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1-4-30 22:22

(转贴) 回国随笔 -- 一个海龟的国内见闻

作者:Small_Peach
原文地址: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004&postID=27818

回国随笔1       

最近6个月,由于种种原因回国了3次,主要在上海江苏一带转悠。以前虽然也时不常回国,但没有最近这样长时间地待在国内,于是对现在国内的众生态有了比较切实的认识。感想颇多,写出来跟大家分享。

首先是空气污染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上海的天空每天都是灰蒙蒙的,隔着两条街便看不清对面楼房的细节,相当恐怖。马路上永远是怎么也清不干净的灰尘,被路上汽车的轮子卷起尘土满天。那天去浦西一家超市买东西,超市门口是一条主干道,路面的积灰大概有10公分厚,我在马路这边等着绿灯可以过马路,不料接二连三地有卡车开过,把路上的尘土卷起大概足有3层楼高,路人均掩面而行。在国外待了这么多年,我那还习惯这阵势,被扑面袭来的灰尘逼得步步后退,这条马路足足等了10分钟才得以通过,真是受了不少罪。想想国内的人每天都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心里说不出的难受。上海市政建设了这么多年,原先的棚户区现在都改成了新楼房,也没什么人烧煤球炉了,怎么这空气污染还越来越严重了呢?人家东京香港一样人口密集汽车业发达,人家怎么空气就比我们好多了呢?想不明白!回来后看到了广州一个著名医生钟南山先生的话,触目惊心。钟先生说,广州50岁以上的人,肺部都是黑色的。好恐怖!

你要是以为空气污染只是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你就错了。从上海去江苏某地办事,一路高速公路行车数小时,途经昆山,张家港等小型城市,一路空气质量跟上海市没多大区别,反正是隔着几条街就看不清对面房子的细节,比如窗框,门牌号,等等。目光所及之处,所有的东西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空气里。回到美国后,看到蓝蓝的天,绿油油的树林,心里那个高兴啊!人还是喜欢贴近大自然的,在国内,估计大部分人很难体会真正的大自然是什么样的了。

其次是现在国内人的心态跟以前非常地不同,社会开放且环境宽松,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每天在大量发生,几乎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几个国内混的朋友一直跟我说现在ONS怎么怎么容易,听他们吹得神乎其神,信手拈来的样子,我一直以为他们在吹牛显摆,这次算是长了见识。我跟朋友说,听你们吹得这么容易,我倒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孩这样随便,跟我多年印象中的中国女生的形象整个倒了个。朋友说那太容易了,于是带我去了市中心某个最hot的dance club。我们在里面待了大概3个小时,我就见识了2位这样的女孩,都是80后,25,26岁左右的样子。除了感觉气质平平,其他跟一般公司里见到的白领女孩也没什么区别。跟她们分别喝了一点酒,跳了一两只舞,聊了聊天,大概就明白朋友说的事完全是真的。这里就不写肢体活动的细节了,毕竟不是写小说,呵呵。但我相当肯定地知道这2个女孩都挺无聊的,没固定男朋友,而且我可以毫无难度地把其中任何一个带回家。这并非小弟我有什么过人之处,而是她们每天就是这样生活的!朋友告诉我,现在上海有相当数量的女生,经常去高消费场所去喝酒跳舞,借此认识一些“成功”男士,只要还比较谈的来,就到男方家里去过夜,或出去开房。这是她们社交生活的一部分,一方面可能她们也寂寞,另一方面,她们也希望籍此找到自己的男朋友。 Oh my God! 在美国生活的兄弟们,知道咱们有多落伍吧?想到这2个女孩可能过去一周在7个不同的男人的床上过过夜,我是背上直冒冷汗啊,呵呵。对了,顺便对所谓的高消费场所定义一下。我们去的那个dance club,门票大概60元一张,一杯啤酒55元,一小瓶午后红茶卖35元。好像怎么听上去消费也不高嘛。不过朋友告诉我,这消费不高但也不低, 现在上海生活压力这么大,如果不是混得还行的男生,一般也不会去这样的场所混。听上去倒也有道理。

最后想说的是,上海现在外企的职业场,这两年面临着结构型的变化。所谓结构型变化,指的是以前大多由外籍人士担任的工作,比如Regional Controller,Supply Chain Director, Junior Partner等,现在正大量地由本地员工代替。很多职位的工资高得令我们这些在美国打工的人咋舌。我听说的一些职位,一般基本年薪在100万到150万人民币之间,奖金福利另算。另外国内高管的福利,远远不是我们在美国能企及的。四大的Junior Partner,年收入在300万人民币左右。别以为担任这些位置的本地员工怎么牛了,他们也不过30多岁,本科毕业最多加个中欧的part time MBA,英语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应该说整体素质也就跟美国打工的兄弟们差不多,可是时事造英雄啊。在中国现在的形势下,尤其是外企大量本土化的形势下,being the right person不那么重要,at the right place and the right time 才是最重要的。想想我们在美国寄人篱下地混那几万美金的年薪,还要每天为绿卡的事烦心,郁闷啊。
2009.6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1-4-30 22:23

回国随笔4       

上次写了回国随笔之3,无非是夸了夸中国30年来的进步,不料引来了很多人的冷嘲热讽,令我感到莫名其妙。对我的批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说我只写了大城市,没写中国的农村,只写了住豪宅的,没写住平房的,所以是盲人摸象,没有看到中国的实质;另一类问我把中国写得怎么好,怎么还赖在美国不海归? 天那,这都哪挨哪啊?我回国走了几个地方,写点观感,无非是走马看花,有啥写啥,发发感慨,怎么竟招来这么多批评。

第一,我确实是只去了几个城市,没有去农村,所以也只写了城市,难道这也有错?这是写随笔,不是博士论文,不需要面面俱到吧?你如果了解中国的农村多一点,你去写一篇文章,帮助我们多了解一点中国的实质吧。自己不写,却随意批评别人的文章不全面,这种不需要动脑子的评论有何意义?中国这么大,这么复杂,哪一篇写中国的文章不是片面的?

第二,我夸中国的巨大进步,不等于否定美国依然有很多好的东西,不等于说我不认同美国的优点。我一直认为中美之间有巨大的互补性,一边是我们熟悉的文化美食和机会,一边是文明礼貌和公平的社会环境;作为第一代移民,我们注定一辈子都处在顾此失彼之中,难以两全。我写篇随笔夸夸在中国的见闻,跟我是不是海归没有任何关系。海归是个人生活的选择,涉及到家庭诸方面,清官还难断家务事呢;中国的进步是一个社会的大命题,有目共睹。拿一个个人生活的小问题来反驳一个社会的大命题,提出这种问题的方式本身就相当幼稚。我倒是很想知道,为什么一篇写中国进步的随笔冒犯了这么多北美华人?为什么这么多人看不得我夸中国?中国怎么说都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它有进步我们该高兴不是?你们为什么不高兴?这深层的心理矛盾,值得我们思考。

那好吧,既然你们那么看不得我讲中国好,那今天我就来写写中国的问题吧。这下你们总该高兴了吧,哈哈!

在中国各地走动,接触了很多人,有一个观察令我百思不解,就是外面的人往往说中国好,里面的人往往说中国差,究竟什么原因,我也说不好,希望各位发表高见。举个例子吧,我接触了一些海归和台湾人,说起中国的发展和机会都是赞不绝口。一个中年台湾人,听上去不算怎么有钱的,8年前在上海虹桥机场附近买了房子,现在已经翻了好几倍了,一提起他在大陆的房产投资,真是笑的合不拢嘴。他一再说民进党把台湾搞得一团糟,经济也不发展,还是大陆好啊;我接触了一个50多岁的美国人,是一家总部位于纽约长岛的跨国公司的section VP, 过去10年里去了中国40多次,对中国的发展感同身受,感慨良多。在渝兴川菜美食飘香的喧闹声中,这个老美熟练地用筷子夹着水煮鱼片,跟我谈起他在中国十年来的见闻,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我接触了一个菲律宾人,在一家跨国公司的中国总部做财务总监,说起中国的发展他时常流露出羡慕之情,说这里充满着希望,同时对他的祖国流露出深深的失望,他说他们菲律宾政府腐败且无能,把自己国家的经济搞得一团糟,他们作为菲律宾人一点都没法为自己的祖国而骄傲。相反每次看到中国人为自己国家鼓掌自豪的时候,他都很羡慕。不仅是羡慕这个国家,更是羡慕它的人民能为它骄傲;我接触了一个美国公司的高管,是个白人,负责公司的全球信贷业务。站在他这个位置,他看得到全球的经济走势,资金流向,顾客的业务发展和偿债能力。有一次一起吃午饭的时候,他刚刚跟CEO开完会过来,刚刚给中国客户做了一个硕大的框架协议。他对我说,你看吧,我估计不出几年中国就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中国的发展实在太惊人了。这样的例子我可以举出很多,总之一句话,外面的人看中国都觉得它很好。

中国本土的人呢?这就依人而定了,混得好的说中国好,混得差的大骂ZF,但是很有的意思的是,不管混得好的还是不好的,对中国都没有安定感,而且大多都很羡慕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法治安定和清洁。真是有意思啊,好像大家都羡慕身边没有的东西,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一个朋友在上海浦东一家半导体公司做工程部经理,手下管着十几号人,在陆家嘴住着价值400多万的房子,开着福特车,在我看来他的日子过得很不错了。可他对中国一点都不看好,常说这个国家没有前途,他说中国半导体这个行业已经被贪婪给吞没了。前些年跟客户打交道的时候,只要把跟采购有关的的人打点好了就行了,现在是从设计规划到工程维护到采购财务,所有的人都要打点,都要准备钱,否则他们都给你找麻烦。他的客户,一家中国的半导体公司,前段时间从美国买了一台二手维护设备,美国购买价是16万美元,最后通过一家中间公司转手到这家公司是65万美元。这当中的差价呢?据他所说全部分给了客户各个部门的头头脑脑,中间公司只是转转手,也没挣几个钱。他说,你看一个行业已经贪婪到这个程度了,还有希望吗?凑巧的是,回到美国看到了Business Week一篇文章,说中国的半导体行业这些年一直处于over-capacity的状态,投资摊子过大,中国那么多半导体公司,没有一家是盈利的。看了这篇文章,我哑然失笑,是啊,一套设备价钱翻了4倍才买到手,投资摊子怎么会不大?公司还怎么盈利?

