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生活] 常见妇科病(炎症肿瘤等)临床表现及诊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宫颈癌◆

    子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35~55岁的妇女,20岁以前少见。子宫颈癌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所致。早婚、早育、多育的妇女,子宫颈癌发病率较高,尤其是早婚(18岁以前)妇女,发病率更高。性生活过早、过频和多育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诱因。宫颈糜烂、裂伤以及男子的包皮垢与子宫颈癌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宫颈癌的主要扩散途径为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少数经血循环转移。1)直接蔓延是最常见的扩展形式。癌瘤可直接蔓延或循淋巴管浸润而侵犯邻近的组织和器官。2)淋巴转移是宫颈癌最重要的转移途径。一般是沿宫颈旁淋巴管先转移至闭孔、髂内及髂外等区域淋巴结,而后再转移至髂总、骶前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晚期患者可远处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或深浅腹股沟淋巴结。
    宫颈癌初起时,病变局限于上皮层内,称为“原位癌”。然后癌细胞逐渐穿透上皮向深处发展,即成“侵润癌”。从原位癌发展到侵润癌大约需10年时间。早期子宫颈癌一般无症状,或仅有白带增多和接触性出血(即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癌肿长大以后可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有些可发生大出血。白带中带血,有时呈脓样伴恶臭。癌肿到了晚期,因子宫颈附近的神经被侵犯,可产生持续性剧烈的腰骶部或坐骨神经痛。另外,还出现消瘦、发热、面色苍白等恶液质现象。子宫颈癌早期以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晚期多采用化疗和中药治疗。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增生主要发生在育龄妇女中,月经异常是本病的突出症状,常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稀少或闭经一段时间后大量阴道出血;年轻妇女可出现婚后不育。子宫内膜增生是指发生在子宫内膜的一组增生性病变,仅少数可以缓慢发展为癌。子宫内膜增生的发病原因主要与长期的雌激素刺激有关,例如:由于不排卵,使子宫内膜长期处于增生状态而缺乏周期性分泌期转化;机体受内源性(如卵巢或垂体等部位内分泌功能性肿瘤)或外源性(如雌激素补充疗法等)高水平雌激素刺激等。

    对临床可疑的病例应进行子宫内膜的刮宫作组织学诊断。组织学上将子宫内膜增生分类为单纯增生、复合增生和不典型增生。细胞在形态学上具有异型性变化特征的增生病变即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按其病变程度又分为轻、中、重三度。单纯增生和复合增生则均无细胞异型性,但腺体结构上的改变程度有所不同。

    单纯增生被认为是子宫内膜对机体高雌激素状态的一种生理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无排卵月经,常发生在月经初潮或绝经期前的妇女中。如发生排卵或用孕激素治疗,病变可以退缩而恢复正常,一般不发展为癌。复合增生中少数可以发展为不典型增生从而影响预后。不典型增生的癌变率为23%,其中的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癌变率可达30%~50%,故而被列为癌前病变。北京协和医院治疗观察的17例40岁以下的不典型增生病例中,3例为重度,其中有两例诊断后多次中断治疗,于第6年和第8年切除子宫时证实已发展为子宫内膜癌;而在轻或中度不典型增生的病例中,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好而快,坚持治疗后,部分病例仍可受孕并完成生育,没有一例发展为癌。

