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12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你如何背诵
很多同学说,英语学习是很难啃的骨头,而最难的关节是记忆单词,如何记忆英语单词?大家都会说,背。如何背?看着单词,花时间背。我发现,的确有很多同学是下定决心,不怕 辛苦,背!可在许多情况下,效果不很明显,不久就忘,也不会实际运用。
5 E7 V: u R* ?9 C5 l. K$ n" |2 N5 [! U% E) ^' A
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心血,英语学词更是如此。其实,英语学习本身是一个反复记忆、反复练习、反复使用的过程。怎样有效地记忆单词,我曾困惑过,也用了一些方法,在教学过 程中,慢慢地总结出以下几点:, f# K3 t8 V% g) v2 c4 N9 \3 \+ S
6 v" [" `- R9 L6 r% L1、要音、形、义放在一起记,而不是分开的,要朗读。在背单词时,要有声,让自己听见。有人默背,效果就不如出声明显。疯狂英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读,要读得响,读得 快,读得疯狂,这样,人就激奋,大脑皮层处于活跃的状态,更容易记忆。这种方法的确有用,不妨试试。
1 q& y7 |7 K" y3 j+ e5 A; l g6 c. X8 N
2、单词要放在句子、文章中记忆。单一的一个单词是呆板枯燥的中文解释,很难记忆。例如,right一词,它可以作名词解释为权力、右边,作形容词意思是 对的,以及副词 意思是恰当地、正就,还有短语on the (one`s)right在……右边,all right这个短词又有很多解,right away马上,以及复合形容词right-handed用右手的(与左撇子相反),rightly确实地等等……
3 a4 {) o- W L( i2 E
) m/ x" I+ c( b; ]$ e( q0 S 在文章中,有更多整体的内容可以表达。而且,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不断地重复使用所学的单词。这样,就不会使所背的单词被遗忘,也巩固了学习成果,而且,英文阅读也可以 丰富我们的知识,对西方文化有 所了解,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趣。另外,记忆单词可以归类,例如:“取得”,我们可以有get、attain、reach、achi eve.可以从词缀上记忆,有些动词加了一定的后缀变成了名词,哪些以t结尾的形容词将t改为ce成了名词,哪些形容词加ly变成副词,而哪些以ly结尾 的仍是形容词等等 。5 g" j/ ?9 ~& L' y
. {* E! a, V; o8 \8 f0 t7 q 第二节 不同层级语言单位的记忆/ M& {" X# h; |& e- Q4 {
6 B \! {; M+ F( c 语言材料包含不同层级的语言单位。所有层级中词、句、语段应是最主要的单位。不同层级语言单位有不同的记忆特点。本节将就这三个层次的记忆进行必要的分析。
+ K$ n4 [. S7 w! q$ g) R8 @- y% e1 Z( E* T+ o
一、词汇的记忆& X) s c/ S }# L
9 }5 O3 F/ o: v 词是语言的一个单位,是可以单独用来构成句子或话语的最小单位。学习任何语言都必须掌握大量词汇。词汇的记忆对学习外语说来,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 面。然而,在外语教 和学的实践中,许多单纯背诵词表的学习者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很少能学有所成。从而在外语教学中对是否要组织词汇教学和如何学习词汇,一直存在着不同的 意见。现在看来, 一味强调熟记单词,以为只要记住些单词就能掌握一种语言的观点当然不对,而仅仅强调以句子为基本单位进行学习,完全忽视词汇的掌握,同样是错误的。