莔叶
发表于 2014-2-26 23:36
春暖花开,送给菲儿和各位姐妹们http://www.youtube.com/watch?v=IIxy1Xp_o7o&feature=player_detailpage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2-27 01:32
莔叶 发表于 2014-2-26 23:36
春暖花开,送给菲儿和各位姐妹们
歌儿很好听,意境也很美{:5_318:}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2-27 01:36
锦瑟无端 发表于 2014-2-26 22:23
最后一句,我差点看成“当地随便一个老奶奶喝了茴香酒都能放倒一头牛”
哈哈!还真是~ 这老奶奶也忒励害了。。。的说{:5_319:}{:5_332:}{:5_387:}
金叶子
发表于 2014-2-27 02:08
锦瑟无端 发表于 2014-2-26 22:23
最后一句,我差点看成“当地随便一个老奶奶喝了茴香酒都能放倒一头牛”
好幽默哦哈哈~不得不让人捧腹大笑呵{:5_319:}
苦艾酒
提示:本条目的主题不是另一种也含有苦艾成份的酒——威末酒(Vermouth)。
Absinthe-glass.jpg
类型 茴香酒 力娇酒
起源地 瑞士
始创于 18世纪后期
酒精度 42%
颜色 透明 绿色 红色
苦艾酒(英语:Absinthe 收听i/ˈæbsɪnθ/ AB-sinth 或 /ˈæbsænθ/ AB-santh; 法语:Absinthe: ),历史上描述为蒸馏的,高酒精度数(45-74%ABV,酒精纯度90-148)的一种饮料。它是一种茴香味的烈酒,从植物性药材中萃取,其中包括苦艾(Artemisia Absinthium,又名“大艾草”Grand Wormwood)的花和叶,绿茴芹(green anise),甜茴香(sweet fennel),和其他药材和食用香草。苦艾酒历来有一种天然的绿色,但也有是无色的。历史文献中通常称之为“法语:la fée verte”(绿妖精、绿精灵、绿仙子)。虽然有时它被误作为利口酒的一种,传统上苦艾酒瓶装时是不加糖的,因此,将其归类为烈酒。传统瓶装的苦艾酒酒精度数很高,但饮用前通常使用水进行稀释。
18世纪后期,苦艾酒兴起于瑞士纳沙泰尔州(Neuchatel)。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它成为法国大受欢迎的酒精饮料,尤其是在巴黎的艺术家和作家之间。由于其与波希米亚文化之间的因缘,苦艾酒受到社会保守主义者和禁酒主义者的反对。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保罗·魏尔伦(Paul Verlaine)、阿蒂尔·兰波(Arthur Rimbaud)、亨利·德·图卢兹-洛特雷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Amedeo Modigliani)、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阿莱斯特·克劳利(Aleister Crowley)以及阿尔弗雷德·雅里(Alfred Jarry)都是知名的苦艾酒的拥趸。
苦艾酒也经常被描绘成一个危险的容易上瘾的精神药物。苦艾酒中含有的微量化合物侧柏酮(thujone),被指含有毒副作用。到1915年在美国和欧洲大部分国家,包括法国,荷兰,比利时,瑞士和奥匈帝国,苦艾酒都被取缔。虽然苦艾酒受到诋毁,人们却一直无法证明苦艾酒比普通白酒危险程度更大。撇开酒精本身的作用不说,苦艾酒对人造成的精神影响被夸大了.