    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内膜病变转轻或恢复正常,甚至可以妊娠,但停药后或产后仍有复发的可能。总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经积极药物治疗后,大多数预后好。对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应在治疗中密切随诊,如发现少数疗效不好者,可及时进行子宫切除,以避免发展为癌。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又称为子宫体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真正发病原因迄今不明,但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却长期被人们注意。其危险因素有:
    1)肥胖:脂肪过多将增加雌激素的储存,以及增加血浆中雄烯二酮转化为雌酮。这种游离的具有活性雌酮增加,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致癌因子,或促癌因子。
    2)糖尿病:糖尿病病人或耐糖量不正常者,其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比正常人增加2.8倍。
    3)高血压:内膜癌伴高血压者较多。肥胖、糖尿病与高血压三者并存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称为“宫内膜的三联征”或“宫内膜癌综合征”。三者可能与高脂饮食有关,而高脂饮食与子宫内膜癌有直接关系。
    4)月经失调:宫内膜癌患者,月经紊乱、量多者,比正常妇女高3倍。
    5)初潮早与绝经迟:12岁以前比12岁以后初潮者,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多60%。宫内膜癌的绝轻年龄较正常妇女迟6年。
    6)孕产次:宫内膜癌发生于多产、未产、不孕症者较多。
    7)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为不排卵,而使子宫内膜处于高水平的、持续的雌激素作用之下,缺乏孕激素的调节和周期性的子宫内膜剥脱,而发生增生改变。
    8)卵巢肿瘤:分泌较高水平雌激素的颗粒细胞癌、卵泡膜细胞瘤等,可致月经不调,绝经后出血及子宫内膜增生和内膜癌。
    9)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可为内膜癌发展的一个阶段或无此阶段。而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视为子宫内膜原位癌。
    10)外源性雌激素:服用雌激素的妇女具有高度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其危险与剂量大小、服用时间长短,及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间是否停药,以及病人特点等有关。停药后危险性在灰降低,但危险性仍继续古几年。目前,雌激素与内膜癌之间的因果关系已有充分的证据。
    雌激素中雌三醇(E3)不促使子宫内膜增生,而E2、E1、乙炔雌二醇或结合雌激素则易促使内膜增生,有增加子宫内膜癌变的危险。

    子宫内膜癌极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或其他原因作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  
    1)子宫出血: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为大量出血。不仅较年轻或近绝经期患者易误认为月经不调,不及时就诊,即使医生亦往往疏忽。个别也有月经周期延迟者,但表现不规律。在绝经后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无接触性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样组织。
    2)阴道排液:因腺癌生长于宫腔内,感染机会较宫颈癌少,故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斯发生感染、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有时排液可夹杂癌组织的小碎片。倘若宫颈腔积脓,引起发烧、腹痛、白细胞增多。一般情况也迅速恶化。
    3)疼痛: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约占10~46%。这种症状多半发生在晚期。如癌组织穿透浆膜或侵蚀宫旁结缔组织、膀胱、直或压迫其他组织也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顽固性和进行性加重;且多从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
    4)其他:晚期患者自己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宫或/及邻近组织器官可致该侧下肢肿痛,或压迫输尿管引起该侧肾盂输尿管积水或致肾脏萎缩;或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妇科检查所见:早期盆腔生殖器官多无明显变化,子宫正常者占40%左右,合并肌瘤或病变至晚期,则子宫增大。绝经后妇女子宫不显萎缩反而饱满、变硬,尤应提高警惕。卵巢可正常或增大或伴有女性化肿瘤的可能。双合诊时如因患者肥胖、疼痛或者缺乏合作而触诊不清,不必坚持非要查明,因诊断的依据并不在于子宫的大小。患者的子宫颈多无病变可见。只是在晚期侵犯子宫颈时,可见癌组织自宫颈口突出。宫旁有浸润系宫颈受累后所致。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很常见,各种年龄均可患病,但以20~50岁最多见。卵巢恶性肿瘤由于患病初期很少有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困难,就诊时70%已属晚期,很少能得到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20~30%,是目前威胁妇女生命最严重恶性肿瘤之一。
    卵巢肿瘤的种类繁多。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按照组织发生学起源制定了国际统一的卵巢肿瘤分类方法,将肿瘤分为九大类,依次为:1)普通“上皮性”肿瘤;2)性索间质肿瘤;3)脂质(类脂质)肿瘤;4)生殖细胞肿瘤;5)性腺母细胞瘤;6)非卵巢特异性软组织肿瘤;7)未分类肿瘤;8)继发性(转移性)肿瘤;9)瘤样病变。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上皮性肿瘤:最常见,占卵巢肿瘤的50~70%,其中以浆液性肿瘤最多见,其次为粘液性肿瘤。以其组织学及细胞学特点,它们各有良性、交界性(低度潜在恶性瘤)及恶性之分。上皮腺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90%。
    2)生殖细胞肿瘤:来源于胚胎时期的生殖细胞,占卵巢肿瘤约25%,在生殖细胞肿瘤中,良性有成熟型囊性畸胎瘤(皮样囊肿),恶性有内胚囊瘤、未成熟畸胎瘤及无性细胞瘤等。
    3)性索间质肿瘤:占卵巢肿瘤的6%,主要有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及纤维瘤。
    4)继发性(转移性)肿瘤:约占1~9%,最常见为来自胃肠道的转移癌,镜下可见印戒细胞,又称库肯勃氏瘤。

