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荡的猫
发表于 2005-10-21 20:13
食用水果勿过量
我们都知道经常吃点水果,不仅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葡萄糖、果糖、果胶、纤维素等营养物质,而且增加肠蠕动,有助于消化。但吃水果并非多多益善,夏季如暴食水果会带来许多弊端。
西瓜含水量多,是盛夏消暑佳品,但肉质寒凉,年迈体虚者多吃易发生腹痛或腹泻;心力衰竭和水肿严重的病人,也不宜多吃。
香蕉性寒,含钠盐多,患有慢性肾炎、高血压、水肿症者尤应慎吃。由于香蕉含糖量大,糖尿病人也应少吃。
另外,杏、李子等也应少吃,这些水果吃多了会引起人上火,导致热天伤风。
游荡的猫
发表于 2005-10-21 20:14
果汁、果汁饮料、水果饮料的区别
果汁是指经过各种方法将水果加工制成未经发酵但能发酵的汁液,或者在浓缩果汁中加入果汁浓缩时失去的天然水分等量的水,具有原水果果肉的色泽、风味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汁含量为100。市场上很容易就能买到100的果汁(如图(一)所示)。
果汁饮料是指在果汁(或浓缩果汁)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清汁或浑汁制品。成品中果汁含量不低于10(m/V),如橙汁饮料、菠萝汁饮料、苹果汁饮料等(如图(二)所示)。
水果饮料是指在果汁(或浓缩果汁)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剂等调制而成的清汁或浑汁制品。成品中果汁含量不低于5(m/V),如橘子饮料、菠萝饮料、苹果饮料等。
需要注意的是,果汁饮料和水果饮料是浓度上的差别,但字面上却很相似,例如苹果汁饮料是果汁饮料,而苹果饮料却是水果饮料,切不可混淆,以免购买时一头雾水。
[ 本帖最后由 游荡的猫 于 2005-10-21 21:48 编辑 ]
游荡的猫
发表于 2005-10-21 20:17
饮用豆奶不当损健康
豆奶营养虽然丰富,但进补不当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有损健康。因此,在饮用豆奶时,切切不可忽视以下“细节”:
煮熟煮透,适度饮用
少儿每天饮用豆奶的适宜量为2杯(最好早晚各饮用1杯)。鲜豆奶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须煮沸3-5分钟才能分解,否则,喝了未煮熟煮透的豆奶会发生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有的还可引发腹胀、腹满等不适感,甚至会导致营养不良。
忌用鸡蛋冲豆奶
因鸡蛋与豆奶搭配后,鸡蛋中的黏液性蛋白易与豆奶中的胰蛋白酶“亲近”结合,产生出一种根本不能吸收的物质。
不宜加配红糖
红糖中的有机酸与豆奶中的蛋白质结合后,会产生一种变性沉淀物,能分解和破坏红糖和豆奶中的营养成分。而在豆奶中加配白糖则不会产生上述化学反应。
不可用暖瓶装豆奶
豆奶中含有的可溶性皂甙,能溶解热水瓶中的水垢,若将豆奶置于热水瓶中长时间不喝,豆奶溶解后产生的“豆奶水垢溶液”会有害健康。
游荡的猫
发表于 2005-10-21 20:20
晚餐的禁忌
一忌晚餐过迟。如果晚餐后不久就上床睡觉,不但会因胃肠的紧张蠕动而难以入睡,还会影响大脑休息。
二忌进食过多。晚餐暴食,会使胃机械性扩大,导致消化不良及胃疼等现象。
三忌厚味。晚餐进食大量蛋、肉、鱼等。在饭后活动量减少及血液循环放慢的情况下,胰岛素能将血脂转化为脂肪,积存在皮下,心膜和血管壁上,会使人逐渐胖起来,容易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
四忌大量饮酒。酒后能加速血液循环,使用权人兴奋,影响睡眠。晚上经常饮酒,还会使血糖水平下降,引发“神经性血糖症” 。
与传统相背 饭后3不宜
饭后一只烟赛如活神仙,饭后一杯茶我是活神仙他爸: 饭后立即饮茶,势必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同时茶中的单宁酸能使食物中的物质凝固,给胃增加负担,并影响蛋白质的吸收。饮茶最好是在饭后一小时。
水果 食物进入胃内,须经过一至二小时的消化过程,才能缓解排出,饭后立即吃进的水果会被食物阻滞在胃内,如果在胃内停留的时间过长,就会引起腹涨、腹泻或便秘等症状,日久将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吃水果最好是在饭后1-2小时之间。
