,马可轻浮拒绝,伤人心。马太、路加教育马可。马可与暗恋他的女孩儿成为好朋友。
    14集:马太因不小心弄死了路加心爱的宠物(龟或者蜗牛……),处处对路加好,想补偿路加,使路加与马可误会了马太的性取向。
    15集:反应中德文化差异的趣事一桩。
    16-17集:马太因乐于助人,错误相信了在柏林冒名顶替打工的难民,护照复印件和在工作中介办的身份卡被骗,马可与路加揭露了骗 子,教训了骗子。
    18集:马可干了一件糗事
    19集:路加在外边被人欺负了,马太和马可帮路加出气
    20-21集:家里来了不速之客。每天都蹭吃蹭喝的无赖。马太好面子,不愿意赶人走,马可与路加想办法赶走无赖。
    22集:路加交友不慎,染上了赌博的恶习,马太与马可想办法教育路加。
    23-24集:马太在中餐馆打工,被中餐馆老板欺负,马可与路加想办法教训中餐馆老板。
    25集:路加干了一件糗事
    26集:三人与隔壁的德国邻居发生了一些误会。马太脾气暴躁,把事情搞糟,马可和路加心细,最终把误会澄清。三人与德国邻居成为好朋友。
    30-31集:马太和马可两人因竞选学生会主席闹了别扭,最终两个人都没选上。
    32集:马太认识的台湾朋友。
    33-34集:马太不量力而行,发起召开全德吉林人同乡会。开始的时候不堪其扰,但结局让人感动。
    35集:马太的爸爸在国内突发心脏病,马可与路加安慰马太。
    36集:马太回国两个月探望生病的爸爸,马太的房间住进了短租的房客。
    37-47集:短租的房客与马可、路加发生的一些趣事。
    48集:马太重返德国。马太的房客想利用马太的好心鸠占鹊巢,被马可和路加识破。
    49集:路加难以自制地玩儿网络游戏,一度对留学的道路失去信心,马太和马可帮助路加。
    50-51集:马可去登山,马太、路加通过德国新闻以为遇难的亚洲人是马可,伤心欲绝,两人欲着手在柏林华人留学生界为马可举行追悼会,但马可平安归来。
    52集:马太与马可互相督促戒烟,双双以失败告终。
    53集:反应中德文化差异的趣事一桩。
    54-55集:马可的堂弟从慕尼黑到柏林玩儿,发生的一些趣事。
    56-57集:马太批评路加言辞尖锐,口不择言,马可和路加出主意,让路加装作因马太的话变成抑郁症,教训马太。
    58集:三人所在的学生宿舍同一层搬来了一位比路加还吝啬的华人邻居。路加很受触动,
决定从此大方待人。
    59-60集:马太与马可成立了柏林华人足球队。因二人夸大了宣传,导致在招收球员时自食苦果。在柏林学生会和大使馆教育部的帮助下解决了难题。
    61集:柏林华人留学生的“农妆”派对。
    62集:隔壁楼的基督徒热情地给马太、马可和路加传福音,三人不堪其扰,又不好意思拒绝。
    63集:马太因爸爸的突然生病引发了对生命地思考,开始频繁加入教会的聚会。马可、路加嘲笑马太。
    64集:马太受洗成为基督徒,马可与路加衷心地祝福马太。
    65-66集:马太好心留宿在德国的落魄华人画家夫妇。二人起了歹心,偷了马太一个月的工资。马太发现,却并没有揭穿。二人大受感动,又把钱送了回来。
    67-68集:马可在德国看病的头痛经历。
    69-70集:马可的爸爸、妈妈来柏林。
    71-72集:马太和马可同时喜欢上一个女孩儿。两人闹得有些不愉快。结果两人双双落败,两人之间的感情反倒更深厚了。
    73集:三人家的灭蚂蚁大战。  
    先想到这么多。有了灵感再继续构思第二部。
    整个连续剧的剧本都将通过三人迥异的性格特点不断制造矛盾,解决矛盾。从而达到将
一个个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呈现给大家的目的。中国南方与北方人的性格差异将会贯穿始终。但各位读者请放心,作为编剧,本人绝对不会让自己的文艺作品去拉大中国南方、北方,甚至于大陆和台湾之间的隔阂,相反,我会想办法让这些在性格上有些矛盾的人在彼此嘲笑、挖苦,却又不断包容、习惯、接纳的过程中在德国柏林相依为命地生活下去。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感情越来越深,直至成为生死难离的好兄弟。不断突出表现中国与德国文化差异,和介绍三人在德国闹的笑话、干的糗事是该剧本的另两条主线。在这三条主线中,我会尽量巧妙且自然地加入不同的角色。从而使剧情更加丰富,并呈现多元化。
具体细节我现在还能想到的是,马太与马可最开始瞧不起、甚至公开调侃、嘲笑路加的“小气、吝啬、斤斤计较”的个性;马太与马可都很自命不凡,他们互相瞧不起,因为他们都想拼命证明自己比对方更优秀;马可与路加难以忍受马太做事总是粗枝大叶、说话总是口不择言;马可与路加十分难以理解马太一向盲目相信别人,甚至毫无原则、自不量力、毫无顾忌地去帮助别人;……
    本剧本的基调将是:幽默、写实;
    本剧本的主题将是:包容、接纳、团结、互助、信仰与进取。
    再与大家分享一个我草拟的一小段剧情:

                             猫牌罐头
    这是在三人刚到德国不久,一天晚上,马太从外边回来,刚走进公寓的厨房,却发现马可正坐在桌前拿着一盒“猫牌罐头”吃得津津有味。
    马可:“你回来了!”
    马太:“你……你这是……”马太用颤抖的手指着马可面前的罐头。脸上的表情非常惊讶。
    马可:“哦!我今天买的‘猫牌罐头’。味道还不错。就是有点儿淡。你要不要尝尝?”
    马太冲到洗手池边狂吐不止。
    马可一脸茫然。“哥们儿,你咋了?”
    马太打开自来水,漱了漱口。然后,他一把抢过马可手中的罐头,狠狠地丢在垃圾桶里。
    “这他妈的是猫粮!不是给人吃的。”
    马可一听,也立刻冲到洗手池前大口地呕吐起来。
    马太给马可倒了杯水。
    “快喝口水吧。漱漱口!”
    马可刚漱了两口,突然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今天,和……和路加一起去的超市……”
    就在这时,路加兴冲冲地端着一罐“狗牌罐头”一边吃一边从外边走进来,“你们吵什么呢?”
    马太与马可立刻同时冲到洗手池前,狂吐不止。

    上述构思的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例如,我想把马太描写成一个超级愤青,但这可能就与他总是很善良地帮助别人,不太善于分辨好人与坏人,毫无社会经验有很大出入,……还请大家多多发动智慧,并多多批评指教。也请大家多多提供素材,以及有创作前景的人物性格。
    2007年10月9日于德国柏林
    夜0:25
/font]


[ 本帖最后由 天水的森林 于 2007-10-11 20:30 编辑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10-3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主意, 可惜我不在柏林了. 不过我可以写些在我周围发生的小故事给你. 也许还有其他人会写些.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10-3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10-3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但是总得有个主线把,
不见得把每个人的故事都拼起来

没连贯性啊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10-3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8错。。。支持LZ的想法。。。有需要帮忙就说话。。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10-3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zhehao.s 的帖子

来个3部曲怎么样?
第一步>幻想
第二步>现实
第三步>颓废

第一步>幻想
我想我们刚来德国时都是带着美好的幻想来的.
可以是几个刚来德国的, 碰在一起做饭, 大谈自己的幻想.
比如, 我来德国前, 是想在德国读完博士, 当教授的. 现在, 我知道了, 这不过是个幻想吧了.
........

第二部>现实
我来德国最大的问题是德语, 在中国学了点, 但是, 总是不能安心, 想着到德国就好了, 因为, 有德语的环境, 不用学都会.
来了已后, 才发现, 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这里, 可以安排几个在德国遇到的现实问题.

第三部>颓废
我已来了不少年了, 真是很多年了. 书读的不怎么样, 钱也没赚到. 要回国, 真是无脸见江东父老. 只有在德国瞎混了.
在德国混旧了, 还真是喜欢了德国的颓废. 颓废的有时间在网上混, 不用像在国内的朋友那样, 要和别人比高低.

这只是我的一点想法. 大家跟着来. 希望我们能成功, 不过不成也没关系. 我已到了第三部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10-3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到第三步了,离重生的凤凰也不远了,不要放弃啊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能有这样宝贵的建议!

原帖由 安安安安 于 2007-10-3 15:38 发表
来个3部曲怎么样?
第一步>幻想
第二步>现实
第三步>颓废

第一步>幻想
我想我们刚来德国时都是带着美好的幻想来的.
可以是几个刚来德国的, 碰在一起做饭, 大谈自己的幻想.
比如, 我来德国前, 是想在德 ...

这会使我们的剧本的框架逐渐变得清晰、明朗和具体起来!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10-3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开个头
第二部>现实
一到德国才发现自己的德语可真烂.
要去看个朋友, 她才生了孩子. 我想给她买个老母鸡, 炖鸡汤.
到了超市, 找了一圈也没找到. 想问售货员, 又不知老母鸡怎么说.
突然, 有了个好主意. 我拿了个鸡蛋, 走到上货的售货员问, "Wo ist die Mutter?" 给她看我手上的鸡蛋.
她看了我一会, 突然, 大笑起来. 从我手上拿下鸡蛋, 朝着她的同事, 大声的说, "Wo ist die Mutter?",
两个人都大笑了起来, 旁边的人也开始笑了, 我想了想, 也是好笑, 也跟着笑了起来.
她给我找到了"Suppenhuhn", 说, "hier ist die Mutter". 我和她都开心的笑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7-10-3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安安安安 的帖子

我想, 我们可以用3个人物来代表3部曲.
一个刚来的幻想派,
一个来了快2年的现实派,
一个来了6年, 还没读完的颓废派.

在某个学生宿舍的厨房, 3人碰到一起 .
这样可以排肥皂剧.
地点, 人物都好办.
我们可以开始考虑, 人物的名字和性别.
大家看怎么样?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7 18:07 , Processed in 0.088824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