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一直抱着她呀
妈妈辛苦了 是啊,我可加精了,希望逗逗妈坚持把幼儿园的故事写下去,我们大家学习ing哦!!!^_^ 原帖由 waxwings 于 2005-8-18 21:44 发表
豆豆原来是女孩啊?跟我家胖乖握握手,两个都好像男孩哦. 我朋友说,这是有福之相.嘻嘻...
经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也学乖了,每次主动介绍,这是我女儿... 周五David的告别仪式。可惜匆忙中忘了带相机。
先是大吃一顿...,这几天我可饱了口福。David特别喜欢逗逗。经特许,早早吃完,和逗逗玩儿。逗逗见到小哥哥也特别开心,坐在摇篮里直笑。
然后到幼儿园边的树林里玩儿,看看逗逗的情绪不错,我们也一同去了。
从园里出发,不到五分钟的路程,就到了一片树林。树林边有一个小学,因为放假,所以空当当的。小朋友们飞跑到旱木桥,争先恐后地过。大些的跑得快,小的在后面跟。两岁多的Henri也要试着过,后面的大宝宝们耐心地等着,或是做着花样。
孩子们中有个五岁的小男孩儿,他的右手是残的,两只手指长到一起,其它手指都没了。这几天我偷偷观察,老师和其它孩子既没有特意照顾,更不会笑他,只是当他和别人一样。至于组里三岁的韩国小伙儿,德语明显比其它孩子差些,大家不会对他另眼相看,也不会特殊照顾。
大的小的混在一起,跑上跑下,倒也各得其所。
阿姨喊了一声后,孩子们冲向林子深处,绕过一个小湖,来到一棵大松树下,除了两个两岁多的宝宝,其它孩子一眨眼沿着树的枝杈,爬了上去,林间回响着孩子们的笑声。一个阿姨拣了地上的果子,把绿色的外皮粘到鼻尖,作狂欢节小丑状,孩子们又都冲下来,争着拣果子。“还有一个月就是秋天了呢”另一个阿姨说。
昨天下午阿姨们带三岁以上的孩子们游泳。我问Sara好不好玩儿,她看了看我,笑了一下,说:我不想说,就跑开了--这小妞几天来可没少和我讲东讲西的,这次不知怎么了。
做个周小结
本周从周二开始,逗逗上幼儿园了。其中三天一直在庆祝。逗逗跟着我东看西看,在园里是一定不肯睡的。我一边观察,用心记每个宝宝的大小,名字,脾气,爱好--这些可都是逗逗未来的好伙伴呀,机会难得,多了解些吧。一边多和阿姨讲自己,讲逗逗,讲想法,天南地北乱讲,毕竟相互了解是最关键的。外国宝宝和德国宝宝间的不同是很细微的,与其说等着阿姨慢慢发现,不如自己主动讲。在园里,一岁一下的宝宝是受特殊照顾的。如果两岁左右才上幼儿园,特别是在家里只说中文的宝宝,开始一段并不容易。让我们突然到一个语言不通,熟人没有的陌生地方,大人也会不愿意的,何况孩子。如果妈妈们有这样的计划,那么要给宝宝留些时间,开始的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可能都是要家长陪着的。四岁以下的宝宝还有午睡问题,如果宝宝不能自己在小床里睡,也会有些问题。两岁多的宝宝在园里就可以自己用刀抹果酱了,再小些的自己抓着吃。 我怎么觉得逗逗和我女儿这么像来着,都是小小的塌鼻子,胖胖的脸蛋,像个男孩子,连生日都那么近呢 好勇敢的宝宝,喜欢! 她好可爱哦!!! 这么小就上幼儿园是不是太早了点?
某天一个朋友告知这边有些幼儿园会接收六个月以上的宝宝
得知后,就想起一位德国妈妈Babara,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小孩,快三岁的女儿和一岁的儿子。
她的丈夫在汉堡,家人在外地。这样的日子当过妈妈的就可以知道有多累。
我问她为什么不把孩子放在幼儿园,自己也轻松些。
她说,宝宝在三岁以前最好有专门的人看着,这个人妈妈最合适,待他建立足够的自信和安全感之后,
会更容易也更健康的进入社会。
其实我也一直这样认为,1-2岁是建立性格的关键时期,只有给与足够的母爱才能让他的人格更健全。
因此,在很好的工作+就学的机会和小乖之间,我选择后者。谁叫我无意中有了她呢 当然,现在的生活对于我来说还是有许多困惑
宝宝带来的幸福自是难以言喻,但却不能代替我的全部生活。
毕竟我是中国人,生活中要面临更多的问题。不能像德国妈妈们(当然也是一部分),能够安心的完全的陪着孩子几年 原帖由 红苹果--点点妈 于 2005-8-20 15:01 发表
我怎么觉得逗逗和我女儿这么像来着,都是小小的塌鼻子,胖胖的脸蛋,像个男孩子,连生日都那么近呢
苹果宝宝还要胖些,逗逗那点儿肉都长到脸巴上了,很有欺骗性。 原帖由 risa04 于 2005-8-23 09:41 发表
这么小就上幼儿园是不是太早了点?