因为前 者孤立记忆单词不 易记住,即使记住些单词也很难在言语中使用;后者在句子学习中固然也能掌握单词,但完全开词的学习,对词的理解不深,记忆不牢固,而言语使用过程中实际上 要求对一个个替换 框架中的空位迅速用词来填补。不仅如此,一个单词在很多情况下也可以是句子。对话中的简单回答,也往往是一个词。词的熟记对掌握语言的重要性是无容置疑 的。强调记忆各种层 次上的语言材料,在重视句子教学同时也重视词的教学实属必要。因而学习外语必须十分注意词汇的记忆。应了解有效记忆词汇的原理和方法,这才能使外语的教和 学事半功倍,而不 是相反。 k* i$ x' T$ f& V) L4 w: {
8 Y. m! X2 f" t8 a' T) ? 如前所述,记忆的恢复有两种形式:再认和重现。对记忆词汇说来,极应注意这两种恢复形式的特点。每个外语学习者都用各种方法记住了不少外语单词。所记 住的这些词,一般都 能用来理解外语材料。当然这里所说的记住,首先是对所记的词已有正确理解。至于表达,至于在言语中使用,则往往只能是所记住的词中很少的一部分。这就是我 们前面提到的不同 的掌握程度。领会式掌握总是先于复用式和活用式掌握语言材料。领会式掌握的突出标志是理解,仅仅要求对记忆的材料再认,即当原刺激重新呈现时能认出;而复 用式和活用式掌握 则突出表达和使用,要求对记忆的材料能够重现,即当原刺激不存在时能够回忆出来。这虽是一个完整的掌握语言过程的两个阶段,但由于人们学习外语的条件和要 求并不完全一样, 不同阶段的水平也可以成为不同学习者各自的学习目的。不同的目的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此我们在谈到词汇的记忆时,不妨就再认和重现这两个方面来分析。
) R: q2 w' t0 D' A; F3 g& g3 W0 E; D$ [8 l
(一)以再认为主( n0 \( _+ ~: w6 V/ a4 ?+ ]# P4 F
( l( n* |8 S9 m4 \6 u2 ~
在以再认为主的教学活动中,首先应帮助学生理解生词意义。学习者应当知道,一段材料中如存在少量生词,有时并不妨碍对材料的理解,反过来,在理解整段 材料之后,对个别生 词倒反而能够猜出其意义。学习者还必须明确,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下子记住任何一个词的全部意义,只能是先记住词的一般意义。总是要在各种上下文中多次 接触以后,才能逐 渐熟悉一个词的多种意义和用法。不同类型的词,其记忆效果也是不同的。一般说来,比较具体的实词,有着确定的形象,最容易记忆。虚词虽然使用较复杂,毕竟 数量有限,而且出 现的频率高,因而也不难掌握。问题倒是那些不易构成形象的词,亦即那些具有抽象概念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些词都有足够的内容,为正确理解材料所 必需,但有些词太 抽象,而且出现的频率太低,不易记住。因此词汇记忆中最大的问题也正是集中在这些词方面。
% [) j6 f4 {3 p, _- ?
2 D# H$ w( r4 F1 f0 U! V: N其次,词汇的记忆方面,形式可能比意义更重要。我们是依*词的形式引向词的意义的,因为我们总是先看见或听见特定的“形态”,然后试图记忆该形态的意义。 因此在以理解为 主的教学中,应以形式作为通向意义的主要通道。至于产生则正好相反,是由意义引向在特定情境下恰当的形式。关于记忆的研究表明,词是在联想网络中储存和记 忆的。这些联想可 有许多类型,并与许多通道连接。例如,我们的内部词汇中的词,不仅在意义、形式和语音等方面,而且还在视觉上——我们把相似的形状在心灵的视野中联系起来 ——以 在学习和经验这些词的语境中其他部分都彼此相互联系。了解词义就成了了解与其他词之间联想的任务。因而要有效地教词,就必须在联想网络中来呈示要教的
7 F% W4 P8 ^1 H2 X, m9 Z' o; X! |, m& O8 {. K" E
词。
0 U8 ?: o8 v% k
. h0 c/ z' t3 i 研究还表明,心理活动对记忆产生有力的影响,“认知深度”与保持有着紧密联系。意思是说,愈是积极地解决问题,就愈能使信息持久储存。因而组织各种形式的词汇练习很有帮 助。不仅如此,为巩固已学的词汇,还应鼓励学习者运用适当的记忆方法来帮助记忆词汇。
