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3891|回复: 20

[幼儿成长(ab 18M)] 为人父母不可不知的川崎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4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总看到有关于孩子高烧的帖子,想给大家讲讲前段时间我儿子高烧住院的经历,想提醒一下所有的爸爸妈妈,孩子发烧3天以上一定要去医生那里检查!不想制造恐慌,川崎病非常罕见,但为人父母不可不知。
前段时间,我儿子高烧,温度高的吓人,当时只能栓剂、退烧的SAFT、物理降温一起上,但体温一直降不下来,期间有拉肚子、流鼻涕等症状。高烧第四天又带去看医生,这时医生发现我儿子眼睛很红,并肯定是结膜炎,但是眼睛并没有分泌物,他告诉我这是很不寻常的症状,加上我儿子咽喉也有红肿,身上有些红斑,手掌略微发红,血检有一个指标偏高,医生说他怀疑是kawasaki,并喊来诊所里另外一个医生一起讨论了半天,然后说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第二天还不退烧的话,一定要再去诊所或者直接去医院。我当时是第一次听到kawasaki这个名字,并没有太在意,只是稍微问了一下情况。
从诊所里出来,我越想越不对劲,感觉医生好像很慎重的样子,还喊来别的医生讨论,而且以前我儿子发烧一般3天就退烧了,也没有烧得这么高。一回到家我就上网搜索关于kawasaki的信息,才知道了川崎病。看了之后越发的害怕了,因为当时我儿子的体征有4个是符合川崎病的,而只要有5个体征符合就可以确诊是川崎病了,我反反复复地看我儿子的口腔、手掌、脚掌,一个晚上没睡好。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我儿子高烧的第五天,依旧没有退烧,一大早我就带他去了诊所,医生又检查了一下,说还是怀疑是川崎病,因为要到周末了,建议我们住院。我当时就想住院,总感觉住到医院里怎么都放心些。
到了医院,办手续、入院身体检查等等,几个医生过来查看,我问了很多问题,他们说因为还是只有4个体征符合,所以也不能用药,暂时还是观察。当天晚上我儿子就开始退烧了,精神也特别好,开始有胃口了。但是因为川崎病比较危险,而且确诊比较困难,医院慎重起见还是让我们一直住了5天,最后确定不是川崎病。
虽然是虚惊一场,但是由此了解了川崎病,也算是件好事吧,因为川崎病虽然危险,但发现得早治疗得早的话是没有问题的。我儿子住院期间和一个朋友电话,才知道原来这个朋友的朋友的女儿曾经得过这个病,所以说虽然川崎病非常罕见,但也不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希望爸爸妈妈们都能了解一下。

相关帖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一些川崎病的知识

一、什么是川崎病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主要是以皮肤粘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1967年由川崎富作用首先报告。以后在世界不同种族中陆续有该病发生报道,但在日裔儿童中流行率最高,1979、1982年1985年日本曾有过三次大流行,每次持续6个月;在美国和韩国的一些城市每隔2~4 年也流行一次。我国也有川崎病流行,但流行情况未见详细报道。绝大多数患儿年龄在2个月至5岁,但也有成年患者。男女比例1.3~1.5:1,复发率2%~3%。

二、川崎病病因病理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曾怀疑尘螨传播的立克次体和疮疱丙酸杆菌(prupionilacterium acnes)是本病原因,但未补被证实;也有报道与逆转录病毒有关,曾在本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发现与逆转录病毒相关的逆转录酶活性。日本研究发现,本病患者HLA-BWzz频率约比普通人群高2倍;而美国波士顿地区流行中,则HLA-BW51检出率增高。因此,遗传易感性和感染可能是本病的病因。

本病急性期T淋巴细胞减低、循环T4细胞活化、T8细胞减少、B淋巴细胞活化。这些免疫异常可能由嗜淋巴组织病毒感染引起,而病毒对内皮细胞的亲和性可能是多发性血管炎的原因。最近发现,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因子、增殖因子、活化细胞膜表面抗原、细胞间粘附因子等可能在本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内研究发现本病呈以IgG1、IgG3增高为特点为B细胞多克隆活化,B细胞生长活化、分子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活性均值明显增高,肿瘤坏死因子也增高。另外、急性期血液凝固性增高与血小板激活,可能与动脉瘤形成有关。

