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从Mr.Blackwell到Perez Hilton,从Karl Largefeld到Marc Jacobs,时尚圈中一直不缺乏“毒舌派”的存在,当中可能还包括时尚编辑、模特、造型师……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他们言谈犀利、毫不虚伪、爱憎分明,当然有时也难免过于主观,但至少他们真实而有趣!当你在听腻那些明星们的虚伪言论,看腻装出来的表情后,你会发现,其实时尚圈中“毒舌派”的真实实在是难能可贵,或许这就是他们持续走红的最主要原因! 谁能“毒”步时尚江湖 Paris Hilton带着她的新男友、Christina Aguilera牵着老公,她们争先恐后地赶往某个派对的现场,究竟谁这么有魅力,能够召集到如此多的大牌?对了,还有Lady Gaga现场献唱……他不是别人,而是好莱坞时下最红的“绯闻男孩”——Perez Hilton,而这个相貌并不算英俊,身材也已经日渐发福,年纪也不算年轻,甚至家世也毫不显赫的男人究竟有什么魅力?答案就是够“毒舌”!凭着这项武艺,他从平民博客主变成了脱口秀主持人,参加各种时尚派对,甚至还成了美国小姐的评委,告诉大家,“毒”也能成为闯荡时尚江湖的绝技!
750) this.width=750"> Perez Hilton 750) this.width=750"> Mr.Blackwell 750) this.width=750"> 被评为“最会穿衣No.1”的女星Cheryl Cole在Perez Hilton的眼中是“贱人No.1” 750) this.width=750"> 小天后Aivil的衣着品位确实值得被骂
靠毒舌走红的八卦天王 “Welcome to PerezHilton.com—Hollywood's Most-Hated Web Site!”(欢迎来到佩雷斯??希尔顿网站,好莱坞最被痛恨的网站!)究竟谁敢这么嚣张,胆敢与整个势力庞大的好莱坞为敌?此人正是Perez Hilton,他为自己封的名号,叫做“卑鄙女王”,或许,也可以用“毒舌女王”或“八卦天后”来形容他,哦,差点忘记了,他其实是个男人,而且和声名显赫的Hilton家族没有一点联系。 这其实是个励志的故事,发着明星梦的年轻人来到洛杉矶,做过“死跑龙套的”,做过兼职记者,还担任过同性恋杂志《Instinct》的执行主编,从一个瘦子变成现在的胖子,明星看来是当不成了,那就写博客八卦明星吧!没想到,这个无心插柳的举动却让他一举成名,那些恶毒、犀利、直接的语言,带点性暗示的幽默,开创了娱乐评论的新方式。他称Nicole Richle的造型师Rachel Zoe为“Raisinface”(像葡萄干一样的皱巴脸),对Mischa Barton说:“你可能终于戒掉了奶酪,但你的腿儿还是挺粗!而且吸烟对你的皮肤不好。”而小天后Avril更是他最常攻击的对象,他直截了当地说她是 No.1 Bitch(第一贱人)、No.1 Idiot(第一白痴)以及No.1 Twatface(第一脑残)! 短短时间内,他在处处树敌的同时,也迅速走红,写书、做各类节目的嘉宾,主持了脱口秀节目,甚至还担任了“小甜甜”演唱会的造型设计。看来,当初还是想借着Paris Hilton的名气来取名的Perez Hilton,如今就连正牌的帕小姐也得来巴结一下,不信,你去看看来他生日派对的嘉宾,Christina Aguilera、Paris Hilton,甚至还有时下最热门的Lady Gaga,哪一个不是鼎鼎大名,这就是地位! 是谁将毒舌文化发扬光大 Perez Hilton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时尚圈中混不吝的“毒舌派”大有人在。早在1960年开始,设计师出身的Mr.Blackwell就开始在报纸上总结每年度的“最差衣着名单”,毫不留情地将所有名人损了个遍。 