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tatzchen 于 2010-9-12 18:28 编辑
5 h4 s6 q. X' Cwilliam现在夜里不醒了吗,醒了要喂奶粉我觉得更麻烦
+ h; ? E, g1 |' G别提我婆婆了,嘟嘟现在认生了,她整天要抱着,搞得 ...
* H g* [4 R; b: z( s( Rlikor 发表于 2010-9-12 15:56  . w9 r+ J" n! Z2 |
, n; [/ e/ g4 q; n8 ?
William从6月份开始睡通觉到天亮,你PP才来几天,不要把嘟嘟立刻塞给他抱,最好熟悉一段时间,以下文章是我以前在网上搜集到的一片文章,推荐给你。我之前就犯了这样一个错误,带william出去玩,别人喜欢宝宝要抱,我就把宝宝直接塞给对方,弄得宝宝之后在街上使劲闹,william不使用奶嘴的,哄了很长时间,后来连笑都不笑了,后来也发生过同样的情况 ,从此以后我提醒自己注意这点 ,如果你的PP非要抱嘟嘟,要反着抱嘟嘟,不要嘟嘟看到你PP的脸。
5 w/ A- e$ A. u: `; U M$ d1 _4 e/ v( j
孩子胆小怕生,见到陌生人就又哭又闹,这可急坏了很多妈妈,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扰呢?
0 H3 Y7 H1 ?# a2 a8 G& s$ s+ W& o- F4 B+ ?( ?( F: q' |
洋洋最近特别认生,只要出去见了陌生人就躲得远远的。如果有人跟他打招呼,她就毫不领情地大哭起来,哭得人家不知所措。有人来家,洋洋一定哭闹不休,直到把人哭走,就算把人哭走了,洋洋还能伤心地哭上十多分钟。为这事,妈妈烦恼不已。
4 O! n( X: j$ A8 W7 |
! m7 ~& M7 w2 d- L专家点评 6 x4 u' j; W. D- D# E* k) L" W2 @) d$ O+ `, ?
/ q- B1 O- r0 D0 W0 V“怕生”是宝宝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它是宝宝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情绪和人际关系获得发展的体现。
# [" s* u! ?( b& k; i4 B
9 L. M' E+ P' }# O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宝宝在3-4个月时已能对妈妈做出反应,只要妈妈走近宝宝,他就会冲妈妈乐,以此表达自己快乐的情绪。当妈妈在屋里走动时,宝宝的目光就会追随妈妈的身影移动,并表现出明显的想要得到妈妈关注的表情。一旦妈妈不予理睬,宝宝就会哭闹。如果发现妈妈不在视线内,宝宝也会以大声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 ?2 F7 l0 I" Y5 v0 s
3 r5 |! \3 Y( f# }5个月的时候,随着宝宝自我认识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宝宝的识别能力不断增强,已能区别父母和其他人。 4 W4 ^2 C, G# x0 C! X8 y* t6 d# Z
. \ n2 A9 R; @- n# D
6个月的宝宝已开始有了依恋、害怕、认生、厌恶、爱好等情绪,对熟人表现出明显的好感,并且能够根据家庭成员的亲近程度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这个阶段的宝宝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就会表现出过敏反应,对妈妈则最为依恋。 ) E+ }( G0 D* i. e- E$ t% p9 O
( v' @2 @2 E5 \
8、9个月的宝宝认生的现象更为常见。1岁多的宝宝已经开始有了独立意识,对什么都好奇,再加上活动范围的扩大,就使得他们有了要离开父母的怀抱去探索周围环境的欲望。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对父母和亲人仍然非常依恋,一旦遇到他从未见到过的人和物体,就可能表现出胆怯的样子。因此,这一时期的宝宝是独立性和依恋性并存。
, w4 j. p2 y6 a" g m) S
1 [- D2 J9 Z* _, p) p2 R" V即便到了2、3岁,宝宝仍然会对陌生人和陌生情景感到恐惧,这是宝宝发展的共性。此外,由于遗传因素的差异,宝宝出生以后所处的家庭教养环境也千差万别,因此每个宝宝认生的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 T& J7 w) S5 w' o" F2 { N+ V9 f/ v: Y2 }
怕生对宝宝来说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父母不注意正确引导而任其自然发展,那么将来就有可能影响宝宝的社会化进程。 ! M0 p4 j) F4 d4 _- F# s, }
Y* A. Q: Q( `5 x3 @
解决策略 0 F% w$ n* M: b2 @# A: O. Z Z+ o
