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denbaturu
发表于 2020-11-10 10:30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3-7-4 08:54 编辑
ari 发表于 2020-11-10 10:11
Pass!这个姑娘工作经验挺多哈,哎,中间辞职两年….去亚洲了?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得了,诗歌和远方 ...RT
marshtea
发表于 2020-11-10 15:33
最近也在招人,觉得招聘方也很不容易,毕竟招进来代表自己的背书和口碑,而且之后需要日常合作,不得不很慎重,我比自己被面试时还要战战兢兢。以及华人还真是会影响群体口碑,这个岗位因为我前任找了一个特别雷的中国妹子,导致公司老板们这次异常谨慎,我说服了很久很久他们才开了一个口再招中国人。我就更想找一个特别适合的扭转他们的看法。
个人觉得最合适的比最优秀的重要,因为涉及到之后员工工作时候的快乐感,顺带也会影响我本人的快乐感。所以有很多其实是因为overqualified或者他在别的岗位会更加发光发热而拒的,并不是因为不够好。包括确定了人选后,我也根据那个人的情况再次调整了工作职责和定位,希望尽量让最合适的人做最合适的事。
limit
发表于 2020-11-10 17:32
作为曾经的留学生,觉得自己当年毕业找工主要还是卡在语言和工签上,人事一个电话过来,本来就不好的德语一紧张更是说地结结巴巴了,当时感觉能把话说得别人能听懂就很了不起了。好不容易有东家愿意收留,工资不行不给工签,工资高到能给工签的又需要工作经验,工资好不容易达标了专业又不对口不给工签。当时好多毕业生(感觉80%以上)都是因为上述原因回国的,能找到工作的,除了个别牛人,就是运气极佳的幸存者。反正我一直认为,自己能走到今天运气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多个很关键的节点上都安全渡过了,这个玩意儿真有点玄乎。感觉成功真得看命{:10_643:}
limit
发表于 2020-11-10 17:38
自我营销,我觉得起得作用不是特别大,可能一开始会有个好印象,但各种关系的长久维系最后还是看实打实的资源互换哈。所以我觉得时刻积累各种形式的资本要比形于表面的东西实在。
limit
发表于 2020-11-10 18:55
Kosmonaut 发表于 2020-11-7 13:28
简单回复一下吧,经历还是挺赞的。
在我看来,你的成功,不是因为你知道如何跟随/借力潮流。而是因为 ...
你说的来德后,985多抑郁,不入流的反而混得不错的奇怪现象还真多见,
讲真,国内填鸭教育拼的是题海战术,能考985的十之八九都是听话的好孩纸,但在德国面对各种未知变量要的是开创和破局能力,有这种能力的人小时候通常都不听话,不会乖乖刷题,况且国内各省高校录取本来就是不公平的。
985之所以抑郁就是因为错把题海战术和不公平的大学录取率归功于100%自我牛逼,一到异国他乡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变量就愣逼了,再加上之前光环带来的蜜汁自信,也很难从自身找原因,时间久了就容易抑郁
另外,填鸭教育的佼佼者脑子被填满了,思维早就固化了; 反倒是那些脑子没被填满的学渣出国后有更多接受新事物的储存空间。
当然,那些脑容量特别大的的随便玩玩就考清华北大的大神不在此列哈。
limit
发表于 2020-11-10 20:03
目前就业形势和趋势来看,感觉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当年难就业多了
就说德国好啦,每年就业市场能消化的留德华人毕业生有限,注定了绝大多数人得回国。这部分绝大多数人中不乏努力上进实力超强想留德的,无奈缺点运气。
况且德国企业讲究先来后到,有限的职位下,不会因为一个在后求职者更合适,就会换掉在先占坑者。再说,企业中绝大多数岗位并没有高端到需要应聘者能力超群,而是ABCDE都能胜任的岗位。这就显得谁先来,谁后来,哪怕是早生几年都很重要。 反正,我自己承认,我们这些早年来德的在时间上是有占坑优势的。现在随着智能化,职位越来越高端有限,逼得现在的后浪为日益紧缩的职位挣的头破血流。。。深表同情,但也无能为力。。。
shrek_munich
发表于 2020-11-10 23:44
limit 发表于 2020-11-10 18:55
你说的来德后,985多抑郁,不入流的反而混得不错的奇怪现象还真多见,
讲真,国内填鸭教育拼的是题海 ...
