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1-2-27 11:51

那时候,童年难忘的美食

作者:郎嘎尼玛



童年难忘的美食
黄自宏

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长在四川乐山沙湾区的沫江煤矿草坝。

在那个年代,刚处于“十年动乱”后没几年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种百废待兴、方兴未艾的年岁,物质文化生产生活都还比较贫瘠,但是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满足和快乐,那个年代,

那时在上坡的主干道和小火车交汇处的台阶上,有一家卖卤味的,他的卤鸭肝、鸭掌、鸭翅和菌肝我记得很不错。有一次,他跟学龄前的我说,只要我能画出他身后电杆上“注意安全”警示符号的那个骷髅头型图案,就请我吃一副卤鸭肝。结果我居然用粉笔画出来了,于是便带着那鸭肝回家切成片,伴着辣椒油、酱油、味精和白糖吃。



那时,职工还时常到大食堂打饭打菜吃。对于小孩子而言,正餐饭菜倒是吃不出什么口感,反倒是对一些早餐、面点、小吃最感兴趣。

当时食堂卖的小吃面点中,那种低油低糖、酸甜适中的酸面包,独树一帜。圆形扁平大馒头,抹上油烤得四周表皮金黄酥脆,成为“烤饼”,非常畅销。还有一种椭圆长型,中间填有奶油或者红豆沙的面包,也是小孩子们的最爱。

当时的综合菜市场,也就是灯光球场靠近招待所和理发室的那个角上,有一家叫做“三耷儿”的卤肉,那个女老板从小喜欢扎三个冲天辫,在我们老家,方言就叫“三耷儿”。她做卤味很有经验,一口直径一米多的大锅调制卤水,时不时加一些调料和糖色进去,她家的卤猪头肉、猪肝、猪蹄、肥肠,色泽红亮,入口鲜香,生意一直很好。

在电影院前面花坛旁,卖瓜子、花生、老式芝麻饼、橘红的小贩常卖到断货;臊子面牛肉面、豆腐脑和抄手,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大众美食。四川的小吃,重在吃味道,那是一种鲜美、复合的川味体验。

铁道旁的供销社前面,在80年代末就有人摆上一口小砂锅,用竹签穿上木耳、泥鳅、豆腐干、海带,卖起了麻辣烫。当时的汤汁都是自己调制,蘸料则是以干辣椒末、花椒末、碎芝麻花仁、盐、味精和葱花为主,但是吃起来很地道和过瘾。

草坝小学门口,那家薄饼生意也很好:用类似于烤鸭面饼皮包上麻辣萝卜丝,往糖醋汁水中蘸一下,物美价廉味道独特,吃起来实在太爽了。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时候,童年难忘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