# j" d" B3 |- z1 E" @$ ?3 S4 z! g1、提前预防 / e& k- ]$ l3 _$ w1 b* q6 k- w
Q- c; ?! D% u) {) v! b在宝宝还不懂得认生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带宝宝多接触其他人。比如,让家里其他人员帮着给宝宝喂奶、喝水、换尿布、逗着说话、抱着玩、做简单的游戏,让宝宝不太熟悉的人逗宝宝玩等,通过与其他人的接触,帮助宝宝适应他可能接触到的各种社会环境。
2 D8 u7 Q+ ~; \+ I; Z$ f; ]( P8 {0 Z/ w* S( W3 ~. x8 g
2、逐步扩大交往范围 * h0 L* S, R, u0 z- t+ ~% X
/ L4 z# M5 E0 l$ ~对于认生的宝宝,妈妈可以从宝宝比较熟悉的人开始,让宝宝习惯跟妈妈或者抚育人以外的人交往,然后让宝宝逐渐接触“熟悉的人比较多,而陌生人比较少”的环境,在熟悉了有少数陌生人在场的环境之后,再扩大他的接触范围,让宝宝一点点适应与陌生人交往以及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4 U! x- \% K) ^: e( w
" }$ h/ p# O+ T i+ X, p: k9 N {- ]5 y
3、别强迫宝宝和陌生人交往
/ _" ^5 O; c" [
( t( h% L0 s3 C7 G7 L4 [! P; Z+ L需要注意的是,在解决宝宝怕生问题时绝不能一厢情愿勉强宝宝和谁亲近,这样只会进一步加深宝宝的排外心理。当陌生人到来时,如果宝宝怕生,可以允许他熟悉情况后再逐渐和陌生人接近。如果宝宝不愿意跟陌生人亲近,不要强迫他,更不要让他单独与陌生人在一起。此外,在遇见宝宝不认识的人时,父母要很正式地向陌生人介绍宝宝,并且不管宝宝多认生,都以轻松愉快的态度面对陌生人,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很快消除顾虑。与陌生人磨合的机会多了,宝宝害怕的心理自然就可以得到缓解并最终得到克服。
: i+ y9 n! F' B9 |; \1 G7 ]3 T- N5 l. c4 E
4、尝试投宝宝所好 2 N% x- e$ s& z1 R1 D2 W, F
6 [# B- X/ H& \9 Y
一般宝宝比较喜欢年轻女性和小宝宝,因此,让宝宝接触陌生人可从这些人群入手。当带宝宝到户外玩耍、去亲友家或有友人来自己的家中做客时,父母可抱着宝宝先与那些漂亮阿姨或者小朋友打招呼,讲几句话,让宝宝逐渐意识到除了家里人外,周围还有许多别的人,他们也都是和蔼可亲的,用不着害怕。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这些特点,尽量围绕宝宝的喜好来扩展宝宝的社交圈子。 5 t6 t3 y2 Y. a( D0 |% s, S
0 m* B* L% v( `, t/ x, t" s
5、找机会发挥宝宝强势
: L P0 _) ~/ h. R4 q E' M. a* x1 I" B+ }$ V
平时多观察宝宝,看他究竟对哪些事物感兴趣,然后根据他的兴趣培养宝宝特长,让他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这样可以增强宝宝自信心。宝宝的自信心增强了,怯生的心里也就会逐渐减弱。 Y7 c, i3 _* Z4 p2 `5 V' b# S
: l# b6 Z3 a/ T; V: u2 J
6、培养宝宝安全感 % L* Z R4 P- ^% _! I
, C; t$ n6 N v: R( i# p: O
父母对宝宝的态度、情感要稳定,不要忽冷忽热。照料宝宝、与宝宝接触的时间最好固定,尽可能避免宝宝长时间见不到妈妈,尤其不能以“再怎样,我就不要你了”、“把你给谁谁”之类的语言威吓宝宝。 % [, \7 ?* B+ j$ {
' G9 n( g: j$ A% o+ l7 z, F
7、切忌溺爱宝宝 % T1 T4 R& r: @1 [/ A
1 P! N: N$ t/ c6 M7 f
被溺爱的宝宝很多会胆小。比如看见宝宝正爬向床边,不要表现得过于吃惊;宝宝磕碰了一下,不必过分安抚;宝宝要自己拿杯喝水,就让宝宝自己拿等等。多数宝宝对成人的态度很敏感,如果父母对宝宝总是很担心、很焦虑,宝宝多半就会变得比较胆小。过分认生就是这种养育方式造成的后果之一。
+ h% {( N# _0 R
# C2 `& H: u% l% X# x, Q, R8、交往的方式要得当
" E( U) }$ O( D+ C1 ?* S: ?# W. `$ c1 w( h: @# `3 j* v
宝宝在跟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时,喜欢离对方有一定的距离,不喜欢陌生人触及自己的身体。因此,当你抱着宝宝遇到熟人时,可先自然地与对方打个招呼,谈谈话,待宝宝习惯后再告诉宝宝对方是谁。等到宝宝与陌生人熟悉之后,才可以让他们摸摸宝宝甚至抱抱宝宝,千万不能很突然地将宝宝交给“陌生人”抱,以免加强他的戒备和紧张心理,反而让他更为害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