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cong
发表于 2005-10-21 20:39
好。。。。
全部收藏拉。。。。。。。。谢拉。。。
游荡的猫
发表于 2005-10-21 20:49
呵呵,好象多了点~
游荡的猫
发表于 2005-10-21 20:50
番茄中的“黄金”——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在番茄、西瓜和葡萄、柏等食物中含量很高。它具有抗氧化、抑制突变、降低核酸损伤、减少心血管疾病及预防癌症等多种功能。营养学家提醒大家:为了健康,请多吃一些富含番茄红素的食物。
以前我们中国人的食谱中并没有西红柿这种菜看.是西方人把这种红色的柿子传到了中国。由于我们的先人历来将洋人的国家称为番邦,西红柿自然有了番茄这个别名。
时至今日,由于科学的发展,西红柿已经不再只是一种饱腹的食物,而在维护健康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番茄红素尤为引人注目。
番茄红素是食物中的一种天然色素成分,在化学结构上属于类胡萝卜素。它在番茄、西瓜和葡萄、抽等食物中含量很高。这些食物所具有的红、黄颜色主要就是番茄红素引起的。由于这种食物成分被发现具有抗氧化、抑制突变、降低核酸损伤、减少心血管疾病及预防癌症等多种
功能,因而日益受到营养学工作者的重视。
防治癌症
蔬菜和水果对多种人类癌症的预防作用是肯定的。在可能有效的多种防癌成分中,番茄红素可能是主要的一种。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医学专家就首次报道番茄红素具有抗癌效应。后来,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多次动物实验,证明番茄红素确实具有预防和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例如,Gjovannucci等人对 47894名居民进行了长达6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受试者在1982~1992年间有812人患了前列腺癌,而摄入番茄酱、番茄汁、番茄、比萨饼可降低这种癌变的危险度。日本的一个医学研究所对4个胃癌发病率不同的地区进行调查,测定居民血浆中维生素A、C、E和p—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的水平,发现血浆番茄红素的浓度越高,胃癌发病率越低。
美国肿瘤研究学会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证明番茄红素对于前列腺癌病人的治疗可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给予番茄红素后使影响前列腺癌病人生存的5项因素均得到改善。在另一项研究中,Barbara癌症研
究所给21例前列腺癌病人服用番茄红素胶囊,每天2次,每次15毫克,3周后检测到这些病人癌细胞的侵袭性下降,肿瘤体积缩小。其中有14例病人的癌体局限在包膜内,肿瘤增大或转移扩散的趋势得到明显抑制。
保护心血管
一些研究人员指出,由于番茄红素能够保护低密度脂蛋白免受氧化破坏,因而有可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荷兰学者选择66名心肌梗塞患者,测定他们皮下脂肪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发现病人的番茄红素含量低于健康人,而且a—和p—胡萝卜素含量也比正常人体显著降低,说明这几种类胡萝卜素都与心肌梗塞的发生密切相关。另有研究发现,未接受降脂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其血清番茄红素和p—胡萝卜素浓度都低于正常人。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血管内膜中的脂蛋白氧化是一个关键因素。脂蛋白中存在的p—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等在降低脂蛋白氧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据报道,门服天然
的番茄红素能使血清胆固醇降至5.20毫摩尔/升以下,用于防治高胆固醇或高血脂症,可以减缓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抗氧化功能
