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r 发表于 2011-7-11 17:13

本帖最后由 delr 于 2011-7-11 20:48 编辑

回复 29# kongzi016


   
强调的就是 瞬间过载和持续过载是完全不同的.

正常人可能抗不了持续的6g过载, 但碰撞的时候 过载都是几十G 的. 学了初中物理的都能算出来.
少在这里误导人, 好像几G的过载很大一样.

安全带本身断裂的比较少, 我的确没听说过.

但你要google一下 "丰田 安全带断裂" , 里面各种固定装置断裂的非常多.
w w w.greenbergaccidentlawyer.com/toyota-defective-seat-belt.html
这里有个美国律所, 专门搜集toyota的安全带问题.

delr 发表于 2011-7-11 17:16

回复 30# kongzi016

真能扯淡啊, 还专门偷工减料...

扯淡也不带这么扯啊.

都是本土采购. 几千几百个供应商里选, 想要个便宜的质量差的, 那不是闭着眼睛就能找出来?

cundd 发表于 2011-7-11 17:24

日本的过了TUEV,过了欧洲人严格的检测...

现在却有几个比试包皮长度和厚度比习惯了的家伙开始质疑这些了......

谁见到日本车的安全带车祸中断了的?谁又有证据能证明的确有人因为这玩意断了造成死伤了的?请拿出真凭实据来......
kongzi016 发表于 2011-7-11 13:1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忍不住发个声:

砖家们也说过现代核电站标准足够高,谁能证明地震自然灾害能引发核事故的?谁又能证明这玩意核事故能造成死伤?请拿出真凭实据来?

事实给他们狠狠打了一记耳光!

当然了,以我们大部分中国人的眼光,德国人关掉核电站那是真够傻的……安全带这个事情也是一样,结论就是:德国人SB,对吧?

kongzi016 发表于 2011-7-11 17:37

忍不住发个声:

砖家们也说过现代核电站标准足够高,谁能证明地震自然灾害能引发核事故的?谁又能证 ...
cundd 发表于 2011-7-11 17:2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1 日本人过了德国的TUEV,这在打你的脸,而不是打我的脸。
   2 德国人关闭核电站,的确很SB,非常SB。以为其他国家会跟风,以为自己会领导将来的风电科技....脑袋进水的政客们以为这样就可以扭转就业率的状况,以为这样德国就可以赚钱了....还是去死吧...看他们现在用什么电...看他们以后哪里去买电....

将来,没错,就是将来,清洁安全并且可控的核聚变发电设施一定会占领核电市场....不信就走着瞧咯...

kongzi016 发表于 2011-7-11 17:37

回复kongzi016

真能扯淡啊, 还专门偷工减料...

扯淡也不带这么扯啊.

都是本土采购. 几千几百个 ...
delr 发表于 2011-7-11 17:1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擦!本土采购....

你以为那是国产车呢.....作坊啊.....

adrenalin 发表于 2011-7-11 17:40

一分价钱一分货 安全不安全都是相对的

kongzi016 发表于 2011-7-11 17:41

回复kongzi016


   
强调的就是 瞬间过载和持续过载是完全不同的.

正常人可能抗不了瞬间的6g过 ...
delr 发表于 2011-7-11 17:1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擦,你有种!给你负2G的瞬间过载,你试试看....

美国的那个,打赢了官司再算.....毛个东西,搞汽车政治....
美国的汽车是落后的.....就未来市场而言.....指望继续汽油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现在的电子油门不过就是个过渡的东西而已.....现在的所谓混合动力,不过就是战前就有的东西....市场上叫混合动力....我们搞车子的叫这个电传动....没半个毛新鲜的东西.....

还是接着研究JJ上的包皮厚度吧....那个YY起来才靠普...

delr 发表于 2011-7-11 20:56

擦,你有种!给你负2G的瞬间过载,你试试看....

美国的那个,打赢了官司再算.....毛个东西,搞汽车政治 ...
kongzi016 发表于 2011-7-11 17:4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无知缺少最基本物理知识, 就知道扯淡.

2G的过载, 不管是正还是负, 只要是瞬时的, 就很轻松. 你抬脑袋撞一下桌子就几G的负过载了(相对脑袋的质量的).