另一个朋友在一家外资公司做财务高管,也是衣食无忧,却老是跟我打听北美的生活,对中国流露出深深的担忧。我问他,你日子不是挺好的嘛,打听这些干什么。他说,我日子确实看上去挺好的,什么也不缺,但是我没有安全感,你看,我们吃的东西,喝的水都不知道干净不干净,儿童喝的牛奶居然有三聚箐胺,在路上开车到处都是无视交通规则的人,税务局的人飞横跋扈,我虽然过得不错,但外面穷人那么多,人没饭吃了就什么事都愿意干,你说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怎么能有安全感?我只能无力地劝他说,你放心吧中国不会乱的。但到底中国怎么样,我想他生在其中,总比我知道得多吧。还有一个朋友在一家券商里做证券分析,他告诉我说在他们分析师这个圈子里,没有人相信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也没有相信人中国GDP的增长率是8%以上的,全是水分。他说他最近把中国GDP增长的计算方法跟美国德国等国家作了一个横向对比,说你哪天到我公司来,我把我做的分析给你看,你就知道为什么中国ZF说的数字不可信了。我忙得没时间去,但如果下次有时间,我真的想去看看他到底分析了些什么。

这几个都算是混得好的,至于混得不好的呢,更是大骂中国的现状。一个朋友是美国海归,自费留学来的美国,在美国蹉跎了好几年,拿了两个学位,也没找到什么好工作,签证到期只能回国了。回国后只能重新开始,而中国的房价已经是几年前的5倍了。城市里的女孩都很现实,没有房子的男人,或者说没有能力在短期能买房的男人,现在连找女朋友的资格都没有,基本上已经被排斥在婚恋市场之外了。 他回国2年了,前后交往过2个姑娘,开始时人家听说他是美国回来的,还挺有兴趣。交往几次,女孩就问起他有没有房子,朋友是个老实人,实话实说告诉人家自己留学把以前的积蓄都花了,暂时没有能力买房。你也猜出结果怎么样了,姑娘在第一时间就消失了。这样的故事,在中国的大城市里每天不知道要上演多少回,房子啊,是多少男人的梦魇,多少女人的伤心地。关于房子的事,我下次再专门写吧。

那天晚上,一家跨国公司的亚太区总裁请我在在苏浙汇吃饭,华丽的大厅里雕栏画柱,流水潺潺,穿着整洁的黑白制服的服务生端着美味的菜肴来回穿梭。餐厅里到处都是红男绿女,穿着Burberry的男人,背着LV包的女人,这个世界仿佛到处都是钱。我的酒店跟餐厅仅隔着2条街,酒足饭饱,我谢绝了人家开车送我的好意,决定步行回去。走出没半条街,我就被眼前看到的场景停下了脚步。这条马路在修一个街边花圃,街上的一角被挖开了,一辆卡车停在那里,几个工人正在往下卸水泥板。没有什么起重设备,没有机械,只有两条粗木条搭在卡车和街面之间,两个工人在卡车上把水泥板沿木条滑下来,另外两个工人站在地上接。这水泥板我目测估计能有二三百斤重吧,居然就用这种原始的方法往下卸。万一一根木棍打滑了呢?万一水泥板朝下滑的时候左右不平衡呢?我不敢想....

这就是今天的中国,奢华和贫穷隔着半条街。
2009.11.22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20-10-15 13:39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0-10-16 09:11 编辑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20-10-15 10:47
从2009年底海归到2016年底返美,作者共用7年时间记录了国内的工作生活感悟。

作为70后末期人,他选择回 ...
总结:还是低俗的地方写得精彩些。

通过低俗世界看上层建筑吧:不论男人女人现在在中国的主流是迷失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看别人这个也好,看别人那个也不错,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焦虑。其实也不是算新鲜事,你描述的一线城市的灯红酒绿,90年代末期开始就一直如此,也就是说从差不多1980年生的这一代就开始了。这种迷失感反映在婚恋上就是对感情和性的随随便便,同时和不同的异性谈着感情交换身体成为了普遍现象,惶恐同时没有了方向。

欧美这边当然也有类似的问题,但更多是出现在底层,我本人也有被欧美女孩当备胎的经历,我也知道有的德国女孩专门去摩纳哥的夜店去调金龟婿,但我交往过的欧美女生和我认识的欧美男生里,大多数中产阶级群体还是对情感有一条红线的,亲近而不暧昧。而没有红线的大多是底层出身。

所以我个人认为现在国内社会急需稳定的中产阶级价值观,一种新的主流文化的滋生,这可能还需要20年的时间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1-4-30 22:22

回国随笔2       
       
这是今年第4次回国了,这次在长江三角洲和渤海湾地区转悠,做一些项目。回来的次数多了,对国内的陌生感淡没了,可以说正在逐渐地找回对中国的熟悉感。

第一,空气污染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无论是在长江三角洲还是渤海湾地区,天空整天都是灰蒙蒙的。隔几条街看对面的房子就有点模糊。这种由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等造成空气中微小悬浮颗粒造成的污染国内称灰霾天气。不要小看这种微小颗粒,里面有大量的有机化学物质,在阳光的作用在发生化学反应,对人体的危害很严重。看看国内的报纸网站,有很多”人人都是吸尘器“,”一颗红心两叶黑肺“之类的说法。只是,人们又有什么办法呢?You don't have a choice.渤海湾这里天然的好海景,可惜终日笼罩在尘雾之中,大煞风景。可悲的是还有很多当地人不知道这是污染,见怪不怪了。谈到天气,他们说,你别看那空气不干净,那是水气不是污染,我们这里靠海,所以水气重。呵呵,我在加州待过,知道什么是水气,水气怎么会弄得方圆几十公里终年不见蓝天白云?稍微动动脑子也知道答案呀。

第二,国内现在思想言论确实比以前开明多了。去年奥运盛大的开幕式着实让我们海外华人激动了一会,今年的国庆大阅兵,更是让我们对祖国的信心爆棚,深深地为国家的强大而激动。回到国内跟朋友们谈起这些,发现他们的热情远远低于我们这些海外的中国人。很多人说国家劳命伤财,弄的国库都快空了。这不,今年汽油又涨了,又要准备开征新税种了,等等,真是很有意思。昨天晚上看”看东方“节目,里面的评论员对财政部,证监部,人民银行等国家机构大肆鞭挞。原因是最近几个部委出台了政策要把老百姓交存的住房公积金投入楼市兴建经适房。评论员引用国家若干年前关于公积金的文件指出公积金一但缴存,属于缴纳人所有,任何个人单位无权挪作他用。即便目的正当,也有个手段合法问题。这些部委应该通过全国人大授权,否则他们的做法是违反行为,等等。听上去真是耳目一新。国家办的电视台,竟然在黄金时间的节目里大肆鞭挞国家机构的行为,这在几年前也不敢想像吧?看来中国真的是进步了。不管这种评论有用没用,你得承认它的存在就是进步。


第三,国内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突飞猛进的提高。项目中跟几个公司的人谈起供应链管理,财务准则等问题,发现现在的国内人员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英语程度,都跟国外相当接轨,且大部分没有任何海外学习经验。真是的,美国停步不前了10年,中国大步发展了10年,国内的白领们有了很多实践学习操作的机会。随着以前的国外外派人员和香港台湾人渐渐被内地白领们所取代,他们的见识也是今非昔比。进步啊!不仅在公司里,我们住的酒店,在当地还不算是最好的,但所有的服务人员彬彬有礼,男生帅气女生青春,看到客人统一30度鞠躬,且感觉上人员素质都不错,谈吐得体,服务周到又很人性化。想起美国很多服务场所那些黑人大叔大妈,笨头笨脑的,服务精神不及中国这里的一半,想想就要吐。哎,美国啊,怎么现在越看你越不灵了?我也很痛苦呀,我一直以为你是全世界最好的呀,怎么现在满不是这么回事??

第四,虽然中国年轻人的素质明显跟国际接轨多了,中年以上那一批大多是不行的。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是非常明显的。中年以上这代人,套用一句美国的俗话,真是It's hard to teach old dog new tricks.无论谈吐气质,很多人都令我想起以前那个改革开放前的落后的中国。今天在酒店的电梯里,挤上来一群西服笔挺的中年人。我帮他们按住电梯按钮让他们进来,没人说个谢字。一个个趾高气昂,目中无人,全身霸气十足,十分令人生厌。其中一个黑色西服,却带着一条夸张的Playboy的皮带。他们之间不多的交谈中,几乎都是在以轻佻的语气谈论酒店大堂里几个穿着日本和服的女服务员。看他们的样子,我想不是哪个国家机构的官,就是哪些国企的官。这些人里外通吃,捞足了好处,平时又可以免费蹂躏一些年轻女孩,我想在他们的眼睛里,这个世界真的是属于他们的。可再一想,何尝不是呢?他们这一代人,现在正是当权派,真的是方方面面的领导啊,无语。

第五,很多年轻一辈观念开放,男女关系随便,一夜情泛滥。我觉得这主要原因是在于女性的观念大解放。大多数男人有腥都忍不住的,关键是女人放不放得开的问题。而现在一些女生实在是太放得开了,这才为很多事情创造了关键的必要条件。现在很多女生根本不把上床当什么大事,就好像去健身房锻炼下身体似的,上了就上了,也不要男人负什么责任。哎,这世界变的太快。以前听说一夜情都是在什么小说杂志上,现在多到身边的人随便数数就一堆,哎,难道我现在这么落伍了吗?最酷的是,现在女生跟别人一夜情了,不但不藏着掖着,还跟同学朋友分享有关的故事,没有任何害羞或思想包袱。呵呵,女人都这样了,我都不知道跟男人谈什么忠诚和责任感还有什么现实意义?老话说的好,不是我们坏,是这世界变的快。
2009.10.23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1-4-30 22:23

回国随笔3
       
在国内各地穿梭,每到一个地方都能看到中国30年高速发展的成果,很多进步真是足以让美国等所谓发达国家汗颜。这意思并不是说中国现在什么都比美国好,而是说看看今天的中国,再对比一下30年前的中国,那巨大的变化简直就是一个童话。看看今天的美国,对比30年前的美国,心里十分不是滋味。BusinessWeek前一段时间的一篇文章写得很好,说美国现在的年轻人是the lost generation,因为他们是过去60年来第一代会比他们的父辈过得差的人。在美国今天企业裁员风声鹤唳,大家都pray for 0% GDP growth, i.e. no decline 的年代,中国今年的GDP增长看来铁定会超过8%. 如果这个趋势再保持20年,这个世界将变得我们不再认识。