    卵巢肿瘤在妇科肿瘤中较为常见,有良性与恶性之分,其中良性卵巢肿瘤占卵巢肿瘤的75%,多数呈囊性,表面光滑,境界清楚,可活动。常见类型有:
    1)浆液性囊腺瘤:约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常见于30~40岁患者。以单侧为多。外观呈灰白色,表面光滑,多为单房性,囊壁较薄,囊内含淡黄色清亮透明的液体,有部分病例可见内壁有乳头状突起,群簇成团或弥漫散在,称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乳头可突出囊壁,在囊肿表面蔓延生长,甚至侵及邻近器官,如伴有腹水者,则多已发生恶变。
    2)粘液性囊腺瘤:约占卵巢肿瘤的15~25%,最常见于30~50岁。多为单侧。肿瘤表面光滑,为兰白色,呈多房性,囊内含藕粉样粘液,偶见囊壁内有乳头状突起,称乳头状粘液性囊腺瘤,右囊壁破裂,瘤细胞可种植于腹膜及内脏表面,产生大量粘液,称腹膜粘液瘤。
    3)成熟畸胎瘤:又称囊性畸胎瘤或皮样囊肿。占卵巢肿瘤约10~20%,占畸胎瘤的97%。大多发生在生育年龄。肿瘤多为成人手拳大小,直径多小于10cm,单侧居多,约25%为双侧,外观为园形或椭园形,呈黄白色,表面光滑,囊壁较厚,切面多为单房,囊内常含皮脂物质及毛发,亦可见牙齿、骨、软骨及神经组织,偶见甲状腺组织。

    卵巢良性肿瘤早期多无症状,常在妇科检查时被发现,或待肿瘤长大后有并发症时才被患者觉察。
    1)腹部肿块:患者自觉下腹肿块逐渐增大或在腹部触及包块。或在妇科检查时发现包块。
    2)压迫症状:巨大的卵巢良性肿瘤可产生压迫症状。如压迫横隔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由于腹内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可引起两下肢水肿;膀胱受压时可引起尿频、排尿困难或尿潴留;位于子宫直肠陷凹的肿瘤可压迫直肠引起下坠感或排便困难;压迫胃肠道还可出现上腹不适,食欲减退等。
    3)腹痛:良性卵巢肿瘤一般无腹痛,当出现腹痛尤其是突然发生者,多系卵巢肿瘤蒂扭转所致,偶为肿瘤破裂、出血或感染。
    良性卵巢肿瘤的唯一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囊肿直径小于5~6cm者,可观察3~6个月,如继续增大,或肿瘤直径虽小于5cm,但为实性肿瘤,均应手术切除;对儿童、年轻未孕患者,多采取患侧卵巢切除术或患侧附件切除术。如为双侧卵巢良性肿瘤者,宜行卵巢肿瘤剥除术,尽可能保留部分卵巢组织,以维持月经及生育功能。对绝经前后并双侧卵巢肿瘤者则多行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近年来有人主张仍应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并维持女性正常生理功能;切除的肿瘤应立即剖开探查,必要时作冰冻切片检查;单侧肿瘤切除后,必要时对侧卵巢剖视或作冰冻切片检查。
    恶性卵巢肿瘤占卵巢肿瘤的25%。临床上常见的类型有:
    1)浆液性囊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卵巢肿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40~60%,其中50~60%为双侧。发病年龄在40~60岁。肿瘤呈囊性或囊实性,组织软而脆,表面呈菜花样,囊内充满菜花状乳头。常合并腹水,晚期则常有盆腔腹膜、大网腹等处的肿瘤种植和转移。5年生存率约为25~35%。
    2)粘液性囊腺癌:发生率仅次于浆液性囊腺癌,表面光滑,呈结节状。囊实性,囊内为粘液亦可见乳头状突起,5年生存率为40~50%。
    3)子宫内膜样癌(腺癌):少见,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20%左右,常为中等大小,切面实性或部分囊性,囊腔内见乳头状突起。组织类型与子宫内膜腺瘤相似。5年生存率约为40~50%。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输卵管肿瘤◆