散步 有人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饭后胃处于充盈状态,即使是很轻微的运动也会使胃受到震动,增加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功能。因此,饭后适当静坐,闭目养神30分钟然后再活动为适宜。
[ 本帖最后由 游荡的猫 于 2005-10-21 22:03 编辑 ]
游荡的猫
发表于 2005-10-21 20:21
服维生素C片不能代替吃蔬菜
蔬菜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它富含人体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及消化系统必须的粗纤维等。蔬菜中,豆菜类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叶菜类合纤维素、铁、钾、维生素以及胡萝卜素较多;花菜类维生系A、B、C和矿物质相当丰富。蔬菜中的纤维素虽不被人体消化吸收,也不能供应营养,但它促进消化液分泌,以利食物消化,能刺激胃肠蠕动,起到通便、清洁肠道的作用。据科学实验证明:蔬菜等高纤维食品12-14小时便可使肠道排空,而低纤维素食品则要28小时,甚至在胃肠里停留3天才能排空。所以进食足够量的蔬菜,对预防肠道癌及某些慢性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维生素C片不含有蔬菜中所含有的各种营养成功,也没有上述功能。它除了在生理需要时,能给人体补充一部分维生素C以外,不能满足机体多方面的需要。如果把维生素C片与蔬菜等同,过量服用,不仅对人体没有好处,甚至会引起中毒,损害身体健康。所以,蔬菜与维生素C之间不能划等号。为了健康,还是合理地多食蔬菜吧。
游荡的猫
发表于 2005-10-21 20:22
食醋有禁忌
醋是人们饮食中最常用的一种调味品,有许多保健功能。但醋未必对人人都有保健作用,更不适宜随意大量食用。
正在服用某些西药者不宜食醋。因醋酸能改变人体内局部环境的酸碱度,从而使某些药物不能发挥作用。
磺胺类药物在酸性环境中易在肾脏形成结晶,损害肾小管,因此。服此类药物时不宜食醋。
正在服用碳酸氢钠、氢化镁、胃舒平等碱性药物者,不宜食醋,因醋酸可冲和碱性药物。
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抗菌药物时,不宜食醋,因这些抗菌药在酸性环境中作用会降低,影响药效。
·因醋属收敛之物,服“解表发汗”的中药时不宜食醋。中医认为,酸能收敛,当复方银翘片之类的解表发汗中药与之配合时,醋不但会促进人体汗孔的收缩,还会破坏中药中的生物碱等有效成分。
·胃溃疡和胃酸过多者不宜食醋。因为醋本身有丰富的有机酸,能促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从而加大胃酸的消化作用,导致胃病加重。
游荡的猫
发表于 2005-10-21 20:23
提醒!六种水不能喝
生水:生水有各种各样的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病毒和人畜共患的寄生虫。喝了生水,很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伤寒、痢疾及寄生虫感染。特别是现今大小河道、水库、井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工厂废液、生活废水、农药残余等污染,喝生水更易引起疾病。
老化水:俗称“死水”,也就是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常饮这种水,对未成年人来说,会使细胞新陈代谢明显减慢,影响身体生长发育;中老年人则会加速衰老;许多地方食道癌、胃癌发病率日益增高,据医学家们研究,可能与长期饮用老化水有关。有关资料表明,老化水中的有毒物质,也随着水贮存时间增加而增加。
千滚水:千滚水就是在炉上沸腾了一夜或很长时间的水,还有电热水器中反复煮沸的水。这种水因煮过久,水中不发挥性物质,如钙、镁等重金属成份和亚硝酸盐含量很高。久饮这种水,会干扰人的胃肠功能,出现暂时腹泻、腹胀;有毒的亚硝酸盐,还会造成机体缺氧,严重者会昏迷惊厥,甚至死亡。
蒸锅水:蒸锅水就是蒸馒头等剩锅水,特别是经过多次反复使用的蒸锅水,亚硝酸盐浓度很高。常饮这种水,或用这种水熬稀饭,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水垢经常随水进入人体,还会引起消化、神经、泌尿和造血系统病变,甚至引起早衰。
