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08-5-19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泵奶
中国人的想法不一样,我妈是妇科医生也反对我泵奶,居然也说不够就不够吧,混合喂养也行
结果我就是不听,努力的结果是小狼全母乳了---虽然是亲喂和泵出来瓶喂结合的。小狼今天U4检查,7公斤多,一直很健康
如果条件有限只能泵一边的,方法有2A---泵完一边再一边
B---左边7分钟,右边7分钟,然后换边各5分钟,然后再换边3分钟其他的泵奶辅助方法
1---喂完宝宝以后用WELEDA的MILCHBILDUNGSÖL按摩乳房,避开乳晕和乳头部分。泵奶前洗干净,然后开始。记得这个油不能够弄到瓶子里面或者让宝宝吃到,有过敏症的妈妈也要慎用
2---洗个澡,让稍微热一点的水冲击一下乳房,但是不要太过分,然后泵奶
3---泵之前按摩乳房,或者适当的热敷,有利于分泌。弯下腰将乳房甩一甩,摇一摇
4---泵的时候身子向前倾斜,这样利用地心引力导引乳汁往外流,能够比平常泵出稍微多些来。
5---如果能够做得到,泵的过程中适当的揉捏乳房,因为没有任何奶泵是受力均匀,各个部位都能够吸到的。最好的当然还是宝宝的小嘴巴
半夜起来泵奶我常常是把泵放在茶几上,然后放一个枕头,坐在沙发上然后弯下腰,双手扶瓶子,有一回差点儿睡着了
用奶泵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存奶。妈妈的奶够,甚至供大于求,那么可以泵出来用特殊容易密封了写明日期放冷冻柜,先泵的先用是原则。因为母乳在6个月以后据说质量和营养成分都下降,所以泵出来存着,以后拿出来化冻给宝宝喝。但是缺点是冻过的奶化了以后味道腥,不是每个宝宝都愿意喝的,于是有人想出招数来,比如混果汁什么的
转贴北美华人网的,非常感谢作者wuwuwu
泵奶经验教训总结(给喂奶妈妈之一)
母乳喂养6个星期,每次泵奶都觉得乳头酸痛,心里觉得当喂奶妈妈真是辛苦。
直到堵奶,4-5天都通不了,怎么吸,怎么泵都不行,去找了lactation specialist, 发现自己因为泵奶不当,一直在折磨自己。后悔为什么没早点去。(在这里鼓励堵奶又没折的妈妈,去找lactation,她们真的很有帮助)。
几点泵奶的经验教训和大家share (我的泵用得是 medela in style):
1. 泵奶的那个喇叭口要大小合适。通常买来的是标准尺寸,24mm的, 但medela 还有21,27, 30 , 36mm 供选择。选择的时候,不是按自己乳头平常尺寸大小来订,而要考虑在泵的过程中,乳头会变大,变长,要能自由伸缩才行。我一直用标准24的,直到 lactation 看到才说我真是太紧了,尺寸不合,乳头都被折磨得不行了。下面是medela网关于如何选择这个喇叭口,有录像可以看。http://www.medela.com/NewFiles/faq/breastshield_fit.html
如果需要买,可能一般店买不到,amazon 上可以买到24, 27, 30mm的,美国医院都会有 lactation station, 可以买到不同尺寸,大概$6.00 一个。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www.amazon.com/Medela-Per ... 80034423&sr=8-4
2. vacuum 不要太高,我一直用最高档,但lactation 说中间就可以了,她建议我速度就用1档, don't be too hard on yourself。 如果折腾太过,会很酸痛。 中间档的时侯会听到泵滋滋像漏气的声音,那是正常的。
3. 每次泵15分钟左右,泵完,用剩余的奶擦遍奶头和乳晕,然后抹上lansinoh(乳头防护膏,见MEDELA PURE LAN 100)保护,即使乳头没破也最好每次都抹上.
