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swaffel 发表于 2015-11-2 12:15

德铁要求柏林新机场70 Millionen 欧元的赔偿

原定2013年竣工柏林机场又推迟到2017年,也就是还要至少两年以后。而德铁对此已经不耐烦,要求赔偿其经济损失70 Millionen欧元。据悉,德铁已经投资了约5,4 Milliarden 欧元,而由于推迟运营,投资数额还在进一步增加。德国铁路的子公司,DB Netz 和 DB Station & Service E也因为柏林新机场迟迟不能投入运营而损失巨大。而相关法律方面的诉讼文件,这几个机构都拒绝公布。



来源:德文媒体

超级玛丽 发表于 2015-11-2 12:23

最好一起破产,一了百了

kidkudo 发表于 2015-11-2 12:32

超级玛丽 发表于 2015-11-2 11:23
最好一起破产,一了百了

让中铁一举收购德铁,票价减半,速度提高一倍{:3_263:}

超级玛丽 发表于 2015-11-2 12:46

kidkudo 发表于 2015-11-2 11:32
让中铁一举收购德铁,票价减半,速度提高一倍

只是"一路一带"远景目标的核心。

kidkudo 发表于 2015-11-2 12:47

超级玛丽 发表于 2015-11-2 11:46
只是"一路一带"远景目标的核心。

现在搞基建,全世界都不是中国对手阿


德国这些承包商不知道吃了多少钱

xuxiaoyao 发表于 2015-11-2 13:00

kidkudo 发表于 2015-11-2 11:47
现在搞基建,全世界都不是中国对手阿




价格减半,那是要中国工程队,德国工签搞不定呀。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5-11-2 13:25

kidkudo 发表于 2015-11-2 11:47
现在搞基建,全世界都不是中国对手阿




问题是吃了钱还不干事

schlüssel 发表于 2015-11-2 14:04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5-11-2 12:25
问题是吃了钱还不干事

下雨不干活儿,天气好不干活儿,节假日不干活儿,生病了不干活儿,总之就是那一个星期可能只有三天在干活儿。
修条50米的路要半年,他修200米的路国内能修条绕城高架路了!
德国早晚死在这种高福利上。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5-11-2 14:12

schlüssel 发表于 2015-11-2 13:04
下雨不干活儿,天气好不干活儿,节假日不干活儿,生病了不干活儿,总之就是那一个星期可能只有三天在干活 ...

而且,死还不知道怎么死的。

死的时候还嘴硬,“我们慢,但我们质量顶呱呱”

我问德国人,为什么他们搞个小基建费时那么多的时候,他们就这么答的{:5_387:}

schlüssel 发表于 2015-11-2 14:14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5-11-2 13:12
而且,死还不知道怎么死的。

死的时候还嘴硬,“我们慢,但我们质量顶呱呱”


德国制造质量确实好,有些机械的寿命是100年,但是请问,有卵用!?
现在技术革新太快,一条生产线上面的配件五年之后就全部更新换代了,根本买不到!如果上面一个零件坏了找不到配件,整个生产线报废!
我想请问,质量太好有毛用!?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5-11-2 14:17

schlüssel 发表于 2015-11-2 13:14
德国制造质量确实好,有些机械的寿命是100年,但是请问,有卵用!?
现在技术革新太快,一条生产线上面 ...

所以,德国人的思维生活在石器时代比较有优势
潮流变化大的电子产品,德国全军覆没
就看机械方面还能坚持几年了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5-11-2 14:33

schlüssel 发表于 2015-11-2 13:14
德国制造质量确实好,有些机械的寿命是100年,但是请问,有卵用!?
现在技术革新太快,一条生产线上面 ...