今天早上,坐在酒店高挑明亮的早餐厅里享受着明媚的阳光。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美丽的海景,海边一幢幢新起的现代化建筑,上面是英文的广告,防波堤里上百艘大大小小的游艇随浪摇摆。看着此景,恍然间不知道自己身在世界的哪个角落。这里跟纽约或迪拜有多少区别?而这里只是中国的一个二线城市。叹息......这个城市的海边修了绵延数公里的绿化带,竟然有近百米宽,真的是十分气派,这城市规划得很有气派呀。

我一再注意到国内从业人员的素质,现在真的是相当的professional。前些年那个只知道吹牛拍马的教育部长搞了高校扩招,中国一下子多出了上千万的大学生,弄得他们找工作的时候灰头土脸。然而其副作用就是把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导入了以前他们不从事的职位,从而提升了很多行业的人员素质。另外,国内现在专门化的职业教育学院相当热门,很多是民办的,比如酒店学院等。其结果呢,是很多以前看来比较抵挡的职位,现在都由受过很好教育的人来做。说句不好听的话,在国内你只要住四星以上的酒店,连餐厅里端水的服务员气质都很不错,桑拿部里技师不少是大学生,这就是中国的现实。

你当然可以骂中国没有人性,如此不把大学生当人。可转念一想,这种现象的专业名词叫over consumption of human resources,也就是人太多了就往低里使唤,可美国就没有这种over consumption吗?美国有的是!你看看美国大公司里人挤人里把着那么些职位,只会动嘴不会动手的白人使唤着英文不甚好的亚裔和第一代移民,部门和部门之间为了推卸责任而大打口水仗,多少美国人在一个公司干了一辈子到退休也拿不到8万以上的年薪。这不也是一种over consumption吗?你再看看这些年多少高智商的博士硕士进入了华尔街,处心积虑地点搞出了financial model, 证明了只要大家不断里发明金融衍生工具就可以大家发财,结果仅10年把美国的经济推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不也是一种over consumption吗?你也可以说,是同一种现象,可是两国的层次不同。确实,层次是不同,但小平同志说的好,发展就是硬道理。在8%GDP 和-2%GDP的比较面前,层次的说法显得很苍白。

当然国内的问题也是很多的。我每次都要写空气污染,真的是因为它每天都令我十分烦恼。这终年不见蓝天白云的日子难过啊。由于空气差,树木植物的也子显的很脏地耷拉着,不像国外的植物那么有生气。去那个数公里长百米宽的绿化带去锻炼,不到半小时喉咙就很难受,这个污染也太厉害了点。

国内的代沟在扩大,明显地感觉到国内80后的女生跟70后是两代人。80后的女生很知道展现自己的性感,似乎也挺享受这个过程,同时对男人的所谓"好色"表现出70后所没有的那种理解和体谅,真的是观念的一次的巨大进步。今天在一个算比较正式的场合,看到一个年轻的女孩,梳着整齐的马尾辫,穿着整洁的牛仔裤,一副干练的样子,她穿着一件衬衫上面4个扣子都没扣,露着白色的贴身园领恤,这一身挺典型的美国式性感的装束穿在一个中国女孩的身上,让我眼睛一亮,呵呵。跟一个80尾巴的女孩一起吃饭,谈起身边男男女女的很多事情,她十分坦然地说起很多事。我相信这些事要是跟一个70后的女生谈,至少不会这样自然。社会变得开放而宽容,这是明显能感受到的。在国内一个网站上看到一篇对比70后和80后女生的文章,作者的口吻是80后女生,酸酸的笔调,非常好笑。

朋友date了一个83年的女生,白领女孩工作十分认真,常常加班到深夜做什么marketing proposal, 弄的我朋友经常对她发火,可那个女孩确总是不生气。朋友在外面还有几个女孩藕断丝连的,时不常出去约个会什么的,那个女生只当不知道,一如既往的踏踏实实跟我朋友好,经常弄的我朋友有负疚感。那个女孩的意思,虽然没明说但挺清楚的,就是说,只要你跟我结婚后一心一意地过日子,婚前男人怎么乱玩都是你的自由我都不干涉。我那个朋友被负罪感折磨了久了,也玩得差不多了,现在决定跟那个女孩结婚了,俩人认认真真在看房子。我很相信他们婚后会很幸福。这个聪明的女孩,以80后特有的宽容和大度,驯服了一个有点浪荡确很相当有出息的男人,这是真正的聪明女孩啊。想想跟李泽楷生孩子的那个梁洛施,可能也是差不多的故事吧。女人能聪明和理解男人到这个程度,真正的女人也。

说到中国现在最令我担心的,就是出门不安全。这主要指的是马路上新司机太多,都是些技术不过关的马路杀手,挺恐怖的。这几年大家有钱了,买车已是稀松平常的事,可驾驶技术不过关那,加上路况远比美国复杂,经常听说各种事故。还有一个是路上画的线对司机没什么制约,经常是压线乱开。昨天过行人斑马线,明明是行人过马路的绿灯,我跟在美国一样目不斜视地往对面走,忽然一辆出租车不知道从哪里窜到我面前,离的仅半米远,还狠狠地摁喇叭,把我吓了一大跳,赶紧让它过去。想想很多可能的因素,如果开车的是个新司机,如果过路的是个腿脚不便的人,等等,这可能就会发生一起事故了。路上还见到一个年轻的女孩车停在坡上挂错了档,一路倒退撞上后面的车.....中国的马路杀手问题,看来若干年内只会更厉害。

2009.11.1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1-4-30 22:24

回国随笔5       
       
这次回国待了一个多月,照例是忙忙碌碌各地走走。随着在国内待的机会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对国内的看法也经历了一个从亢奋到平静到怀疑的过程,这从本人写的历次回国随笔中就能看得出来。这个过程相当有意思,我想我是完整地经历了一个所谓的reverse cultural shock了。在美国待了那么多年,第一次回国时,看到国内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和益发富裕的金领阶层,曾经是羡慕不已,甚至认为美国的月亮已经不如中国圆了。现在呢,看到国内的问题越来越多,觉得关于海归是否值得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中国机会多”那么一句话就可以打发过去的了。

我每次都要写空气污染,环境污染,实在是因为这个问题每天都在困扰我。每天早上出门,看到灰蒙蒙的天空,心情就有些低落。这次在国内待了6个星期,愣是没有看到一天蓝天,走在街上呼吸着污浊的空气,想象着多少肮脏的粉尘吸到了肺里,心里就郁闷。去江苏省一个很不错的地级市拜访客户,路过当地的一条主运河,无数大小船舶在那条河上穿行,运送着从蔬菜到煤炭的各类物资。在一个装卸码头,卸下来的煤炭堆了好几堆,有几个人高,离河沿不到2米远;再过去一点,又堆了几堆黄沙,也是有几个人高,毫无遮拦地晒在露天下。我可以想象如果来一场大风,这些煤灰沙土满天飞扬的样子,可是,谁来管呢?在这个地方,以前的河水是很清的,现在几乎是臭水河一条。我们搞建设才几年啊,怎么就把环境破坏成这样了,而且似乎是nobody cares.一个客户告诉我,他小时候没有自来水,家里就是到小河里挑水喝的,他依然记得那时的河水又清又甜,现在呢,再也不会有人喝河水了,因为全臭了。这只是江苏的一个小地级市,想来也是全国的一个缩影。环境污染,让我担忧啊。我们只是一段时间回国一次,国内那么多人可是每天都生活在这个环境里呀。

如果你问我中国有没有机会,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有,但是,中国现在的机会跟10年前不是一回事。中国现在的问题是房市股市化,股市赌场化,白领民工化。如果10年前你回国,去一个外资企业打工,你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比较从容地买一套房子,过个不错的小康生活。如果你今天回去给一个外资企业打工,恐怕今生也出不了头了。无论是北京上海广州还是深圳,一套市里的房子就足已穷你一生的收入也不够。不是有这么个说法嘛,”工作40年不如炒房3年“,这是中国的现实。在这样的环境里,人心躁动是很正常的。

中国现在另外一个问题是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平。我的一个朋友在一家著名的事务所工作,名牌大学毕业,知名外企经理,已经买了房子,算是白领里也不错的了。可她一直说自己实在是太穷了,她们事务所的员工都这么说。这些人整天在各地出差,接触中国各个阶层的人,眼界广看的多,看到不公平的事情也多。她举例子说,一次她们公司一队人去一个内地的国有企业做项目,整天跟国企的中层干部打交道,尽管脸上陪着笑,但心里很是不喜欢那些干部,说他们说话粗鲁,个人修养极差,且相当的自以为是,一副官老爷做派。项目做完了,他们回到家里,几个月后,听说那家国企上市了,成了股份制公司,而且是什么”管理层持股的“股份制公司。这样一来,原先那些他们非常看不上的干部们,现在身价都在千万以上。朋友问我:你说我们心理怎么平衡?我们这些人无论学习工作修养,从来都比他们优秀。现在我们还在为第一套房而拼命,人家一夜间就是千万富翁了,我们怎么平衡?我无语。

类似不公平的事情还很多。比如,从上海到杭州开车打个来回,过路费高达两百多。明明是用纳税人的钱修的路,还要收过路费,很费解。比如现在媒体都说要收房产税了,明明房价里已经包括了70年的地税和形形色色的各种建筑税环境税契税,有谁去好好看看这些已经收的税里面有多少重复征收的,已经包括了建筑物本体的,看看这个房产税是不是已经重复了;中国买个房子,其实相当于买了个70年的租约,实在是向ZF租了70年房子。明明是租来的房子,还要交property tax,很费解。再比如,现在白领每个月要扣四金,外企白领们交得可不少,可看病实际能享受多少,退休实际享受多少,谁知道,谁在做精算?而国营企业的员工,公务员,离休干部们,他们可是不需要交什么四金的,而医疗退休什么福利都优先。有一个说法,说中国现在的医保制度下,80%收来的钱用到了5%的人身上,白领们整个是一个只挤奶不吃草的牛嘛。所以我说了,在这样的环境里,人心躁动是很正常的。以前看到什么车模故意把裸照视频传到网上,就是为了出名,什么女大学生为了找工作把身体献给班主任老师,什么人为了出名故意出钱找网络推手去炒作,觉得这些人庸俗不堪,现在呢,我很理解她们,觉得她们也挺可怜的,都是生存压力太大逼迫的。我相信天下所有的女人,如果给她们一个宽松优裕的生活环境,谁不愿意作淑女?可惜不是人人都有那个福分啊。

