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my365
发表于 2013-1-27 23:39
jianghai_cz 发表于 2013-1-27 22: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达能在 08年左右才兼并了 numico公司 后者持有三个欧洲大牌子 (nutrilon+aptamil+cow&gate)
但是...
不好意思我必须点击举报了,你一而再的做广告我看着非常不舒服,抱歉了。。。
kolinsky
发表于 2013-1-27 23:41
celinecy 发表于 2013-1-27 22: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公司内部可以自己搞,但是在自由贸易的国家之间根本没有用,如果生产商不允许经销商把买下的商品销售 ...
早就可以这样做了,现在很多销售都是排他性销售,你能从德国搞几部保时捷回去卖么?你说税高,那没问题,关键是你卖都不能卖,因为这是排他性销售的。只要有一个人拿到这个排他性销售权,其他的人卖就是侵权行为,但是自己买一点运回去给自己的亲戚还是可以的,要公开牟利,告一个倒一个。
mymy365
发表于 2013-1-27 23:44
kolinsky 发表于 2013-1-27 22: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就是一个大问题了,你是可以一辈子不信任了,那中国奶粉出头之日估计要推迟到10后那一代去了。那么你提 ...
用不了那么久,真的好好(炒)做的话,过几年又是一个好汉。
中国人民的信任感很薄弱,但是忘性也很大,不妨翻翻看看,央视5年前揭露的那些厂家和产品,现在真的就都不卖了?
国内干啥都是一窝蜂,人云亦云,今天你说奶粉不好了,大家都不吃了,明天说果冻都是皮鞋,大家又不吃了,火锅底料里面都是蜡,于是大家不吃了,粉丝里面都是塑料,大家不吃了。
然后再过两年,还是这些果冻,还是这些吃的,大家吃的还是那么的香甜~~~
mymy365
发表于 2013-1-27 23:48
kolinsky 发表于 2013-1-27 22: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早就可以这样做了,现在很多销售都是排他性销售,你能从德国搞几部保时捷回去卖么?你说税高,那没问题, ...
他的意思是比如你可以住在德国,然后从意大利买个保时捷过来,因为欧盟境内贸易是自由相通的。
但是,这是小打小闹的,如果真的是所有德国人都因为意大利的保时捷更便宜所以跑到意大利去买了,按照他的理解,保时捷总部是不能阻拦这种行为的,因为自由贸易,否则卡特尔就要代表月亮去惩罚保时捷了。。。但实际上,所以我说他要接地气,保时捷总部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和借口,把这个意大利的销售商整得死去活来,还让人抓不住把柄
kolinsky
发表于 2013-1-27 23:51
mymy365 发表于 2013-1-27 22: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用不了那么久,真的好好(炒)做的话,过几年又是一个好汉。
中国人民的信任感很薄弱,但是忘性也很大, ...
你不是还是怕奶粉么,中国人现在仇恨的心理很重,特别加上一群人故意宣传,仇恨心理就越重。中国有些人的本事就在做孩子和尸体的文章上,除了这两个文章做不好。中国的孩子已经被折腾到6年级的学生踢足球踢不赢人家3年级的学生了,这么多谬误到底哪里来的呢?
询问
发表于 2013-1-27 23:56
询问 发表于 2013-1-27 17: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是妈妈在抱怨,我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企业来讲,milupa肯定有他们的问题。
你说的这两点,就是问 ...
小天津感觉国内身边的朋友的小孩子吃aptamil的比吃Hipp的多发表于 2013-1-27 22:50
其实为什么愿意买aptamil,其实也不一定都是因为aptamil价格高的缘故。另外,我个人觉得,有一个原因就是:国内看不到aptmil,但是Hipp已经在国内很多年了,所以很多人也都不信任。国内很多人都避开国内有的品牌,买一些国外常见的但国内看不到的牌子。所以aptamil也胜在这儿了。
另,我周围的国内的朋友,几乎没有什么吃aptamil的。
kolinsky
发表于 2013-1-27 23:57
mymy365 发表于 2013-1-27 22: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的意思是比如你可以住在德国,然后从意大利买个保时捷过来,因为欧盟境内贸易是自由相通的。
但是,这 ...
