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atzlan 发表于 2015-5-4 13:52

本帖最后由 schatzlan 于 2015-5-4 13:56 编辑

人总是羡慕自己没有的东西, 作者只是因为从没有感受过父爱所以特别有情结, 也可以说一种遗憾, 她经历过父爱才能有基础比较父母爱和2位母亲爱的分别, 或许实际上这两种爱一点分别都没有。。。被2人疼爱关心就是幸福了,很多有父母得孩子还不一定得到父母得疼爱呢。

irvine 发表于 2015-5-4 13:53

这个作者的意思不仅仅是反同性恋,也反离婚,分居。总之他自己最大,父母即使不相爱也要呆在一起。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3:54

Reisender 发表于 2015-5-4 13:40
如果真的像你说的,孩子的亲生父母一辈子相爱在一起那当然最好了。但是如果父母有矛盾,家暴冷战等等,为 ...

能理解你的担心,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完美。但是孩子至少可以知道那个完美的家庭是怎么样的,这个是我说的重点。因为那是孩子,他们将来还有希望,他们有机会追求完美,他们理当知道什么是完美。
这也是文章中主角所感受到的。她从小被教育有两个妈就行了,但是长大了发现不是这样的,有爸爸和妈妈会更好。这样的落差使她很受伤,也所以才写出这样的文章。
我们都不可能给孩子一个完美的环境,但是至少给孩子一个完美的愿望。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3:56

waxwings 发表于 2015-5-4 13:49
另外我认为完整的人伦是家庭里面每个人都有爱的意愿和爱的能力。不是一男一女这样的形式。

这就是文章主角所发现的区别,你认为的和最自然的不一样,你可以保留你的。但是孩子应该知道最自然的是什么样的。
我们不能太自私,应该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

面包牛奶 发表于 2015-5-4 13:57

三宅一生 发表于 2015-5-4 12:47
这件事情如果上纲上线到社会和人权上,就有点过了。

社会并没有强加给这个孩子两个母亲,同样也无法强 ...

三宅突然说了好多话。。。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15-5-4 13:59

突然想起之前有人说同性恋,混血之类的都是病态,正儿八经的人家谁看得起这种人~~~

厄,那人为什么要有喜欢红色有喜欢绿色的,你可能会说这个就是多样性。那同性恋和异性恋呢?你可能会说同性恋违反自然规律,因为不能繁衍后代。那为什么要有疾病?更加直接杀人不眨眼。而且为什么要有死亡?为什么要有悲欢离合。。。。。同性恋就和双性恋异性恋等等就是一种生命的常态,它存在的可能性比其他的少一些,就像熊猫的数量比小猫少,那就应该把熊猫扼杀掉?还是说小猫嘲笑熊猫黑眼圈所以鄙视熊猫???

另外稳中的小孩应该反对形式婚姻,反对那些先为了形式和不爱的人结婚生子,之后才又为了幸福努力的人。异性恋这种情况也很多的。小女孩教育失衡,同时小编标题党。

waxwings 发表于 2015-5-4 14:02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3:56
这就是文章主角所发现的区别,你认为的和最自然的不一样,你可以保留你的。但是孩子应该知道最自然的是什 ...

说到底,你还是觉得同性恋不自然嘛。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4:09

waxwings 发表于 2015-5-4 14:02
说到底,你还是觉得同性恋不自然嘛。

的确不自然。同性恋不犯法,但不犯法并不代表都是最自然的。
动物界可能有同性恋,但是如果都是同性恋,或者大部分是,雌雄异体的物种就无法繁衍了。
我们尊重同性恋人员的存在,只是呼吁他们不要有意无意的剥夺下一代走回自然的机会。

三宅一生 发表于 2015-5-4 14:12

面包牛奶 发表于 2015-5-4 12:57
三宅突然说了好多话。。。

我一般屏气潜水,但看到不合逻辑的就开口说好多话。。。简单来讲,是装作自闭的话痨~~

{:4_308:}

QCheng1 发表于 2015-5-4 14:16

我一点也不反对同性婚姻,这是他们的权利。但是坚决反对同性恋收养小孩。
不过写这文的并不是被同性恋家庭收养的小孩,而是亲生的。这无从反对。

schatzlan 发表于 2015-5-4 14:18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15-5-4 13:59
突然想起之前有人说同性恋,混血之类的都是病态,正儿八经的人家谁看得起这种人~~~

厄,那人为什么要有 ...


