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德语情态动词“sollen”的情态意义和汉语译法
——兼论如何进行德语情态动词教学
(New Study about the Use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Modal Verb “sollen”)
摘 要: 本文通过详细介绍德语情态动词“sollen”的用法及相应的讲解方法,探讨如何进行德语情态动词教学。“sollen”的用法可以分为两大类:“sollen”与主语发生关联的用法及“sollen”与说话人发生关联的用法。情态动词“sollen”并不等同于汉语中的“应该”,译成汉语时应根据“sollen”的具体含义选择合适的译法。本文接着介绍了讲解该词应注意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德语情态动词教学的若干原则。
关键词: 情态动词,“sollen”,教学方法, 与主语发生关联,与说话人发生关联,汉语译法,。
德语情态动词历来是德语教学的难点之一,而情态动词“sollen”的用法对初学者来说,无疑又是难点中的难点。本文以“sollen”为例,主要就“sollen”的情态意义、汉语释义及课堂讲解方法作详细的讨论, 介绍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并试图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归纳出德语情态动词教学的若干规律, 供大家参考。
一. 关于情态动词“sollen” 的情态意义
在德语情态动词研究方面,德语国家一些专家倾向于将其用法分为两类:情态动词与主语发生关联的用法及情态动词与说话人发生关联的用法 (subjektbezogener Gebrauch der Modalverben & specherbezogener Gebrauch der Modalverben)。笔者认为这种分类较为科学,同时还具有直观性和易于为学生掌握的特点。本文在讨论情态动词“sollen”用法时也采用上述分类法。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员对情态动词“sollen”的情态意义往往辩析不清,他们习惯于把“sollen”等同于汉语中的“应该”,这种简单的翻译反过来又影响了学员对德语情态动词“sollen”的掌握。
笔者在讲解“sollen”时,将该词的基本用法分门别类,为帮助学员理解,还就每一种具体用法给出了相应的汉语释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介绍笔者在教学时对“sollen”的情态意义做的具体分析讲解。情态动词“sollen”的汉语释义将在对“sollen”用法的具体分析时给出。“sollen”用法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对应的汉语释义的多样性,笔者试图结合“sollen”的具体用法给出其相应的合理的汉语释义。
1..情态动词“sollen” 与主语发生关联的用法及其相应汉语释义
在这一类用法中“sollen”表示主语的行为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而发生,并非出自主语本身意愿,而说话人(Sprecher/Schreiber)只是从第三者(或旁观者)的角度来转述他人对主语的要求。
例1.“Mensch! Was sagt der Arzt immer! Du sollst nicht so viel rauchen!“
在上述例句中,主语的行为(nicht so viel rauchen)既非出自主语本身意愿(该句的行为主体也许是个烟鬼),也不是说话人所要求的(他只是转述医生的话而已),而是源于医生(der Arzt)的劝告。
中国的德语学习者习惯于将这种用法下的“sollen”笼统地译为“应该”,并由此推而广之,一见“sollen”不考虑其叙述方式(是虚拟式还是直陈式)和时态(是现在时还是过去时)便联想到汉语中的“必须”或者“应该”。 事实上,“sollen”在表示主语的行为是因他人的要求而起时,他人的要求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内容(Bedeutungsvarianten),如命令(Befehl),义务(Verpflicht),期望(Erwartung),也可以表现为道德(Tugend),法律(Gesetz)及其它人为制定的规范性文本(Vorschrift)所产生的约束限定等等,“sollen”的汉语释义应视其所表达的具体含义而定,而且该释义要能体现句中主语的行为是因他人的要求而被动产生的。
以下介绍笔者对该用法下的“sollen”进行的具体归类分析。
1) “sollen”表示主语受某种道德,法律约束而必须做某事以履行义务(Pflicht),“sollen”可以汉译为“必须”或者“应该”。
例2.Das fünfte Gebot lautet: „Du sollst nicht töten.“
(基督教摩西十诫)第五诫诫义:你不应该杀生。
例3.Man soll die Wahrheit sagen.
(根据普遍道德规范)人必须讲实话。
例4.Sein Vater hat angerufen, er soll zurückrufen.
他父亲打过电话来,(按理)他应该回电话。
2) “sollen”表示主语按照他人的委托(Auftrag)、命令(Befehl)或指示(Anweisung)行事,“sollen”可酌情译为“得”或者“要”。在翻译时如有可能应尽量 将“他人”点出来,或通过上下文来表明主语行为是受他人控制的。
例5.Ich habe fast vergessen, daß ich Ihnen das ausrichten sollte.
我差点忘了,人家要我把这事告诉您。
例6.Ich soll dir den Brief überreichen.
受人之托我得把这封信交给你。
例8.Du sollst heute nachmittag zum Arbeitsamt kommen und einige Formalitäten erledigen.
(接到劳动局通知)你今天下午得到劳动局去一趟办些手续。
例9.A:Bring mir noch eine Flasche Bier.
B:Ich soll dir ein Bier bringen? Hol es dir doch selbst.