    输卵管肿瘤甚为少见,而良性较恶性更为少见。输卵管良性肿瘤的组织类型繁多,其中腺癌样瘤相对多见。其他如乳头状瘤,血管瘤,不滑肌瘤,脂肪瘤等均极罕见。输卵管恶性有原发和继发两种,绝大多数为继发癌,占输卵管恶性肿瘤的80~90%,原发灶多数位于卵巢和宫体,也可由对侧输卵管、宫颈癌、直肠癌、乳腺癌、转移而来。主要通过淋巴道转移。症状、体征和治疗取决于原发灶、预后不良。
    输卵管肿瘤早期无症状、病变发展时可出现输卵管癌“顾联症”即阻道排液、腹痛、盆腔肿块。
    1)阴道排液:约50%患者有阴道排液,为黄色水样液体,一般无臭味,量多少不一,常呈间歇性。这是本病最具特异性的症状。
    2)阴道流血:多发生于月经中间期或绝经后,为不规则少量出血,刮宫常呈阴性。
    3)腹痛:一般为患侧下腹钝痛,为输卵管膨大所致。有时呈阵发性绞痛,为卵管痉挛性收缩引起。不阴道排出大量液体后,疼痛随之缓解,少数出现剧裂腹痛,则系并发症引起。
    4)下腹肿块:妇科检查时常可触及一侧或两侧输卵管增粗或肿块。质实兼有囊性感,呈腊肠样或形状不规则,有轻触痛,活动常爱限。排液后肿块缩小。液体积聚后又复增大。
    输卵管肿瘤术前确诊率为2-35%不等。因此凡遇到间歇性阴道排液症状的妇女,应想到有输出卵管癌的可能。当排液症状和腹痛、腹部肿块有紧密联系时,可作出临床诊断。阴道细胞学检查协助诊断,如涂征中含不典型腺上皮纤毛细胞,提示有卵管癌的可能。如找到癌细胞,经分段诊断性刮宫排除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宫腔吸液检查。超声检查及腹腔镜检查增有助于诊断。
    输卵管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作全子宫、双侧附件及大网膜切除术,如癌肿已扩散到盆腔或腹腔,仍应争取大块切除肿瘤。一般不主张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术后辅以中医辨证综合治疗。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滋养细胞肿瘤◆