60年代,他笑话Barbra Streisand“像弗兰肯斯坦男性化的新娘子”;70年代他描述Bette Davis“脚蹬磨破了的旧球鞋,却恨不得将所有优雅都披挂在身上”;80年代嘲讽Joan Collins和Cher身上有“一百万个珠子和一个曝光到极限的屁股”;90年代他刻薄英国王储查尔斯的女友卡米拉“寒酸公爵夫人又来了。戴着一顶过时的羽饰帽,简直就像个侏罗纪时代的鹦鹉活化石。王室垃圾!”形容小甜甜、Paris Hilton是“剥开豆荚上裸着的两粒豌豆”;21世纪来临,他质疑Cameron Diaz是不是得了“色盲”,要不怎么把自个儿搞得像“马戏团小丑”。来到2008年,在他去世之前,他还不忘记将“贝太”Victoria评头论足一番,“她老爱穿紧到不行的畸形衣物”,差点忘了,这并不是第一次,早在辣妹时期,她们就曾经共同出现在这份“黑名单”中。 尽管这份让明星们心惊胆战的“黑名单”已经随着Mr.Blackwell的去世而停止发布,但是,你要知道,一个Mr.Blackwell倒下去,千万个Mr.Blackwell正在后面前赴后继地赶上来,每个人都在觊觎能够接替这个空位,所以一份份的“时尚黑名单”汹涌而出,但实际上,难度实在太大。你要知道,Mr.Blackwell成名的那个时代,人们还在遵循着彬彬有礼的绅士文化,就算内心有再多的不满,外表依旧在克制,所以 Mr.Blackwell过度“直接”的言论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顺便就把自己弄得权威了起来。如今这个时代,人们的胃口早就被八卦杂志、真人秀节目养大,各式各样几近人身攻击的恶毒言论层出不穷,想靠“毒舌”出位,难度不可谓不小,就算是Perez Hilton,也得靠着带点性暗示的涂鸦来另辟蹊径,方能成功突围。但无可否认的是,“毒舌”确实是一个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和条件就能走红的工具,你需要的,就是如何做到更贱、更卑鄙,还有更豁得出去! “毒舌”确实是一个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和条件就能走红的工具,你需要的,就是如何做到更贱、更卑鄙,还有更豁得出去! 相关链接 有关“毒舌”的争议事件 事件一:在今年美国小姐选举中,原本在比赛中一路领先、胜券在握的加州小姐Carrie Prejean,在最后的答题环节中,因为反对同性恋婚姻,竟被担任评判的Perez Hilton给予零分,令她间接痛失后冠。赛果惹来极大争议,有法律专家指出,Carrie Prejean大可采取法律行动,控告遭到歧视,但Perez Hilton除了骂她只有“半个大脑”外,更公开表示她不应被本身的政治立场及信仰左右,因为美国小姐代表的是所有美国人。 事件二:在08秋冬纽约时装周期间,《纽约时报》的时尚评论家Cathy Horyn发表了一篇名为“邮件里没有我的邀请函”的短文。鼎鼎大名的设计师Giorgio Armani告知Horyn的领导:Horyn将不再被邀请出席他的时装秀了,因为Horyn对他的朋友进行了“不必要的讽刺评论”而 Horyn当然没有被这种威胁吓怕,但事实并非如此,她以Armani的信件为契机进而埋头搜寻强有力的回击论点,包括是否应该减少兴师动众的时装秀,改成在网络发布等话题,对时尚界展开极大冲击。 750) this.width=750">
由名模Trya带领的Top Modes团队 750) this.width=750">