4.如果有堵奶,可以考虑上半身俯下,让乳房下垂状态,利用重力左右帮助通奶, 也可以用此方法趴着喂宝宝。
5.另一个如果有堵奶,可以边泵,边热敷,一个有效的热敷的方法,找一个尿不湿, 沾湿,拧出多余水,微波炉热20-30秒,然后对折,用尿不湿外面的一面热敷硬块。这样可以持续时间长一些,也不会有水湿嗒嗒的。
6. 泵奶的时侯,两个喇叭口千万别使劲扣在乳房上。轻轻贴上就可以了。太用力,会导致局部堵奶的。
存奶
母乳存储袋一般来说是最方便的,也有人使用玻璃瓶,但是无论怎么样,首先是容器要干净密封不漏不破不串味。
以下内容为ZT
用法:取出袋子, 不需要消毒, 直接打开拉锁或者撕开,将母乳倒入或直接挤入,然后将里面的空气挤出,将手指沿锁口按压将其封死或者是用特殊佩戴的卡子卡好,再用圆珠笔在袋顶的专门区域写上日期和时间。
母乳保存的期限,国际母乳会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列出以下时间表:
1、室温保存:
* 初乳(产后6天之内挤出的奶)—— 27 – 32 摄氏度室温内可保存12个小时
* 成熟母乳(产后6天以后挤出的奶)—— 15摄氏度室温内可保存24小时 19 – 22摄氏度室温内可保存10小时 25摄氏度室温内可保存6小时
2、冰箱冷藏室保存: 0 – 4摄氏度冷藏可保存8天
3、冷冻保存:母乳冷冻保存与冷冻箱的情况有关——
* 如果是冰箱冷藏室里边带有的小冷冻盒,保存期为两周;
* 如果是和冷藏室分开的冷冻室,但是经常开关门拿取物品,保存期为3-4个月;
* 如果是深度冷冻室,温度保持在0度以下,并不经常开门,则保存期长达6个月以上。
母乳冷冻最好使用适宜冷冻的、密封良好的塑料制品,其次为玻璃制品,最好不用金属制品,这是因为母乳中的活性因子会附着在玻璃或金属上,从而降低母乳的养分。
储存过的母乳会分解,看上去有点发蓝、发黄或者发棕色,这都是正常的。
冷冻的母乳在解冻时,应该先用冷水冲洗密封袋,逐渐加入热水,直至母乳完全解冻并升至适宜哺喂的温度。不要将母乳直接用炉火或者微波炉加热,这样会破坏母乳中的养分。
解冻后直接倒入奶瓶中就可以喂宝宝了。解冻后的母乳一定要在24小时内吃掉,并且不能再次冷冻.
堵奶
转贴北美华人网的,非常感谢作者wuwuwu
堵奶了(硬块)怎么办 (给喂奶妈妈之二)
怎样是堵奶了
通常在喂奶或泵奶的时候,我会不停按摩乳房,有时会发现某处有硬块,喂完奶也去不掉,然后乳房那个区域就开始涨,疼,不敢碰(但有一次硬块是不疼的)。
怎么办
先说说对我最有效的办法:
挑白头。有时你会看到乳头部位有个小白头,可能会很小很小,拿针挑开,有好像白白的东西出来,然后奶就咕地出来了。但是小白头有时不那么容易发现,你可以注意观察泵奶的时侯某个部位只是有奶一滴滴渗出,试着挑,也有白色的东西出来,然后奶就通了。
热敷+按摩+用奶泵+宝宝吸+挑白头
通常情况下,白头没那么容易找到。去淋个热水浴,或干脆全身泡在热水里来个热水澡(这个我觉得比淋浴有用,但要注意别时间太长,容易脱水,还有太热了,容易晕)。洗的时侯要注意打开乳头皱褶,观察看有白头出现了吗。 边洗边按摩,从乳房外面向乳晕方向按摩,可以边按摩边使劲抖乳房。乳晕也要按摩到。
另外一个热敷办法是找一块干净的尿不湿,蘸上水,拧出多余水分,放微波炉里加热20-30秒,然后对折,用尿布湿外面热敷硬块(尿不湿里面这时会很烫,别伤着)。这种办法可以保温比较长时间,然后在微波炉加热。还是边热敷边按摩。
热敷+按摩要在泵前,泵的时候尽量乳头向下,利用重力会有所帮助。关于泵奶参见我前一篇
泵完奶,这时侯可以再观察有没有白头。
然后最重要的就是宝宝吸了,泵的工作原理和宝宝吸还是很不同,没有宝宝吸有效。如果堵奶,就一定让宝宝先吸那一侧(我堵奶5天那次,吸得结果就是一个乳房大,一个乳房小)。
