姽婳将军
发表于 2011-1-20 22:14
也有很多普通人,培养出非常优秀的子女啊,不是只有教育专家才懂得怎么教育子女的!现在社会上有三种父 ...
luckydoll 发表于 2011-1-20 12:0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越来越佩服你了, 很会说话, 思路很清晰, 要是去辩论肯定强{:5_310:}
白妖妖
发表于 2011-1-20 22:20
窃以为啥都有专家,唯独教育孩子没“专家”,牙医比你了解你的牙齿、保险专家比你了解保险,可教育专家未必比你会教育你的孩子。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生活环境也千差万别。
只要你有正常道德标准、具有基本生活常识,教育孩子就不会错,因为这事儿也没个“对”“错”。
譬如打孩子对还是不对,因人而异,反正我是舍不得,而且主要是没用。不过没准儿哪天一怒之下就动手了呢?不过这样肯定是双刃剑,孩子肉疼,我心疼死。
从小父母很忙,对我们姊妹很少“教育”,但耳濡目染,也知道了要诚实待人、勤俭节约等。至于环境不许可,我们没有受过额外的特长训练,也许有点儿遗憾,但这也不是那么重要。如果我有莫扎特的天赋,搁猪圈里也能写曲子。长大成人,条件允许对什么感兴趣再去研究也不晚。但最重要的是,父母已经给我了一个健全的人格。从这点看,我觉得他们的教育很成功。
鸿雁
发表于 2011-1-21 01:46
这个要顶!
chezshen
发表于 2011-1-21 06:03
别人的经验只是借鉴并不是照搬, 呵呵, 当然也有无师自通的, 不过我自认比较愚钝还是想多借鉴 ...
姽婳将军 发表于 2011-1-20 11:0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更笨萨,所以直接想搬,现在看来没用,所以还是自己摸索了
chezshen
发表于 2011-1-21 06:07
也有很多普通人,培养出非常优秀的子女啊,不是只有教育专家才懂得怎么教育子女的!现在社会上有三种父 ...
luckydoll 发表于 2011-1-20 12:0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后面说得对的,我昨天就在看那个谁的,,蒙特所里的,,看到后来总结一点,就是给孩子自由,尽量少管 ,,我觉得说得不错,那就不管吧,,好了,儿子玩性太大,不吃饭,昨晚把我老妈都惹急了,,,,管吧,,,咋管,,搞不清了,真是头大。。。不过我属于第三种家长的,没啥责任心,也没有教育头脑。。。希望儿子别被我耽误了{:4_300:}
chezshen
发表于 2011-1-21 06:09
有的时候“不管”比“瞎管”强啊
这点很赞同的,,只要原则上不出大问题,我现在就不管了。主要是不知道怎么管。
chezshen
发表于 2011-1-21 06:11
呵呵,世界上当然没有绝对的事情,你说的这个还是方法,我强调的是理念,比如说吧,“老子打儿子,天经 ...
luckydoll 发表于 2011-1-20 13:1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也不是说天生下来就是被打骂的,只是有时候他做的实在出格了,实在太不听话了,或者是在怎么了,骂两句还是可以吧,打么就算了,我小时候经常被打,反正觉得打基本不解决问题。现在孩子小,如果大点,讲道理最好了,小时候只要我爸给我揉声细语的跟我讲道理,我就立马伤心的抹眼泪,,因为他说得很对,
chezshen
发表于 2011-1-21 06:15
现代儿童教育学的基础鼻祖还是蒙特梭利,但是她的书学术性太强。其他很多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也都是在她的理 ...
爱的脚步 发表于 2011-1-20 21:4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对的,看完我就懵了,好像什么都不用去管。看来我还没读懂,继续读一遍。 楼主举例的那个爸爸,昨天书里我也看到了,那位爸爸的解决方法是对的。回头我把那段话敲出来,
chezshen
发表于 2011-1-21 06:17
不过我没想到爸爸会扔老大的鞋然后说那些话
我是觉得,两小的肯定都说自己是被欺负的那个,说不清楚,但是 ...
prune 发表于 2011-1-20 22:1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那个爸爸肯定精通蒙特所里的教育理念。。你说得这个是一般的教育方法。大部分家长都这么做,因为以前我们和其他孩子打架,大人也是这么处理的。
chezshen
发表于 2011-1-21 07:02
转段蒙特索利 书里的一段;
在我的实验学校,儿童之家里, 许多孩子在一起活动,有专门的老师察看孩子是否会冲撞或激怒他人,是否表现粗鲁或缺乏礼貌。只要不超越这个范畴,教师们就应该默许,而不是立即制止。做到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经过训练后,不仅要有能力,而且要愿意主动去观察孩子们的这种行为。教师必须是一个耐心的观察者,而不是一个对孩子的举动横加干涉的观察者,她必须绝对尊重自己所观察到的一切,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
这段就是解释了lz例子中爸爸的做法了,不是及时去组织姐妹间的纷争,而是先观察,然后做出正确的反应。。。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