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下面是我在别的板块上的聊天记录。
摘下来大家看着玩。
1。
我的故乡是这么过年的。
从腊月二十二,我们全家就在我奶奶的率领下行动了!
我奶奶要做好多东西!----我只能记得几样了。
虾冻---就是把小虾和面一起熬出来,冷了吃;
黄豆肉皮冻---把黄豆和猪皮熬化,冷了吃
(这个因该富含膦,符合现在美容的讲究);
萝卜丝饼---把萝卜锼成细丝,和面炸出来
(后来我吃了久负盛名的台湾萝卜糕,吃后恍然大悟,原来就是那个);
......
这些虽然简单,可是非常好吃,一个年关都是早晚的佐餐小菜。
腊月二十三,我奶奶要去买糖瓜子----大块大块的麦芽糖。
熬化了,和上面,擀出很薄的面皮(用刀划成菱形,撒上芝麻),
先晒干再炸成“焦叶子”。
当然也有咸味的。
----小时候这个时候最幸福了,往往会缠着奶奶,讨半碗熬化的糖稀吃。
同时她还要和油面,搓出来,乘满满一大黄盆的。
她一下午可以炸出大半水缸的糤子来。
腊月二十四是我们那的小年,就是”祭灶“。
我奶奶照例要打扫厨房,把灶王爷的画像换下来。
还要上香送他上天去汇报。
整个仪式很虔诚。
以至于她不断纠正我”买“画像的说法----是请!
好像有的地方要把旧画烧了,方是送灶君上天。
过了小年,那准备过年的阵势更大了!
好像每天都有提法。
什么理发(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杀鸡鸭,办年货;
扫房子---好像是年二十八,年初一到初三是不能扫垃圾的(怕扫走了财气)。
剪刀要收好,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尤其是不能说和”死“谐音的字。
每年,奶奶都要嗔怪我
---对小孩子来说,这个约定会带来更大的好奇心!
年二十九,我奶奶就要蒸馍了,数量大到惊人---因为那是我们全家一个年下的食物。
都是做成团形的,上面要用洋红戳点。
一个点是白馍,两个点以上的是枣馍(中间包红枣的馍,后来改良成加蜜枣,枣子由一个到两个不等,可以从红点区别)
奶奶宠我,给我特制加”三个枣“的馍(小孩子,谁不爱吃甜的呢),用她知道的记号。
年三十,贴完门对子---春联。
就等放鞭炮吃年饭了。
我们那过年是吃中午的,
这一点也是小小的不同啦。
年饭前,奶奶要蒸黄面的发糕,
也是非常的好吃。
晚上小朋友们要挑着灯笼(糊红纸,点红蜡烛)去走街串巷。
我们小时候条件不好,
常常借着微弱的烛光在地上捡瞎炮---没炸的爆竹。
收集一堆,就是接下来几天的玩具。
(后来鞭炮质量越做越好,都是遍地红,鲜有捡漏了)
三十晚上包饺子,守岁。
正月初一吃饺子。
后面的就是天天吃啦!
我也汇报完了。
好长啊!
MS这样的年,再也没有了。
P。S。我奶奶是年三十的生日,
所以现在每到这一天我就特别难过。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