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到某高校去讲过一次课,本科.帮同学去讲,结果发现竟然没有人能听得懂,而且毫不知情.当时我简直是惭愧的要死.竟然有人问我对某致命经济学家怎么看.我只能说:我不认识.
我说过,在中国,真正懂经济的是政治家,而不是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知道了,却不晓得原因,更提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偏又整天唧唧歪歪,滔滔不绝,这个就是经济学家;找到原因的,是政策研究室;找到解决办法的,就成了政治家.
30年前邓大爷要改革要开放,简单的说,是与保守派做了巨大斗争的,才让国家转变了思路.这个就是真理标准以及后来的计划与市场的大争论.一句话,很难哦.就如现在美国出问题了,大家都晓得问题所在,但你喊哪个去改革试一哈.不要你的小命才怪.
其实在邓大爷主政的那10年里,国家完全是靠借钱过日子;就如现在的冰岛.主要是向小日本借,大量的无息或者低息贷款才给了我们创业的本钱,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哪个时候中日友好就是政治.
但哪个时候有几个重大的问题没有解决.而且都是钱的问题.
首先是弄钱的问题,也是政府财政问题,一直居高不下的赤字,真的很惨,可以说哪个日子做中国的财长最恼火.不象现在,财政部杂个花都花不完,一年下来竟然还有上万亿的盈余.中国开放前十来年,可以说是举国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赤字问题一直拖到刘部长的时候才稍微平衡,已经很难得了.
其次,是用钱的问题.到现在我都觉得邓大爷是中国历史上甚至世界历史上都少有的人物,其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真的让人想想就拍案叫绝.首先,一上台就搞土地承包,先把农民的问题解决了.占中国绝大多数的人有了奔头,不再闹事,国家局面基本上就控制下来了.再打了一仗,军队也就安定下来了,军国大事,肯定最大,哪个敢闹就是反革命,所以再强的反对派也就不得不平静下来了,政治局面平稳下来.当时花钱最大的是什么?肯定是军队撒,实在养不起,邓大爷一狠心,先裁个百万再说,还是没有钱,也只有头疼医头,让军队自己想办法,也下海经商,想办法弄钱,个人先把自己这摊子养活再说.到后来搞特区,都是经典.不过我一直认为,邓大爷一直没有把国家财政的问题解决.因为哪个时候,方向问题是大问题,闹的不可开交.方法问题是小问题,不过可能也还是哪个时代想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已.
当时财政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中央没有钱,靠借钱过日子.而地方政府特别是最先开放的却比中央有钱的多,可以说富的留油.曾经有天李总理拉下面子向广东李书记借钱.结果李书记说了句:我们没有钱就给回了,把堂堂一总理给顶得下不了台.现在可能有人要笑,但这个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自古以来所以改革的目的都很简单,富国强兵.可当时,莫说强兵,连富国都还不行,虽然改革开放10年了,可中央政府还是看不到钱在那里.如果让我现在来评价,30年来最重要的政策是什么?第一就是两税制,第二就是股改.前者是真正开始让国家开始有钱,开始强大起来,是基础.而后者让中央政府成了世界上最有钱最有控制力的政府.是发展.
去年国家成立货币委员会,选委员,除了强力部门人物外,实际上真正做经济研究出身的只有一个名额.很多所谓的也就是我上面所说的经济学家们到处抨击别人,挤扁脑袋想进去.结果...嘿嘿.还是看深圳的那句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国家选如此重要的人是看贡献,是看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看你到底每天对着媒体说些什么.
知道这一点,就明白这30年来,我们走过的路多么困难,多么不容易.做到现在这个局面,来之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