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6:50
因主演《罗马假日》,赫本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
依照惯例,凡获该奖提名者,全得出席该奖的终评颁奖仪式。
此届颁奖仪式1954年3月25日在洛杉矶和纽约同时举行。
全美广播公司电视网将两地联成一个有机整体。
通用汽车公司出资27万美元买下了在颁奖仪式过程中做电视的权利。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6:50
..............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6:51
这一天,赫本在纽约刚演出完《美人鱼》,谢幕完毕她就一头钻进一辆出租车。在一名警察护送下直奔颁奖现场--世纪剧院。
她感到体力不支,加上希冀、盼望、焦虑、恐惧,那天晚上的一切对她都好像是一场梦,一切印象都是模模糊糊的。
在出租车上,她换掉了戏装,一下车,她穿过剧场外庞大的影迷群,她一路小跑,后面跟着男爵夫人。
穿过门厅,那里簇拥着大批记者和倾慕者,闪光灯不断地发出耀眼的光。
她马上躲进化妆间去洗脸上的油彩。那些性急的记者和摄影者们等了五分钟便不耐烦了,把门拍得震天响。
无奈,赫本只好先放他们进去拍上几张。
赫本步入会场时,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远在墨西哥的主持人贾莱·古柏宣读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名单。
赫本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接着看到古柏拆开一只信封,抽出一张什么也没有的纸条,做出宣读获奖者的样子,
赫本内心怦怦直跳,她紧咬指甲,紧张地期待着最后的结果。只见世纪剧场的司仪走上舞台,宣布道:“获奖者:奥黛丽·赫本。”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6:52
赫本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一片欢呼声中,她从座位上一跃而起,跑到舞台侧翼,
由于过度兴奋,本应向右,她却向左跑去,司仪赶紧把她招呼到舞台中央来,在抓住奖品的当儿,她差点和司仪撞个满怀。
她接过金像说了一句话:“这真有点让人受不了。”又说了几句官样的感激话后,她就逃离了舞台。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6:53
然后是到记者招待会去。赫本由于乐极发呆,竟把金像给弄丢了。她记得是放在什么地方来着,但谁也找不着它。
这样,她拍照的时候就没法拿着金奖了。有人拿出另一个让她拿着。最后,她的那一个竟在女厕所里找到了。
可惜的是,10年后的一天,赫本在外地排戏期间,小偷溜进她的家,偷走了这一座金像。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6:53
此刻,赫本兴奋得发抖,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完全没有了平日的冷静。
她吻学院院长琴·赫肖特时,本应吻面颊,赫本却吻了她的嘴唇。不过还算幸运,总算平安地回到了家。
她不能入睡,一夜出神地摇来晃去,闹得她母亲男爵夫人也一夜没睡好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6:54
几天以后,赫本又听到一个好消息:她荣获美国戏剧年度奖--托尼奖。
从此以后,荣誉对她纷至沓来。事实证明,此时赫本已处于事业的顶峰。
自1948年她拍第一部40分钟的短片以来,仅仅五六年时间内,她就获得如此殊荣,实在是很了不起的,也的确“真有点让人受不了”。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6:55
赫本虽然在事业上一帆风顺,红极一时,但在婚姻生活却比较曲折,且极为隐秘。
这位大明星同任何一位普通妇女一样,渴望有一个“安乐窝”,渴望宁静幸福的家庭生活。
刚刚21岁左右,她恋爱了,那幸运的男子叫詹姆斯·汉森,29岁,英国人,出身于富裕的卡车制造业家庭,将来是家庭事业的继承人。
他为人诚实可靠,性格坚强,业余爱好狩猎,骑射和捕鱼。赫本觉得,汉森是她理想的丈夫,会成为她的依靠和保护人。
然而,这个时候赫本正在拍《蒙特卡洛宝宝》,正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所以这一事情在赫本心里是矛盾的:
同汉森结婚,就意味着放弃影剧事业。何去何从?赫本心神不定。
男爵夫人态度十分明朗,她对女儿说:“必须以事业为重。你不能生活在除了卡车就是马匹和猎狗的世界里。”
尽管母女为此经常争执不休,但赫本还是有自己的主见,她需要成家立业,需要有一个人来保护她。