回到美国,去参加了一个学术活动,很多专家来讲课,讨论一些非常枯燥而乏人的technical questions.说实话,这些论题与一般人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如果不是我的饭碗需要我去听,我宁可去看金庸小说。可那么多美国人在里面孜孜不倦地学习,成为一个个课题的专家,什么joint committee的主任,什么emerging task force的成员。我想如果是在中国,还会有年轻人愿意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吗?炒房子不是挣钱快多了?我觉得从基础层面上来说,这就是中国为什么会迎来一次经济危机,而美国为什么会继续繁荣的原因。在美国,只要你认真从事自己领域里的工作,那怕是最枯燥无聊的工作,你也能买上房子过上小康的生活。在中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认真工作已经不是小康生活的保证了。你想过得好点,就必须动点歪脑去炒作点什么,或者依附于什么。如果大家都不能安心于做好本职工作,社会怎么能安宁?我觉得这是中国未来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以前几次写了国内年轻人性观念超前开放,这次也是所听所见多多,尤其是90后,简直就是另一种人类,哪有一丝一毫传统观念的束缚,去宾馆根本就是跟去健身房跑一次步一样稀松平常。呵呵。具体也不想写了。不过想加一句,设身处地地想,我很理解他们。这是国内唯一观念可以开放的非禁区,唯一可以宣泄青春的发泄口,社会压力这么大,人嘛,总是要找情绪宣泄口的。我觉得国内性开放的唯一好处,就是会帮助我们国家降低人口出生率。千万别以为我在开玩笑,你去日本看看就知道了,这个亚洲观念最开放的国家,人口在负增长。个中原因嘛,你自己想想就出来了。人嘛,一生的欲望和福分出生的时候就定额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前面用多,后面就不想了,说到底,就是那么点屁大的事嘛。

国内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你去看了就知道我没有夸大,很客观。每天白天晚上任何时候你打开电视,一定会有几个台在播晚会。什么歌舞晚会,赈灾义演,文化节汇演,选秀表演,等等,不一而足。其统一的特点是帅哥唱歌,美女跳舞,舞台服装颜色绚丽多彩,领导们胸前戴花坐在第一次排,主持人煽情,明明没多少文化底蕴,拼命往文化上靠,不过,真的是挺热闹的,至少很养眼。回到美国看电视,不是朝鲜开炮了,就是哪个州发大水了,然后就是哪个公司又被国会传讯了。要找过歌舞晚会成了不可能的任务。这个时候免不得就想了,哎,还是国内好呀,哈哈!
2010.06.25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1-4-30 22:25

回国随笔6       
       
原先的ID不知怎么就上不去了,所以这里把自己的博客文章重新load一遍。这篇原文发于2009年8月28日,已经看过的读者就对不住了。呵呵。
============================

在国内做按摩
每次回国必做按摩, 花美国一个零头的钱,便可以挑一个女孩帮你按个舒坦,身心愉悦,真乃人生一大乐事也。按摩做多了,对国内的这个行业增加了很多了解,便也是感触多多。写出来供同在美国坐牢的弟兄们分享。也欢迎姐妹们阅读本文,不过对你们可能没太大帮助:)

首先,按西方市场学的定义,国内的按摩服务业现在说完全进入市场化,品牌化,正规化的经营。市场定位,产品细分十分清晰,有的地方打自己的品牌也好几年了,完全可以按自己的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服务场所,而且明码表价,绝不宰客,这跟10年前真是天壤之别。记得10年前在北京,只有一些高档场所才有按摩,而且价格昂贵且服务内容十分隐蔽,要问去过的兄弟才知道那里到是什么样的场子。那时候第一个钟好像是388元,加钟为288元一个。记得一次带客户去北京奥林匹克俱乐部,洗了个澡,做了两个钟的按摩 (注: 正规按摩), 便花了每人1000多,那可是10年前啊,那时大多数人的月工资才2000吧,真是天价。跟现在深圳138元就可以做两个钟,而且饮料畅饮,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呀。

所谓产品细化,指的是你要什么样的服务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场子,明码标价且十分容易找,不用去猜,不用去问,从按摩场所的名称,规模,装修,和服务名称就可以看出服务内容,简直就是一目了然。很多场所经营了好几年了,服务内容十分固定,也有自己的固定客户群和贵宾打折卡,跟当地公安颇有默契;国内现在环境很宽松,只要不象FLG之类地给共产党闹事,政府也懒得管你。你挣你的钱,他收他的税,各得其所,不是叫和谐社会嘛,哈哈。

中国现在是个金钱社会,深圳是尤为突出的金钱社会,完全就是笑贫不笑娼。你去深圳那里看看,向西村这样的地方有无数个亮着红灯的发廊,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来自全国各地,有的才15,6岁,统一价格150元一次,真是令人触目惊心啊。下沙这种地方,很多社区叫二奶村,都是20岁出头的姑娘,被香港人包下。香港的一些卡车司机甚至都在深圳有个二奶,什么叫原始的资本主义?这就是最好的例子。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说得多好呀,原始资本主义是每个毛孔都淌着剥削的鲜血。用来形容现在的深圳,贴切之极。

在深圳罗湖区嘉宾路著名的金光华购物广场对面,有一家经营了多年的太平洋桑拿中心,是很多香港人和内地白领经常光顾的地方。这是个规模很大的场子,光是中间的餐饮区域就相当于一个大型自助餐饭店;正规服务,指压138元两个钟,饮料畅饮,水果任吃,晚上7,8点钟去太平洋,里面可以说是宾客盈门,在餐饮区,男男女女穿着浴衣在那里或吃饭喝茶,或聊天打牌,真是一道奇特的风景。看到一桌象是一群80后的男男女女,在一个桌子上嬉笑打牌,听他们的言语之间很熟络,估计不是同学就是同事。大浴场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在美国真是没法想象吧?

在太平洋挑技师是在电脑屏幕上挑的,现在哪些技师可以服务,各做什么服务种类,技师来自哪个省,统统在电脑上显示得一清二楚,而且有她们的各个角度的玉照,姿势撩人。我选了一个看上去挺可爱的,从照片上看大概20岁出头的样子,随即服务员在电脑屏幕上直接安排好了技师,服务选项和房间,前后不到一分种。天那,真是先进呀,在这个可以同时服务数百人的大型场所,一分钟就全安排好了,这种效率堪比美国Walmart的全球配送中心,哈哈。

到了包房,技师已经在门口等候了,看到我走过去,微笑地鞠了个躬。我打量一番,确实是我在电脑上挑的那个女孩,但看上去怎么象大了七八岁?仿佛在几分钟里面时光流逝了好几年似的,电脑上那个俏皮秀丽的女孩,一转眼变成个风韵少妇了。边做指压边跟她聊天,慢慢知道她来深圳已经8年了,一直在太平洋里面做按摩,结过婚又离了,老公看上别的更年轻的女孩子了。说到这里,她幽幽地说,男人不都是这样嘛,靠不住的,你说是吗?我一时真的是无语。男人真的靠不住吗?我那么多同学同事,结婚多年也不少,对老婆家庭那叫一个好呀,真的是模范丈夫。只是,他们是不可能找一个做按摩为生的女孩做老婆的呀。人生啊,就是个自我选择的过程,女孩去了那样的场所工作,基本上就是把找个好男人做丈夫的机会大大降低了,她们的生活圈子,整天能交往什么样的男人呢?可是,一个从内地去深圳谋生的女孩,如果学历不高的话,深圳又能给她什么机会呢?去火车站那里的金色时代看看,这种感觉就更深了。在此打住不多聊。接触了几个做按摩的女孩,很快便能从她们眼神里看到相似的东西。什么东西呢?很复杂,可是说是6分狡谐,3分迷茫和1分单纯。狡谐的部分是,由于她们的底薪极低,她们是靠客人点种,做回头客,以及小费来挣钱的,于是总是在分析判断这是个什么样的客人,以什么样的代价能换来什么样的回报,是否划算;说到底,就是不断在做risk and return analysis,唉,这些女孩也挺可怜的,挣钱不易啊。说到迷茫和单纯,是她们的生活其实极单调,几乎没时间接触外面的世界,除了排钟,给客人做按摩,就是睡觉休息。眼前的这个女孩居然过了8年这样的日子,让人唏嘘不已。8年啊,她手底按摩过的男人可能有几千个了吧?我想她的世界里只有吃饭,睡觉,和男人三样东西了。男人可能又分为大方,不够大方,小气三种,这就是她眼里的世界吧?深圳啊,真是以牺牲一代人的代价换来了今天表面上的繁华。

在国内做的另一个项目叫精油开背,就是技师用植物精油帮你按摩背上脊柱两侧的穴位。这项按摩很舒服,对于长期坐空调办公室的白领来说可以治疗很多慢性病和隐藏的疾病,但技师相当累。以前经常点钟的一个技师6号是河南人,26岁,做按摩这一行已经5年了。她经常说再做一段时间就再也不做这一行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们20岁出头的时候刚做这一行也不觉得什么,做了几年,把客人的慢性病是理疗好了,病却转移到她们身上了。因为精油开背其实是把客人的病气排出来,但一部分病气却到了她们身上,而她们是不知道怎么给自己排的。我听了真不知道说什么。这次去了那个常去的地方点6号,他们告诉我6号回老家了,不干了。这同样的故事,在国内不知每天要上映多少啊。对了,也许你要问,做按摩这些技师挣多少呢?我来告诉你吧:足底按摩68元,技师提17元;90分钟全身指压138元,技师提30元。做一个客人算一个,无基本工资,无底薪。如果客人选择用精油而不是普通按摩膏,加10元,技师提1元......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伟大导师恩格斯的话吧:资本主义的每个毛孔都淌着剥削的鲜血!
2009.8.28

csugs 发表于 2011-4-30 22:25

哪那么夸张。绝对轮子写的。就这德行,没事儿在家编故事想着法丑化国内的种种。。。这就是包装过的“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论。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1-4-30 22:25