上海地铁一号线,德国人设计建造的
到了二号线,国内自己设计建造的
这么多年后,看出来了,二号线到现在都是亏的
一到下雨天,二号线容易进水,一号线里的防潮等等装备都没启用过一次
一号线,设计的细节,的确节能,也许只是出口多个拐角
进站多三阶台阶等等,这些当初被提出质疑有必要这么做吗?
这不就是质量吗?经得起考验

我是一朵花 发表于 2015-11-2 14:37

机场用来给难民住算了。。。再折腾下去只是亏的钱 更多

allanx 发表于 2015-11-2 14:37

这里总有很多人把德国人当傻子。觉得自己聪明的顶天了。民粹主义的恶果。我看该转变观念的不是德国人,而是有些中国人。

豆皮 发表于 2015-11-2 15:09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5-11-2 13:33
上海地铁一号线,德国人设计建造的
到了二号线,国内自己设计建造的
这么多年后,看出来了,二号线到现 ...

“上海地铁1号线2号线设计标准不同”系谣言 设计方均为国内机构
http://www.guancha.cn/local/2013_09_16_172745.shtml

schlüssel 发表于 2015-11-2 15:13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5-11-2 13:33
上海地铁一号线,德国人设计建造的
到了二号线,国内自己设计建造的
这么多年后,看出来了,二号线到现 ...

你没看懂我的意思
质量是需要的!但是是否需要100年的质量!?
现在我家用的那种热水器是不能恒温控制的,只能通过自己调节水量的大小来控制温度
那玩意儿质量确实好,但是无形中降低了人的生活水平!
热水器,能有个十年的寿命就行了;

ladulit 发表于 2015-11-2 15:43

allanx 发表于 2015-11-2 13:37
这里总有很多人把德国人当傻子。觉得自己聪明的顶天了。民粹主义的恶果。我看该转变观念的不是德国人,而是 ...

德国人不是傻子,只是他们很多地方思路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而已。

ladulit 发表于 2015-11-2 15:44

schlüssel 发表于 2015-11-2 14:13
你没看懂我的意思
质量是需要的!但是是否需要100年的质量!?
现在我家用的那种热水器是不能恒温控制 ...

况且德国质量也没有一百年这么一说。。。该坏的照样坏。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5-11-2 15:58

豆皮 发表于 2015-11-2 14:09
“上海地铁1号线2号线设计标准不同”系谣言 设计方均为国内机构
http://www.guancha.cn/local/2013_09_1 ...

又来了,又开始辟谣,凡是不利的都要说假的
90年代初,设计建造,当时我还在上海呢
德国西门子。。。还是记得的

xuxiaoyao 发表于 2015-11-2 15:58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5-11-2 13:33
上海地铁一号线,德国人设计建造的
到了二号线,国内自己设计建造的
这么多年后,看出来了,二号线到现 ...

早辟谣了,
“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国内多家设计单位共同参与设计的,其中总负责是上海隧道工程设计院和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另外还有上海地下建筑设计院、上海铁路局勘察设计院、同济大学等单位。
  上海地铁项目真正启动是在1983年,1986年获得中央批准。项目启动时,上海地铁方面工程都没做过,这方面技术也不熟。由于当时国内只有北京通了地铁,所以,1986年,上海地铁相关方面邀请经验丰富的北京城建院参与设计及勘察、可行性调研等前期工作。当时,北京城建院特意设立了上海分院,为申城轨交一号线做了大量工作,承担了不少“单体”项目的设计:如负责线路、行车组织、限界、环控与供电系统的设计,以及徐家汇站、常熟路站、陕西南路站的设计工作。”

schlüssel 发表于 2015-11-2 15:59

ladulit 发表于 2015-11-2 14:44
况且德国质量也没有一百年这么一说。。。该坏的照样坏。

很多工业机器给的寿命都是100年,不是外边卖的那些小家电。

xuxiaoyao 发表于 2015-11-2 16:02

本帖最后由 xuxiaoyao 于 2015-11-2 15:03 编辑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5-11-2 14:58
又来了,又开始辟谣,凡是不利的都要说假的
90年代初,设计建造,当时我还在上海呢
德国西门子。。。还 ...