尽量让宝宝的下颌对着堵奶方向,这样那里被咂得劲大。建议可以尝试俯卧喂,宝宝仰躺,人趴在宝宝上方,是比较痛苦的喂奶方法。
平时喂奶也应该多注意换不同喂奶姿势。边喂奶边按摩。有好几次,都是在宝宝咂完后,我发现了白头,挑开后,奶就咕咕流出,然后泵干净就好了。有时,宝宝吸着吸着硬块就没了
其它招数(听说对有些人特别有效)
敷仙人掌: 超市(墨西哥人多的地方)里有卖。把肉捣碎,敷到硬块部位。有的人说很有效,但对我收效甚微。
敷捣碎的蒲公英叶子:我这个没找到叶子。
发酵的面团:就是超市里卖的pizza面团, 或自己家里的生面团。我糊了一晚上,老公都开玩笑可以烤面包了,但没通。听说有些护士也教病人此方。
热盐水泡:就是把有硬块的乳房全泡在热盐水里。(这个盐水浓度要比较高)。试了试,但姿势太难受就不了了之了。
毛巾裹热盐敷:盐拿微波炉加热 (可别裹在毛巾里加热呀,我就是因此烧了一条毛巾)
圆白菜叶子:就是放冰箱里的叶子敷在硬块处。但也听说这是让奶回去,控制不好,奶就少了。
中药方法,这些我都没试,因为没找到这些药,如果能找到的姐妹可以试试。
1.穿山甲粉口服2. 鹿角霜口服
老公法:
这个还是很有效的。因为你需要宝宝咂的时侯,宝宝可能正想睡觉,或咂得很无力。老公还是可以随时利用,而且劲够大。就是要注意别过大力咂,咂破奶头,会很疼。
其它注意事项
多喝水,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放轻松,多休息,压力大了容易堵奶
如果常堵奶,就得勤喂,勤泵。哪怕像我们宝宝能睡7个小时了,我还得中间起来泵奶。痛苦呀。(我还特爱周末,节假日堵奶,估计跟生活节奏变化,喂奶泵奶不及时有关)
建议如果非常沮丧, 去找喂养专家咨询一下,我每次见她们之后都感觉好了很多。
切记,如果发红,尤其是开始发烧,千万看医生!!!!
有MM提醒bra问题。对,喂养专家也告诉我bra不能太紧,晚上睡觉不要带bra. 睡觉最好仰睡,胳膊不压乳房。
母乳喂养常见问题与小常识 (ZT)
Q1. 所有的產婦都能夠產生足夠的奶水嗎?哪些食物可以幫助發奶呢?
A: 99%以上的母親都可以分泌足夠的乳汁,只有不到1%的母親無法順利哺餵母乳。從大多數成功哺育母乳的媽媽身上,我們發現兩個共同點,一是「秉持著一定會成功的信念」,二是「不放棄且持續地刺激乳房分泌乳汁」。
一般而言,奶水不足的原因有三:(一)母親過度疲勞﹔(二)嬰兒吸吮較少﹔(三)母親心理因素的影響,焦慮、無經驗缺乏信心。
哺餵母乳的媽媽應該攝取均衡營養食物,足夠的水份,並保持充分睡眠,以維持足夠乳汁。比如說,增加蛋白質的攝取,最好有一半以上為高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肉、蛋、奶豆類,或是增加魚湯、水果、蔬菜及水份的攝取。另外,應該避免食用易退奶的食物,如韭菜、麥芽水、人蔘等。
Q2. 乳房尺寸、乳頭的形狀會影響母乳分泌嗎?
A: 乳房的大小和奶水的分泌無關。乳房的大小不會影響奶水的分泌,奶水的多寡,主要取決於「哺餵母乳次數的多少」及「嬰兒吸奶方式正確與否」。
乳頭太大、太小、太短或凹陷和奶水的分泌也沒有直接的關係。一般而言,吸奶方式正確與否才會直接影響到奶水的分泌,市面上也有出售矯正乳頭形狀的配件。正確的吸奶姿勢是將乳頭及乳暈大口含住,才能有效地吸出奶水。
美樂乳頭成形罩是為哺乳媽媽平坦或凹陷的乳頭所準備的。平坦或凹陷的乳頭使哺育中的寶寶不容易含住,而不正確的哺乳方式會造成乳頭疼痛和哺育困難。另外,美樂乳頭保護套是為了幫助乳頭受傷、平坦、凹陷的媽媽所設計,讓媽媽能順利哺餵母乳。
Q3. 哺餵母乳會讓乳房變形嗎?