从台阶向下跳, 就是好几G的正过载.
但这些都无所谓, 因为是瞬时的. 前面wiki写的很清楚了, 要致人死亡的过载要>50g.

碰撞时要考虑的就是瞬时过载.

过载无非就是力. 人体瞬间受到几倍于体重的重力很正常, 每天下楼时候,跳一下就够了.

kongzi016 发表于 2011-7-11 21:34

无知缺少最基本物理知识, 就知道扯淡.

2G的过载, 不管是正还是负, 只要是瞬时的, 就很轻松. 你抬脑袋撞一下桌子就几G的负过载了(相对脑袋的质量的).

从台阶向下跳, 就是好几G的正过载.
但这些都无所谓, 因为是瞬时的. 前面wiki写的很清楚了, 要致人死亡的过载要>50g.

碰撞时要考虑的就是瞬时过载.

过载无非就是力. 人体瞬间受到几倍于体重的重力很正常, 每天下楼时候,跳一下就够了.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还我这无知呢...就知道在这打嘴炮...
赶明给你弄上个小飞机,看你怎么吐出来.....

什么叫无知,你这就叫无知.....还瞬时的....没经过训练的人,正2到正4持续过载都能受得了,没错...可没经过训练的人,你这嘴里跑火车,还能承受负2的过载....你就吐去吧!记得早上别吃面条,否则鼻子里都是你吃过的面条....很难看的.....负2的过载哦....即便是瞬时的,你试试看哦.....

我给你照相留影.....很喜幸的呢。。。。

masonls 发表于 2011-7-11 21:40

还是比包皮吧!这个更容易....
日本人真是吃饱了撑得....专门为中国人生产偷工减料的车子,为此 ...
kongzi016 发表于 2011-7-11 13:1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谁说生产偷工减料的车子一定要改变生产工艺了, 照你的说法, 每个产品的优化就意味着改变生产工艺,增加生产设备啦,你傻, 日本人可不傻!!!本来应该用1mm板子的地方给你换成0,9mm不用改变生产工艺吧 , 又不是造登月的机器人,这时候人家美其名曰leichtbau, 你不就心里爽了, 撞个稀巴烂,美其名曰:吸能,你心里不就平衡了吗

kongzi016 发表于 2011-7-11 21:54

谁说生产偷工减料的车子一定要改变生产工艺了, 照你的说法, 每个产品的优化就意味着改变生产工艺,增加 ...
masonls 发表于 2011-7-11 21:4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擦,1mm的改0.9mm的,只要厚度有变化,只要物理强度有变化,那么冲压工艺就要改变,甚至要改模具.....模具,你以为很便宜是吧?你以为很便宜么?

你以为日本人都那么2啊,只为中国人去专门采购2的配件,装在2的车子上....够2的了.....这么做的生产成本,不但降不下来,还得赔死他们.....谁这么做,谁才2呢。

前边几个帖子是谁叫板来着,说日本人造不出德国的车子来?谁说造不出来?怎么个造不出来?问题是,从无到有的品牌,你造了奔死和瘪驴特色的,和人家的一摸一样....且不说专利侵权问题....任何品牌从无到有,你做别人做过的东西,你的特色呢?你的卖点呢?你怎么能卖的出去呢?

日本不是造不出德国车子来....问题是造出来了卖谁去?以日本人的管理水平,不但造的出来,可以负责的说,还要比德国的更便宜,也就是说,自70年代日本人开始在欧洲玩这套开始,人家就没打算跟着欧洲车商走车型定位.....可问题是,你造了人家特色的车子出来,人家传统的用户群有多少认知度?多少人认可你这么新的毫不知名的品牌和玩意?没有人认可和认购,就汽车工业那些配套设施和模具投资,还不赔死你啊?!日本人坚持自己的特色,才能有自己的卖点。因为其他卖点都已经被别人占了先。你去抢占别人已经巩固的卖点死拼,远不如抓住机会搞自己的特色出来。

不要说那么幼稚的话....在政治上愤青一下也就算了....在技术上再这么没头没脑的乱粪,很秀智商下限的....

