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不安于“贤妻良母”生活的赫本终于重返影坛,与因演007谍报员詹姆斯·邦德而名噪一时的辛·康纳利一起主演《罗宾汉和玛莉安》,影片描写中古传说中随十字军东征归来的农民英雄罗宾汉与离别十八载的爱侣之间的一段深情。
该片的首映式在纽约举行。
当赫本前往出席之前,她非常不安,阔别影坛七年,电影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会怎样对待她? 在首映式之前,赫本还不得不尽快飞往好莱坞,在美国电影学院表彰威廉·惠勒接受终生荣誉奖的仪式上发言。
她朗读了一首自己写的诗,结果博得满堂喝彩,这使她又惊又喜。
接着她又飞往纽约参加首映式。
首映式在广播城市市音乐厅举行,赫本一到,约有6000人向她欢呼,用唱歌的声调齐唱到:“我们爱你,奥黛丽!” 赫本对此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她被人们的热情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看到人们并未对我感到腻味,我很感动。”
然后她再飞往好莱坞,出席该片在西部的首映式,并在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发仪式上担任授奖人。这对电影明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荣誉。
她这回是为当年即第48届最佳影片《飞越疯人院》授奖。
赫本息影七年,感触颇深,但她最难忘的是,好莱坞没有忘记她,电影没有忘记她,广大观众没有忘记她。
她虽然息影多年,但演技并未逊色。
继《罗宾汉和玛莉安》后,她又主演了《血亲》(1979)、《哄堂大笑》(1981)、《直到永远》(1991)。
然而,进入70年代以来,欧美的妇女解放远东日趋高涨。妇女不再满足于做男人的玩物和附庸。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和男人一样工作奋斗。
近年来不少女演员成功地塑造了这种新女性的形象,很受欢迎。
相比之下,赫本复出后仍然跳不出天真无邪、活泼善良的少女形象,这就不能不给人一种落伍、怀旧的感觉,令人感到哀叹、惋惜,
这也是她重返影坛后所拍四部影片均不很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无论如何,奥黛丽·赫本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
她在黄金时代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正如她自身一样,留给人们美好的印象太强烈了。
她在电影史上所占的独特的一页,是不会被岁月所抹掉的。
1991年4月22日,美国林肯中心电影协会向赫本授予荣誉奖,该项奖自1972年起每年向全世界最资深望重的艺术大师颁发,获奖者先后有卓别林、劳伦斯·奥立弗、伊丽莎白·泰勒、詹姆斯·史都华等影界巨星,这是对赫本影坛生涯以及非凡演技的崇高褒奖。 赫本晚年,仍然老骥伏枥,为公益事业发着光和热。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在这个职位上,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并不时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许多国家,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爱戴和欢迎。 1992年底,她还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 然而不幸的是,赫本因患结肠癌,于1993年1月20日在瑞士洛桑的家中去世,终年63岁,一代巨星从此陨落。
但是人们不会忘记她,她的纯情、美丽和清新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一个美丽人生的结束
纯情、美丽和清新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一些生活照 ................. .................... 奥黛丽·赫本写真图片 ................... ................. .................... ..................... ................ ................. 最后一张 怀念美丽的奥黛莉·赫本 辛苦了...... 她真是漂亮,高贵的气质是她最大的魅力。我挺喜欢看《罗马假日》的,也是我妈妈的最爱。她和费雯丽都证明了红颜多薄命阿~~~
非常好
永远的公主!! 想去罗马, 只因为她:D ding!!!!!!!!八卦一下
听说她晚年和一个中国人在一起,最后那个中国人继承了她的大部分遗产,此人现生活在北京,号称中国的基督山伯爵,光劳斯莱思就好几辆,真的假的$我晕$ :P 好喜欢 赫本了拉实在漂亮的没话说了 拉
恬静的气质阿
好好喜欢阿!
$漂亮$$漂亮$$漂亮$$漂亮$$漂亮$ Originally posted by 糖糖wj at 2005-2-4 09:53 PM:
听说她晚年和一个中国人在一起,最后那个中国人继承了她的大部分遗产,此人现生活在北京,号称中国的基督山伯爵,光劳斯莱思就好几辆,真的假的$我晕$
那个人经历中的大明星真是赫本吗
天啊:o 值得收藏,好图 淑女中的典范阿,我的偶像!! wo zui xi huan ta le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