尸检发现冠状动脉是损害最多的部位,其他尚有主动脉、腹主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和肺动脉。病理改变与婴幼儿结节性多动脉炎相似,呈动脉全层炎;血管内膜增厚,有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内弹力层及中膜断裂,管壁坏死及动脉瘤形成。心脏有心内膜炎及心肌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可致心肌梗塞,常导致死亡。

三、川崎病症状

一般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热,呈弛张热或持续性发热,持续1~2周,多为7~10天,平均最高温度达39~39.9℃。数日后,躯干尤其会阴部出现多形性红色斑疹,亦可呈荨麻疹样皮疹,有瘙痒感,但无水疱或结痂。四肢远端变比较典型。在发病后第1周指甲或趾甲近端苍白(不完全性白甲病),手掌及足底出现红斑,手脚弥漫肿胀,皮肤常绷紧较硬,压之无凹陷。约于起病后10~15d,甲周、手掌及足底开始脱皮;有时表皮呈簇状脱落,下方露出新的正常皮肤。约2个月后指甲和趾甲常出现横沟。整个病程持续2~12周,并往往伴有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

比较严重的表现是约于发现第10日,当皮疹、发热和其他急性期症状开始消退时发生心脏炎。患者面色苍白、发绀、乏力、胸闷、心前区痛、心音低钝,心尖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奔马律或早搏。经临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放射线检查约50%病例发现心脏损害,包括急性心肌炎、心包炎、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采用无创伤性检查发现20%病人因冠状动脉炎而引致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瘤在起病最初4周检出率最高,以后逐渐减少。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瘤约达60%。冠状动脉瘤直径小于8mm者可以退缩;大于8mm者不能退缩,容易发生冠状狭窄或闭塞,而引起心肌梗塞。必须指出,心脏炎与冠状动脉瘤的形成相互无关。

其他表现尚有主要累及大关节的关节炎或关节肿痛、虹膜捷状体炎、中耳炎、肺炎、无菌性脑膜炎、腹痛腹泄等。少见的表现有肝炎、胆囊水肿、肠麻痹及肠出血、胸腔积液、肛周皮肤潮红、脱皮以及颅神经麻痹和脑病等。

四、川崎病诊断检查

根据临床表现,并排除其他疾病,下列6项中具有5项即可成立诊断。

⑴持续发热5日以上。

⑵双侧结合膜充血。

⑶多形性红斑。

⑷口唇发红,草莓样舌;口腔及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

⑸急性期手掌与足底充血、硬结性水肿,恢复期指尖开始脱皮。

⑹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肿大。

五、川崎病治疗方法

多数情况下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可用阿司匹林80~150mg/kg,分4次口服;按血药浓度20~25mg/dl调整剂量。发热期过后可减少剂量 5~10mg/kg,每日一次;阿司匹林能减缓冠状动脉瘤发生和防止血栓形成。治疗中应经常进行心电图检查和二维超声心动图追踪,必要可做冠状动脉造影。阿司匹林疗程根据临床病程而定,一般宜服数月;如有冠状动脉瘤发生,则治疗应持续至冠状动脉瘤消退。

有发生冠状动脉瘤的高危病人,在应用阿司匹林的同时,尚可予γ-球蛋白每日40mg/kg,连续5日。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γ-球蛋白能显著减轻冠状动脉病变。

对肾上腺皮激素的应用尚有争议。有人认它能促进动脉瘤形成;但也有报道在发病早期应用冲击量糖皮质激素能防止冠状动脉瘤发生。

少数冠状动脉瘤较大而不能退缩者需作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把川崎病当成感冒(ZT)

■川崎病不是常见病但近年有增多的趋势

    川崎病是由日本川崎医生于1976年首先报告的一种小儿科疾病,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该病的病症主要在皮肤、黏膜和淋巴结,故又称做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至今人们还不清楚这种病的确切发病原因是什么,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对某种病菌的反应。川崎病不是常见病,但近年有增多的趋势,据流行病学调查,北京地区小儿川崎病的发病率在19-30/10万人左右,多见于8个月到4岁之间的幼儿,偶尔也会有大一点的孩子患病。川崎病虽然叫“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其实质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可以侵犯内脏器官,如心脏、肾脏、消化道,甚至还会侵犯大脑。川崎病不遗传,不传染,目前也没有什么好的预防办法。