你说得很对,同性恋和异性恋就如咸鱼白菜各有所好, 因为繁衍后代并非人唯一职责。

QCheng1 发表于 2015-5-4 14:18

局长 发表于 2015-5-4 11:45
有两个母亲或者两个父亲,不是无法选择,完全是社会强加给孩子的选择。粗暴的践踏了孩子的人权。

那应该反对同性恋收养小孩,而不是反对同性恋结婚。。

irvine 发表于 2015-5-4 14:20

QCheng1 发表于 2015-5-4 14:16
我一点也不反对同性婚姻,这是他们的权利。但是坚决反对同性恋收养小孩。
不过写这文的并不是被同性恋家庭 ...

有啥好反对的,英语系国家代孕都是合法的。更不要说收养了。

三宅一生 发表于 2015-5-4 14:23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3:09
的确不自然。同性恋不犯法,但不犯法并不代表都是最自然的。
动物界可能有同性恋,但是如果都是同性恋, ...

那你觉得这个文章作者的妈妈要怎么做,才能所谓不剥夺作者自然的机会?

我能按阶段性想到的解决方案大概有:

1,不生她出来
2,既然生了,就必须坚持和她生父过一辈子,泯灭自己的真实性情为了孩子忍到死
3,既然忍不到死,就必须把孩子留给生父。因为生父是正常的异性恋者,可以给孩子未来一个后妈的可能性,达到一夫一母的模式,保持自然
4,既然孩子的生父离婚后见都不见孩子一面更不要指望作监护人,就必须通过领养机构把孩子送给普通异性恋家庭,达到一夫一母的模式,保持自然
5,如果领养机构无法找到合适的普通家庭模式给这个孩子,。。。

请问,您觉得哪个方案最完美,或者另外想出帮忙这个妈妈想出哪个方案,才能不剥夺这个孩子自然的机会?

暮色港湾 发表于 2015-5-4 14:29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4:09
的确不自然。同性恋不犯法,但不犯法并不代表都是最自然的。
动物界可能有同性恋,但是如果都是同性恋, ...

婚姻关系本来就不是自然而是社会的产物。想回归自然的话,可以看看原始人类是怎样的,或者还可以类比下现今的灵长目的繁衍,看看猴子猩猩等是否普遍有父爱。

另外,文中那个女孩缺少父爱,完全是由于她的生父不再关爱她,这和她生母一点关系都没有的。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4:30

三宅一生 发表于 2015-5-4 14:23
那你觉得这个文章作者的妈妈要怎么做,才能所谓不剥夺作者自然的机会?

我能按阶段性想到的解决方案大 ...

如果文章妈妈已经走到正常婚姻而且有孩子,最好的方案是坚持和丈夫走完一生。
即使没有孩子,婚姻本身就是一辈子的承诺和责任,要付出一辈子,不是可以随时唾弃的消费品,更不是一纸没有任何感情的结婚证。
如果没有过一辈子的决心,就不要走进婚姻。既然走进了婚姻,就不要后悔。
如果的确很自私,爱结就结爱分就分,也尽量不要让后代走进破碎的家庭,孩子是无辜的。

Langbogen 发表于 2015-5-4 14:38

如果同性恋者只谈平权的话呢,那么,既然同性恋家庭已经可以领养孩子,那么多元化家庭理当也能领养了? 不然就是歧视。那接下来,恋物癖者为什么不能与某物组成一个合法家庭又领养孩子?恋兽癖为什么不能与某动物组成合法家庭又领养孩子?再复杂一点,5个人2头猪3个果汁机,其中2对同性恋者1个双性恋又是恋物癖又是恋兽癖者,为什么不能组成家庭又领养孩子?