    葡萄胎——亦称水泡状胎块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生,终末绒毛转变成水泡,水泡间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得名。葡萄胎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类,其中大多数为完全性葡萄胎,且具较高的恶变率;少数为部分性葡萄胎,恶变罕见。完全性葡萄胎患者往往具有以下典型症状:     
    1)停经后阴道流血:是最常见症状,多数患者在停经2-4个月后(平均为孕12周)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断续不止,开始量少,以后逐渐增多,且常反复大量流血,因葡萄胎组织自蜕膜剥离,使母体血管破裂。有时可自然排出水泡状组织,此时出血往往汹涌,而腹痛并不十分明显。流血时间长又未及时治疗者,可导致贫血及继发感染。     
    2)子宫异常增大、变软:由于绒毛水肿及宫腔积血,约有2/3葡萄胎患者的子宫大于相应月份的正常妊娠子宫,质地极软,由于扩大的宫腔内充满增生的滋养细胞,常伴HCG显著升高。1/3患者的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子宫小于停经月份的只占少数,可能因水泡退行性变、停止发展的缘故。     
    3)卵巢黄素化囊肿:一般不产生症状,偶因急性扭转而致急性腹痛。黄素化囊肿在清除胎块后,随着HCG水平下降,于7-4月内自趋消退。   
    4)妊娠呕吐及妊高征征象:葡萄胎时出现妊娠呕吐较正常妊娠为早,持续时间长,且症状严重。葡萄胎在孕24周前即可发生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妊高征征象,子宫增大迅速者尤易发生。1/4葡萄胎患者发展为先兆子痫,但子痫罕见。   
    5)甲状腺功能亢进现象:约10%葡萄胎患者合并轻度甲亢,表现心动过速、皮肤温热及震颤,血浆T3、T4、TSH浓度上升,但出现明显的甲亢体征仅约2%,葡萄胎清除后迅速消失。有人认为在葡萄胎患者血清中或葡萄胎组织中含有绒毛膜促甲状腺激素,甲亢症状是由于此种物质作用的结果。     
    6)滋养细胞肺栓塞:2%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多在大子宫(子宫体积相当于孕16周以上)葡萄胎排空宫腔后发生,主要由于滋养细胞栓塞肺血管引起,经积极心血管及呼吸功能支持治疗后,一般在72小时内恢复。     
    部分性葡萄胎可有完全性葡萄胎表现的大多数症状,但程度轻,主要表现为停经后阴道流血,子宫大于停经月份少见,更多的是子宫小于停经月份,无黄素化囊肿出现,故易误诊为不全流产或过期流产,诊断常通过刮宫标本的组织学检查方被确立。  

    侵蚀性葡萄胎——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局部,少数转移至子宫外,因具恶性肿瘤行为而命名。侵蚀性葡萄胎来自良性葡萄胎,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侵蚀性葡萄胎的绒毛可侵入子宫肌层或血管或两者皆有,起初为局部蔓延,水泡样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深部,有时完全穿透子宫壁,并扩展进入阔韧带或腹腔,半数病例随血运转移至远处,主要部位是肺和阴道。预后较好。
侵蚀性葡萄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1)原发灶表现:最主要症状是阴道不规则流血,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几个月开始出现,量多少不定。妇科检查子宫复旧延迟,葡萄胎排空后4-6周子宫未恢复正常大小,黄素化囊肿持续存在。若肿瘤组织穿破子宫,则表现为腹痛及腹腔内出血症状。有时触及官旁转移性肿块。     
    2)转移灶表现:症状、体征视转移部位而异。最常见部位是肺,其次是阴道、宫旁,脑转移少见。在肺转移早期,胸片显示肺野外带单个或多个半透明小圆形阴影为其特点,晚期病例所见与绒癌相似。阴道转移灶表现为紫蓝色结节,溃破后大量出血。脑转移典型病例出现头痛、呕吐、抽搐、偏瘫及昏迷,一旦发生,致死率高。