番茄红素之所以具有上述的抗癌和保护心血管作用,与其抗氧化功能是分不开的。科学家们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证明,番茄红素能够通过物理和化学方式淬火单线态氧,捕捉过氧化自由基。虽然多数类胡萝卜素都是有效的抗氧化剂,但番茄红素淬灭单线态氧的活性最强。
番茄红素对抗紫外线损伤的试验就是其抗氧化功能的一个例证。研究人员给10名健康各补充28毫克p—胡萝卜素和2毫克番茄红素1—2个月,结果使紫外线引发红斑的面积和程度减小。此外,16名键康妇女
将一小块皮胀暴露于一定剂量的紫外线,结果发现受照射皮肤中的番茄红素浓度下降,但B—胡萝卜素的浓度没有变化,提示番茄红素可能参与了防御皮肤致癌的过程。
抑制诱变作用
肿瘤生成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组织细胞在外界诱变剂的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番茄红素能够阻断这个过程,发挥抗癌作用。
地中海一带的居民经常吃烧烤食物,这种食物中的诱变剂含量较高,容易诱发肿瘤。然而,调查资料却显示出相反的结果:这些地区的人群宫颈癌、前列腺癌以及肝癌的发病率都比较低。究其原因,当地
居民经常吃番茄,尤其是意大利南部、希腊等地,老百姓的主食常和番茄酱一起吃。在煎烤鱼或肉的同时也使用番茄酱,鱼肉不会焦黄,减少了烹调过程中杂胺等诱变剂的形成。这种烹调方法化险为夷,减少了煎烤食品中的诱变剂作用,使其致癌率大大下降。
在某些肿瘤动物模型中番茄红素也显示出抗诱变、抗肿瘤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国家居民每天摄入的番茄量远远超过我们亚洲人,他们吃的番茄及其制品的数量仅次于土豆。在这一方面,我们真应当来一点“洋为中用”,为了增进健康,多吃一些番茄。
游荡的猫
发表于 2005-10-21 20:51
--------------------------------------------------------------------------------
枇杷-珍果及良药
“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时值初夏,江南名果枇杷陆续上市了。
枇杷,秋不凋,冬天开花春来结子,夏初成熟,因而被人们誉为“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是江南特有的水果,因其叶似琵琶而得名。枇杷四季常绿,树形美观,秋冬花白,春夏果黄。果熟时节,硕果盈枝,满枝披金。
我国的枇杷种类百余种,按果肉颜色分为白沙和红沙两类。白沙味甜似蜜,香味浓郁优于红沙。按果型分,有圆果种和长果种两大类。圆果种有圆形、扁圆和短倒卵形等,长果种有椭圆、倒卵形、长梨形和长倒卵形等。常见的白沙品种如“照钟”、“青钟”、“白梨”、“早黄白沙”和“软条白沙”,其中后两种为白沙枇杷之上乘。在红沙枇杷中,较有名的有洞庭山的鸡蛋红枇杷、浙江塘栖的大钟枇杷、湖南的牛奶枇杷和安徽歙县的光荣钟枇杷等。
枇杷不仅味道好,其营养也相当丰富,据分析,其主要成分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果胶、胡萝卜素、鞣质、苹果酸、柠檬酸、钾、磷、铁、钙以及维生素 A、B、C等。其中,特别是胡萝卜素的含量丰富,在水果中高居第3位。而且,其含糖的种类也相当丰富,主要由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组成,另外,枇杷中丰富的维生素B,对保护视力,保持皮肤健康润泽,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枇杷性凉,味甘酸,有润肺止咳、止渴、和胃的功效。常用于咽干烦渴、咳嗽吐血、呃逆等症。枇杷不仅果肉可入药,其核、叶、根也有药用价值。
老年性便秘或咳喘不止:枇杷核15克,捣烂,水煎,滤取煎液,加蜜糖30克,调匀服用。枇杷叶可化痰止咳顺气。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确实是治疗慢性气管炎之良药。枇杷核更妙,可以治疗疝气,消除水肿,有利关节,能治疗瘰疬。
临床报道说枇杷根可治疗传染性肝炎:取鲜枇杷根120克—180克切碎,加水与瘦猪肉400克共煮1—2小时,浓缩至1小碗,除去表面油腻,喝汤,食肉,一剂炖煮2次,空腹时服,其效颇佳。另用枇杷花、辛荑花等分煎服,能治鼻流清涕,很见效。
游荡的猫
发表于 2005-10-21 20:59
蜂蜜的挑选和鉴别
蜂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是市面上蜂蜜林林总总,如何挑选和鉴别?