回国随笔7       

这次回去在国内待了一个半月,去了好几个城市。感触颇多,最大的感触我想可以总结为两点。第一,中国真的是变了。我不是说高楼大厦多了,也不是说人们的钱多了,而是说,中国的骨子里已经变了,已经不是原来那个纯洁年代的社会了;中国人的内心世界也变了,传统的东西几乎荡然无存;第二,咱们国家真的是富裕,ZF真的是强大,ZF管制社会的能力越发炉火纯青。所以,如果你还在网上愤青什么民主,该醒醒了。理想就是理想,现实终归是现实。

我一直说要写写国内的房子,一直也没写,主要是这个题目涉及面太多,牵着很多人的苦与痛,不怎么容易写。今天就试试吧。在深圳的时候去看一个好朋友,在中信集团的红树湾买了一套公寓,147平米,1年半前花420万买的,现在已经市价600多万了。朋友说,她工作没几年,一直没什么钱,就是买这个房子的首付还是父母凑的,现在呢,托楼市的福,仅仅一年多时间,人家已经是200多万的身价(净资产)了。我去参观了这个红树湾,房子一边是海,一边远眺香港,一边是高尔夫球场,小区内小桥流水,绿树葱葱,环境十分优美,样板房的装潢几乎让我惊讶得喘不过气来,那雕梁画柱,装金贴玉的架势,五星级酒店根本没法跟它比。你别以为那里只是俗套的摆阔,绝对不是。那设计一看就颇有大家风范,既实用又雅致,很多细节之处颇具有艺术气息,让人看了啧啧称赞。朋友说,这个小区的设计师是几个从欧洲回来的海归,在国外著名设计公司工作了多年,一般他们设计一套公寓内装潢的价格就是几十万人民币。说实话,我觉得这钱真的是值的,因为设计得确实是好。

朋友告诉我,深圳有钱人实在是多,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现在有个说法,“百万是穷人,千万刚起步”。就这样在我看来已经是极品的红树湾,依然不算是好房子。离这个小区不远,有一个全部实现电子智能化管家的小区,据说你只要在下班的路上给家里的电子管家系统打个电话,就可以遥控调节好家里的温度,湿度,甚至把洗澡水放好。这个小区里的私家车如此之豪华,开宝马7系进去的人会觉得十分没面子。小区的房子起步价1500万以上,去买的全部现金交易,从来没有什么按揭贷款的说法。我没敢去看这个小区,生怕太受刺激。

我以前说过,中国现在的房子是多少男人的梦魇,女人的伤心地。为了房子,每天不知道多少伤心的故事在上演,多少眼泪在流淌,多少人的希望在破灭。在80后中间,房子还有一个特别流行的外号,叫“爱情杀手”。这里面的故事,我可以写几页,你们也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就不写了。不过这次回国我又有了一点新的观察,咱们国家在61年前向世界宣布我们消灭了阶级之后,今天又通过房子这个途径,十分成功地把社会割裂成了两个阶级,那就是有房阶级和无房阶级。你去跟有房子的人谈谈,看看他们的骄傲满足的样子,再去跟无房的人谈谈,听听他们的沮丧和绝望,你会明白,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很难逾越了。在房价日涨夜涨的今天,对于一个在大城市的工作的普通白领来说,买房子,是个无比沉重的话题。

房子简单说到这里,下面谈谈国内的女生。是的,我是个大俗人,就这点眼界,你们拍砖就轻点拍吧。先从上海的地铁说起,这几年上海的地铁修的四通八达,让人惊叹。这次回去,注意到城隍庙,嘉定,松江都通上地铁了,吃惊不小。几次在高峰时间坐地铁,发现了上海一个不小的进步,在每个月台,上车的乘客基本上都能做到在门外列成两队,先下后上,也不需要什么纠察维持秩序。这点素养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看来社会基本设施好了,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礼貌修养还是会进步的,这是一个意外的发现。顺便说一句,我觉得公共场所的空调十分重要,如果地铁里没有空调,大家整天汗涔涔的,就不可能穿得那么礼貌,行为也不可能那么礼貌。这一点,你在夏天去一下内地的城市,立即就会有体会了。

上海现在的马路上的女生真的是敢穿,什么小短裤小背心的随处可见;走在夏日的街头,倒也是十分养眼的一件事。坏就坏在我其中又去了一次香港,然后再回到上海,看法就变了。应该说上海和香港现在在穿着上的区别不大,一样的牌子,一样的款式,说不定很多女生身上的衣服就是香港买的。但是香港的女生走在路上,总有点什么不一样。仔细观察了下,认为她们的眼神不一样,神采不一样,或着说气质不一样。尽管香港也是一个繁华都市,但从香港女生的眼里,许多都能看到那依旧清澈的眼神,或者是挺有底蕴的一丝雅致或含蓄,语言难以表达清楚。你有机会观察一下香港或日本的女生,应该能明白我说的意思。在上海呢,可以不客气地说,街头95%以上的年轻女生的眼里,你只能看到两样东西:肤浅和空洞。是的,那眼神是空洞的,是没有内在涵养的,是没有文化沉淀的,是没有神采的。你也别以为我只是在批评国内的女生,男人也一样,这里不讨论而已。总体来说,我觉得我们国家这些年经济发展确实很快,城市建设也是日新月异,但我们国家把中国文化的传承丢得差不多了。具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身上的破衣服换成了好看的时装,却把魂丢了。

在国内的电视里看到了每年一度的什么电玩游戏软件节在深圳召开,那是软件行业的一次年度宣传和促销盛会。今年的特点是每个公司都请了更多的年轻女孩去做促销女郎。从电视里看,几百个身穿粉色连衣短裙的女生,排成几排,夸张地扭来扭去展示着自己的曲线,对观众挤眉弄眼,说句不好听的,就跟日本AV女郎在做秀一样。我真的不敢相信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一个有着5千年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自己的东西丢弃一尽,把别的国家文化中最肤浅的东西引进来,当成社会进步的前沿,痛心啊。很凑巧的是,在回来的飞机上,身边坐着一个日本人,是东京一个学校的教授,聊了一路,这个日本人告诉我,他小时候读的书里有论语和孟子。我很惭愧地告诉他,我从来没看过论语和孟子,别说这些了,我连三字经都没读过。呵呵,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文化是怎么传的,别的国家当宝贝,我们当垃圾。别的国家的垃圾,我们当时髦。

我是很喜欢和朋友去泡吧的,酒吧是现在社会的情绪宣泄口,你可以通过它看到社会的很多东西。富民路上新开了一个,据说是上海最新最热闹的,用我朋友的话来说,叫美腿如林,呵呵。去看了看,朋友真的也没夸张,穿梭不尽的年轻女孩在那里买醉。看到很多女孩跟在老外的身边,一副自得意满的样子。我的天,这都什么年代了,靠上一个老外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吗?你问过那个老外吗,他年薪挣多少?有多少资产?朋友跟我说了他在这里的故事,他有一次在这里碰上一个吧友,是一个外企公司的IT经理,也是个单身喜欢泡吧的男人,两人喝着酒,看到另外一个30岁左右的女生眼熟,也是经常来玩的,那个女生这次还带着一个年轻几岁的女孩,好像是湖南人,在上海工作的一个小白领,来了也没多久。于是4个就一起喝酒跳舞。过了半夜,说要回家了,4个人竟然像商量过一样的十分默契,那个IT经理带着眼熟的女生回家了,朋友带着那个年轻的女孩回家,4个人还相互道别,好像一场同事聚会的结束,啥事也没有。朋友说,从那个女生略显羞涩和生疏的动作里看的出她也没多少经验,第二天早上那个女孩连朋友的名字电话都没问,就离开了。这就是中国大城市酒吧里每天在发生的无数故事里的一个,是现在都市女孩社交的一种方式。是啊,连女孩们都觉得这种事情很正常,属于正常的社交活动,我不知道男人有什么理由去推脱,或者去傻傻地承担什么责任?在美国的兄弟们,如果你还做着去中国娶个老婆回来的梦,我建议你好好考虑一下,该去哪里找,该怎么找。我不是说好女孩就没有了,而是想告诉你,中国这滩水现在太浑了,清白又正经的女孩很难得。

我对国内女孩的总体看法是,通常23岁以下的女生还是比较耐看的,主要是年纪还小,被社会污染少,眼神里依然还有纯真和清澈的神色,年轻的活力总是感染人的。一过23岁,女生的质量就直线下降,眼里的清澈消失了,中国现在又没有什么像样的主流价值观,人的思想就像蔓生的藤类一样,长的七歪八斜的,反映到外表上,就是低俗的气质和空洞的眼神。另外国内的环境食品污染,大城市的压力和普遍缺乏体育锻炼,对女生也是一种无形的摧残。国内很多女生尽管现在挺会穿的,但平心而论,身材保持得好的很少,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生活在中国大都市的白领,未老先衰啊。我接触了不少白领女孩,觉得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浮躁。大致说来,对工作没多少兴趣也不怎么努力,却希望多挣钱;对男人没多少信心,却还在苦苦地找自己的真命天子;对房价望洋兴叹;对社会很多不公平的事情痛恨而无奈;对美国依然很向往。

顺便说一句,路过广州的时候,那里正闹着什么“挺粤语”的活动,据说号召几千人游行,最后被警方取缔了。这个活动的起因,是因为大量外来人口拥入广州,现在广东话日渐式微,一些本地人想藉此造势来保卫粤语。我很了解他们的感受和心思,但我真的想劝他们一句,哥们,算了吧。大量流动人口和地方语的消失,是现在都市化的副产品,我们都无能为力。上海现在公共场所已经很难听到上海话了,就是个例子。我还想提醒成都,重庆的兄弟姐妹们,你们那里也有很有地方特色的方言,由于处在内陆,这席卷沿海地区的“退方言化”运动还没有影响到你们,但是,现在经济活动衍伸到内地越来越多了,成都和重庆在未来十几年会成为更大的经济重镇。在你们对经济发展和所谓的区域经济中心孜孜以求的时候,赶紧珍惜一下你们的方言吧,因为,它们也开始走上消失的路程了。