于是在《吉吉》首演四天后,她还是和汉森宣布:《吉吉》一拍完,他们就结婚。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6:55
然而随着《罗马假日》的完成并获得巨大成功,同时拍完后她还得立刻参加话剧《吉吉》的巡回演出,戏票已全部预售出去。
她很想飞往加拿大去看汉森,但却抽不出时间来。
这个时候,赫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自己根本不可能放弃已经上了路的电影事业,她与汉森的关系,至少是目前已经谈不上结婚了。
同时,男爵夫人仍然坚持反对女儿和汉森结婚,继续对她施加压力。
最后,赫本终于放弃了战斗,彻底投降。
在《吉吉》的芝加哥首演式上,赫本宣布说,她与詹姆斯·汉森的一切全都过去了。
而这个时候,可怜的汉森还在做着他的结婚计划呢!年轻美丽、纯洁无暇的吉吉,终于因为在罗马的假日而了结了她的初恋。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6:56
然而生活中的吉吉仍然在追求向往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第二年,她主演《龙凤配》,在剧中,她饰演一个受到老板两个儿子爱恋的司机之女。
在拍摄之余,扮演哥哥的著名演员汉弗莱·鲍嘉公开不喜欢赫本,而弟弟威廉·霍登却和鲍嘉相反,热烈地爱上了赫本。
霍登当时是一名名演员,曾因主演《十七号战俘营》而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此刻正处于事业的颠峰。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6:57
威廉·霍登是个男子气十足的人,身材魁梧、匀称,有一双拳击家的手,同时也有一股叫人不放心的味道。
他狂热地爱上了赫本。他爱她的娇弱、优雅,爱她的娴静;
而她则被他的男子气概,他那双仁慈的、深深注视人的眼睛,他的苏格兰式的皱眉和他身上香烟气味深深迷住了。
结果是不可避免的,爆炸似的恋爱发生了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6:58
他们在片中默默深情,在一起听音乐、喝茶,也曾一起骑自行车环城绕游,侃侃而谈,互相倾吐心中积压的恋情。
他们嬉笑自乐,爱情的种子不自觉地发芽生长着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6:59
然而,霍登结婚多次,当时家里仍有妻子、一个成年的女儿和两个儿子。
不过,关于这段恋情,朋友们认为是霍登有沾花惹草的倾向,使他搅乱了赫本的心。不管怎样,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
赫本决定不再与霍登往来。圈中人分析,赫本富于理智,即或堕入情网,她也不曾有和霍登结婚的打算。
即使霍登的婚姻已经发生危机,她也不会去做一个破坏他人家庭的人,何况还要同一个成年女孩、两个男孩打交道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6:59
她明白,孩子们会怨恨她,社会舆论会谴责她,她可不愿意卷入这种下贱的事件中;
再说,霍登的性格太喜欢游历,这样,若是结了婚,两人会经常分离,这是赫本所反对的,也是当初她和汉森割断恋情的根本原因。
渴望一个安静的家一直是赫本所终生向往的,她希望有一个稳固的婚姻,而和霍登这样的人结婚,则前途迷茫。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赫本想要孩子,她十分想要一个孩子,而霍登已丧失做父亲的能力,《龙凤配》终未能在生活中做成美妙的龙凤梦。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7:03
然而事隔不久,1953年8月20日,在伦敦《罗马假日》首映式结束后的晚会上,一个深色眼睛、高颧骨、下颌轮廓清晰美丽的男子向她走来,他,就是格里高利·派克向赫本介绍的他的朋友、导演、演员兼作家米尔·费勒,赫本看过他演的电影,对他的演技十分敬佩,出乎费勒意料的是,赫本对他的作品了如指掌。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7:06
费勒当时35岁,高瘦的身材,脸长得像16世纪大画家格列柯,如雕刻出来的一般。他在击剑上很有两下子,同时又爱好网球。
他明智、善于体贴人,他在好莱坞的威望很高,甚至超过他的领导人。但由于他太多才多艺,涉猎面太广,分散了他的精力,使他在某一方面不能跃居首位。他终日忙忙碌碌,从不休息,永远处于高频率。
费勒的父亲是西班牙人,母亲是爱尔兰裔美国人。
费勒曾在普林斯顿上大学,二年级时迷上话剧,遂中途辍学,上墨西哥写了第一部小说,后在百老汇表演舞蹈,舞艺相当好。
他干各种各样的工作,而且都有所成。
然而,当他的事业在百老汇发展之际,他患了小儿麻痹症,右臂因之萎缩,他握着熨斗拼命锻炼,硬是使右臂恢复了正常。