985又被打倒一大片,lolo
Kosmonaut
发表于 2020-11-11 02:56
知乎上看到这个一个问题 00 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我觉得里面很多东西跟本帖相关,有必要转过来,很多答案讲的东西都值得一赞。
其中有个答案这么说
正如广大60后们正在上中学的时候根本看不到未来改革开放的到来,也意识不到在自己人生的三四十岁的时候会有一波致富狂潮。也正如广大80后们正在上中学的时候根本意识不到,如果自己毕业后不抓紧时间做某些事情的话,一些机会就会马上稍纵即逝,之后再想要追赶,就难上加难了。也正如大部分95年之前出生的90后一样,他们上中学的时候正好处在国内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每天都在接受新事物,更加觉得自己的未来应该是这样的,那样的,唯独不会是毫无希望的。但当时间走过21世纪的头十年,广大60后70后们才知道,原来命运中留给自己的大机会是以这样的方式砸来的。当时间再往前走五年,大部分80后也明白了,不仅机会留给自己的时间窗口不多了,选择面也变窄了,如果没有做好选择,那这机会就跟自己没关系了。当时间再来到了五年后的今天,开始要三十而立的90后渐渐发现了一个令人悲伤的事实,机会窗口变得像针眼一样小,而就这么小的一个小针眼,还面临着千军万马的冲击,因为别的地带一片模糊,不知道那里在未来等着自己的是什么。
那么为什么,一些早年来德的,尤其是混的比较成功的或者在风口行业混的,会比国内的同龄人人更加难以感觉到这种命运对人的巨大操控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过去的巨变二十年,是中国的巨变二十年,是发展中国家的巨变二十年,不是欧美的巨变二十年。他德国美国二十年前什么人富,什么人中产,什么人穷,二十年后基本还那样儿。所以你早年入职,就很难感受到国内以及德国的外国人求职小社会的变化。而外国人求职社会是不跟主流社会走的:当大量发展中国家的人“觉醒”都要来欧美上学工作的时候,外国人求职环境就大大恶化,条件就瞬间变得非常严了。
Kosmonaut
发表于 2020-11-11 03:11
本帖最后由 Kosmonaut 于 2020-11-11 03:17 编辑
limit 发表于 2020-11-10 18:55
你说的来德后,985多抑郁,不入流的反而混得不错的奇怪现象还真多见,
讲真,国内填鸭教育拼的是题海 ...
你的用词“填鸭”、“蜜汁自信”和“固化”,以及你以为中小学教育的顶层竞争者是靠题海,完全表明了你是从哪一堆儿里出来的 {:5_387:} 不公平肯定是不公平的,我如今也不会为京沪占的便宜辩护,但不是你想的那种单薄的不公平。建议搜索知乎相关话题“北大清华里的北京孩子和外地孩子有什么不一样”(大意)(基本都是外地孩子写的答案,所以不存在自我吹嘘的担心)。
另外北大清华也抑郁。而且是更容易抑郁。当然也取决于个人本身是怎样的,有些人从小蔫不出溜靠自己蔫蔫刷题刷上来的,老实本分,没有社交需求,自然受的影响就小,这样的人在德国也混得相对最好。这样的人,就算清北肯定也有,但越往上越稀少。
Kosmonaut
发表于 2020-11-11 03:14
limit 发表于 2020-11-10 20:03
目前就业形势和趋势来看,感觉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当年难就业多了
就说德国好啦,每年就业市场能消化的留 ...
这段讲得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