A: 哺餵母乳不會使乳房變形。醫學研究發現,哺乳的母親反而身材恢復得較好,也較快,因為哺育母乳有助於脂肪的燃燒。「個人體質」、「年齡」、及「懷孕次數」,才是造成乳房下垂的主因。
Q4. 什麼樣的情形下,不能哺餵母乳?
A: 寶寶的情形:
˙半乳糖血症,高胱胺酸尿症,需特殊飲食
˙苯酮尿症,非絕對禁忌,如可以監測血中phenylalanin值的話,可以吃母乳加上一些無phenylalanin之配方奶
媽媽的情形:
在已開發國家,只有下列情形不建議哺餵母乳─
˙愛滋病患者
˙人類T細胞白血病第一型病毒HTLV-1感染
˙使用抗癌症藥物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物質,依半衰期而定須暫停哺乳數小時至數天
˙藥物濫用
除了上述的特殊情形,其他如A, B, C型肝炎,乳腺炎,水痘(結痂後),急性傳染病,傳染性結核病(接受治療兩週以上),大多數藥物,大部份疫苗注射等,仍可持續哺餵母乳。詳細情形請諮詢醫生或相關醫護人員。
Q5. 黃疸寶寶,能餵母奶嗎?
A: 黃膽是常見現象。研究發現越早開始哺餵母乳、哺乳次數越多的寶寶,越不容易有黃疸。台灣兒科醫學會聲明膽紅素指數在15~17mg/dl以下時,沒有必要停止哺餵母乳﹔但在嬰兒臉色變白、皮膚泛銅黃色、大便顏色變白、寶寶活力及吸吮力變差,或是父母無法判定時,一定要請醫生診治,確定是否有其他疾病引起黃疸,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黃疸,通常仍可持續哺育母乳。
Q6. 成功哺餵母乳的小秘方。
A:
˙ 儘早於嬰兒出生後哺乳。嬰兒出生後,馬上讓母親親密地抱著﹔鼓勵母親讓嬰兒吸奶,可以讓哺乳更順利。
˙ 正確的餵奶姿勢。(請參考Q7)
˙ 了解母乳的分泌原理。只要嬰兒多吸,乳汁自然就分泌得多﹔如果嬰兒減少吸吮乳房,母乳的分泌量自然就會減少。
˙ 避免造成乳頭混淆。因為乳頭與奶嘴的基本吸法不同,使用人工奶嘴會造成嬰兒的混淆,甚至造成母親乳頭受傷。
˙ 依嬰兒需要餵食,不要限制哺餵母乳的時間長短及頻率。
˙ 採取母嬰同室的措施,讓母嬰休息的時間一致。
˙ 鼓勵、支持與堅持。哺餵母乳的媽媽需要周圍其他人的鼓勵、支持及幫助,才能使她有信心持續地堅持下去。
Q7. 正確的餵奶姿勢。
A:
(1) 讓母親以舒服的姿勢坐著或躺著,完全地放鬆。母親可以坐著將嬰兒抱於胸前,或是躺著將嬰兒放於身旁,可以枕頭來支撐嬰兒。
(2) 使嬰兒的臉面對乳房,嬰兒的頭與身體應成一直線,他的肚子應緊貼著母親的肚子,他的整個身體應正對著乳房,如此他不需要轉頭來吸奶。
(3) 如果母親需要扶住嬰兒時,扶他肩膀背後,不要碰到他的頭後面。他的頭應可自由活動,可稍往後傾。
(4) 母親應以手扶著乳房,將整個乳房給嬰兒,而非只給他乳頭。母親不能捏著乳頭或乳暈,強迫地將乳頭放入嬰兒的嘴內,因為不正確的吸乳姿勢可能造成母親乳頭受傷。
(5) 母親以乳頭輕觸嬰兒的嘴唇,刺激嬰兒尋覓反射。通常最好是刺激上唇。
(6) 等到嬰兒的嘴張得很大,而且開始想進食時,很快地將嬰兒嘴巴靠上乳房。
(7) 嬰兒的下唇在乳頭的下方,讓嬰兒的下巴靠近乳房,以使其舌頭正好在輸乳竇下方。讓乳頭在嬰兒嘴內偏上方,如此它可接觸並刺激上顎。嬰兒上唇上方的乳暈應該較下唇下方的乳暈露出的多。
(8) 若餵奶的姿勢正確,母親不會覺得乳頭疼痛。如果嬰兒只含住乳頭,母親應該用小指插入嬰兒口中以停止嬰兒吸吮的動作,再輕輕的移開乳頭,並重新再試一次,直到姿勢正確為止。若是貿然地將乳房抽出,母親可能因此而乳頭受傷。
Q8. 寶寶有沒有吃飽?