湖南常德是个给我感触很多的地方,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只说一个。在常德有个著名的桥南市场,是一个区域的购物中心地。夏天下午7点多的时候,太阳下山了,那里有群众自发的跳舞健身。那天我去联华买东西,刚好赶上一场。上百个30多岁至50多岁的女人排成几排,在音乐下跳健身操。我仔细地看了看,其中有不少看上去依然挺年轻的,我指的是30多岁的那些,跟这一些她们的大姐在跳,我从她们的脸上,无一例外地看到一样东西:疲惫!是的,是疲惫,生活的疲惫。也许她们工作也不顺利,有的濒临下岗,也许她们的男人并不疼她们。每个人肯定有自己的故事,但我确实从她们每个人的脸上都看到了这共同的东西。一个女人,从20岁出头的如花似玉,到眼前我看到的30多岁的焦虑和疲惫,才多少年?才十几年。我真的很感叹,30多岁的女人,在美国正是意气风发呢,在中国许多地方,已经是形同暮年。那里的生活对很多女人,是一种摧残哪。

上海在开世博会,电视节目有一半跟世博有关,一会那个总统来了,一会什么表演了。中国的ZF自从办了奥运会,对举行大型活动日致盎然,也越来越熟练了,说白了,就是越来越会“造节”了。什么都是庆典,什么都能搞成节日。电视媒体给你铺天盖地地宣传,社会名人轮流出来义演,不愁老百姓不来掏钱消费。世博会说目标是吸引七千万游客,我看一点问题都没有。中国有那么多善良木纳的老百姓,给他们每家发一张世博门票就激动得不行,七千万?没问题的。新浪网有人评论说,世博会外国人没忽悠来几个,来的全是中国人。呵呵,中国人好忽悠呀。

坐了几次地铁7号线和9号线,站台更新,设计更好,连工商银行都开进了地铁广场,真是方便啊。一次在走着换乘,冷不经意间看到有一个电视监控摄像头对着我,吓了一跳。从此以后在公共场所开始观察摄像头在哪里。这一观察不得了,发现上海现在到处都是摄像头,呵呵。你去看吧,地铁,商场,火车站,连一些马路上,都隐藏着很多摄像头,我想像着这背后一双双眼睛看着一切。现在国内上网早已实名制了,手机也要实行实名制了。这次坐了几次火车,居然火车也要实名制了,不是进站的时候要查身份证,就是火车上中途查身份证。警察拿着个手机大小的仪器,把你的身份证往上一贴,嘟的一下,信息就传上去了,好先进!我真的是觉得,ZF现在掌控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强,在繁华的都市背后,一张无形的大网监视着一切。市井小民,也就是夹缝中谋个生存,很可怜的。

国内的房价涨个不停,令很多人心烦啊。我以前还看看各种评论,盼着房价哪天跌下来。我觉得很多评论挺有道理的,什么空置率啦,租售比啦,房价工资比啦,等等。那么多理论支持房价会降,那么多国际经验支持房价会跌,还有那么多名人说房价会跌,包括谢国忠,郎咸平。这房价迟早总该跌下来吧?我现在回国的次数越来越多,对中国越来越了解,我是死心了。我现在真心实意地认为中国的房价是不会跌的。所有评论的论据都是对的,什么空置率太高,什么小区晚上没灯光,什么收入比不能超过多少倍。呵呵,全是国外的经验。别把日本美国的经验拿到中国去,甚至别把香港的经验拿到中国去,没用!中国就是中国,中国有太多的理由支持房价高企。只有一个理由支持房价跌,就是弱势老百姓买不起房那!But who cares? 以前我很讨厌任志强这个人,觉得他一副暴发户嘴脸。现在,我依然不喜欢他,但我尊重他的观点,他对中国洞察得很深了,他的话,你仔细想想吧,都很有道理。任志强有一句著名的话,“开发商造房子不是给老百姓造的”。你去想想把,里面的寓意多深啊!你把这句话的来龙去脉全弄明白了,你也就明白中国房地产市场畸形的原因了。在美国奋斗的兄弟姐妹们,如果你们还有一点今后回国的打算,或者还有一点给父母多尽孝心的打算,我建议你们赶紧回去买套房。6年前,我们回国感觉还算不错的,现在由于房价这样涨,我们回国已经是灰头土脸了。如果你再不买,不是我说不好听的,再过6年,你也就别回去了,去干什么?你这辈子能挣的所有的钱,包括到你退休的401K加起来,只够买你小学同学家里的一个厕所面积,你回去干什么?

别以为我在危言耸听,这几年我看得太多了。也许你还要问,为什么房价这么高还要涨?我这样来回答你吧。在国外,空置率高了,房价应该跌吧?在中国正相反,空置率高了,说明有钱人的资金都投在房市里,所以房价还要涨。老百姓买不起?Who cares? 中国的贫富差距越大,空置率就越高,空置率越高,房价就越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其实只要有5%的富人在玩就够了。它不是国外的住房买卖市场的概念,它是现在富人的投资渠道,是富人的资本市场。要是富人不玩了,那么多官商吃什么?呵呵,想明白就好,别老是掰国外的经验和理论,没用的。

也许有人会问,中国会不会开征房产税?如果开征了房产税,房子总该跌了吧?呵呵,你还是书生气呀。第一个问题,我觉得中国迟早会开房产税的,ZF多了一个持久的税源,那么多公务员有饭吃了,那么多潜规则可以用了,贪官们又可以继续潇洒多少年了,所以,迟早会证的。这不,报纸舆论已经酝酿了好久了嘛,就等最后出台的时机了,我个人认为今年不会出台的,但应该会在3年内出台。第二个问题,房价会不会就跌了,哈哈,我要笑了,房价怎么可能跌呢?有那么多强大的社会势力支持着房价不跌,那么多人微言轻的人群希望房价跌,这天平不是明摆着嘛?放心吧,祖国人民是非常聪明和有创造力的,跟经济规律再不符合的事情,在我们国家就能长期存在,而且越存在越有理由。所以我在开头就说了,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如果你喜欢理想的事,就别回国了。不过,还是听我的建议吧,回去买套房子放着,否则,中国这趟高速列车,会很快把你甩得没脸再上车。这里面的道理说到底,国外的ZF,想当于所谓的non-profit organization, 他们是不参与市场运作的,是个多少还比较中立的那么个机构,至少表面上要维持如此。咱们国家的ZF,相当于一个for-profit company, 它直接在市场里运作,控制了大量的资源,而且吸收了大量的聪明人才,这些年又学习了很多西方经验,可以说是中西兼蓄,它又控制了所有的政策制定权和媒体运作权,这样的一个机构,无论如何都是强大的。同时它机构臃肿,养了大量的贪官,机构运作上效率很低,消耗特别大,这都需要钱去养啊。钱从哪里来?一个百姓贡献1元,就是13亿,这里面的关系你明白了吗?房价高,对ZF有好处,这个理由足够了吧?

邻居的儿子是个大学生,跟我关系不错,还说以后要来美国呢,所以一来而去地混熟了。他在一个知名的师范大学读大二,以下的事情全部是他告诉我的。他们学校每个周末傍晚都有很多高级轿车来校门口接女生;他亲眼看到有女生在校门外举着牌子,上面写着寻求包养,把他吓了一跳。他们学校音乐系的女生很多都被老板包养了;他刚进学校的时候,他们几个男生寝室的电话经常有一个高年级的女生从她的宿舍打内线过来,说写轻佻的话,后来才明白,那个女生是来找生意的,俗称校鸡。他们班级的一个男生,跟邻校的一个女生谈恋爱,他的同学在另一个学校读书,一次在网上碰到这个女生援交,就做了她一次生意,不知道怎么后来一来二去,发现尽然是同学的女朋友,结果同学就跟她分手了;他在刚放暑假时,一次半夜去宿舍楼的厕所,亲眼看见三个女生走进了一个大四男生的宿舍,里面闹了一晚,后来在他们学校轰动了,据说是三个女生集体做生意;他们邻校的一个女生在网上找生意,认识了他们学校的一个男生,两人说好出去,不知道那个男生是怎么安排的,在女生洗澡的时候,他让另外几个男生也进了房间。结果就不说了,这种事情也没法报案,那个女生只好哑巴吃黄连了;他们某课程的老师是一个硕士生导师,有一次,他们几个男生在校外亲眼看到那个教授和他的女研究生亲密地在逛街,看到他们,两人尴尬地分开了,他懂事地告诉我,这叫潜规则。

我听了这些事情时,惊得嘴都合不拢。这就是祖国未来的栋梁的一代吗?我对大学生活一直有美好的回忆,那时侯,一切都是那么的纯洁和纯情。曾几何时,我们的大学已经变成这样了?这还是一个著名的正规院校。现在的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你还指望他们以后怎么有好的价值观和正派地做人?我们的祖国,这个有着辉煌的五千年文明的古国,这个以孔老学说影响世界至今的文化大国,现在正把这些祖宗传下来的无价之宝抛在身后,以无知又无畏的精神,抛弃一起信仰和学说,一切以金钱为目的,大踏步地发展它的经济,取得了让西方惊叹的发展。它肯定会再一次以巨大的方式影响世界,只是,不知道这种影响会把世界领向哪里,那不知道它自己会走向哪里。

2010.9.11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1-4-30 22:26

回国随笔8       

3个星期前写了回国随笔7,感谢版主顶置和各位支持,目前点击量已突破22800次,受宠若惊,决定再写点。今天来谈谈国内的收入,消费,以及我是怎么被一个85后女生涮的。

郎咸平这个人还是有些水平的,也敢说话,他的观点常常有洞察力。举个例子吧,郎教授在解读中国经济时,说它是一个“二元经济”;一元过热,指国家垄断行业和房地产业,一元过冷,指民营经济和制造业,二元经济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很多乱象。我发现国内的收入和消费,也呈二元的状态,即一部分人收入畸高,大部分人收入低且多年不增长。所以中国现在的情况比以前复杂,这些年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把社会割裂成了不同的阶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归坛上写中国很难写的原因,基本上无论你怎么写,在很多人看来你都是错的。