三宅一生 发表于 2015-5-4 14:40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3:30
如果文章妈妈已经走到正常婚姻而且有孩子,最好的方案是坚持和丈夫走完一生。
即使没有孩子,婚姻本身就 ...

要是每个人都能按照婚姻誓言中的每一个字去经营婚姻,生活该是如何的美好啊~~

能穿鞋谁想光脚啊?~ 你是真没见过婚内暴力,孩子跪下求妈妈带他离开爸爸的。也是真没见过,母亲不能离婚,又舍不得留下孩子一个人遭罪,而抱着孩子烧炭自杀的。。。有时候,允许有其他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能立场坚定地只为了孩子忍辱负重活自己的一辈子的绝对是伟大的母亲,但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至于这是不是正确健康的方法,见仁见智。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15-5-4 14:40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4:30
如果文章妈妈已经走到正常婚姻而且有孩子,最好的方案是坚持和丈夫走完一生。
即使没有孩子,婚姻本身就 ...

孩子是无辜的,所以自己的幸福就是浮云,为了孩子隐忍七情六欲?
不过你有一点说对了,既然作出了承诺就应该遵守。所以我觉得和同性恋完全没有关系,而是形式婚姻的过错。那个小女孩还是抱怨那个时代吧,抱怨那些让她妈妈不得不生孩子的社会舆论邻居大妈吧,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迎着唾沫星子站在狂风里的,就现在也一样。那些被逼婚的,被逼生孩子的大有人在。
俗话说,唾沫星子能淹死人。肯定是淹死过很多人,所以才会有这句老话

另外既然小女孩这么有觉悟,那么就别和老公吵架冷战,三四十年不可以出轨,不可以想东想西,自己的孩子如果有了孩子也坚决不可以同性恋,不可以离婚,不可以吵架冷战。否则,她也在hurting她的孩子,她的孩子也在hurting孩子的孩子

QCheng1 发表于 2015-5-4 14:41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4:30
如果文章妈妈已经走到正常婚姻而且有孩子,最好的方案是坚持和丈夫走完一生。
即使没有孩子,婚姻本身就 ...

昏,现在异性婚姻离婚率都这么高,谁能保证结婚就一定能走到老?
你这不是反对同性婚姻,而是反对任何形式的离婚。啥年代了?
另外你还要问问男的是否意愿和女同性恋老婆一辈子过下去。

Reisender 发表于 2015-5-4 14:44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4:30
如果文章妈妈已经走到正常婚姻而且有孩子,最好的方案是坚持和丈夫走完一生。
即使没有孩子,婚姻本身就 ...

这就偏激了{:5_352:}

暮色港湾 发表于 2015-5-4 14:45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4:30
如果文章妈妈已经走到正常婚姻而且有孩子,最好的方案是坚持和丈夫走完一生。
即使没有孩子,婚姻本身就 ...

那你应该首先反对现在允许离婚的婚姻法,因为法律允许,所以他们离掉了。
另外你对“人是会变的”这种自然属性显然了解得太少太少了。
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婚姻,只适合作为个人美好的愿望和追求,但拿来要求跟你无关的其他人,那显然是太过了。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4:54

QCheng1 发表于 2015-5-4 14:41
昏,现在异性婚姻离婚率都这么高,谁能保证结婚就一定能走到老?
你这不是反对同性婚姻,而是反对任何形 ...

所以那只是最理想的状态,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错就错在一开始不应该走进婚姻。
如果有家暴,有背叛,人的安全都无法保证,当然无法再谈婚姻。离婚不见得是双方都有错。
如果是婚后发现自己有同性倾向,仍然可以选择和丈夫在一起。人的情感会变,但是仍然可以选择去爱婚姻中的另一半。因为人不单单有性情,还有责任何理智。这才是婚姻的意义,才是婚姻的完美。
不是所有人都有责任心去经营和持守婚姻,因为人很自私。
但是这一切发生了,仍然还可以告诉孩子,完美的婚姻和家庭是怎么样的,让孩子去追求。

Langbogen 发表于 2015-5-4 14:56

德国算保守的,只有同性婚姻形式的家庭,而没有给与同性恋者婚姻的实质,因为婚姻仍然被视为一种对婚姻双方所主动承担的社会义务的奖励性制度:添丁增口,生育下一代,影响教育,抚养成人,然后就业或从戎,继续为社会提供保障,这些义务需要婚姻双方的承担勇气和大量心血。而同性婚姻或家庭,对所抚养的下一代的心理影响还不确切,普遍不乐观就是了。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4:57

暮色港湾 发表于 2015-5-4 14:45
那你应该首先反对现在允许离婚的婚姻法,因为法律允许,所以他们离掉了。
另外你对“人是会变的”这种自 ...