随后他来到了好莱坞,搞银幕测试指导,最后因在《失去的分界线》中扮演一名黑人医生获得成功。
然而,费勒在银幕上的形象严峻有余而温暖不足,总不能唤起女影迷罗曼蒂克的幻想。
但是,在晚会上,他与赫本一见钟情,赫本喜欢费勒的机智、幽默和好看的外表,对这个具有领袖风范的人物有了依恋之情,
她对费勒说,希望能有机会和他一道演戏,请他挑选剧本。
于是就有了话剧《美人鱼》,赫本和费勒分别饰演一对相恋的年轻水妖美人鱼和英俊的游侠骑士,在舞台上,费勒向赫本倾诉衷肠,而在实际生活中,他也向她狂热地求爱,该剧后来拍成电影,也相当成功。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7:07
两人的爱情之花也越发芬芳吐艳。
1954年9月25日,他们在瑞士美丽的卢采恩湖畔一个小教堂举行婚礼。
那儿是世界上最豪华最文明的山区休养地之一,幽静、舒适、豪华、美丽,又能避开新闻记者。
夜里,除了偶尔从卢采恩渡口传来轻柔的絮语声外,只有牛群轻柔的铃声,新婚夫妇感到惬意极了。这是一对幸福的夫妻。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7:07
赫本尽管一夜之间曾了大名鼎鼎的人物,虽然她的天才远远超过丈夫,但她处处抑制自己,小心谨慎,给了费勒无私的爱,尽量使双方都幸福和满足。她渴望家庭稳定,幸福长久。她想到,同在电影圈的夫妇由于不在同一部影片担任角色时,往往被分离在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国家,而这时大部分人难免出些桃色新闻,所以,电影演员的婚姻往往不很牢固,鉴于此,赫本向代理人提出要求,让他保证:她担任的角色必须符合一个条件,即不离开费勒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7:08
费勒也对赫本处处保护,维护她的形象,设法使她免受新闻界的伤害。
他还专门为她编导了一部片子《绿色大厦》,片中的女主角玛丽纯洁、完美,具有人类少有的优秀品质。不用说,这正是费勒心目中的赫本。
这部电影是两人爱情之光的折射。然而,可惜的是,它却成了赫本一生中唯一不成功的片子,当然这要归因于费勒。
他还对赫本体贴入微,赫本两次怀孕,都因其身体太弱,臀部和骨盆过窄之故而两次流产。
这个时候,费勒都无微不至地关怀保护,用男子汉的爱情控制她,用自己的思想和欲望感染她,使她从痛苦中逐渐解脱出来。
无论什么时候,赫本生病或不适,费勒都永远在她身边,当时被誉为“形影不离”的夫妻。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7:09
婚后第5年,两人有了一个男孩,取名西恩。
然而,这一对夫妻,从许多方面来看,都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
赫本对费勒忠贞不渝,温柔体贴,而费勒却对赫本控制得很严,且过于维护自己的男性权威,有时甚至是简单地凭直觉行事。
他们的一个朋友评论说:“费勒对奥黛丽好像有一种统治的权利,我觉得他所表现出的男子汉气概比一般人还要强,他对她那么生硬,说一不二,使旁观者都难以接受”。
他们的关系即使在最轻松愉快的时刻,也有某种程度的紧张。
还有一点,作为一个国际知名人士和影坛巨星的丈夫,费勒不愿做她事业的陪衬和保护人,更不安于个人事业的暗淡。赫本力图忍让和克制。
然而,尽管“她为挽救他们的婚姻关系以做了所能做的一切”,尽管曾许下宏愿,要为影视界众眷属树立榜样,与费勒白头偕老。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7:10
但是,使人无法抗拒的是,在结婚10年后,他们最终还是在拍《窈窕淑女》期间出现了裂痕,
赫本逐渐意识到一个早已存在的事实:费勒对她的控制多于爱;费勒对她不忠的行为时有发生。赫本终于明白,她的白头偕老梦完全只是一相情愿。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7:11
1968年秋天,这对夫妻在瑞士相聚了,此间,赫本又经历了一次流产,这次流产像不祥之兆笼罩着他们的婚姻,至此,赫本与费勒的婚姻关系完全结束了。
赫本对此十分痛苦、失望,她说:“我一直尝试,极力想保住我们的婚姻,但太难、太难了。干我们这一行,常常要表演热烈、爱抚,有时就不免假戏真做。在这个圈子里,婚姻真难维持啊!请你相信,我是把婚姻、家庭生活放在第一位而把事业放在第二位的。”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7:12
本是一个坚强而热爱生活的女性,37岁的她,虽不乏青年女子的活力,却脱尽了少女的稚气,她出落得越发妩媚动人了。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7:13
她的性格开朗,落落大方,胸中洋溢着爱的萌动,她已准备好去迎接新的爱情。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7:14
