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208 发表于 2012-11-19 12:38

小网店“双11”尴尬:销售额50万只赚千元

小网店“双11”尴尬:销售额50万只赚千元

东方早报19.11.2012

阿里巴巴:成功推行预售模式,两款样衣带来两万件订单

普通网店:50%折扣加上5%提成,销量50万元利润不足千元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2/2E/2EEF9DDDBD59EB89D1206D3161968585.jpg

“双十一”已经过去一周,但其搅动的争论和反思仍在继续。

2012年11月14日,一场名为“新旧零售的交锋”论坛在浙江杭州召开。其间,在“双十一”中斩获颇丰的天猫总裁张勇高调宣称,“双十一”的成功反映了一种新经济模式的崛起。根据阿里巴巴提供的数据,旗下的天猫(淘宝商城,主营B2C业务,即商家对个人business to customer )与淘宝集市(淘宝C2C业务,即个人对个人, customer to customer)在“双十一”大促销中支付宝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元,其中,天猫132亿,淘宝59亿。

不过,191亿的惊人业绩并没有让所有人满意。2010年起经营网店的田宇是天猫5万商户主中的一员,在“双十一”顺利刷新网店销量后,田宇尴尬地发现其收益远不如预期。为了“双十一”,整个团队都在加班工作,当天销量创下了50万的纪录,但除去折扣、提成和人工成本,可能只赚了不到1000块钱。”

一边是开启变革的转折,一边是让人遗憾的收益,“双十一”的复杂性不言而喻,而其引发的思考更是决定着未来中国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间或竞争、或融合的关系布局。

live 发表于 2012-11-19 12:43

商家广告效应产生了,资金流动了,就是成功,这种活动不能光看当时盈利,何况人工成本这一块已经算进去了。德国这边的很多促销活动,根本没有盈利,纯粹是赔钱买吆喝占市场份额,例如白拿手机活动,例如月租0,49包o2和德国座机的手机卡促销活动,例如quicker,例如dealgigant。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网店“双11”尴尬:销售额50万只赚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