鉴别蜂蜜: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蜂蜜中,如铁丝上附有粘物,说明掺有杂质;将蜂蜜滴在吸水纸上, 如渐渐渗开,说明掺有糖水;在冷天,蜂蜜有白色沉淀是葡萄糖结晶,属正常现象。
鉴别蜂王浆:液面平整、无气泡;气味微香,入口时舌头有酸涩味,略有麻辣感;用玻璃棒插入内部搅拌,呈匀质量状,滞而不沾,流而不畅。
蜂蜜、蜂王浆不能用温度太高开水冲饮,只能用温开水冲饮,否则会破坏它原有的营养,还会让人上火。
游荡的猫
发表于 2005-10-21 21:04
老年人不宜长期吃素
老年人由于热量消耗减少、食欲减退,或者出于减肥和防治高血压的目的,而禁荤吃素。这实际上是不智之举,对身心健康有害。人体衰老、头发变白、牙齿脱落、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都与锰元素的摄入不足有关。缺锰不但影响骨骼发育,而且会引起周身骨痛、乏力、驼背、骨折等疾病。缺锰还会出现思维迟钝、感觉不灵。因此,老年人不宜吃素。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锰元素,人体很难吸收,而肉类食物中虽然含锰元素较少,但容易被人体利用。所以,吃肉是摄取锰元素的重要途径。
老年人饭后不宜马上睡觉
随着人的年龄增长,神经细胞功能也在逐步减退。老年人睡眠时间相对要比青年人少,容易醒,因而也容易疲劳。老年人白天常有打盹、思睡现象,特别是午饭后常常马上入睡。这种做法对老年人健康是不利的。
老年妇女不宜多饮咖啡
咖啡是一种饮料,但不一定每人都适合饮用。据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学者研究发现,咖啡会使人体需要的钙质减少一半,从而造成人体骨质疏松。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到老年期,钙的需要量逐渐增多,尤其是妇女对钙的需要量更多。有人曾做过研究,发现绝经前妇女每天需钙量约1克,绝经后每天至少需要1.5克。但是,由于老年人的饮食受限,体内钙缺乏较为普遍。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60岁以上的妇女中,约有25%的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因此,如果老年妇女嗜好饮咖啡,就会加剧体内钙的缺乏,造成骨质疏松,骨硬度下降,活动时稍不注意,极易发生骨折。
此外,老年妇女多饮咖啡会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美国巴尔的摩的霍普金斯医学院曾对1000名常饮咖啡的人进行长达25年的观察发现,每天喝5杯或5杯以上咖啡的人,比不喝咖啡的人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大两倍。
游荡的猫
发表于 2005-10-21 21:05
早餐不宜全吃干食
人们经过一夜的睡眠,早晨起床后,胃肠功能尚未由夜间睡眠时的抑制恢复到兴奋状态,消化功能相对弱些,食欲也相对差一些,此时若只吃干食,不但数量吃不多,而且不利于消化,这样就不能满足整个上午人体活动的需要。此外,夜晚体内也消耗了一定量的水分,亦须在早餐时得到补充,以利机体正常工作。所以,早餐需要吃些含水分多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等饮料,不宜全吃油条、面包或饼干
早餐不宜只吃鸡蛋
有些人早餐只吃两个鸡蛋,这是不科学的。一个从事中等强度工作的成年男子,每天所需热量为12600千焦(3000千卡)左右,其中,早餐要提供全天所需热量的25~30%,约 3137~3765千焦(750~900千卡),而两个鸡蛋提供的热量,只占应摄入量的18.4~22%。由于热量供给不足,鸡蛋中的优质蛋白质就会被用来弥补热量,在体内“燃烧”掉,这是非常可惜的。
wish101
发表于 2005-10-21 21:11
真好,谢谢MM啦
游荡的猫
发表于 2005-10-21 21:11
哪些食物不宜空腹食用
* 西红柿:空腹大量食用,使胃酸与果胶等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引起胃扩张、胃胀、胃疼等症。
* 牛奶:空腹喝牛,会使奶中蛋白质“被迫”转化热能,而得不到营养滋补作用。
* 酸奶:人空腹时,胃液酸碱度值在2 以上,其中的乳酸菌不能成活,使酸奶的保健作用减弱。
* 桔子:空腥吃桔子,会对胃粘膜造成不良刺激,使脾胃饱闷、嗝酸、吐酸水。
* 大蒜:大蒜具有强烈的辛辣味。空腥食用,会对胃粘膜肠壁造成强烈的剌激,有损于胃肠消化功能。
* 香蕉:空腹食用,会破坏人体血液中的镁钙平衡,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不到于身体健康。
* 食糖:空腹食用,会破坏肌体的酸碱平衡和体内各种微生物的平衡,对健康不利。
* 柿子:空腹过量食用,会引起上腹饱胀、烧灼、疼痛、恶心、呕吐,重者发生胃机械性阻塞。
* 白酒:空腹食用,会引起头晕,心悸、出冷汗及饥饿感,严重者会发生低血糖昏迷甚至死亡。
游荡的猫
发表于 2005-10-21 21:13
好先这些拉~有了,下次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