A:再给我拿一瓶啤酒来。
B:要我给你拿啤酒?自己去拿。
3) 如果句中主语是物,或者主语由名词化了的动词充当(这时主语表现为某种动作行为),“sollen”则表示他人赋予该物某种功用(Funktion),任务(Aufgabe),或他人想借助该物达到某种目的(Zweck)。“sollen”可汉译为“用于”,“用作”或“目的在于”。
例10.Die neue Maschine soll nach dem Willen ihrer Erfinder die arbeitenden Menschen entlasten.
根据发明者的意愿这些机器用于减轻人们的劳动负担。
例11.Das Zeichen X soll die zu suchende Größe bezeichnen.
(根据答题者的意思)符号X用于表示所要求的值。
例12.Das Üben soll der Wiederholung des Gelernten dienen.
(根据出题者的意思)作练习的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2. 情态动词“sollen” 与说话人发生关联的用法及其相应汉语释义
如果说在“sollen”的第一类用法(与主语发生关联的用法)中,说话人(Sprecher/Schreiber)仅仅是在转述他人的要求的话,那么在“sollen”的第二类用法中,说话人则借助于“sollen”将自己对主语行为(有时候说话人自己就充当了句中主语)所持的态度非常鲜明地表露出来了,主语行为也不再是因他人要求而被动产生的(但可以源于说话人的建议)。由于“sollen”所表现的“说话人的态度”可以有不同的内容(Bedeutungsvarianten),其相应的汉语释义也因此各不相同。
下面笔者将对该用法下的“sollen”进行详细分析。
1) “sollen”表示说话人只是客观的陈述一件同主语有关的事情,这件事情是说话人从第三者那里获悉的,说话人对其真伪与否概不负责。“sollen”可汉译为“据说”或“听人说”。
例13.Bei diesem Verkehrsunfall sollen drei Fahrgäste ums Leben gebracht worden sein.
据说在这起交通事故中有3名乘客死亡。
例14.Die Deutschen sollen freundlich sein, haben mir mache Freunde gesagt.
听一些朋友说,德国人很友善。
例15. A:Warum ist er gestern nicht zum Unterricht gekommen?
B:Er soll krank gewesen sein.
A:他昨天为什么没有来上课?
B:据说他得病了。
2) “sollen”表示说话人的意见,看法或者要求。这里,“sollen”通常用第二虚拟式以缓和语气。译成汉语时,可以用“还是……为好”这个句型结构。
例16.Es ist schon Zeit. Wir sollten nicht länger auf ihn warten.
已经到时间了,我们还是不要再等他为好。
例17.Du solltest ihn doch mal anrufen.
你还是给他打个电话为好。
例18.Er sollte öfter Sport treiben, denn Sport ist gesund.
他还是多做一些体育运动为好,因为这对身体有好处。
3) “sollen”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说话人对自己行为的不确定或犹豫不决,因此想征求他人的意见。由于这种用法下句中主语和说话人同为一人,故主语为第一人称,“sollen”可用第二虚拟式也可用直陈式。“sollen”可汉译为“该”或者“应该”。
例19.Der letzte Bus ist schon weg. Was sollen wir jetzt machen?
最后一班车已经走掉了,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例20.Ich habe oft Zahnschmerzen. Sollte ich einmal zum Arzt gehen?
我老是牙疼,我是不是该去看一下医生?
例21.Wem soll ich jetzt glauben?
我现在该相信谁呢?
4) “sollen”表示说话人对自己行为的懊悔或对他人行为的责备,惋惜。这种用法中“sollen” 用其第二虚拟式的完成时形式。“sollen”可汉译为“本该”,“本来应该”或者“要是……就好了”。
例22.Ich hätte ihn vom Bahnhof abholen sollen.
我本该去火车站接他的。
例23.Er hätte das gestern nicht tun sollen.
他昨天本不应该做那件事的。
例24.Du hättest ein bisschen früher zurückommen sollen, sonst hättest du ihn kennenlernen können.
你要是早一点回来就好了,这样你就能认识他了。
5) “sollen”用在疑问句中(特别是口语中)表示说话人对某事的否定或怀疑。如果该疑问句是一般疑问句,“sollen”通常用第二虚拟式,如果是特殊疑问句,“sollen” 也可用直陈式。翻译时可以灵活处理,例如可将其译为“怎么可能”,“难道真的”等等。
例25.Woher soll sie das erfahren?
她怎么可能获悉此事呢?
例26.Sollte er wirklich kein Geld mehr haben? Das glaube ich nicht.
他难道真的没钱了不成?我才不信呢。
例27.Weshalb sollte ich das nicht können?
我凭什么就干不了呢?
6) “sollen”表示说话人只是客观地提到将来必定要发生的事情,这时“sollen”用直陈式过去时。“sollen” 可汉译为“一定会”,“将会”或“注定要”。
例28.Er sollte in Zukunft seine Tat bitter bereuen.
将来他注定要为自己的行为而后悔不已的。
例29.Ein Jahr später sollten wir eine große Niederlage erleiden.
一年之后我们将会经历一次大的失败。
例30.Auf dieser Reise sollte sie Hans, ihren späteren Ehemann, kennenlernen.