阳光下的早晨 发表于 2011-7-11 22:05

某些大叔隔一段时间就又开始精分了。不骂人不能活啊。奇怪的,有些人总能把一些很普通的东西说的貌似很NB是的,弄得外行人不知道是佩服啊还是什么的。

jackydeng 发表于 2011-7-11 22:12

某些大叔隔一段时间就又开始精分了。不骂人不能活啊。奇怪的,有些人总能把一些很普通的东西说的貌似很NB是 ...
阳光下的早晨 发表于 2011-7-11 22:0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86:}

masonls 发表于 2011-7-11 22:47

擦,1mm的改0.9mm的,只要厚度有变化,只要物理强度有变化,那么冲压工艺就要改变,甚至要改模具 ...
kongzi016 发表于 2011-7-11 21:5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没觉得日本人2,觉得你有点,这大哥还真能喷呢, 人家白纸黑字的证明了,他却一口咬定人不能承受2g的瞬间加速度, 无语了{:5_386:}
给你个机会,你知识渊博,给白纸黑字的证明下,0,9mm的钢板和1mm的钢板的强度变化有多大, 冲压工艺需要咋改变才能适应这个变化呢,模具要咋改呢, 记住,这是在造汽车, 不是在做火柴头大小的齿轮

11mj 发表于 2011-7-11 23:00

路甬祥,王大中,万钢哭了…… 季羡林对朱德和蔡元培说:!@#¥%……&×()——)(×&……%¥#@!!!

kongzi016 发表于 2011-7-11 23:41

我没觉得日本人2,觉得你有点,这大哥还真能喷呢, 人家白纸黑字的证明了,他却一口咬定人不能承受2g的瞬 ...
masonls 发表于 2011-7-11 22:4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1 回答你关于负2G的问题....
你呢就不要在这胡喷了.....这里多数人是没有感受到全身0.5秒以上负2G的载荷的,也包括你。瞬间碰撞不是瞬间就解决了的事情。另外,请允许我指出你观点的漏洞。瞬间碰撞最终的结果是碰撞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由最高降为相对为零亦或再次分离时的速度。这会被简化成无数个持续的被分割开的负载变化的总和。有一个形容你是对的.....瞬间载荷的变化,在瞬间里是非常大的....但是,这里有一个测量载荷变化的标准。而衡量变化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时间变化量。也就是你所抓住的所谓持续载荷或瞬间载荷。炮弹在被激发的瞬间,弹丸在某时间段内所承受的加速度还是数万计呢,但炮弹并没有因为受了这个,就在这个时间段内发生弹丸姿态或者动量上的改变.....

实际上,我并不完全反对你的说法。但是,你在引用飞行员载荷负载的时候,完全是胡乱引用,随便瞎说....因为实事不是这个样子.....受过训练的和没受过训练的,用抗荷服的与没用过抗荷服的,持续载荷的和瞬间载荷的,完全是不同的结果.....即便是你引用书面的,网上的其实也是简化的结果,抗正载荷与抗负载荷,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2 回答你关于钢板的问题。
1mm的钢板与0.9mm的钢板,经过有针对性的热处理,可以达到同样的物理性质。也就是所谓抗拉伸强度(冲压要用到),延展性(冲压也要用到),屈服值,以及其他诸如抗锈蚀性能,喷漆着色性能.....,都是可以达到的....
但是,没有人会为了这0.1mm的厚度,单独做相同性质的但厚度不同的车用冷轧板(死脑筋的英国人除外)....
模具在冲压,尤其是冷轧板冲压中,对特定钢板厚度是非常敏感的.....也就是说,仅仅是差那么0.1mm的厚度,其冲压工艺流程也许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会薄那么一点点,模具压不住钢板,拽不住工件的几个固定位置,可能被冲压出来的玩意上出现大家都能预见得到的褶皱....也就是出废品了.....
比起把钢板搞薄了而言,加厚钢板才基本上在一定程度上能利用原有的模具工装,前提是别太厚,别太硬。

车体车架上偷工减料的方法多了去了....用不着在已经设计成型的车体车架的钢板厚薄上下功夫.....采购钢板的热处理缩水点,冲压完之后,连接件焊点少点,钢板点焊前防锈油脂和冲压润滑油脂清洗得糊弄点,主承力件和安全部件省去焊接后热处理,都能省时间.....对制造企业而言,钢板不值钱....制造工时才值钱....用原计划一天造200台的时间造220台车架出来,这才是真正的效益........