& G6 L z1 K8 `, P6 Y a7 a8 e8 s0 _: E
1.地理位置 这是最古老而为人熟知的记忆方法,其主要依据是,人们就“认知图式”进行操作的事实。“认知图式”是熟悉的视觉形象序列,易于重现。这些形象(位置)通常 可以是处于便于 旅游的通道上,但也可能是在熟悉的房间里的实物,著名故事中的事件或任何其他这类熟悉的序列。要记忆一个词,可形成其视觉形象,并置于想象的图景中的一个 位置上。回忆起这 整个图景时,这些词的恢复也就毫不费力了。例如一批表示身体器官的词,面部有哪些器官,胸腹部有哪些脏器,结合各种器官所在位置进行记忆,显然比记一张词 表,效果会好得多 。如:Tom is a active actor, who acts in social activities actively 。An experiment is valid only insofar as the experimenter学习者不能只是读背词表,还必须结合句子或话语中上下文理解和记忆。' J N6 L: T( s# B8 G/ O# k
; q& k. R9 [! }- K. H
7.多次强化 信息必须经过多次强化才能在记忆中牢固保持。但强化不是机械地简单重复。大量阅读可在上下文中帮助再认学过的词汇;各种形式练习也都具有巩固词汇的作用。 记得五十年代初 期曾经介绍过一种“循环记忆法”。当时的做是定时反复记诵词表。考虑遗忘规律安排反复识记时间未始不无意义,但简单背诵词表毕竟很难提高记忆效果。循环记 忆法的失败,不在 于“多次强化”是否必要,而是在于强化方法上的不足和失当。/ d9 Y) W: Q5 K+ ~+ X" S0 _
2 L4 X8 Y0 A9 M9 l% a# B4 B
8.多通道输入 每个词都有其形、音、义和一定的变化,包括结构变化、语音变化和语义变化。听觉感觉到词的发音而未见过词的形态,甚至根本不了解其词义,这就并未获得理解 达到认知的程度 。对词的掌握总是要视、听、动觉多方面的协同工作。曾为此创造了许多有益的教学方法,也有过不少争论。争论的焦点似乎多数集中在视、听的先后次序上。实践 证明,彼此的做法 也并非水火不能相容,效果也并无太大悬殊。使用每种方法都曾培养过出色的外语人才。问题是必须根据不同的学习条件,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采取不同的学习方 法。由于当代科学 技术的迅猛发展,录音、录象等先进技术进入教学领域,以致有可能创造必要的学习条件来帮助学习。词的形、音、义可以同时呈示,组织多通道输入,使学习者能 够迅速建立各方面联系,准确掌握词的各个方面,有利于理解和保持。) r' X* \& q! K) ?5 a# B
( ?; H% c1 _3 T+ {+ ]9 R$ Q0 z
(二)以重现为主
' {2 o0 h& Y8 p+ e% ]; Z' d0 b5 U3 C& P7 V) P9 ]5 ?: K
在以表达为主的教学活动中,对学习者说来,更为重要的是尽可能迅速而不费劲地运用新储存的语言材料,而不是等待准确掌握所有的词汇(或完美地掌握语 法)。即使他们的表达 还不够标准,也应在某种流利程度上积极参加会话,争取更多使用语言的机会。有人主张在学习初期应鼓励学习者使用“洋泾浜”外语。意在使学习者勇于讲话,不 要怕错。学习期间 使用语言,错误在所难免。怕错就不敢讲,不敢讲就失去练习机会,不能积极掌握语言材料。为避免错误,应在提供的语言材料和学习方法等方面下功夫。例如,在 初期,多用实词, 多用具体名词,多用没有形态变化的名词和动词等等。信息的储存并不能保证恢复,必须考虑使有效利用恢复线索的可能性得以增加的方法。首先是需要侧重词义方 面的方法,因为表 达时必须找到适合特定情况的意义。因而为表达所需的最有效的联想骨干是与词及其意义相联系的。以下是按意义集中词汇的几种方法。: J( x2 q- l2 O) D7 _* Z
" s1 g- \) f3 F1 y
1.情境序列 情境序列是话语中词汇关系的内聚锁链,是由于话语中的主题其目的或其结构而联想的词群;是与特定的情境有关的一些词。例如,关于百货公司的会话,很可能包 含象prise (价格)、floor(底价)、sales(拍卖)、charge(收费)、clothes(服装)之类的词;