我也没有要求与我无关的其他人,但是只是呼吁大家,允许无辜的孩子去追求完美,他们还有希望。

三宅一生 发表于 2015-5-4 15:02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3:57
我也没有要求与我无关的其他人,但是只是呼吁大家,允许无辜的孩子去追求完美,他们还有希望。

这文章作者的妈妈没有骗她说世界上所有的家庭都是两个女的啊,也没让她努力去接受女人当她的另一半啊。她长大了也去追求适合她的幸福啦,她不是有老公有孩子么?连剩女都不是,啥啥都没耽误啊~~

Langbogen 发表于 2015-5-4 15:06

三宅一生 发表于 2015-5-4 15:02
这文章作者的妈妈没有骗她说世界上所有的家庭都是两个女的啊,也没让她努力去接受女人当她的另一半啊。她 ...

“從小到大,我身邊的女人都說,她們不需要或不想要男人。然而作為一個小女孩,我
多麼迫切的想要一個爸爸。處在一個說「男人是不必要」的社區裡,我的內心深處卻
為了一個父親或一個男人而不能止息的痛苦,這是一件多麼奇怪而令人困惑的事情。”

社会关系认知和性心理被耽误。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5:11

三宅一生 发表于 2015-5-4 15:02
这文章作者的妈妈没有骗她说世界上所有的家庭都是两个女的啊,也没让她努力去接受女人当她的另一半啊。她 ...

但是她也被告知她不需要爸爸,直到她发现有爸爸会更好。这是文章的焦点。
如果这个主角接受了两个妈妈的同性观点,她连发现幸福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作者才写出文章诉苦。
许多同性恋不断的为自己要求权利,包括抚养孩子的权利。其实当他们得到权利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再是弱势群体了。
但是又有多少同性恋愿意为后代多着想呢?

Langbogen 发表于 2015-5-4 15:27

据我所知,同性恋婚姻的家庭成员关系并不比传统家庭更牢固,前者普遍比后者“开放”“多元”,更多的强调个人权利,很多同性恋家庭成员,本身也是双性恋多性恋和泛性恋者,这种社交环境对同性家庭孩子的成长不公平,会侵害到孩子的权力,而人类的繁衍既然无法不源自一个受精卵,表示孩子另一个无法剥夺的天然权力就是有一个父亲和一个母亲,所以同性家庭和婚姻,从平权角度来看,社会可以接受并给与保护,但也是从平权角度出发,社会也要顾及儿童被同性家庭领养的心理风险,生理风险和社会风险。

暮色港湾 发表于 2015-5-4 15:33

Langbogen 发表于 2015-5-4 15:06
“從小到大,我身邊的女人都說,她們不需要或不想要男人。然而作為一個小女孩,我
多麼迫切的想要一個爸 ...

除非她到成年前都在这个社区里生活和学习,没有离开。一旦是到普通学校上学、结识其他同年人、甚至接触影视作品,就能了解到正常的社会关系。况且她对父爱的渴望和她母亲对男人的不需要根本就不矛盾,即使很多正常家庭的母亲,相对保守的话,都会在未成年女儿前掩饰对男人的需要,也就是说,女人对男人的需要,几乎是天生的,而不是在未成年阶段被教育的。她母亲这样或许是有一定的误导,但其程度,就跟大多数中国家庭教育女儿常说的“小心不要被男人骗了”一样,只是多姿多彩的少年少女烦恼中的一种而已。
再说,也没有什么能说明,她的“社会关系认知和性心理被耽误”,现实中她是有丈夫有孩子的。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同志所養孩子成年后反對同性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