你自己从意大利买个保时捷来用是可以的,你去买一批意大利的保时捷来开个店卖试试。你做二手车卖可以,做新车卖,肯定被搞死。比如你买一批u盘,他没有排他性销售权利授予某市场,你买来就可以卖。这就是排他性销售权,一家在一个市场获得,其他人在该市场就是不准卖,卖了就是犯法。我认为这个不难理解啊。
celinecy
发表于 2013-1-28 00:05
mymy365 发表于 2013-1-27 23: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的意思是比如你可以住在德国,然后从意大利买个保时捷过来,因为欧盟境内贸易是自由相通的。
但是,这 ...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肯定的,但是事实是商与官斗很伤本,商人能在某些事情上钱捞得顺风顺水多半还是因为官方本身风向是倒向这边的。否则如果想达到自己的目的绕开这条法律使用另外的借口去做,官方也照样有层出不穷的借口和办法让你花了钱还达不到目的。在奶粉限制进口这个问题上,是商家借着政策本身的风向在牟利。真的不想禁止而想放开,光靠你一个公司能关住谁。电影电视盗版问题闹了多少年,告去啊,真禁住了么...
晚了懒得继续讨论了,您也洗洗吸收日月精华去罢...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3-1-28 00:18
从市场营销角度来说,如果Nachfrage增加,第一步并不是提高产能,而是提高价格,达到用价格平衡市场需求和有限产能之间的关系。 只有在中长期市场调研后发现有必要增加产能或者开拓某个市场,才会有投资增加生产的决策。 而目前来自中国的浮动需求,很难说能维持几年或者十几年,当然不会随便就增加产能。
kolinsky
发表于 2013-1-28 00:21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3-1-27 23: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市场营销角度来说,如果Nachfrage增加,第一步并不是提高产能,而是提高价格,达到用价格平衡市场需求和有 ...
{:4_293:} 奶粉是良心产品,是不会大幅提价的。而且国内进口奶粉价格相当高,这提价要能把差价给填补了,德国妈妈会疯掉的。
simonelu
发表于 2013-1-28 00:25
这个有啥好讨论的,其实也没有奶粉慌啊,就是爱他美缺啊,难道不能喝喜宝吗?
simonelu
发表于 2013-1-28 00:28
simonelu 发表于 2013-1-27 23: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有啥好讨论的,其实也没有奶粉慌啊,就是爱他美缺啊,难道不能喝喜宝吗?
还好吧,别换来换去就行。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3-1-28 00:35
kolinsky 发表于 2013-1-27 23: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奶粉是良心产品,是不会大幅提价的。而且国内进口奶粉价格相当高,这提价要能把差价给填补了, ...
这次最大的问题是中国顾客对价格并不敏感,最后即便调价,影响的也是德国本地顾客对产品的印象。
而在短时间产能无法提高的客观条件下,厂家借助媒体来打打太极拳,顺便引发讨论刺探一下到底来自中国市场的Nachfrage有多么稳定,倒也可以帮助确定自己是否开发中国市场。 抱怨的越厉害,商家反而会越坚定立场,受惠的是中国倒爷和宝宝。 如果没人抱怨,厂家会最后得出季节性需求浮动的结论,不做任何产能调整。
尼采的那头牛
发表于 2013-1-28 00:37
我们这Kaufland好似从来没缺货过。。。
kolinsky
发表于 2013-1-28 01:06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3-1-27 23: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次最大的问题是中国顾客对价格并不敏感,最后即便调价,影响的也是德国本地顾客对产品的印象。
而在 ...
本来就是我看到的就是工作岗位,有需求不是好事么,价格还能卖那么好,就是在中国市场卖到15欧一盒也稳赚不赔,还把代购的生意挤没了。至于牛奶,德国这种工业国农业生产本来就是受压制的,真放开一点,肯定大卖的。而且中国真一定要消费外国奶粉的人群其实并不是那么大啦。
看世界变迁
发表于 2013-1-28 05:59
其他品牌奶粉太便宜了,提到和爱他美一样高就没问题了。
celinecy
发表于 2013-1-28 08:58
kolinsky 发表于 2013-1-27 23: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自己从意大利买个保时捷来用是可以的,你去买一批意大利的保时捷来开个店卖试试。你做二手车卖可以,做 ...