A: 母乳的消化吸收較配方奶好而快,頭一兩個月,嬰兒每兩到三小時就吃一次,甚至有時半小時或一小時(尤其在晚上)就要吃一次,這是正常的。一天的餵食至少有八到十二次以上,嬰兒一天小便至少六次以上,出生一週後體重不再往下降而開始回升,出生兩週之內恢復到出生體重﹔頭三個月每一週體重至少增加一百二十公克以上(參考值,每個孩子體重增加不一),代表寶寶喝到足夠的奶水,至於嬰兒的哭鬧和有沒有吃飽不一定有關係。
Q9. 脹奶怎麼辦?
A:
預防─
˙ 產後應該儘早餵母乳,讓寶寶在乳房腫脹前先學會吸奶。
˙ 寶寶在學習吸奶時,應避免過早使用奶瓶和奶嘴。
˙ 產後24小時內應該哺乳8-12次,以避免母乳累積在乳房。
˙ 諮詢醫院的護理人員,以避免寶寶吸奶姿勢不正確。
˙ 如果錯失一次無法定時親自哺乳,仍然要用手或是吸乳器將母乳擠出。
˙ 斷奶應該循序漸進。
治療─
˙ 餵母乳前可先溫敷乳房,或是洗熱水澡,如此可促使母乳分泌流暢。
(注意:溫敷時間不宜過長,若溫敷超過五分鐘,將使腫脹加劇)
˙ 餵母乳之後冷敷20分鐘能減少腫脹。
˙ 寶寶暫停吸吮時,可按摩、輕壓乳房,如此可幫助乳房排出乳汁,避免母乳殘留。
˙ 有些媽媽發現,將洗淨的包心菜敷在乳房上,一天數次,一次20分鐘,可減輕症狀。
˙ 尋求家庭醫生的幫助,開設處方藥以減輕疼痛或發炎。
˙ 有些人認為一件舒適合身的哺乳胸罩能改善症狀﹔還有部分的人認為不穿內衣也有幫助。
˙ 溫和的按摩以及放鬆心情有助於舒緩脹奶的症狀,促進母乳分泌的流暢。
˙ 以手擠壓或是使用吸乳器可以使乳頭及乳暈變柔軟,如此可使寶寶容易吸奶。
˙ 對親自哺乳的人,有人發覺使用吸乳器對嚴重脹奶有幫助,能減輕疼痛發炎的症狀,直到寶寶能自行吸奶。
˙ 若體溫超過攝氏38度或嚴重疼痛,可能是乳房感染發炎的徵兆,最好請教你的家庭醫生或相關護理專家。
Q10. 乳頭破皮、疼痛、受傷,怎麼辦?