先来谈谈国内的收入,以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为例。一个朋友在一家德国的电气公司做高级工程师,大学毕业十几年了,工资依然不到万元,老婆的收入不高,如果他不是因为拆迁已经解决了房子,我看他会很够呛;一个朋友在三级医院一个没有处方权的位置上做医生,已经快混到副主任了,月薪也只有万元左右;一个朋友是一家台资公司的工程部经理,手下十几号人,月薪2万左右;另一个阿尔卡特公司市场部经理,算是我的朋友里混得不错的了,年薪35万,公司经营状况不好,已经三年没加过一分钱了,朋友整天抱怨工资太低,说不知道哪天就被裁员了,可是,他不是也找不到其它工作嘛。以上均为税前工资。这些是我的朋友,在白领里面算是中等还可以,但实在是称不上好;几个从小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哥们约了见面聊天,接近午饭时间,竟然带我去一家“大娘水饺”店吃水饺,看着那白得苍白的水饺皮和颜色红得奇怪的骨头炖的肉骨头汤,我心里一阵阵发毛啊,这东西能吃吗?从朋友的谈吐中,我知道他们是经常去这家“大娘水饺”吃东西的,无语,30多岁的人了,也算是外企工作的,怎么还在这样的地方消费?这是国内的普通人群,普通白领,是呀,就是这个消费水平。他们可是不常下馆子的。

我觉得还有比这可怜的就是出租车司机,20年前在上海开锦江或振华出租车的,月收入能过千元,算是高收入人群啊,记得那时候的出租车司机可牛了。15年前,大众司机月收入能有三千月,也是高薪啊。今天呢,他们每天在拥挤的路上吃着废气开10个小时,月收入一般四千元左右;15年啊,上海的房价涨了十几倍,菜场的菜也涨了十几倍,以前的公费医疗没有了,小孩上学要向老师进贡了,税交的更多了,而他们的收入只增加了30%,想想真的是很可怜。我在国内坐出租车有个普遍的观察,就是女司机好像比男司机稍微快乐一点,而男司机普遍是就看上去压力很大的样子。超过40岁的男司机,如果是从10多年前时候开始一直开出租的,往往是面有病容,唉声叹气。到了这个年龄的男司机往往有2个职业病,一是胃痛,二是前列腺病,全是在路上挨饿和憋尿引起的,可怜啊! 而且到这个年龄还在做司机的,往往是没有其它一技之长,讨的老婆一般也不怎么能挣钱,家里小孩正是要花钱的时候,那个压力可想而知。每次碰到这样,我就在付车费的时候凑个整数不要他找了,能力有限,算是那么个意思吧。

那么哪些人收入高呢?主刀或有处方权的医生,那个收入就不是月薪万元的概念了,据我知道一般三级医院外科的男医生年收入在50万左右,整形科的更高。现在医院停车场里很多好车都是医生的,不可思义啊。药房主任和院长的收入我没打听到,但肯定是比50万高,这是毋庸置疑的。朋友跟我说了现在医院的真实的情况,一般外科和内科每年会从医学院招收应届毕业生,这里面只要是男生分进来,立即就会有女生或媒婆打听他们有没有女朋友,如果没有女朋友,他们会很快就被瓜分掉,几乎顷刻间就被什么女生靠上了。大家都知道,这些新医生在几年后都是年收入50万以上的身价,要趁早套住他们啊。

国营券商和基金投资的公司的油水太足了,远非一般外企可以比拟。现在券商新进去的大学生月收入能过2万,且每天混来混去也没多少事情做,恐怖啊!一旦混到部门经理,收入大概是这样的:月薪税后5万,年终奖接近一百万。我的老天,这就是160万的年薪,20多万美金啊! 这些人何德何能啊?注意这里指的是国营大券商。也听说过一些民营小券商的员工收入,那个就不行了。所以在国内混还是要搞清楚,跟D走才有出息呀。

外资企业一般部门经理工资就没什么可讨论的了,高不到哪里去。做到亚太区总监的位置,年薪在80万到100万出头;做到总经理,年薪一百多万;四大里面做到经理,年薪六七十万;不过这些人都是拿命换钱啊,他们的工作强度,一般的海归回去要掂量一下,你到底想不想那么拼命。总体来说,现在外企是不行了,钱很不好挣。国有公司一般的收入也就马马虎虎,但只要是垄断性企业就不一样了。邻居的老公在一家国有垄断型公司做到总经理,每天早上擦的锃亮的高级轿车准时在楼下接他上班,据说年薪一百多万,但人家这个工资是白拿呀,平时吃饭消费都在公司报销了,每个月收到的礼券估计用都用不完,哪里还有必要动自己的工资?哎,没办法,还是我前面说的话,在国内,你要知道跟谁走才有出息。最有意思的是,这次回去见了一个山西的煤老板,几亿元的身价了,那个低调啊!剃个板刷头,一件普通的老头衫,一条短裤,平底布鞋,咋一看还以为是个下岗工人。见过真正有钱的人了,我才明白,高档写字楼里那些西装革履一身名牌的男男女女,那才叫是穷人,用来显示自己身价的,也就是一身名牌衣服,几个名牌包,最多再加辆车。真正的有钱人,原来是那么低调的。

对国内的收入做一个归纳总结,我基本上找到这个规律。传统行业和非国有垄断行业,一般收入都不怎么高,甚至多年没什么提高。新型行业,国有垄断行业,特别是国家在里面大肆捞钱的行业,往往收入是别人的几倍。此外,能钻政策空子的地方收入奇高。在国内如果你是老老实实做个什么研究工作或者工程师什么的,基本上你会死得很难看。在中国发财现在只有2条路,一是紧紧跟D走,ZF去哪里捞钱,你去哪里喝汤;二是拼命钻营,到处钻空子,这样也能赚钱。除此之外,恐怕是很难了。

谈了收入,再来谈消费。国内的消费也是个二元体,上次谁写了“差的巨便宜,好的巨贵”这句话,相当具有概括性。去家乐福买东西,愣是转了半天下不了手。价钱是比美国便宜,可东西那个差呀,脑子里跟Target一比,觉得家乐福里全是劣质商品。举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所有的塑料制品(饭盒,保鲜膜,电扇外壳等)在灯光下反射着锃亮的硬壳塑料的光泽,怎么看都不自然。想想美国的塑料制品至少看上去是雅光的,中国的塑料看上去都是一摔就要碎的样子,闪着廉价的光泽。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国内塑料的配方跟美国不同,如果读者里有搞化工的,欢迎指正。

普通菜场里的菜,看上去总有点奇奇怪怪的。黄豆芽发得又白又胖,吃上去是苦的;西红柿泛着奇怪的带粉白的红色,不知道是什么品种;黄瓜茄子长得七歪八斜的,而且个头特别小;朋友说,现在有钱人都去古北的家乐福买日本进口米,绿色有机蔬菜和去久光的地下超市买水果。我去了久光的超市,看到那些价格标签基本上很快就把我吓出去了。站在我前面的一个人,一身polo打扮,买了两串葡萄,一包草莓,还有一点别的什么,也就是很普通的一个塑料马夹袋的东西,收银员告诉他350元,人家头也没抬就付账了。晕倒,这么点水果在美国最多也不会超过20美元,在久光居然要52美元,这可不是我消费的地方。不过,你有什么选择吗?如果你想买绿色无污染的水果,只有那么几个地方,很多是进口的,就是这个价。不要跟我说什么绿色菜篮子工程的菜比久光便宜,说起来是绿色有机的,谁知道是真的假的?反正我的朋友都不相信其品质。基本上,在国内如果你想过上跟美国同样品质的生活,用同样品质的产品,享受同等的服务,其价格要比美国远远贵上一大截。

在这个环境上长大的女生会钻营,应该是意料之中的吧。只怪我离开中国久了脑子笨脸皮薄,这不,被一个85后的女生耍了好几把,现在想想依然不理解人家怎么脸皮就能这么厚。去国内出差,部门里新来一个秘书是应届毕业女生,87年生的,虽然称不上很漂亮,但毕竟年轻啊,穿得挺清纯的也很有朝气,平生几分好感。刚好那时换手机,新手机居然没有那种可以套在手腕上的带子,我这个人粗心,经常摔坏手机,所以就问秘书到哪里可以可以买到手机带。人家女生的回答让我着实感动了一次,她说你现在对国内也不熟,告诉你你也找不到,她自己家里刚好有一根多余的,明天可以带到公司来。第二天,人家真的带来了,走过我办公室的时候轻轻放在我桌上。这个小动作搞得我浮想联翩,以为人家怎么样了。(是呀,我这个人素质确实比较差,承认动了色心了,没办法,你们如果素质比我高,欢迎拍砖。如果遇到同等情况您的表现不比我强,就不用忙着批评我了,我们半斤八两)。骨头一轻,就约了人家下班出去吃饭,人家还挺给面子,一起去了,不过她吃饭的时候每隔一会就把手机拿出来看看,还回个短信什么的。我也没在意,现在短信多正常呀。

回到美国后,不久人家就写来伊妹儿,给了个购物清单,说下次回国的时候帮她买,她会请我吃饭。我想人家美女对我有意思呀,能不给办吗?于是乐颠颠地帮着采购去了,什么Benefit的香水,Estee Lauder的面霜,Minnetonka的靴子,整整七八样东西,弄得我汽油烧了不老少。回到中国,把东西给了人家,我还绅士了一把,说我们什么时候请你吃饭吧,人家美女笑寅寅地答应了。结果就开始了很困难的schedule的过程,美女忙呀,比我这个跨半个地球出差的还要忙。好不容易定下了某一天下班一起吃饭,下班的时候,美女告诉我说她不能去了,她的一个女同学今天跟男朋友分手,心情十分不好,哭了一天了,又是她的闺密,所以她一定要去陪人家。我一听人家确有急事,又是个这么义气的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说好吧,以后再约吧。回到美国,美女不久又来了个邮件,说要买某种保健品,她的一个亲戚心脏不好,要买10瓶。我想这下回去总可以把她约出去了吧,当然把这事放在心上了,10瓶啊,分量可不轻的! 回到国内,把10瓶东西给了人家,又去约人家吃饭,美女又答应了。又是约了几次,改了几次,我事情那么多,到处要挤时间,为之还推掉了几个聚会,最后终于约定了某一天。下班的时候,美女告诉我说她前几天吃了辣的东西,今天嘴里皮有一点破了,估计出去吃饭也吃不好,说我们再改期吧。我听了心就凉了,还要改啊?都改了几次了。不过我还是挺客气的,说好吧,以后再约吧。回到美国,不久美女又写来伊妹儿,问这里iPhone卖多少钱,我心里有点反感了,拖了一个多星期才回,美女大概有点识相,没提再多的要求。之后再去国内,没给她带什么东西,倒是给其他几个比较要好的同事带了东西,美女也看到了。不过从从那次起,我再也没给她发过一个短信,也不再约她吃饭什么的,心想做个同事,干干净净的没牵挂也挺好。

