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174|回复: 4

[成长教育] 心理学实验的启示:孩子未来的成功并非因为智力(图) 网易探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2 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提示出自我控制能力对获得成功的重要性。
要知道一个孩子的未来发展怎样,借助一颗棉花糖或许可以做出预测。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开始的。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回忆说,“另一些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这个实验的最初目的是研究为什么有人可以“延迟满足”而有人却只能投降的心理过程。然而,米歇尔在偶然与同样参加上述实验的三个女儿谈到她们幼儿园伙伴们的近况时,他发现这些少年的学习成绩与他们小时候“延迟满足”的能力存在某种联系。从1981年开始,米歇尔逐一联系现今已是高中生的653名参加者,给他们的父母、老师发去调查问卷,针对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学的关系等方面提问。
米歇尔在分析问卷的结果时发现,当年马上按铃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成绩分数也较低。他们通常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而那些可以等上15分钟再吃糖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比那些马上吃糖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实验并未就此结束。米歇尔和其他研究人员继续对当年的实验参加者进行研究,直到他们35岁以后。研究表明,当年不能等待的人成年后有更高的体重指数并更容易有吸毒方面的问题。“但是这都是参加者说的,和他们实际生活中的行为难免有些出入。”米歇尔解释说。因此,去年,现就职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米歇尔教授继续深化这项研究。他挑选出一些当年实验的参加者,用功能磁共振成像仪为他们的脑部进行扫描,希望通过对比扫描图,找出大脑对“延迟满足”能力起作用的特定区域。此外,研究人员还进行了不同的基因测试,以研究是否存在控制“延迟满足”能力的遗传因素。
如果米歇尔和他的研究团队获得成功,那么就可以确定自我控制能力对获得成功的重要性。几十年来,心理学家一直认为智商高低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米歇尔则认为智商能否起作用关键在于自我控制能力,就算是最聪明的孩子也要完成家庭作业。“我们通过棉花糖实验测试的实际是自我控制能力”,米歇尔说,“这项实验迫使孩子们去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都想得到第二颗棉花糖,但怎么做才能得到呢?”
对于当年的实验,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是否愿意等待取决于他们对棉花糖的渴望程度。但是,很快证明了所有孩子都急切想得到第二颗棉花糖。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自我控制能力呢?通过对孩子们行为的反复观察,米歇尔得出结论,秘诀就在于“转移注意力”。肯等待的孩子不会一直盯着棉花糖,他们捂住眼睛、玩捉迷藏或是唱歌,他们对棉花糖的渴望不是消失了而是暂时被忘记。
在米歇尔看来,这个棉花糖实验对参加者的未来有很强的预测性。“如果有的孩子可以控制自己而得到更多的棉花糖,那么他就可以去学习而不是看电视”,米歇尔说,“将来他也会积攒更多的钱来养老。他得到的不仅仅是棉花糖”。
此外,米歇尔和同事们还发现,甚至在19个月大的婴儿身上也可以看出“延迟满足”的能力差异。把婴儿从母亲身边抱走,观察不同婴儿的反应。结果,有些婴儿立刻哇哇大哭,另一些则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克服母亲离开的焦虑情绪,比如玩玩具。当等到这些婴儿5岁大时,研究人员给他们做了同样的棉花糖实验,实验显示,当初哇哇大哭的孩子长大后依然无法抵挡棉花糖的诱惑。
不难得出,“延迟满足”能力有基因因素的影响。但是米歇尔不愿轻易下这样的结论。他认为先天因素和后天的培养同样重要。比如,通过给不同阶层的孩子做同样的实验,他发现穷人家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低于平均水平。“生长在贫苦家庭的孩子相对处理‘延迟满足’的机会就少,而如果不实践就无法找出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米歇尔说,“所以后天的培养很重要,就像我们学习如何使用电脑一样,要从错误中吸取经验。”
然而,米歇尔找到了一个培养“延迟满足”能力的捷径。或许可以通过教孩子用不同方式看待棉花糖来培养着这种自制力,比如把棉花糖看成一幅画。他说:“如果孩子们意识到学会转移注意力和思想就能实现自我控制,那么他们就成功了一大步。
现在,米歇尔正在准备一项大规模实验,对象是费城、西雅图和纽约的4-8岁在校学生,旨在证明这种“延迟满足”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否可以通过教育成功培养。尽管在之前的实验中,米歇尔通过让孩子把棉花糖想象成云朵而延长了他们等待的时间,但是这种方法的持久性还有待证明。换句话说,米歇尔想知道是不是这些小把戏只在实验时起作用,孩子们能否学会这些方法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如选择看电视还是做家庭作业。
研究人员在课堂上进行了初步实验,找出了从心理学角度教授孩子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即通过演示具有示范作用的录影带,让孩子们从录影带中的同龄人身上学习怎样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尽管这种方式的教授很有效果,但米歇尔依然有顾虑。因为当学生们回到家里,面对的是一个相对不受控制的环境,很可能这项实验会失败。米歇尔知道最重要是让学生们把自我控制的方法变成习惯。“这就是为什么父母的作用很重要”,他说,“父母是否每天要求孩子‘延迟满足’?是否鼓励孩子去等待?是否能够证明等待是值得的?这些都很重要。”米歇尔指出一些日常的小规定,如晚饭前不能吃零食、把零用钱省下来等都是对孩子认知上的锻炼,帮助他们养成自我控制能力。但米歇尔认为这些非正式的练习还很不够,实验仍在继续。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5-22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有些东西不用太在意。平时生活的时候就能让孩子学习等待的。
比如要出门完,要等穿好衣服鞋子才能出门。
比如要吃饭,要等凉一点才能吃到嘴里。
比如到外面玩,其它孩子在玩自己孩子想玩的东西,可以告诉她等,或者建议她先去玩其它东西。
这和性格有关系,但是也是一种能力。可以培养出来。
大人有耐心去教,孩子就会学会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2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 成功的方式有不同, 这个太片面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2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 成功的方式有不同, 这个太片面了。
DLIII 发表于 2009-5-22 11:19

嗯, 读到博士, 为人类文明组贡献, 是成功. 钓到一品行优质的金龟婿,相夫教子, 做做自己爱做的事, 平安到老, 也是成功. 我比较庸俗, 相比之下, 希望以后我姑娘是后一种成功.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2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 成功的方式有不同, 这个太片面了。
DLIII 发表于 2009-5-22 11:19

我发现我的眼睛现在有问题,标题居然都没看清。看转帖的东西好像特别不仔细。
我还觉得是在讲不懂延迟满足的孩子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成年以后容易吸毒上瘾之类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7-9 23:38 , Processed in 0.08409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