不开的水。人们饮用的自来水,都是经氯化消毒灭菌处理过的。氯处理过的水中可分离出13种有害物质,其中卤化烃、氯仿还具有致癌、致畸作用。当水温达到 90℃时,卤代烃含量由原来的每公斤53微克上升到177微克,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2倍。专家指出,饮未煮沸的水,患膀胱癌、直肠癌的可能性增加 21%—38%。当水温达到100℃,这两种有害物质会随蒸气蒸发而大大减少,如继续沸腾3分钟,则饮用安全。
重新煮开的水:有人习惯把热水瓶中的剩余温开水,重新烧开再饮,目的是节水、节煤(气)、节时。但这种“节约”不足取。因为水烧了又烧,使水分再次蒸发,亚硝酸盐会升高,常喝这种水,亚硝酸盐会在体内积聚,引起中毒。
水也会“衰老”
说起“衰老”,我们通常会想起那些具有生命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对于一个生命体而言,自其具有生命的那刻起,就严格遵循着一条不变的自然规则——从生长、发育、成熟直至衰老、死亡。水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它难道也有生命,也会衰老吗?
水分具有一定的极性,因此分子与分子之间可以通过氢键形成一种链状结构。当水不经常受到撞击,也就是说不经常处于运动状态时,这种链状结构就会不断扩大、延伸,从而使水不断“衰老”,最终变成“死水”,即老化水。未成年人如常饮用老化水,细胞的新陈代谢会明显减慢,并影响生长发育,而中老年人饮用后,则会加速衰老。
研究表明,刚被提取的、处于经常运动、撞击状态的深井水,每升仅含亚硝酸盐0.017毫克,但在室温下储存3 天,就会增加到0.914毫克。原来不含亚硝酸盐水的,在室温下存放1天后,每升水也会产生 0.0004毫克亚硝酸盐,3天后可上升到0.11毫克,20天后则训达0.73毫克,而亚硝酸盐可进一步转变为致癌物亚硝胺。因此,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不饮用长期存放的桶装或瓶装水,将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 本帖最后由 游荡的猫 于 2005-10-21 21:25 编辑 ]
游荡的猫
发表于 2005-10-21 20:24
厨房用具的禁忌
生活中各类厨具,功能、作用不同,应科学地使用。否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1、忌铁锅煮绿豆
因绿豆中含有单宁,在高温条件下遇铁会生成黑色的单宁铁,使绿豆汤汁变黑,有特殊气味,不但影响食欲、味道,而且对人体有害。
2、忌不锈钢或铁锅熬中药
因中药中含有多种生物碱以及各类生物化学物质,尤其在加热条件下,会与不锈钢或铁发生多种化学反应,或使药物失效,甚至产生一定毒性(络合物较多时)。
3、忌用铝锅盛菜肴
铝锅属淘汰厨具。因其抗腐蚀性能力差,遇弱酸、弱碱、盐等物质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特殊的化合物,故菜肴、酒、味精等不应装在铝制容器中过夜。还有鸡蛋也不宜在铝锅中搅拌,因为蛋清遇到铝会变成灰白色,蛋黄则变成绿色。剩饭、剩汤等也不应在铝制容器中过夜。
4、忌用乌柏木或有异味的木料做菜板
乌柏木含有异味和有毒物质,用它做菜板其味不但污染了菜肴,而且极易引起呕吐、头昏、腹痛。因此,民间制作菜板的首选木料是白果木、皂角木、桦木和柳木等。
5、忌用油漆或雕刻镌镂的竹筷
涂在筷子上的油漆不但含铅、苯等化学物质,对健康有害,且遇热后有异味,影响食欲。雕刻的竹筷看似漂亮,因其藏污纳垢,滋生细菌,不易清洗,容易致病。
6、忌用各类花色瓷器盛佐料
佐料最好以玻璃器皿盛装。花色瓷器含铅、苯等致病、致癌物质。随着花色瓷器的老化和衰变,图案颜料内的“氡”对食品产生污染,对人体有害。
游荡的猫
发表于 2005-10-21 20:34
夏食瓜果消毒有方
一、开水消毒。把个体较大,且有一层光滑外皮的水果,如苹果、梨、桃、杏、李等水果,先在清水中洗净,然后放在沸水中烫泡30秒钟再吃,就可确保安全无患了。
二、盐水消毒。对于个体较小,或无光滑硬皮,难洗易破的水果,如草莓、樱桃、杨梅、葡萄等,可先将其放在盐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取出后再用凉开水冲洗干净,就可放心吃了。
如何给蔬菜去毒?