有一天,美女穿了一身挺漂亮的衣服,束着腰带,身材显得十分窈窕,主动走进我的办公室跟我聊天,说上次你回来我们都没怎么聊过呢,于是谈了一会,倒也聊得挺愉快,毕竟年轻女孩嘛,一笑起来我就把以前的事全忘了。我心里想,大概人家也就是想跟我做个普通同事,是我以前想的太多了呀。

呵呵,看来我还是低估了人家了。这不,前几天美女又来邮件了,要我下次回去再给她带10瓶保健品,指定要250粒装的,还问ipad多少钱,说这次回去她请我吃饭。我的天,上次买了10瓶才几个月啊,都吃完了?这是药呀,又不是瓜子,一次可以吃一大把的。回想跟这位美女同事的几次交往,我帮她买的东西,无论从数量,价值还是重量上,已经超过了任何一个我最好的同学和朋友托我买的东西,就算是国内的家人买的东西,也没给她带的东西多。我是完全有点想入非非了,以为美女对我有什么意思呢,还请人家吃过饭,一顿晚饭花了600多元。结果人家后来再也没跟我出去过,找了种种理由没法赴约。跟美女约会是没成,人家叫我给她带东西的要求却是从来没断过,而且买的数量之多,远远超出我的任何其他朋友。这是我跟一个87年生的美女同事的交往过程。哎,想来我在美国待久了,人变傻了,我不知道怎么对美女说No. 各位读者,你们帮我出出主意吧,我该怎么应付她啊?毕竟是同事呀,一到办公室,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我自我揭短,也是想让你们知道回国会遇到的很现实的问题。面对一个87年的自我中心且十分功利化的女生,明明知道人家在利用我,我连应对的心理素质都没有。我现在在自我反省,我到底具备回国发展的潜力吗?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女生,除了功利,她其实没什么恶意。而我们回国发展,会遇到多少形形色色的问题以及心怀鬼胎的人呢?我们再次适应国内环境的能力,值得掂量。各位准备海归的朋友,离开伊甸园,重归信奉“丛林法则”的中国,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2010.10.1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1-4-30 22:27

回国随笔9       

好久没来归坛了,跟大家打个招呼。本人目前已经海归,接受了一家Fortune 100的offer, 任亚太区总监,手下管着亚州各个国家几十号人,忙得天昏地暗。趁这次回美国度假,上来跟大家报个到。以前在归坛上泡了很久,大家总是在讨论该不该海归的问题,HG HBG 谁好谁差,等等。后来我觉得,与其在网上争来争去,不如如亲身去体会一下,是甜的还是咸的,尝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先来谈谈事业上的机会。可以这么说,美国现在还是半死不活的,尽管有了点起色,中国呢,真的是欣欣向荣啊,跨国公司很多现在都是西方不亮东方亮,东方尤以中国亮,业务增长点都在亚洲,固定资产投入也在亚洲。你去中国的job market去看看,机会那个多呀,职务一个比一个高,工资一个比一个高,兴旺得让美国的兄弟们嫉妒。以本人这几年的经历,我们可以来打个比方。比如说在美国,如果有一个15万年薪的职位空出来,除非是偏僻行业,我想至少会有20个以上的qualifed candidates去竞争这个位置,而且每个人都是证书一大把,以我们的东方面孔和带口音的英语,轮到我们的机会恐怕不大。同样收入的位置如果在中国呢,估计只有3-5个qualified candidates, 你的机会就大多了。总的来说,还是美国的人才太多了,低迷的经济不足以消化。中国的机会实在太多了,就算高端人才多,很快就被市场消化了。话又说回来,中国的高端人才毕竟还是缺的。所以啊,你去看看吧,很多总监级别以上的人,都很年轻的。一个跨国公司如果开个全球高管会议,你会发现,欧洲美国来的都是50多岁的,中国来的大多30-40岁,哈哈,这就是中国的机会呀。

再来说说收入,国内这两年通货膨胀得太厉害,物价涨得不行,相应工资也不断在涨。一线城市现在外企高管,一般收入应该在70万人民币到300万人民币之间,以职务而定。这个收入以美国的标准来说,应该是很不错了,可有趣的是,如果你在中国,你不会觉得钱多的,还会觉得压力大。为什么呢,东西太贵了,像样的东西贼贵,你要是在一线城市没有房子,回去还要买房买车,重新开始的话,年薪70万的人会感觉自己穷得揭不开锅。呵呵,我没有夸张,你回去体会一下就知道了。朋友告诉我,现在如果你手上没有300万的cash, 就不要去房产市场看房了,免得看得自己头都抬不起来,这话实在的很。

土鳖们很厉害,而且过得很滋润。现在混到高管的土鳖,都是在严酷的中国职场跌打滚爬十多年上来的,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特别地aggressive, 有时候aggressive到海龟受不了的程度。我们公司的一个土鳖高管经常说,不要怕给手下人加压力,员工的工作表现有多好,取决于上司对他的要求有多高,你对他的要求越高,他才做得越好。听得我不知道该说Yes 还是 No. 不过这位高管本人确实是身体力行的,公司有什么事,他一开会对手下人一顿骂孙子似的训斥,一会议室人连大气也不敢出。呵呵,这就是中国,什么事情到了中国都会localize。跨国公司文化再好,进去中国10年后,全部都localize了。适者生存,是中国的丛林法则。混得好土鳖们,凭借在中国过去8年房地产市场的增值,已经全部完成了人生的原始积累,基本上是手头有2套公寓加一套别墅的样子,至少一半房贷已经还清,有的已经全部付清,家里有2辆车,再拿着百多万的年薪,每年去国外度假,日子很好过的。

一线城市外企现在又一群很特别的员工,就是他们完全是不缺钱,不需要上班养家糊口的,上班完全是为了社交的需要,或者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前几个星期请marketing 部门派了个产品工程师来讲讲新产品计划,来了个30多岁的男生,带着黑框眼镜,十足的书呆子样子,跟我们做了一个多小时的presentation,全是技术细节,人也是典型的工程师般的,有点木讷,怎么看都是一个普通家庭出来的苦读书的孩子出身。开完会,同事告诉我,他是开宝马车上班的,家里有十几辆车,是个不知道什么来历的大户,也是很多单身女孩偷偷猫着的钻石王老五。汗颜啊,这个可能资产上千万的人,做着几千元月薪的工作,谁能想到啊?从这一点,我看到了中国社会现在的经济多元化。这些事,在十年以前,恐怕是见不到的。

顺便说一句,现在外企的工作非常非常地累,工作强度和压力远远高于美国。所以,如果你想海归,先考虑以下是否吃得了那个苦。我手下的那些员工,很少有上班时间打私人电话或上网浏览的,基本上无论你什么时间去看,都是在工作。几个大学毕业没几年的女孩,成天泡在电脑上,spreadsheet上, 几乎到了几个小时不抬一下头的程度。有一次有一个复杂的数据分析,让手下的一个女生做,大约2小时就把结果拿来了,巨大的pivot table做得十分专业,里面的formula设置很巧妙,我看了甚是惊讶。依我在美国的经验,同样的事情交给美国人做,做一天应该算是很reasonable的,中国的员工2个小时就做完了,而她的工资可能只是美国同行的六分之一。这就是中国职场逼出来的压力和效率。

有意思的是,就算国内经济这么好,同学同事们大多数是忧心忡忡的。毒牛奶,瘦肉精,皮革奶,均是大家午饭时常说的话题。还有物价那么高,个税那么重,退休以后养老没有保障,等等,相反他们倒是很羡慕我们这些海外的华人,说我们至少有基本的保障。中国现在普通民生的艰难是很严重的,食品卫生的事情已经触及了人心的底线。一个熟悉的女生做了妈妈,一次聚会时,说起了她的儿子经常哮喘。她说,现在的孩子长大时吃得食品都是有问题的,比如牛奶,激素等等,很普遍的问题是小时候大多湿症,大了一点就是哮喘,全班有很大比例都这样,真的让人担心。邻居老人说,中国现在环境污染这么厉害,食品又不安全,看病医生给你乱用猛药,再这样下去,中国人就要把自己这个民族自我毁灭了。我不敢说事情是不是这样严重,但这样的话从几个70多岁的老教授嘴里说出来,发人深思啊。

其实,细看国内的很多现象,都会发现一个同样的根子,就是ZF在经济层面实在盘剥得太多了。个税那么重,企业税那么重,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的增值税,许多不增值的环节也去收你个17%,再加上冗长的行政环节,企业或个人在国内无论做什么事,都是被剥了一层又一层。跟朋友算了一笔账,一辆Accord在美国卖2万7,加上税和牌照(国内叫上路价),也就3万美元不到的样子吧。上海一辆Accord卖28万,加上17%增值税,10%购置税,5万元牌照,还有其他杂费,上路价要40万人民币,折算成美元接近6万美元。哈哈,在美国可以买2辆了。这就是中国生活的成本。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国家拿去了那么多,企业和个人手里的就被压倒了最低,为了生存,很多没出息的事情就出现了。什么在牛奶是三氯氰胺凑的,火锅是清水加化学调料的,产品里偷工加料,市场上连坑带骗。其实,ZF减个30%的税,少参与一些市场,让民企私企都有更大的喘息空间,企业个人腰包鼓了,也就不会做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同时好好引导一下社会风气,把儒家道家的东西发扬光大一下,少搞搞世博会这样的扔钱不讨好的东西,往社保医保里面多投入一些,老百姓生活有保障了,也就愿意花钱了。中国从出口拉动型经济到内需拉动型经济的转型也就可以实现了,这样岂不是皆大欢喜。不过,我只是个小土豆,也就只能说几句风凉话了。中国像一辆卯足了劲的火车,拼命地奔驰在原野上,谁也不知道最后是开向哪里。我们呢,也就是该喝酒的时候喝酒,该泡妞的时候泡妞,做点工作挣点钱,过过小日子了。

2011年4月29日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 回国随笔 -- 一个海龟的国内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