    ■冬季是川崎病的高发季节常被误诊为感冒

    川崎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冬季,其首发症状是发烧,身上伴发有红点,所以常常会被误诊为感冒、麻疹或猩红热。但川崎病在症状上同感冒还是有区别的,不像感冒那样咳嗽、打喷嚏、流鼻涕。一般的感冒发烧3天后症状就会缓解,体温也开始下降,但川崎病持续高烧,体温在38~39摄氏度之间,发烧可持续5天以上。发烧两天左右时全身会出现各种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疹,嘴唇发干而有裂纹,口中黏膜发红,舌头上长出红色的小疙瘩,十分像新鲜杨梅的“刺”,称“杨梅舌”。两眼充血、发红,手脚关节发硬肿胀,指(趾)处可见红斑,体温下降后,手脚尤其接近指(趾)甲部位的皮肤会有片状脱皮。颈部双侧和颌下淋巴结肿大。

    目前正是感冒的高发期,如果孩子发烧,特别是持续高烧不退或有上述症状,家长不要以为只是一般的感冒,自己随便给孩子吃些抗感冒的药,要考虑可能是川崎病,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诊治。

    ■川崎病会对儿童心脏等脏器造成危害

    川崎病对儿童的危害并不在于发烧、出皮疹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外在症状,而其真正的危险在于对心脏等脏器的危害。部分川崎病患儿可并发心、脑、肝、肺、肾等多脏器损害,其中,心血管损害最为突出,大多发生于发病后2-3周,可持续数月到数年。川崎病并发心血管损害的类型包括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等。动脉瘤可单发或多发,

    大多可于1-2年内消退,但局部管壁的纤维化可促使内膜增生,导致冠状动脉不能有效扩张,严重者可形成血栓、管腔狭窄闭塞乃至心肌梗死,还可导致严重的心脏缺血症状或发展成缺血性心脏病,是川崎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有资料显示,川崎病患儿如治疗不及时,25%-35%的患儿心脏会受到影响,一旦疑为川崎病时,应尽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川崎病的首次治疗一定要彻底,不要以为孩子退烧了就没事了,尤其要注意心脏、肝脏的保护,密切关注孩子的心脏变化以及血小板等生化指标。

    ■及时确诊川崎病并不难治

    川崎病听起来好像有一种神秘色彩,其实只要诊断准确,治疗正确,是完全可以治愈的,除极个别外,一般不会再复发。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不仅能减轻症状,促进恢复,而且还能防止冠状动脉病变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川崎病抗生素没有效果,消炎药也没有效果,首选药是最便宜、最常用的老药——阿司匹林。该药的作用一方面是消炎,另一方面是防止血小板凝集和血栓形成,预防血管堵塞。早期用量要大,后期可用小剂量,一般可用肠溶片以减少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若经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已有冠状动脉扩张或血管瘤形成,那就要一直服药到病变消失为止。在服阿司匹林的同时,还可根据病情需要加服潘生丁和华法令,以加强抗血小板凝集和预防血管栓塞。有研究认为,急性期给予高剂量阿司匹林和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相对于只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可大大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恢复期改为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来抑制血小板凝固。患儿如果没有发生冠状动脉异常,持续以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6到8周即可停药。如果检查有冠状动脉病变,则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直到冠状动脉恢复正常为止。但并不是每位川崎病患者治疗方法都一样,须依疾病发展的时机而有所不同。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给患儿多喝水,最好是果汁,要注意休息,尤其已发现有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更须卧床休息,恢复期要避免体力活动。口腔、齿龈和咽喉肿痛难以进食的,应予静脉输液或给予流质饮食。患者治愈两年内应随访检查,定期复查心电图、胸片及超声心动图。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8-5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医务专业人员对照医学书籍自己看病是大忌!
小宝宝有病不要耽误,大病小病都要及时就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08-8-5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8-5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HuahuazMM提醒!
我也看书看见过这个名字,当时就觉得好像是在日本挺流行的,就没在意$汗$
在德国看病,德国医生对待很多病症都不能马上判断的,一般都还要看病势走向。但是一般发烧三天不退,我想妈妈们应该肯定会去医院的。
我倒是认为,做父母的应该知道一些常识,其中包括什么时候应该马上去医院看病。;)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8-5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8-5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及时雨,幸好牛牛没事,以后孩子有这些症状,可以提前考虑是这个病,越早发现越好啊,防患于未然
$送花$ $送花$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8-8-5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2-6 04:53 , Processed in 0.063834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