+ @- q5 H$ T* ^# e8 D9 y, L
; L; h- C" d2 J7 L1 ]7 l 2.语义序列 语义序列包含由各种推论关系构成联系的词。同情境序列一样,语义序列也是把有关的词集中起来,使这些推理联想更明显。词可归类为:同义词、(sofa沙 发,couch沙 发长椅)、反义词(wide宽,narrow窄)、同座标词(oak, elm栎树、榆树)、上座标词(wolf,animal狼、动物)、下座标词(fruit,pear水果、梨)等。所有这些类别还可按同义词进一步下分。 如正规的和不正 规的同义词(child孩子、kid俚语中孩子);肯定的和否定同义词(thrifty节约的,stingy吝啬的),核心的和加强的词(mad疯狂的、 furious狂 暴的)。另外一种语义序列是刺激一反应对偶,如 accident(事故),car(汽车);baby(婴儿)、 mother(母亲)。人们对一定刺激词的反应似乎有着很大的一致性,应利用这一特点来组织材料帮助学习者形成更有效的联想。
: B) `' U8 v+ X& W' l, c2 d# R. S8 T, y+ b
3.隐喻序列 根据某些比较具体或比较熟悉的事物去理解某些常常是抽象或神秘的事物的隐喻,能对我们的思维和行动的方法施加有力的影响。例如把争论喻为战争" b; z8 O9 U5 _, Q) `
: A0 `# d% Y' G6 {) R, O, d( l 4.搭配 语言中有些词习惯上要求一定搭配词,不能乱用。英语中如heavy rain(大雨), heavy与rain搭配,不用big与rain搭配;convenient time(合适的时间),但不能用convenientperson(适当的人)。每个词有一定的搭配范围,这些搭配范围限制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般说来, 搭配有两个重要 特点。一是一个词的意义同与之有共同联想的词关系很大。这些联想不仅帮助学习者记忆,还有助于确定词的语义范围,能帮助学习者从上下文推断意义。二是搭配 使人能知道他们期 待发现的是哪一类词。人们总是能够从前面一个词预见后续的是什么信息,常能在听到熟悉的搭配的第一部分就猜出其意义。这也是理解组块的另一种表现。总的说 来,由于这些固定 的搭配往往可以作为整体来记忆,从而不仅有助于对词汇的记忆,而且便于在言语中表达、使用。$ r; r3 I& R+ u& v3 b
# {, `% P. P# s( I, M: Z. `! i- k2 u 5.预制言语 从组块的观点出发,可以认为,人们记忆中储存的语言材料,并不仅仅是个别词素和单词,而常常是经预制的组块,也就是一种预制言语。预制言语有利于更有效地 恢复,也有利于 说话者在表达时把注意力集中到话语中较大的结构上,而不是把注意力狭窄地集中在个别单词上。预制言语包括:
9 u" E# X, l& x6 ~$ b- S* s7 n- t; {! \# R8 U
(1)固定短语 其意义常不能用语法的正常规则来分析。这种短语常可用单词替换。成语(如kick the bucket死掉)、委婉语(如powder room女用盥洗室)、俚语(如better half妻子)、复合动词(如put up举起)等均属之。
4 u) H, y! M+ M$ `) r) y
: p! G! a& [: W: Z2 H(2)短语性框架 相当固定的短语包含可作某些变换的定位,多数没有规范的形式(a year ago一年以前, down with theking打倒帝王):问好(how do you do你好);分别(see you later回头见);感叹(you can′t be serious!你不能当真呀!)侮辱(you creep没用的家伙)。
! B2 C) R2 e) ^! p. D2 M& I0 a. |% B& J! o3 y) D% ^+ n# c