Hilary Alexander 750) this.width=750"> Suzy Menkes 750) this.width=750"> Lynn Yaeger 脱口秀、访谈节目、真人秀……观众最爱看的是什么?那就是主持人或嘉宾的毒舌,如何羞辱参赛者,或是如何刺激来宾,有人说这是一种“恶趣味”,这是没错!但难道这不就是人类的本性?谁要看那些粉饰太平、温温吞吞的虚伪面孔?能大胆直接地表明内心中的真实想法,难道不是更值得推崇的事?! 响鼓还需重槌敲 大概很多人都是在看了《American Idol》《American Next Top Model》之类的选秀节目,才首次领教到毒舌派的威力。在以往此类节目中,这些通常被称作是“老师”的评委们,在大家脑海里的既定形象都是循循善诱的温情面孔,可没想到的是,这些看似绅士面孔的评委们却以直接而犀利的话语、毫不留情的指点,让电视机前喜欢大惊小怪的观众们都吓了一跳,原来做评委还能做成这样?! 你见过当冠军下台向评委致谢时,一脸不屑的评委大叫着说,“我不喜欢你,我并没有选你”的尴尬局面吗?这个评委叫做Janice Dickson,是过气超模,她还这样形容过某位参赛者的相貌,“你一笑,露出牙齿就好像外星人”。当中,也有评委丝毫不带感情色彩地将一个身材不够纤瘦的参赛者形容成“一直穿着雪纺的海象”还有诸如“性感得只是会受到低下阶层欢迎,拍拍啤酒广告之类还差不多”……种种毒到不能再毒,近乎于人身攻击的评论,在这些节目中如同恒河之沙,数也数不清。耳目一新的同时,更刺激了收视率,尽管卫道士们提出了非议,但制片方却依旧在变本加厉地鼓励这样的方式,导致这些毒舌评委们甚至成为了大众新偶像,就连过气已久的第一代超级模特Twiggy也借着担任《American Next Top Model》的评委,才重新回到时尚界。 偏偏观众就是爱看这一类的演出,皆因它反映的才是真实的人性,没有错但是比较残忍,可就像“毒舌鼻祖”Mr.Blackwell说的:“占有世上最美丽的衣服却任其成为恶俗,决不能被原谅。我只不过是大声说出了别人的窃窃私语。我的初衷不是要伤害他们。”伤害肯定是会有,但如果能够让人从伤害中反省,也不失为一件功德!毕竟所担任的是评判的角色,难道你还希望他们多慈祥! 毒舌代表着一种权威 又不得不再一次提到《The Devil Wears Prada》,尽管这电影并不是完全真实地在反映时尚圈,但当中Meryl Streep以类似《Elle》时装总监Kate Lanphear的“白发魔女”的发型,穿着比Anna Wintour更具攻击性的服装,演绎出的时尚女主编,张口闭口说着的都是犀利到狠毒的台词,人们还是见到了两个字——权威。 生活中的Anna Wintour也并不输电影,她以“我的读者没有空姐,为什么不写成功女性的乳腺癌”这个理由,而毙掉一组关于空姐乳腺癌的文章。她会为了保持一贯的唯美风格,在为Hilary Clinton拍摄封面图片时要求前美国第一夫人换掉那身“可笑的海军蓝套装”。可是谁又敢反驳她?这是一种独特的气场,需要有一定的底气和资历才能营造出来,就像是时尚圈中最权威的那部分人,他们尽管说话并不多,但可堪称是句句有骨,让人不服不行。 Karl Lagerfeld也是当中的翘楚。反正他老爷子地位摆在那儿,自然不用考虑别人的内心感受,纵然对于同级别的Yves Saint Laurent,也毫不留情地处处批判,“一旦开始回顾,就等于否定日后一切,所以我不回顾,不展望,我只在乎现在。”完全不给这位爱办回顾展的曾经老友留下一点情面。我行我素的他,更对别人的批评不屑一顾,纵然是来自后辈Marc Jacobs毫不留情的指责,“整个巴黎飘扬着YSL的风情,这不是一条金链、一串珍珠、一只菱格手袋所能比拟”,这不是老佛爷有能够在肚子里撑船的气量,而是他早已深谙游戏规则,“做什么都要讲究‘尊重’的话,不如趁早别玩了。”他早就发表了这样的言论。 这也是那些靠“毒舌”打天下的评委们的内心写照,他们不苟言笑、表情冷漠,尽管有时其实是在刻意扮酷,但越是冷冰冰,说出来的话似乎才越具分量,人们才会觉得你足够专业,对你感觉到信任,也会因此而对由你手上选出的选手产生认同感。要谁都像头上戴着大花的杨二车娜姆一般,只懂得坐在评委席上发花痴,而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也只能被当成电视台招徕收视率的工具、观众眼中的小丑,仅此而已。 