某天一个朋友告知这边有些幼儿园会接收六个月以上的宝宝
得知后,就想起一位德国妈妈Babara,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小孩,快三岁的女儿和一岁的儿子。
她的丈夫在汉堡,家人在外地 ...
我想每个妈妈都想给宝宝提供最好的成长条件,因为大家的基本条件差异很大,每个宝宝的情况也不同,所以往往最后选择的方法大相径庭,本来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在国外的爸爸妈妈们有很多特殊的困难,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啊。 逗逗妈,逗逗已经可以单独,不用你全程陪了吗?
先说 个结果,第五周时逗逗已经能自己在幼儿园里呆两个小时了。
第二周,如前面所说,我继续陪读幼儿园。在逗逗四个半月大时,回国住姥姥奶奶家。当时差不多各用了一周时间,就能在姥姥奶奶怀里睡了。朝夕相处是个缩短时间的好办法。为了使她能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这一周我们八点从家出发,八点半到,一直待到下午三点左右。这也使我对这个幼儿园的一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第三周的周三,开始尝试逗逗单独在园里两个小时。我把她最喜欢的小狗玩具带去。第一次她躺在童车里,阿姨推她出去散步,回来的时候她已经睡着了。第二次阿姨领着在幼儿园的花园里玩儿玩具,那时她已经能吃一些糊糊,阿姨喂的她也肯吃。第三天也是如此。我和她说再见的时候,她是要呜呜两下的,可我走后很快就能平静下来。但因为认生的问题,她一直不肯让阿姨抱。
第四周,也是最艰难的一周,周一到医生那里,没有去幼儿园。周二她在园里情绪很不好,不肯吃,也不肯玩儿。周三她在的组组织郊游,阿姨邀我同去。路上她说什么不肯在车里呆着,我就推着车,用Tragtuch带着她,跟着小朋友们走到幼儿园边的树林里。逗逗自己坐在车里,看小朋友们玩儿,可是当阿姨过去抱她的时候,她突然大哭,强烈抗议,阿姨放下她后,还是大哭。阿姨示意我先不抱,只用抚摸和语言来安慰她,她用眼睛看我一下,哭得更厉害了,而当我抱起她时,她才能安静下来。这时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由于我们一直忽视了认生问题,认为过阵子自然能好,加上爸爸最近很忙,家里社会交往几乎没有,使得她对陌生的人和事有了特别强烈的恐惧感。回想这两天,陌生人稍微离她近些都能引起大哭。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想了种种办法,串门,多和陌生人说话,我抱着她和别人顶门儿,让她摸别人,请邻居到我家,等等。突破性进展发生在游泳池。这是逗逗第一次“游泳”。临走时遇到一家人,他们都非常喜欢孩子,也会和宝宝打交道。几次试探后,逗逗居然在除我们以外的第叁个人怀里笑了。这次过后,她又可以冲陌生人笑了。
本周是第五周。周一去时她在路上睡着了,我和阿姨聊时她醒来。另一个阿姨抱起她,她看着阿姨,听她唱歌,非常安静。从此逗逗可以真正享受幼儿园生活了。每天我喂完她后走,她大概从十点待到十二点,回家吃中饭。 啊,逗逗已经能自己在幼儿园呆着了,真好。这都是妈妈的努力呀。也是好几天没见逗逗了,阿姨 也想了。再见面时,是不是也能让阿姨抱呀。 鼓励逗逗妈妈和逗逗阿
逗逗在幼儿园开开心心啊 原帖由 绿豆沙 于 2005-9-17 23:58 发表
啊,逗逗已经能自己在幼儿园呆着了,真好。这都是妈妈的努力呀。也是好几天没见逗逗了,阿姨 也想了。再见面时,是不是也能让阿姨抱呀。