(3)指示惯用语 这种惯用语由副句或句子构成,是基本的调节手段。其目的在于表示态度、期待、让步、挑战、防护、支持、退避(as far as I know据我所知,don′t you think你不认为,if I were you如果我是你,for that matte就此而言,frankly, I mean to say老老实实,我的意思是说)等,另外还可用以进行社交行动调控(hey,wait a minute嗨,等一会, nowlook现在你看,see here看这儿,shut up闭嘴,and then what又怎么办)。6 a) Y. m0 @( X+ {# h. m
" b# a- g, u2 J8 {; U* H
(4)引语 不同长度、极少变换的完整话语,常作惯用的组块直接使用,有记忆的序列(数字、字母表、周日)、格言(Thepublic seldom forgives twice下不为例),谚语(A rolling stonegathers no moss滚石不生苔,转业不聚财)以及所有作为单位储存被认为有效的那些组块。其中有些是一般的单位,每个人都可在言语交际中使用,另一些则涉及个人独特 风格和爱好。
, c+ V3 a, _7 [ U# h4 X6 g# Q! ]+ I, r8 R: Q: n! x
潜意识记单词法(混合阅读) 9 [2 E" u. X% C% P9 k& |8 T
I$ P$ {1 }& E0 a 记忆英语单词的困难究竟在哪?是我们的记忆力不好吗?肯定不是。有科学数据表明,人的大脑能容下几十门外语。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记几千单词都觉得非 常困难呢?研究表明 ,这是一种有点象厌食症的不良心理作用, 由于多数人在外语学习时强迫注意力,结果产生了潜意识反感, 使注意力和记忆力都处于麻痹状态。 这种习以为常的错误做法,使外语学习的过程成了学习者信心与耐力被打击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在反复的证明着自己的记忆力不行。那么记忆英语词究竟有没有捷 径呢? ------《科技日报》报道:心理学家发现,潜意识中看到的事物对大脑有着长久影响。由此,科学家认为,无需特别注意,人的大脑也在下意识地接受各种有 用的信息。美国 《自然》杂志报道,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工作的日本科 学家渡边及其同事在研究中发现,潜意识训练有助于提高人们看移动的点的能力。当某个并不特别令人注意的事物不断地在眼前出 现时,会给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哈佛大学研究视觉功能的日本科学家中山对新发现解释说,我们不能对周围的一切都全神投入,事物不断地从眼前经过,大脑 就不自觉地将它们的特征记录下来,这样的学习毫不费力但很有效。渡边也认为,周围环境中有一些不 断发生的,但有着重大意义的信息,这种下意识的学习方式能帮助人们将这些信息结合起来并存储在记忆中。, W, V" N d3 ~+ w; z/ v
& `# V0 T" H/ F. |6 B
另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学习是要积累的,厚积而薄发。我们一定要注意,从平时的上课听起,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文一定要读熟,因为这 会培养我们的语感, 应该说,这是学英语学习的又一重点,我认为一定要重视!也就是说,英语学习不仅要有好的方法,更要有好的习惯,只有这样,再加恒心,就一定能学好!要总结 归纳,要平时学习 时多留个心眼。每位同学都应有一套合适的英语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是我们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思考,摸索出来的,或者向别人借鉴来的,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 的。Qvw中国英语学习网( H0 ~: [8 l% S0 H/ }' F
+ ]5 H' K" K! n& n; N
[ 本帖最后由 Moonriver 于 2008-11-12 15:5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