鲜芸豆:又名四季豆、刀豆。鲜芸豆中含皂甙和血球凝集素,前者存于豆荚表皮,后者存于豆中。食生或半生不熟的都易中毒。芸豆中的有毒物质易溶于水中且不耐高温,熟透无毒。
秋扁豆:特别是经过霜打的鲜扁豆,含有大量的皂甙和血球凝集素。食前应加处理,沸水焯透或热油煸,直至变色熟透,方可食用。
鲜木耳:鲜木耳含有一种啉类光感物质。人食后,这种物质会随血液分布到人体表皮细胞中,受太阳照射后,可引发日光性皮炎,暴露皮肤易出现疼痒、水肿、疼痛,甚至发生局部坏死。这种物质还易被咽喉粘膜吸收,导致咽喉水肿。多食严重者,还会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而晒干后的木耳无毒。
鲜黄花菜: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有毒物质,食入后被胃酸氧化成二氧秋水仙碱。成人一次吃50—100克未经处理的鲜黄花菜便可中毒。但秋水仙碱易溶于水。遇热易分解,所以食前沸水焯过,清水中浸泡1—2小时,方可解毒。晒干的黄花菜无毒,可放心食用。
未腌透的咸菜:萝卜、雪里蕻、白菜等蔬菜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无毒硝酸盐。腌菜时由于温度渐高,放盐不足10%,腌制时间又不到8天,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使无毒的硝酸盐还原成有毒亚硝酸盐。但咸菜腌制9天后,亚硝酸盐开始下降,15天以后则安全无毒。
青西红柿:未成熟的青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可被胃酸水解成番茄次碱,多食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
久存南瓜:南瓜瓣含糖量较高,经久贮,瓜瓣自然进行无氧酵解,产生酒精,人食用经过化学变化了的南瓜会引起中毒。食用久贮南瓜时,要细心检查,散发有酒精味或已腐烂的切勿食用。
[ 本帖最后由 游荡的猫 于 2005-10-21 21:35 编辑 ]
游荡的猫
发表于 2005-10-21 20:35
不宜放进冰箱的食物
香蕉:如将香蕉放在12℃以下的地方贮存,会使香蕉发黑腐烂。
鲜荔枝:如将鲜荔枝在0℃的环境中放置一天,即会使之表皮变黑、果肉变味。
西红柿:西红柿经低温冷冻后,肉质呈水泡状,显得软烂,或出现散裂现象表面有黑斑、煮不熟,无鲜味,严重的则酸败腐烂。
火腿:如将火腿放入冰箱低温贮存,其中的水分就会结冰,脂肪析出,腿肉结块或松散,肉质变味,极易腐败。
巧克力:巧克力在冰箱中冷存后,一旦取出,在室温条件下即会在其表面结出一层白霜,极易发霉变质,失去原味。
[ 本帖最后由 游荡的猫 于 2005-10-21 21:3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