你自己在实践中间接触过这种协议没有吖,这个可不是什么包治百病的万金油来的。首先拿保时捷跟奶粉作比就不合适,不管是技术含量还是产量销售方式都是完全不同类的产品,可不是靠个理解二字就能到处卖的。再说排他性协议,它只不过就是产销双方自愿签订的互相约束的协议而已,保护它的只是商法,针对特定的品牌特定的地区,在这个范围内双方有一边违约可以告,出了这个范围你告谁去,又不是屠龙刀一出众人退避那么大气场。
所以你如果说M公司在大中国区找了个经销商P约定对爱美兹的排他性销售权,然后又在欧洲区卖aptamil,是不能靠排他性销售权阻止其他人把aptamil引入中国市场的,因为他们协议的标的根本就不是aptamil嘛。只要下游经销商进口渠道是合法的产品不是假冒的,人家爱怎么卖都成法律不管。反而是如果这个时候M公司看apt奶粉卖得好了想依样画葫芦再在中国区指定个对apt的排他性销售权,他自己倒是可能违约了,因为是他主动把自家竞争性的品牌引入的中国市场。到现在阻隔着apt大批量正式进入中国的,其实还是海关那道天堑。另外就是如果换成lv包保时捷这类技术含量高或者是产量小容易跟踪的产品,形成品牌保护的其实是技术外形专利法商标法这些,而不是销售权协议。可是奶粉使用量那么大,你怎么专,能给每一粒都发个批号么...
yuyingcao
发表于 2013-1-28 09:27
{:3_246:}
yuyingcao
发表于 2013-1-28 09:27
哎,操闲心。爱发就发吧,都发了,更好。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3-1-28 10:01
本帖最后由 nanguazaixian 于 2013-1-28 09:10 编辑
kolinsky 发表于 2013-1-28 0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来就是我看到的就是工作岗位,有需求不是好事么,价格还能卖那么好,就是在中国市场卖到15欧一盒也稳赚 ...
你把市场开发和运作想得太简单了。 如果中方资本介入帮助德国厂家分担风险和确保未来销售渠道,此事当然可以谈。 但是中国人不过只想搞搞小打小闹的代购,过两年没人吃了,代购量也就下去了,就目前这点需求浮动让厂家增加生产线,不实际。 中国人一方面对价格不敏感,一方面实在吃不到也不会抱怨,转而购买其他替代品就行。 所以此新闻从开头到结尾只能定位于德国市场对现状的不满和牢骚。
提什么因为代购给德国人增加工作岗位,扯得太远了。
Dortmund110
发表于 2013-1-28 10:14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3-1-28 09: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把市场开发和运作想得太简单了。 如果中方资本介入帮助德国厂家分担风险和确保未来销售渠道,此事当然 ...
个人感觉代购还真能给德国增加工作岗位。
首先是纸箱子和胶带,其次是运输,然后是奶粉厂商,然后是Post相对的包括前台和DHL快递。
代购激活的是整个产业链啊。
不过感觉这里讲的代购根本不是那些去超市扫货的小打小闹,那些一次成集装箱往中国运奶粉的才是大头,而那些大头也根本不会去超市拿那几盒奶粉的。
Laure
发表于 2013-1-28 10:26
记得3年有一条新闻说,奶制品涨价,是因为中国人吃了太多奶酪。导致德国奶制品涨价。哈哈,德国媒体也是没有什么话题,跟着起哄,转嫁内部矛盾!
尘尘
发表于 2013-1-28 10:33
扩大生产,增加工作量,就是增加成本和投入,企业风险也就增大。
加一个工作岗位,企业就要多一个开销。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3-1-28 10:45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3-1-28 10:47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3-1-28 10:50
irvine
发表于 2013-1-28 10:51
无非就是aptamil 的生产自己出了问题,然后随便找个借口赖在中国人头上。其他品牌怎么没见缺货?要说贵的,Toepfer更贵,淘宝上也很流行,别人也没缺货。
淘宝上面那些销售动则成千上万的可能才对超市缺货有点影响。几个区区代购能有什么根本性的影响?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屁民代罪受过。真正掌握销售渠道的那批人才是罪魁祸首。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3-1-28 10:58
zhnde
发表于 2013-1-28 11:08
中国的食品安全无非就是因为,国家发展不充分,收入差距大,贫富不均造成的。你把食品标准提高,并且执行严格,那必定会引起价格普遍上涨,那穷人怎么活?欧洲不如趁着中国现在这种尴尬境地捞一笔。不然等中国开始搞提高收入拉动内需时,食品安全搞好了,就来不及了。当然欧洲人可能会想,到时候你又不需要我的奶粉了,我扩大了的产量怎么办?反过来,如果从欧洲人没什么动作看,从侧面说明,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会拖太长时间了。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3-1-28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