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mixmas 于 2009-2-14 00:56 编辑
这个周末,14个月大的中荷混血宝宝Tristan又被妈妈抱到电脑前和中国的外公外婆视频交流。"儿童节快乐呀!" 外婆在屏幕上招着手。Tristan朝电脑屏幕伸出小手,似乎想触摸到画面里的外婆。虽然荷兰没有庆祝六一的传统,但欢庆节日时的特别气氛对于年仅一岁多的Tristan宝宝来说并不陌生,在他的日托班里,每天都有新花样,开心的日子天天都像在过节。
。。。。。。
不同观念
荷兰的日托所为0 至4岁幼儿开设,婴儿满6周即可送去。Tristan的妈妈在宝宝满3个月时产假期满便又开始上班了。当时外公外婆来到荷兰又帮着照顾了两个月。然而签证期一到,外公外婆不得不返回中国,而爸爸妈妈也不得不送5个半月的Tristan上日托所。
日托所对荷兰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尽管也有相当一批荷兰母亲选择全职照顾孩子,但还是有不少成为父母的人由于经济因素或个人追求希望坚持工作,加上荷兰政府为了鼓励女性重返职场,对日托行业投入大笔津贴,使日托所在最近几年得到蓬勃发展,有时甚至人满为患。
而对于习惯了由祖父母照顾幼小宝宝的中国人来说,送几个月大的宝宝上日托所,由一群不相干的" 外人" 看护,而且周围竟然还有不少其他的婴儿,这简直令人难以想像。Tristan的妈妈事先已从好几个同为母亲的中国朋友那里取了经,因此并没有太多疑惑和担心,而即将回国的外公外婆则顾虑重重。
踏入小小社会
Tristan每周上三天日托所,从早上七点半到晚上六点。正式上日托所之前,这个离家不远的日托中心特别安排了三次试上:第一天让宝宝来适应两个小时,隔半周的第二次试上为4个小时,再隔半周后则要呆满8个小时。Tristan的外婆坚持要求在这三次试上时负责接送,以此来亲自对荷兰的幼儿日托探个究竟。
宝宝Tristan似乎天生就善于适应陌生环境,从第一次被送去开始就很少哭闹。外婆和妈妈审视地打量着这间婴儿班活动室的每一个角落,年轻的老师告诉她们,根据《托儿法》规定,这样一个0-1岁的班级最多12个宝宝,每四个宝宝需要一名老师负责。活动室连着厨房和宝宝睡觉的休息室,地板,墙壁,桌椅和柜子到处显得干净卫生。虽然满眼都是玩具和花花绿绿的装饰,却并不显得凌乱,反倒令人觉得温馨而快乐。这个时候,地上有3个一岁左右的宝宝爬来爬去玩玩具,一名老师正坐在沙发里给一个看上去差不多刚满一个月的婴儿喂奶瓶,沙发旁的地上还有两个摇椅,Tristan正坐在其中之一冲着外婆和妈妈一个劲地笑。
老师递给妈妈一本厚厚的空白日记本,告诉她这将是Tristan的日常行为报告,日托班将会每周一次记录下宝宝的作息,表现以及成长中的各种变化等。接着,老师又拿来一本A4纸大小的教学大纲,里面列出一天的集体活动日程与作息安排;还有各种事例分析,表明日托所对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将如何对待和处理;以及一系列制度与规范。外婆显然对所有的一切表示赞赏,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 我们的基本思想是让孩子们学会公平与分享..." Tristan的妈妈轻轻念出日托所教学大纲里的引言," 真象一个小小社会呀,我们的 Tristan这么小就开始学着与人交际了!" 外婆若有所思地说。
快乐分享
外公外婆放心地回国了,Tristan也在爸爸妈妈以及日托所的见证下一天天茁壮成长。妈妈不知道这是不是上日托所的缘故,总之,一天天长大的 Tristan虽然开始表露明显的个性,却毫不自私蛮横。除了每天的作息极其有规律以外,开始自己用手抓着东西吃的Tristan总爱把手里的饼干香蕉塞给身边的人吃。更突出的是,一岁多的他丝毫不认生,总是自然而然地融入任何新的环境,轻松愉悦地面对任何人。" 也许这就是分享带来的快乐吧..." 远在中国却每时每刻关注宝宝成长的外公由衷地说。
12月圣诞节的时候,10个月大的Tristan在老师的帮助下绘制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圣诞彩球,妈妈骄傲地把彩球挂在圣诞树最显眼的地方。按日托所的惯例,每个小朋友过生日时要在班里举行小小生日派对,和大家一同庆祝;过生日的宝宝通常还要"请客"分派礼物(当然都是由家长准备的,一般都是非常便宜又适合幼儿的小物件,比如宝宝饼干,小画书等)。Tristan满1周岁时,头戴老师特别为他制作的生日"王冠" ,和同班小朋友们围坐一起吃酸奶,还收到了特别的礼物。刚刚过去的母亲节,Tristan送给妈妈一件构思新颖的特别礼物:在老师的帮助下绘制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木头手镯。六月一日国际儿童节,虽然荷兰并不对此有特别的庆祝,Tristan还是收到了来自遥远中国的祝福。其实,在他的小小社交圈里,每天都是快乐的儿童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