    绒毛膜癌——为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早期就可通过血道转移至全身,破坏组织及器官,引起出血坏死。先行妊娠至绒癌发病的时间在3个月以内者占44%,1年以内者为67.2%,1年及1年以上者为32.8%。其临床表现如下:
    1)阴道流血:是最主要症状,由于子宫病灶侵蚀血管或阴道转移结节破溃引起。产后、流产后或葡萄胎清除后,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多少不定。由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用,可能引起闭经。有时子宫原发灶已消失而继发灶发展,则无阴道流血症状。     
    2)腹痛:因癌组织侵及子宫壁或子宫腔积血引起下腹胀痛,也可因癌组织穿破子宫或脏器转移灶破裂而致急性腹痛。      
    3)盆腔肿块:因子宫内病灶、宫旁转移性肿块或卵巢黄素化囊肿,妇科检查时可触及肿块。有时原发灶消失,子宫可不增大,黄素化囊肿也不如葡萄胎时明显。   
    4)转移灶表现:症状、体征视转移部位而异。①肺转移:癌肿侵及支气管,多有咳嗽、血痰或反复咯血;阻塞支气管,则形成肺不张;转移灶接近胸膜,可出现胸痛及血胸;急性肺栓塞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及呼吸循环功能障碍。②阴道转移:为宫旁静脉逆行性转移所致,转移灶多位于阴道下段前壁,呈紫红色结节突起,破溃后可引起大出血。③脑转移:常继发于肺转移后,是绒癌致死的主要原因。临床病程分为3期:瘤栓期因脑组织缺血出现一过性症状,如猝然跌倒、失明、失语等。脑瘤期发生头痛、呕吐、抽搐、偏瘫以至昏迷。病情逐渐加重,颅压不断升高,进人脑瘤期易致死。④肝转移:常同时有肺或阴道转移,是预后不良因素之一。往往出现黄疸、肝区疼痛及消化道症状,通过B型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及时诊断。
    绒毛膜癌的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尤其是侵蚀性葡萄胎,化疗几乎已完全替代了手术,但手术治疗在控制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及切除残存或耐药病灶方面仍占重要地位。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月经不调(功血等)综述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功血)◆

    临床分类:按卵巢功能发生障碍的时期,分为两种类型:
    1)无排卵型功血:为最常见的一种功血,约占功血的90%。多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由于丘脑下-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卵巢虽有雌激素分泌,卵泡能发育,但未能形成正常月经周期中的促卵泡素及黄体生成素峰状分泌,因此没有孕激素分泌,卵泡不能成熟,没有排卵,没有黄体形成,以致月经紊乱,故称无排卵型功血。
    2)有排卵型月经失调:较无排卵型功血少见,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患者都有排卵功能,但黄体功能异常,又可分为四类:
    ①排卵型月经过多:患者排卵功能正常,主诉月经过多,妇科检查无异常,但阴道脱落细胞检查提示雌激素水平偏高。
    ②黄体功能不全:在月经周期中,患者有卵泡发育及排卵,但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
    ③子宫内膜脱落不全:在月经周期中,患者有排卵,黄体发育良好,但萎缩过程延长。
    ④排卵期出血:患者在月经中期有少量阴道流血,持续2—4天,流血常发生在接近排卵期故名,又称中期出血。

    临床表现:
    1)无排卵型功血患者有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可以表现为类似正常的周期性出血,但常见的症状是不规则子宫出血。其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有时先表现有短期停经数周或数月,然后发生出血,流血量往往较多,持续2—3周或更长时间,不易自止。有时一开始表现为不规则出血,也有周期尚准,仅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出血多或长时间出血可出现贫血。妇检一般无特殊,子宫大小在正常范围。
    2)有排卵型月经失调: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
    ①排卵型月经过多:主要表现为月以过多,周期正常,基础体温双相,阴道脱落细胞检查提示雌激素偏高,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
    ②黄体功能不全:一般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有时月经周期虽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卵泡期延长,黄体期缩短。患者不易受孕或易流产。妇科检查在正常范围内。基础体温双相,但是排卵后体温缓慢上升,或上升的幅度偏低,升高的时间维持仅9—10天,子宫内膜显示分泌反应不足。
    ③子宫内膜脱落不全:表现为月经间隔时间正常,但经期延长,长达9—10天,流血量多,基础体温双相,但下降缓慢,在月经第5—6天,内膜切片检查仍能见到呈分泌反应的内膜、出血坏死组织及新增生的内膜混杂共存。
    ④排卵期出血:在月经中期有少量阴道流血,伴或不伴腹痛,妇科检查见阴道内有少量流血来自颈管内,其他无异常,基础体温呈双相,流血常发生在体温开始上升时。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囊性卵巢综合征◆