在这次旅行中她将会认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汉斯。
7) “sollen”用于表示假设的条件句中以表明说话人对假设条件的强调,在这种用法下“sollen”必须用第二虚拟式。具体使用时,“sollen”可以置于条件句句首,但这时要省去引导条件句的连词(如wenn, falls, im Falle)。将带有“sollen”的条件句译成汉语时,“sollen”不必译出,但为了表现出说话人对假设条件的强调,可以选用“万一”,“一旦”这样的假设连词。
例31.Sollte morgen der Regen aufhört, beginnen wir sofort mit der Reise.
一旦明天雨停了,我们就开始此次旅行。
例32.Wenn der Krieg ausbrechen sollte, verlaß dieses Land so schnell wie möglich.
万一战争爆发,你得尽快离开这个国家。
8) “sollen”表示说话人自身强烈情感的流露(如愤怒,不满,蔑视或威胁等)。这种用法下常常省去句尾的动词不定式(听者或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省略的不定式),从而使“sollen”变为实义动词(Vollverb)。在翻译时对于“sollen”可根据上下文灵活处理。
例33.Woher soll ich das wissen?
见鬼,我怎么知道这事?
例34.A:Er hat vorgestern ziemlich heftig über dich geschimpft.
B:Soll er doch ruhig, mir ist es egal.
A:他前天把你大骂了一顿。
B:让他骂好了,关我甚事。
例35.Sie soll nur kommen!
让她来好了,只要她敢。
二. 关于情态动词“sollen”的教授方法
由上所述可知,情态动词“sollen”的情态意义应该说是比较复杂的,其汉语释义也应根据其具体用法而变化,在讲解该动词的时候,笔者以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在讲解“sollen”时应根据学生德语学习的进程按部就班进行,不能因为讲求全面而一下子将该词几乎所有的情态意义都和盘托出,以至于超出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一般情况下,应先教授“sollen”与主语发生关联的用法,等到学生的德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再介绍其第二类用法,即与说话人发生关联的用法。
2. 由于“sollen”的情态意义的复杂性,教师在用母语(这里指汉语)解释其情态意义时,一定要注意正确使用与之相配的汉语释义。在第一次讲解“sollen”时,教师就应该明确指出,不能将“sollen”简单的等同于汉语中的“应该”,“应该”只是“sollen”的众多情态意义中的一种。
3. 通过翻译练习加强学生对“sollen”的情态意义的理解。对外语初学者来说,他们的母语是优势语言,教学实践证明,让他们将其优势语言中的情态意义表达方式,同所学外语中的情态表达法相互转换,可以有效地纠正其对外语情态动词的错误或片面理解,有利于他们对所学情态动词的正确使用。
4. 及时总结,经常复习。每次当学生学习到“sollen”的某一种新用法时,教师应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及时总结“sollen”的有关用法,使学生对“sollen”的情态意义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另外,指导学生经常复习也是有必要的,“sollen”是德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情态动词之一,只有经常复习、经常使用才能真正掌握其用法。
5. 在讲解“sollen”情态意义或做练习时,教师给出的例句一定要有明确的上下文(亦即要有明确的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辩析该词的情态意义。孤立的、单个的句子往往不能体现出“sollen”在特定情景中才具有的特定的情态意义。
三. 德语情态动词教学应注意的若干原则
通过以上对情态动词“sollen”的情态意义及相应的教授方法的讨论, 并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 在进行德语情态动词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原则:
1. 在德语教学初始阶段,讲解情态动词,应着重于介绍其具体的情态意义。等到学生对所有情态动词的用法有了大致全面的了解之后,再引入情态动词的分类法,即情态动词与主语发生关联的用法和情态动词与说话人发生关联的用法 (subjektbezogener Gebrauch der Modalverben & specherbezogener Gebrauch der Modalverben),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情态动词所具有的情态意义的理解,又能帮助他们将各个看似纷繁无序的情态意义分门别类,并从宏观整体上来认识把握情态动词。反之,如果过早引入情态动词的分类法,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尚不牢靠,只会适得其反,引起他们的理解困难和增加其学习负担。
2. 教师讲解情态动词时,应针对每个具体的情态意义,给出相应的、合适的汉语释义。实践证明,正确的汉语释义有助于学生(特别是初学者)正确理解和把握德语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这就要求教师仔细研究各个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并结合汉语的相关表达方式,找出最适合的汉语释义。
3. 无论是在讲解或让学生做练习时,教师应尽量提供有明确上下文(即明确情景)的关于情态动词的例句。
4. 翻译练习有助于学生对相关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的正确理解。
5. 经常复习情态动词,不断加深学生对其情态意义的理解。要真正掌握情态动词的用法,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经常性的复习总结、介绍新的用法及提供必要的练习材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不断加深对情态意义理解。
参 考 文 献
〔1〕 Duden, Die Grammatk, Bibliographisches Institut, Mannheim, 1984.
〔2〕 Ulrich Engel, Deutsche Grammatik, Julius Groos Heidelberg, 1988.
〔3〕 韩万衡:《德语语法专题》。旅游教育出版社,北京,1990年。
〔4〕 唐进伦:《德语语法重点与难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1998年。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