1968年金秋时节,赫本决定独自到希腊做一次休息旅行。在蔚蓝色、发着粼粼波光的爱琴海上,一艘豪华的游艇平稳地行使着。甲板上,赫本正与煤油大王、百万富翁保罗·威廉及其富有魅力的妻子奥林匹亚·托罗西娅观赏希腊神话传说中美丽的岛上风光,这时,一个高个子、金发碧眼、俊美的男子引起了她的兴趣。他是年仅30岁的意大利精神病学者安德列·多蒂医生,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多蒂家族,他生长在罗马,当时正在罗马大学执教,同时也与人一起开业行医。多蒂诙谐、生机勃勃而讨人喜欢,赫本成熟、妩媚、温柔而迷人。
赫本与年轻漂亮的医生一见钟情,爱情像火药似地爆炸了,赫本不顾一切地投入到了这炽热的爱情之中。圣诞节前夕,赫本与费勒办理离婚手续,此事办得极其谨慎、保密,目的是不想在社会上引起喧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双方都能将大宗财产保护起来。
离婚手续办完,赫本就到罗马同多蒂及其家人共度圣诞节,同时两人订婚,多蒂送给赫本一枚巨大的保加利亚大钻戒,订婚仪式是两个小时的招待会。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7:15
1969年1月18日,婚礼在瑞士举行。
赫本身穿纪梵希为她设计的粉红色针织连衣裙,在嫔相陪伴下,双手捧着一小束花,她显得苍白,但很美。
有趣的是,当多蒂14岁时,看了赫本主演的《罗马假日》,跑回去对妈妈说:“等我长大了,我要娶那个漂亮的女演员。”不想今天却成了事实。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7:15
赫本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婚后她完全息影,照料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他们的生活如田园诗般优美,两人的娱乐是看电影、上夜总会和去豪华俱乐部,有时他们去某位伯爵夫人家拜访,有时去高价舞厅去跳舞。
此时,赫本的心中洋溢着满足、兴奋和愉悦:“我又在爱中,又幸福了。……我已嫁给了一个我爱的人,愿意按的日程表生活了。为什么还要重新去工作?去过那种我不想过的生活呢?”
她对丈夫的专业精神病学也发生了兴趣。
可以看出,赫本似乎在爱情面前忘了自己心爱的电影,她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家庭生活的爱和幸福之中。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7:16
虽然,意大利、罗马,赫本的成功一生都要感谢这个地方,但是,赫本从一开始就不知道的是:在意大利人的观点里,一个男子不认为他一结婚就该终止他自由的性生活,有一部分人认为在结婚之后有一个甚至几个情妇都是很合适的。多蒂婚后时常弄出许多丑闻,甚至同当时罗马城里最声名狼藉、最妖冶的美女搞在一起。
当时,一份刊物《国家调查》刊登了这一事件:“多蒂是个淫妇的儿子,而奥黛丽却是个圣人。多蒂时常带女人上夜总会。
当奥黛丽在罗马时,他就装得像个天使。当多蒂和女演员、模特儿在一起被人拍照时,多蒂非常狼狈,恨不得把这些女人藏进汽车里。”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7:17
这对赫本的打击很沉重,她幸福生活的美梦又破灭了,她的婚姻又一次以悲剧告结束。
赫本别无选择,她已为离婚做好了准备。多蒂对此很恐慌。
他俩决定上夏威夷的火奴鲁鲁去度第二次蜜月,但事实证明这也是徒劳。
这个时候,她终于重返影坛,并与多蒂办理了分居手续。
单身的凄苦和晚年的孤寂使赫本很想找一个男子做生活伴侣。朋友们对此很关心。
其中一个好友为她介绍了一个男子——英俊的演员罗伯特·沃尔德斯。罗伯特适逢妻子亡故,他的亡妻是声誉卓著的好莱坞影星曼尔·奥伯朗。
两人一见面彼此就被吸引住了。
赫本在外形和气质上都使罗伯特想起亡妻。他们都是身材纤细,高颧骨、吊眼梢;感情都同样细腻灵敏。
赫本与罗伯特两人也都经历过爱情的挫折和痛苦,且两人都是荷兰人,同样的荷兰人气质增加了彼此的吸引力,两人相爱了。
在瑞士这安静、优美的国土上,赫本和罗伯特再次重逢,他们把自己献给了对方。
赫本对朋友说,她终于从她所爱的人身上找回了一个温柔的心灵。
罗伯特在心灵上是温和善良的孩子,需要一种母爱。
而赫本身上兼有护士和母亲的双重品质,从这一点上说,双方都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
schadow82
发表于 2005-2-4 17:18
1981年,罗伯特走了大胆的一步,他住进赫本在瑞士的家,开始了两人的同居生活。
尔后两人正式结婚,赫本与丈夫住在风景优美的瑞士共度晚年。
赫本在罗伯特身边找到了幸福,她辛勤劳碌的一生终于得到了宁静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