西门子为上海一号线提供的是车,不是基建
话说二号线的机车也有部分是西门子的。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5-11-2 16:06

xuxiaoyao 发表于 2015-11-2 14:58
早辟谣了,
“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国内多家设计单位共同参与设计的,其中总负责是上海隧道工程设计院和北 ...

行行行,你觉得是就是啦
西门子那批德国人,当时就住上海华亭宾馆那边
也算很早一批外派了
现在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豆皮 发表于 2015-11-2 16:20

某日编者接到一老先生电话,告知该篇文章有多处不实之处。先生195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上海市政城建部门工作40多年,亲历了地铁1号线建成的全过程。为此编者特地采访了老先生,并多方查阅相关资料,整理记录如下。
http://chuansong.me/n/575828
上海地铁1号线建设过程

1990年1月19日,经国务院同意正式开工建设

1993年1月10日,南段锦江乐园站至徐家汇站上行线建成

1993年5月28日,南段(锦江乐园—徐家汇)开始观光试运行

1994年12月12日,全线通车调试

1995年4月10日,全线(上海火车站—锦江乐园)试运营,总长16.1公里

1995年7月,全线正式运营

    建设单位:上海市地铁总公司

    设计单位:

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隧道工程设计院(现名: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地下建筑设计院

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

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

上海铁路局勘测设计院(现名:上海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设计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电力设计研究所

德沪地铁集团西门子公司(仅仅使用德国西门子车辆)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美国通用铁路信号公司

铁道部通号总公司研究设计院(现名:北京全路通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上海英德工程有限公司

铁道部建厂局设计院

铁道路隧道局设计院

    勘测单位:

上海市测绘院

上海市岩土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

上海市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

ladulit 发表于 2015-11-2 16:25

schlüssel 发表于 2015-11-2 14:59
很多工业机器给的寿命都是100年,不是外边卖的那些小家电。

既然你见过,那有可能是... 我见过30年的,100年真没见过

具体能不能达到,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Peter123 发表于 2015-11-2 18:38

让德铁继续长期大罢工,难民免费坐德铁!

allanx 发表于 2015-11-2 18:43

ladulit 发表于 2015-11-2 14:43
德国人不是傻子,只是他们很多地方思路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而已。

未必如此,德国的确是看做事情比较保守,但静观后效我认为没有坏处,至少不会盲目上马造成资源和环境的极大浪费(当然这个新机场的确是个奇葩)。

好山好水好无聊 发表于 2015-11-2 18:49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5-11-2 13:12
而且,死还不知道怎么死的。

死的时候还嘴硬,“我们慢,但我们质量顶呱呱”


质量好在哪里?我家门口的路,11年修了,13年又砸开继续修,今年8月份又砸开了,修第三次,修半年用一年半,这质量也和天朝有一拼啊

好山好水好无聊 发表于 2015-11-2 18:57

schlüssel 发表于 2015-11-2 14:59
很多工业机器给的寿命都是100年,不是外边卖的那些小家电。

问题是现在还需要不需要100年的设备?1900年的车床,1990年还在用,这是可能的。但是2000年的床子,2010年就很少有人用了,因为那些数控部分过时的太厉害。人家新床子可以把零件模具图导进去自动生成加工路径,20分钟搞定,您这个编程就要十天,还要反复检验是不是编错了,效率太低了。没看现在中国的车铣一体化五轴联合加工中心已经开始出口德国,质量肯定差点,但是用8年 10年够用了,价格好得多

moudy 发表于 2015-11-2 22:22

schlüssel 发表于 2015-11-2 14:13
你没看懂我的意思
质量是需要的!但是是否需要100年的质量!?
现在我家用的那种热水器是不能恒温控制 ...

你家那个就是换个龙头就可以了,跟热水器没关系。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德铁要求柏林新机场70 Millionen 欧元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