我说实话....偷工减料的现象,我还真没在日本原产的车子上见过,甚至连印度代工的日本车上都没见到过(多磨朴实的印度人啊,为啥改铸造件砂眼就那么多呢)。反倒是国产的合资车,偷工减料的问题最多。虚焊,少焊点的多了去了.....比如前几年拉到德国试验,最后被撞到报废,被评为ADAC评为(当时)有史以来碰撞试验最糟糕成绩的国产陆风SUV......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车架主结构没山寨好,同时工艺粗陋,到处虚焊.....

好了....咱们就别再比什么外国的JJ到底谁的包皮长谁的包皮厚了......至少目前看,都比国产的厚,都比国产的长....国产车要走的路才是长了又长的.....以后看好国产车.....当然,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masonls 发表于 2011-7-16 17:08

1 回答你关于负2G的问题....
你呢就不要在这胡喷了.....这里多数人是没有感受到全身0.5秒以上负 ...
kongzi016 发表于 2011-7-11 23:4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关于2G的问题,还是事实说话吧, 看图表, 你应该能看懂吧, 我也懒得解释了
有关模具更改, 你说的也没有错, 但是你说的只是某些情况,比如造型特复杂的零件, 但是这么大的车子,肯定可以找到某些造型简单的板子因为少了0,1mm的厚度而不用更改模具的, 比如说近乎平板只是加了点弧度的, 象车顶。如果你非要根据理论,开发新模具, 那确实不值得省这点板子了, 一切都是投入和产出的问题, 这个零件需要开发新模具, 你找一个不需要的不就完了吗, 又或者有些tooling change比较便宜, 完全可以通过大规模量产把投资收回来, 那也是值得做的嘛

kongzi016 发表于 2011-7-16 21:20

关于2G的问题,还是事实说话吧, 看图表, 你应该能看懂吧, 我也懒得解释了
有关模具更改, 你说的也没 ...
masonls 发表于 2011-7-16 17:0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关于2G,求求你,求求你,去坐一下小飞机吧,吐死你算是轻的.....假如我还有飞牌在手的话,我一定亲自让你吐死.....并且绝对不是因为耳前庭不适引起的呕吐...
还有你那个所谓脑袋撞墙就是负加速度的说法.....擦.....太恐怖了.....没这么胡驺的

关于车子....你改造汽车吧,我退休.....真的....因为我刚解决了一个这种问题...就是这种变更设计造成的问题...
   

人的尊严不是通过和人狡辩获得的,不是通过有礼有节的狡辩获得的....不是,决不是现在找来你觉得对的东西回复我5天前洋洋洒洒耐心回复你的帖子....
所以,继续鄙视你这号的,真他娘的好面子。

11mj 发表于 2011-7-16 21:39

你俩纯不往一起唠。

kongzi016 发表于 2011-7-16 21:49

其实我本打算给他个炮弹的数据....就是炮弹被击发瞬间,还没动弹的时候,基本上初速为零的加速度情况.....
那个太打脸了....做人不能这样,不可以的....所以我罢手了....

Truecar 发表于 2011-7-16 23:19

老孔,能不能解释一下什么是负加速?正加速就是物体运动速度提高,就是越跑越快,负加速就该是越跑越慢吧,那么撞车的时候车子里的人经历的不就是负加速吗?还是我的理解有误?

kongzi016 发表于 2011-7-17 00:03

本帖最后由 kongzi016 于 2011-7-17 00:09 编辑

老孔,能不能解释一下什么是负加速?正加速就是物体运动速度提高,就是越跑越快,负加速就该是越跑越慢吧, ...
Truecar 发表于 2011-7-16 23:1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没理解错啊,但也不完全是这样的
负加速度,就是受力与你的速度方向相反,你在减速。但不见得是个人都能受得了正加速度的....飞机突然掉高度,一般人吐死你.....
这家伙没把时间放里面....这岂不是很混蛋....人除了骨头剩下的都是含了水的,时间是碰撞中很重要的一个参量....在这玩概念呢。。。。脑袋碰桌子和肚子撞墙,那能是一回事么.....超快速的碰一下,和结结实实的碰一下,那能一样么?