今天琳琳妈抱了抱,她手里拿着东西的时候,没什么问题,听到我说话,回头笑笑继续玩儿。下次你也试试吧。 原帖由 红苹果--点点妈 于 2005-9-18 11:46 发表
鼓励逗逗妈妈和逗逗阿
逗逗在幼儿园开开心心啊
:):):):) 那我也一定也要试试的.:):):) aachen一群妈妈啊,幸福幸福!! 我也很佩服豆豆妈,可以把豆豆留在身边。想都想得到肯定很辛苦的。$感人$$感人$ 原帖由 waxwings 于 2005-9-18 20:30 发表
我也很佩服豆豆妈,可以把豆豆留在身边。想都想得到肯定很辛苦的。$感人$$感人$
在我身边,所认识的AACHEN妈妈们都是把宝宝留在身边了.$汗水$$汗水$宝宝的第一个中秋节,妈妈没法陪伴在身边,一定有点遗憾吧.祝愿以后的每个中秋都能和宝宝共同渡过.$ok$$ok$ 原帖由 YY妈妈 于 2005-9-18 20:38 发表
在我身边,所认识的AACHEN妈妈们都是把宝宝留在身边了.$汗水$$汗水$宝宝的第一个中秋节,妈妈没法陪伴在身边,一定有点遗憾吧.祝愿以后的每个中秋都能和宝宝共同渡过.$ok$$ok$
是啊,月圆人不圆。。。谢谢丫丫妈妈的祝福。也祝福你们全家中秋快乐!
回顾一下
早有把逗逗送到幼儿园的打算,真正下决心是这一周。这期间不是没动摇过,也不是没有别的选择。现在回想有以下几条坚定了我们的信念。一是得到了这个位置,这使我有机会真正了解这个幼儿园。
二是邻居朋友们的经验及鼓励。特别在第四周,当时我都想休假不去了,邻居跟我们说,小孩子会有反复。因为最初新奇,所以可能很安静,然后就可能有恐惧抗拒感,但接下来就会完全适应新的环境。每个小孩子都会经过这些阶段,只不过有些强烈些,有些短些。
三是和阿姨的交流及由此产生的对阿姨的信任。
这一条最重要。首先通过交流和观察,我了解并认同她们的教育方法。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做自己的事情,有很大的自由空间。混班使得孩子们可以学会与不同年龄的人接触的方法。很多地方比较接近孙瑞雪在国内办的蒙式幼儿园。
三个阿姨中一个没有孩子,年纪和我仿佛,是德国人,另两个都是十几年前迁到德国来的欧洲人,都有和我们相似的经历,也都有孩子,教育学硕士,年纪和我们父辈相近。她们都很喜欢孩子,体力充沛(我经常看到她们把两岁的宝宝举起来),充满热情,善于观察发现孩子们的问题(她们说,当阿姨要有飞快的眼睛)。
头四周,她们几乎天天和我谈天。有几天我有些动摇,她们发现后,主动安慰我,鼓励我,甚至有一次在街上碰到还安慰我半个多小时。正是她们这种行动打动了我,使我相信逗逗在幼儿园也可以受到足够的关注,得到关怀,可以健康的成长。
四是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相信逗逗有能力适应新的环境,比只和我在家里对她的发展要好。
在幼儿园的这五周,逗逗变化很大。喜欢“说话”,精神头也比较好,食欲正常,会爬会坐,经常观察园里小朋友的行为,还冲小朋友笑(这期间对爸爸妈妈外其他成人,她是不会笑的)。特别是上周有个两岁半的姐姐到我们家,逗逗只要有姐姐在旁边就很乖,爸爸妈妈不在视线范围内完全没问题,小姐姐拿玩具给她和她说话,她都很配合。同龄人的影响、促进作用很大,这也正是我们家里所缺少的。 原帖由 YY妈妈 于 2005-9-18 20:26 发表
那我也一定也要试试的.:):):)
丫丫不认生,会好很多。 原帖由 豆娘 于 2005-9-18 21:05 发表
早有把逗逗送到幼儿园的打算,真正下决心是这一周。这期间不是没动摇过,也不是没有别的选择。现在回想有以下几条坚定了我们的信念。
一是得到了这个位置,这使我有机会真正了解这个幼儿园。
二是邻居朋友们的经 ...
逗逗妈思路总是那么清晰!我这个糊涂妈妈是赶不上的,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