相关链接 毒舌评论家逐个数 Suzy Menkes 《国际先锋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专栏作家 标志:肥胖身材、蛋挞头 经典语录:“真想徒手杀了Marc Jacobs,有生之年再也不想看Marc Jacobs的秀了。” Lynn Yaeger 纽约《村声》(Village Voice)杂志前时装专栏作家 标志:俄罗斯娃娃式发型和妆容 经典语录:“尼龙Prada包包对地球环境威胁让人困扰,它不像Bottega Veneta的编织包与锃亮的Mulberry包,普通的尼龙包将会在度过时尚晚年之后让动物窒息而死,或被扔在大溪地波拉波拉海滩约数百万年之久。” Hilary Alexander 《每日邮报》(Daily Telegraph)时装评论家 标志:架得低低的眼镜 经典语录:“先进材质营造透明度与朦胧,有些造型却像体育服和女性贴身衣裤合体的怪款式。Karl执著于醒目的结构,结果却像未完成的作品。” Cathy Horyn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时尚评论家 标志:中性黑色套装 经典语录:“我不认为设计师Riccardo Tisci拥有太多的创意而缺乏设计重心,我怀疑他到底有没有原创的东西。” Kate Betts《Time》别册Style #amp#amp; Design策划人 标志:金发、美式装扮 经典语录:“在Ferragamo的发布会上,设计师Cristina Ortiz推出了白色西装外套与宽管长裤的搭配。仅管Wanda Ferragamo在谈起新Ferragamo的风格时,仍会引用她丈夫有关经典和优雅的政策,我们却看不出这些衣服与此有何关联。”
750) this.width=750"> 因Christina Yang一角备受好评的韩裔女星吴珊卓
750) this.width=750">
Leighton Meester扮演的Blair成为“贱女孩”的代表
750) this.width=750">
Jean Paul Gaultier秀场上的模特打架秀让人大吃一惊 750) this.width=750"> Hugh Laurie 将House的“大叔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圈子需要毒舌来制造话题 在炒作就是王道的当下,毒舌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炒作方式,它不像走光、绯闻、不和等等你所能想到的炒作方式,它不需要别人来配合,它只需要你有足够胆量和气魄,然后大胆地说出你的内心想法!当然,你也得有的放矢,不能随便乱放炮,否则小心被冠上“翻版宋祖德”之名,反而让自己成为被炮轰的对象! 撕开虚伪表象后的残酷现实 就像是《American Next Top Model》第一季参赛者Elyse的名言:“没有人在这里是来找朋友的”,那些所谓“输了比赛,赢了友谊”的话语无非只是一句安慰,参加比赛的人谁不想拿冠军,我可不相信有谁参加选美是冲着“友谊小姐”的名号去的。那么,既然如此,难免背后都有一番恶斗在其中。通常的选美比赛都将真实一面掩藏,每个人都温情脉脉,直到比赛完毕后再来踢爆当初曾经受过的种种恶行。反而是《American Next Top Model》之类的真人秀节目来得真实,参赛选手每个都被指定要表现得有型有性格,甚至还会刻意激发他们之间的矛盾。当然,旁观的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炒高收视率的诀窍。 难道你以为身在此山中的参赛选手们并未看清这真相?事实上,对于这项“潜规则”,她们可比我们还清楚,所以她们都甘愿配合并夸张事实(当然有可能也是真的厌恶对方),总之,你会发现最后能够留至五强的,都绝非善男信女,至少有这么一两个是惹是生非而又毒舌到直接可以用Bitch来形容的人物。