A: 乳房酸痛最常見的原因是寶寶含得不好,可能是因為過早使用人工奶嘴,太晚開始哺育母乳,或是乳房腫脹讓寶寶不好含住乳房等。如果寶寶含得不好,在他吸奶時會將乳房拉進又拉出,嘴巴會摩擦乳房的皮膚,讓妳的乳房非常痛,如果持續以這種方式吸吮的話,會傷害乳頭皮膚,而造成破皮龜裂。乳房一天清洗不要超過一次,不要使用肥皂,或是以毛巾用力擦,只需要在每天洗澡時以清水清潔乳房即可。以肥皂清洗會洗掉乳暈上的保護腺體。當乳頭酸痛或破皮時,首先要確定餵奶姿勢及寶寶含乳房的姿勢是否正確,是否同時含住乳頭與乳暈,正確的餵乳姿勢是預防乳頭受傷的良方(請參考Q7)。若破皮的一邊疼痛難耐,可以試著由比較不痛那一側開始餵奶。並在哺餵後於乳頭擦拭純羊脂,有助於保護傷口及促進癒合。
除此之外,美樂的護乳乾爽罩和乳頭保護套都是為了讓乳頭受傷的媽媽能繼續哺餵母乳而設計的。乳頭乾爽罩可以保護疼痛的乳頭以免受到擦痛,同時也可收集外溢的母乳。乳頭保護套材質輕薄,可以保護輕微受傷的乳頭繼續哺餵母乳,較適合暫時性使用。
Q11. 上班之後還想餵母奶,怎麼辦?
A: 上班之後還想繼續補餵母乳的媽媽,應該在上班前一或兩星期開始準備擠奶,已經在使用吸乳器的媽媽也應該調整擠奶的時間表,先嘗試半天並讓保母熟悉寶寶及餵食技巧。擠奶的方式有二:一是用手擠,二是用吸乳器,可依母親工作性質及時間而定。選擇功能優良的吸乳器可讓擠奶過程事半功倍,但須每天消毒清潔配件,並遵照製造商的說明書使用。儲奶的容器可用消毒過的貯奶瓶或是貯奶袋等。
選擇一個適當的地點擠奶,且穿著哺乳衣或兩截式的衣服較方便擠奶。事先與主管及同事達成寶寶必須吃母奶的共識,有助於工作上的配合。工作環境最好能有冰箱或是冷藏袋儲存母乳,運送途中一定要有冷藏袋或小冰桶維持冷度,保持母奶的新鮮。
Q12. 母乳vs.配方奶。
A: 嬰兒期是一個敏感而脆弱的階段,在人生過程中只有此一階段可以完全依賴一種食物來提供所有必須的營養。在此階段營養代謝的組織及器官,如腸胃道、肝臟及腎臟等的功能尚未成熟,嬰兒無法適當地處理過多或缺乏的營養素。母乳具有物種特性,專門針對人類嬰兒而設計,很多的營養素以特殊型態存於母乳中,使其不會很快被分解,並可促進其吸收及使用。人工之母乳代用品(即配方奶粉)必須含有種種必要營養成分,市面上的配方奶都是以「模仿」母奶為目標,當有新的配方奶粉推出時,表示又有母奶中新的營養成分被發現或是新的加工技術可以將其添加至奶粉中。目前科學所知母奶中的成分有一千多種,而添加至配方奶中的只有60多種
附加介绍一下AVENT的存奶袋和旅行奶瓶
它家的奶袋叫FLASCHEBEUTEL,顾名思义就可以放在瓶子里面使用,最大的容量应该是240ML(如果放雪藏的话不应该超过这个量)。
这个袋子是可以和AVENT的奶泵配套使用的,直接把奶袋套在AVENT旅行奶瓶或者AVENT的普通奶瓶上,接上奶泵直接把奶泵到袋子里面。要放冰箱就用塑料卡子密封就好了
旅行奶瓶看起来是个没有底的长型奶瓶,有一个白色的底托,调转方向可以依据奶袋里面的乳量多少适当调节奶瓶的容量(125ML或者260ML)。
顾名思义旅行奶瓶就是方便旅途中使用,奶粉和水混合以后给宝宝喝完不用洗瓶子,只要将奶袋扔掉就可以了(接触过奶液的奶瓶环和奶嘴当然要清洁消毒以后再用)。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把奶袋从冰箱里面取出来可以放到这个旅行瓶里面化冻或者直接放到温奶器里面,因为没有底,所以热水可以直接接触到袋子,热好以后直接喝
我试过LANSINOH的奶袋,虽然厚点儿,但是一样能使用
大家在市面上见到的AVENT奶嘴都是透明的硅胶,按道理配合旅行瓶的应该是淡蓝色的硅胶奶嘴,但是我试过,透明的普通款一样能用,听别的几个妈妈说,宽口的NUK奶嘴也能用
[ 本帖最后由 mixmas 于 2008-8-23 22:16 编辑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