20世纪90年代,近代的欧盟食品和饮料相关法律取消了针对苦艾酒生产和销售长期存在的限制,苦艾酒开始复兴。由21世纪初,在十几个国家中崛起了近200个苦艾酒品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瑞士,美国,西班牙,法国和捷克共和国的品牌。
锦瑟无端
发表于 2014-2-27 11:13
又是一个艳阳天
金叶子
发表于 2014-2-27 13:24
莔叶 发表于 2014-2-26 22:56
原来是希腊人的爱好
是想说那家希腊餐厅水煮土豆儿与香烤大虾的怪异拙笨搭配呵呵。。。
美妙迷幻的苦艾酒~~~{:5_325:}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4-2-27 13:44
漪美迷逸小荷塘~~~
香约如梦
发表于 2014-2-27 14:26
~~~~~~~~~~~~~~~~花与石的妙契
Julianmama
发表于 2014-2-27 15:46
锦瑟无端 发表于 2014-2-26 23:22
我是北方人,第一次听说菠萝蜜,是因为周星驰的“大话西游”
其实俺老家人叫这个做菠萝,下面这个你可能认识的叫菠萝的水果俺们称为地菠萝
Julianmama
发表于 2014-2-27 15:57
菠萝蜜
编辑
菠萝蜜,又名:波罗蜜,别名苞萝、木菠萝、树菠萝、大树菠萝、蜜冬瓜、牛肚子果,拉丁文学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在广州、香港、澳门及其他粤语地区,波萝蜜一般被称为大树菠萝,在广西等地称为木波萝,是桑科波罗蜜属常绿乔木。隋唐时从印度传入中国,称为“频那挲”(梵文Panasa 对音),宋代改称菠萝蜜,沿用至今。是世界著名的热带水果,属桑科桂木属常绿乔木。原产于热带亚洲的印度,在热带潮湿地区广泛栽培。现在盛产于中国、印度、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孟加拉国和巴西等地。我国岭南的海南、广东、广西、云南东南部及福建、重庆南部有栽培。属于热带水果。由于菠萝蜜是世界上最重、最大的水果,一般重达5~20kg,最重超过50kg,加之果实肥厚柔软,清甜可口,香味浓郁,故被誉为“热带水果皇后”。
菠萝蜜是世界著名的热带水果,属常绿乔木。树高五六丈,形状像冬青,颜色更加黑润。叶极光滑,冬夏不凋枯。树身长至很大时才结果实,不需要开花,果实生长在枝间。喜热带气候。适生于无霜炼、年雨量充沛的地区。喜光,生长迅速,幼时稍耐荫,喜深厚肥沃土壤,忌积水。木波罗树形整齐,冠大荫浓,果奇特,是优美的庭荫树和行道树。果实香甜可食。
1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10-20米,胸径达31-50厘米;老树常有板状根;树皮厚,黑褐色; 小枝粗2-6毫米,具纵皱纹至平滑,无毛;托叶抱茎环状,遗痕明显。叶革质,螺旋状排列,椭圆形或倒卵形,长7-15厘米或更长,
宽3-7厘米,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成熟之叶全缘,或在幼树和萌发枝上的叶常分裂,表面墨绿色,干后浅绿或淡褐色,无毛,有光泽,背面浅绿色,略粗糙,叶肉细胞具长臂,组织中有球形或椭圆形树脂细胞,侧脉羽状,每边6-8条,中脉在背面显著凸起;叶柄长1-3厘米;托叶抱茎,卵形,长1.5-8厘米,外面被贴伏柔毛或无毛,脱落。花雌雄同株,花序生老茎或短枝上,雄花序有时着生于枝端叶腋或短枝叶腋,圆柱形或棒状椭圆形,长2-7厘米,花多数,其中有些花不发育,总花梗长10-50毫米;雄花花被管状,长1-1.5毫米,上部2裂,被微柔毛,雄蕊1枚,花丝在蕾中直立,花药椭圆形,无退化雌蕊;雌花花被管状,顶部齿裂,基部陷于肉质球形花序轴内,子房1室。聚花果椭圆形至球形,或不规则形状,长30-100厘米,直径25-50厘米,幼时浅黄色,成熟时黄褐色,表面有坚硬六角形瘤状凸体和粗毛;核果长椭圆形,长约3厘米,直径1.5-3厘米。花期2-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