尤其以第7季的冠亚军争夺战为最,到了最后,两个美女干脆不说话,不微笑,不装朋友,不来虚伪客套,甚至几乎要在T台上打起来……也许这就是2009年秋冬季Jean Paul Gaultier秀上,让穿着重磅皮草的两位模特在快要谢幕时大打出手、头破血流那一幕的灵感来源吧! 是的,我们都提倡心灵美重要过外表美,但超级模特毕竟与“希望世界和平”的选美皇后划不上等号,她们需要的更多的是个性,不信,你看看如今市面上这些超模们,Naomi、Kate Moss……大概你就可以知道,ANTM表现的才是残酷的真实生活。 网络是毒舌文化的元凶 这个时代的变化总是不让人明白的变化太快,过去如“小甜甜”之流的叛逆少女们放荡形骸归放荡形骸,但至少都还残留着敬老尊贤的谦虚态度,如今新冒起来的“85后”偶像们才是真正的混不吝,甚至连遮遮掩掩的修饰也都不要啦! Lily Allen就是当中的积极分子,只因Katy Perry先前骂她是“伦敦小胖妹”而怀恨于心,忍无可忍的她更亲自在网络上开了两个社群,一个是“I hate Katy Perry and her dumb-ass song I Kissed A Girl”(我讨厌凯蒂佩芮和她那首XXOO的I Kissed A Girl),另一个是“Katy Perry? Who in the hell does she think she is??”(凯蒂佩芮?她以为她是谁啊?)就连最喜好明星们惹是生非的英国《太阳报》记者都看不下去,开玩笑地在报道中对这两个女歌手说“冷静点!事情没那么大条吧!”后辈也就算了,就连歌坛大姐大Madonna,也难逃Lily Allen的炮轰,在接受英国版《GQ》访谈时,Lily Allen批评麦姐是“史上最被高估、名不符实的流行歌手”。此言一出,立刻引发轩然大波,但混不吝的Lily Allen非但不觉有什么,甚至还在之后上电台节目时,拒绝为这句话道歉,还添油加醋地辩解:“我不觉得光凭这句话,就可以断定我是个攻击性强的人,只是回答问题罢了!” 要是在过去,这样的偶像早该被封杀再封杀,可是,换在现在,这叫做坦然,这叫做真实,所以她也可以说自己“又矮又胖又丑,因此有些讨厌那些炫耀美丽的女人”;可以公开宣布自己买衣服买到破产,不得不卖掉跑车;可以大骂名牌给她送上的衣服“除了T台上的模特,没有人可以穿下”,但却不妨碍她成为 Chanel 2009秋冬季的代言人。 当然,我们没有否认她的音乐才华,也明白她能这样随便乱说是因为有显赫的背景撑着腰,但你也不得不承认,网络的出现才是毒舌横行的真正“元凶 ”。人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在网上评论任何人,人们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是的,这种伤害人的事儿并不值得提倡,但却无形中将大众对于毒舌文化的接受度培养得越来越高。人们开始不介意展现自己的缺陷和欲望,开始更愿意喜欢真实的偶像,纵然并不完美,可是,就连现在的小孩也都知道,童话式的完美其实并不存在! 相关链接 越是毒舌越走红 《House M.D》House不按牌理出牌的怪医House,一向以奚落人为乐,就像那段经典的对话,“House,你必须找到比羞辱别人更为健康的娱乐方式,比如我觉得保龄球就不错。” House的回应:“是不错,但我更擅长羞辱人……” 《Gossip Girl》Blair 尽管剧中的Blair只是第二女主角,可是骂人不带脏字的她,比起女主角来说,是绝对的有性格,同时似乎更让人印象深刻,她自组的毒词,比如骂 Chuck Bass时说:“Damn that Mother Chucker!”“Basshole!”等,让人对这种牙尖嘴利不服不行。 《Grey’s Anatomy》Christina Yang 亚洲面孔的Christina Yang,非但没有东方女性一贯的温柔形象,反而是话不多,但一出必是“毒招”的角色受到极大欢迎,甚至还曾一度被评为“最美丽的女人前五十名”……我只能说,角色魅力高于一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