    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可由多方面异常引起共同最终表现。主要是在青春期前后发病,卵巢的卵泡膜细胞良性增生,引起雄激素生成分泌过多而造成月经紊乱、持续排卵障碍、高雄激素症状、卵巢多囊性改变等。雄激素过多可来自多方面因素,包括肾上腺雄激素分泌过多。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点长期不排卵,升高的LH,增大的多囊性卵巢,不同程度的高雄激素水平和多毛。其发生率在生育年龄妇女中约3.5%—7.5%。其病因不明。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如不育,闭经,月经稀发和多毛。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多发生于20-40岁生育期的妇女.典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月经失调: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月经过少甚至闭经等,少数也有表现为月经过多者。
    2)多毛和肥胖:由于患者体内雄激素过多,可表现多毛和肥胖。其毛发分布有如男性化倾向,如上唇、乳头旁、腹中线、肛门周围及四肢等部位有毛发增多,阴毛粗,浓而黑。
    3)不孕:患者常诉不孕,主要是由于月经失调和无排卵所致。  
    4)妇科检查:一般情况下 子宫为正常大小,除非合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或子宫内膜癌时,子宫可略增大。双侧卵巢可扪及,比正常大1-3倍,包膜厚,较坚韧。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一般困难。如有时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例如无月经失调,扪不到增大的卵巢等,则需进行下述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1)基础体温测定:表现为单相,月经周期后期体温无升高。
    2)诊断性刮宫:于月经前数天或月经来潮6小时内行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为增生期或增生过长,无分泌期变化。
    3)盆腔充气造影或盆腔双重造影:见双侧卵巢增大,大于子宫阴影的1/4。
    4)腹腔镜检查及卵巢活检:通过腹腔镜,直接窥视卵巢,见卵巢增大,表面光滑,包膜增厚,灰白色,表面见新生血管。通过腹腔镜,又可用卵巢活检钳夹取卵巢组织作活检,送病理检查见包膜增厚,卵泡发育,但无黄体亦无排卵,诊断即明确。
    5)激素测定:测定下列激素以协助诊断:
    ① 测定FSH、LH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FSH一般处于低水平,LH则偏高,LH/FSH>3。
    ② 血清睾酮和雄烯二酮水平增高。
    ③ 尿-17酮类固醇正常正常或增高,正常时提示雄激素来源于卵巢,升高时提示肾上腺功能亢进。
    ④ 雌二醇水平衡定不变,无排卵前、后升高现象。
    目前对于多囊卵巢的治疗多采用腹腔镜微创术,其优点是无需开腹损伤小,恢复快,一次手术可获多个排卵周期,无多胎妊娠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合并症。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闭经◆

    闭经是妇科疾病常见症状,是指月经停止至少6个月。根据发生的原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理性闭经即妇女因某种生理原因而出现一定时期的月经不来潮,例如初潮前,妊娠期、产后哺乳期、绝经后等。另一类是病理性闭经是指因某些病理性原因而使妇女月经不来潮。若按发病年龄来分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系指凡妇女年满18岁或第二性征发育成熟2年以上仍无月经来潮者,后者是指凡妇女曾已有规则月经来潮,但以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
    1)子宫性闭经:月经调节功能正常,卵巢有功能,但子宫内膜对卵巢不能产生正常的反应,故称为子宫性闭经。引起子宫性闭经的常见疾病有:
    ①子宫内膜损伤或粘连综合征:常发生在人工流产后、产后出血或流产后出血刮宫以后,多是由于刮宫过度而损伤了子宫内膜,造成宫腔粘连,出现闭经。
    ②子宫内膜炎:最常见的导致闭经的子宫内膜炎是结核性子宫内膜炎。
    ③子宫发育不全或缺如:
    ④子宫切除后或子宫腔内放射治疗后:

    2)卵巢性闭经:卵巢性激素水平低落,子宫内膜不发生周期性变化而致闭经,常见的疾病有:
    ①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或缺如:此时卵巢未发育或仅呈条索状无功能,多为原发性闭经,常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有:
    a、性染色体异常:最常见的有特纳综合征。
    b、性染色体体正常:如单纯卵巢发育不全。
    ②卵巢功能早衰:妇女提早绝经,在40岁以前已绝经者。患者表现继发性闭经,并伴更年期综合征的有关症状如面部潮红、阵热、多汗、情绪波动等,内外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逐渐萎缩及退化。
    ③卵巢切除或组织被破坏:多由于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双侧卵巢经放射治疗后,卵巢组织被破坏以致功能丧失,表现为原发或继发性闭经。严重卵巢炎症也可破坏卵巢组织而致闭经。
    ④卵巢功能性肿瘤:产生雄激素的卵巢肿瘤由于过量的雄激素抑制了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而致闭经。

    3)垂体性闭经:主要病变在于垂体。垂体前叶的器质性疾病或功能失调可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卵巢出现闭经,主要的疾病有:
    ①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a、垂体损伤性闭经:由于垂体缺血、炎症、放射及手术等破坏了垂体前叶的功能,表现为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而致闭经。
    b、原发性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罕见的一种遗传病,可表现为原发性单一垂体促性腺激素缺乏或原发单一生长素缺乏症等,都表现为原发性闭经。
    ②垂体肿瘤:

    4)丘脑下闭经:最常见的一类闭经,由于丘脑下功能失调而影响垂体,进而影响卵巢而引起闭经。
    ①精神、神经因素:
    a、环境改变、精神创伤如过度紧张、恐惧、忧虑等,以及外界各种刺激因素如寒冷等可导致中枢神经与丘脑下之间功能失调,并通过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使排卵功能障碍,影响卵泡成熟而致闭经。
    b、神经性厌食症:精神因素引起的丘脑下功能紊乱疾病。
    ②营养不良症:由于营养失调或某些消耗性疾病如肠胃功能紊乱、严重肺结核、严重贫血、血吸虫病等,可抑制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而导致原发或继发性闭经。
    ③药物抑制综合征:常见于妇女原有月经失调或流产后过早服用避孕药者,常是可逆的,一般停药3—6个月即可自然恢复。
    ④闭经溢乳综合征:患者除闭经外还有持续性分泌乳汁、内生殖器萎缩等。
    ⑤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闭经、不孕、多毛、肥胖、双侧卵巢增大,LH/FSH比例偏高,卵巢分泌的雄烯二酮和睾酮量增多,雌激素相应减少,以至无排卵,出现闭经。
    ⑥其他内分泌功能异常:肾上腺、甲状腺、胰腺等功能紊乱也可引起闭经,常见的疾病有甲状腺机能亢进和不足,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肿瘤等。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2-28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痛经◆

    凡在行经前后或在行经期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胀或其他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者称为痛经。痛经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者。前者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后者是指由于生殖器官某些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痛经。
    临床表现:痉挛性疼痛常在阴道流血发生前数小时出现,在行经第一天疼痛达高峰,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从数小时至2—3天。疼痛程度也多变异,可表现为轻微痉挛性疼痛,严重时甚至患者不能耐受。疼痛一般位于下腹部,也可放射至背部及大腿上部。有的患者可同时出现头晕、低血压、面色苍白及出冷汗等。
    症状常在10余岁有排卵性月经后开始有痛经。14岁左右的女孩约有半数月经来时感觉疼痛,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逐渐减轻。妇科检查无特殊异常发现。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4-11-15 17:25 , Processed in 0.079045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