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6-9-28 14:32
对于金属来说,这个亲合势是不是通常很大,因为它们基本上都是失去电子?而且它们能否保持这种不稳定状态。
雨蝶
发表于 2006-9-28 14:36
应该是很小,他们不愿意接受电子,electron affinity 很弱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6-9-28 14:40
亲合能不是释放能量的么,如果很小,Potential Barrier岂不是很低,很easy的就得到电子?
雨蝶
发表于 2006-9-28 15:01
这个是释放,不是得到,affinity 是衡量得到电子的一种能力,你google一下再好好看看,我都快被你弄糊涂了
potential barrier 是跟两个原子的距离有关,跟自由电子是两回事啊
雨蝶
发表于 2006-9-28 15:08
或者我们这样子理解,一个电子在真空中的能量我们可以认为是A,当这个电子被金属吸引后,电子的能量就变成了b,很明显B<A,多余的能量就释放了出来,以什么形式释放我们暂且不考虑。电子是愿意从高能级像低能级跃迁的,因为这样更稳定。但是当B和A相差不多的时候,由于电子除了受吸引力外还要考虑金属中电子的排斥力,这样子的话,电子就不愿意从A跃迁到B了,我们可以理解为金属吸引电子的能力比较弱,也就是说B-A的差很小,即亲和势很小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6-9-28 15:12
呵呵,看来是初学者的烦恼。
在我们的半导体里,掺三价的Bor原子的affinity比掺五价的Phosphor原子的affinity要低,但照理来说三价的是Accptor,更容易得到电子。所以有点糊涂
雨蝶
发表于 2006-9-28 15:26
原帖由 eisenstange 于 2006-9-28 16:12 发表
呵呵,看来是初学者的烦恼。
在我们的半导体里,掺三价的Bor原子的affinity比掺五价的Phosphor原子的affinity要低,但照理来说三价的是Accptor,更容易得到电子。所以有点糊涂
你这么说我觉得你连半导体的这个donor和acceptor都没搞明白,参杂后的affinity是要考虑donant的,B比P的affinity低,所以这个结果是很正常的
至于B作为acceptor是因为它的电子少,但是却可以提供空穴,实际上空穴也是可以移动的,p型半导体就是空穴的移动。他并不是接收电子,而是提供可移动的载流子,空穴和电子都是载流子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6-9-28 15:39
参杂后的affinity是要考虑donant,这个我知道,而我同时也知道,这个affinity的变化,和掺杂的元素,以及杂质的浓度是有关系的,比如在PN结中,导带底一直随着空穴的浓度降低而降低,同时affinity的大小却随着这个降低而增加, 所以我认为这个affinity的变化,最终是和Bor或者Phosphor有关的。电子和空穴的导电是两种不同的机制,所以我认为这个affinity还不能完全的如上面讨论的来对待。因为在Banddiagram上,affinity是从真空到导带底,也就是说,只计算已经在导带的电子到真空的能量差,而对于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的电子一般不在导带上(绝对0度情况下),而处于共价键中,所以affinity作为吸收电子而释放的能量,我还是有些糊涂。只有一种说法,即affinity不仅仅是对单个原子,而且要同时考虑化学键。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6-9-28 15:43
感觉又回到起点了,对了,空穴的能量,你能给我解释解释么?对着我很难理解。实际上是核的引力,如何转嫁到电子的能量上去了呢?
雨蝶
发表于 2006-9-29 08:03
正常情况下,按基本的理论是没有电子在导带的,价带到导带有个能隙,金属可以导电因为这个能隙比较小而以。你的理解从一开始就不对,还有你说的那一些东西我认为你需要从头到尾好好看一遍书了,看完再来问吧,你这些东西不清楚,根本就是怎么讲都不清楚
空穴的能量很简单,电子跃迁后,留下一个空穴,这个空穴就带正电,自然有能量,这个本来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果你实在理解不了也没办法了。。。。
“比如在PN结中,导带底一直随着空穴的浓度降低而降低,同时affinity的大小却随着这个降低而增加“, 能说出为什么吗?不要只记住结论,你搞清楚原因就可以理解了
“最终是和Bor或者Phosphor有关的“ 跟参杂浓度有关,我不明白你为什么非要讨论affinity,金属中重要的是negativity
"即affinity不仅仅是对单个原子,而且要同时考虑化学键" 考虑化学键就不是affinity了,就是negativity了,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会得出这些奇怪的理论
你自己看书吧,你这不是差一点点的问题,从一开始就没有搞明白,难道你们教授没有给你们讲课吗?这种东西应该会讲得很清楚地,当时不明白为什么不直接问教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