有车祸,人外观什么事都没有,内脏移位的,这算什么....

masonls 发表于 2011-7-17 13:45

关于2G,求求你,求求你,去坐一下小飞机吧,吐死你算是轻的.....假如我还有飞牌在手的话,我一定亲自让 ...
kongzi016 发表于 2011-7-16 21:2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对不起,脑袋撞墙不是我说的, 大哥看好了再喷,哈 ,我只是拿 图表说话, 你如果能看懂的话, 也能看到schlitten的最大加速度已经超过-50g了。
至于你遇到的问题, 我只想说, 不要以偏盖全。
另外, 我不是花了一周时间找证据反驳你, 而是我刚好在周末有时间而已

masonls 发表于 2011-7-17 13:45

关于2G,求求你,求求你,去坐一下小飞机吧,吐死你算是轻的.....假如我还有飞牌在手的话,我一定亲自让 ...
kongzi016 发表于 2011-7-16 21:2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对不起,脑袋撞墙不是我说的, 大哥看好了再喷,哈 ,我只是拿 图表说话, 你如果能看懂的话, 也能看到schlitten的最大加速度已经超过-50g了。
至于你遇到的问题, 我只想说, 不要以偏盖全。
另外, 我不是花了一周时间找证据反驳你, 而是我刚好在周末有时间而已

kongzi016 发表于 2011-7-17 13:57

本帖最后由 kongzi016 于 2011-7-17 13:59 编辑

对不起,脑袋撞墙不是我说的, 大哥看好了再喷,哈 ,我只是拿 图表说话, 你如果能看懂的话, 也能看到s ...
masonls 发表于 2011-7-17 13:4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哦,可不....那个脑袋撞墙的的确不是你的....

并非以偏概全....50g就瞬间而言,高么?不高......那是1秒的变化量.....你只研究1秒的变化量...然后口口声声开说多少毫秒内的变化量....你觉得怎么样?然后就死人了是吧?死个看看啊.....就那一瞬间....

啊,那东西我看不懂....一点都不懂....我文盲啊,不会这个的....别说这个了,连天气预报的我都看不懂,何况是这么高深的东西啊

山区人民爱照相 发表于 2011-7-18 19:57

老孔,能不能解释一下什么是负加速?正加速就是物体运动速度提高,就是越跑越快,负加速就该是越跑越慢吧, ...
Truecar 发表于 2011-7-16 23:1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加速度在很多时候作为生物力学的injury criteria,无所谓正负,都用resultant acceleration。但正加速很难得到,而负加速度很容易,撞一下就可以得到很高。

山区人民爱照相 发表于 2011-7-18 20:25

照这么算,靠人的惯性要扯断安全带,需要4ton的力(3点安全带)。假设一个人体重100kg,那么加速度就是40个 ...
Manfred.wang 发表于 2011-7-8 19:3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几个几十个毫秒的时间跨度里还是很可能的。人脑袋以35公里的速度撞风挡,加速度峰值在100个G左右。
胸部达到40个G的加速度,受AIS3(比如肺部穿透)这个级别的伤的概率大概是50%
不过安全带10kN以上拉伸符合不太现实了。

Manfred.wang 发表于 2011-7-20 09:26

回复 58# 山区人民爱照相


   哈哈,这里又遇到你了。你那个峰值是FEM算出来的吧?没猜错的话是集中在最初接触区域的某个点上。 那个地方的挫伤,如果按照安全带的宽度在人身上来那么两道,基本也就成三段儿了

山区人民爱照相 发表于 2011-7-20 10:31

脑袋撞风挡玻璃的峰值是实验测的,大概是在10个豪秒以内加速度由0增加到100个G,然后再降下来. FEM模型根据实验结果对参数calibration和validation。
安全带和胸部加速度的受伤的关系是unfallforschung的资料上查来的。
dummy碰撞和数值模拟分析受伤都是通过injury criteria。头部受伤有HIC head injury criterion,虽然有不同标准,基本原则都是头部加速度对时间的积分。胸部有加速度准则,deflection准则,比较复杂,没有研究明白。
安全性的东西不是个别部件的强度就可以决定的。另外,很多方面表面看不出,实际都在保险费里体现着。

2ma31547 发表于 2011-7-20 13:13

不过安全带10kN以上拉伸符合不太现实了山区人民爱照相 发表于 2011-7-18 20:2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过安全带10kN以上拉伸符合不太现实了"
能解释一下什么意思吗?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有图 有真相,不解释,冒着泄密的危险从公司淘出来的, 安全带的抗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