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6-9-29 09:51
“比如在PN结中,导带底一直随着空穴的浓度降低而降低,同时affinity的大小却随着这个降低而增加“, 能说出为什么吗?
这个原因是,当掺杂原子代替了硅原子在晶格中的位置,由于电子数目的不同,产生多余的电子和空穴,而这些电子的能量,并不像受激发后产生的自由电子一样,而是仍然受原子核的部分引力,因此它的能量要略低于导带的底,从而导致整个导带向下偏,同样在空穴上。
"即affinity不仅仅是对单个原子,而且要同时考虑化学键" ,我想说的是,一个气态原子吸收电子后构成负离子,释放的能量为亲合势,对这个负离子来说实际上是原子和电子是在一起移动的(在化学反应中,形成化学键,我认为)。而在导带中的电子,是不受原子核影响,可以单独自由移动的,所以这个亲合势如果从导带低计算到真空的话,我很难理解。而且对于单独的硅原子来说,吸收一个电子,构成离子释放的能量,并不等于一个在半导体内自由移动的电子到真空的能量差。
也许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教过,不过我不在,但从半导体材料的时候,已经不讨论 Affinity原理的问题了,所有的都是 Banddiagram和浓度。
雨蝶
发表于 2006-9-29 11:27
对这个负离子来说实际上是原子和电子是在一起移动的(在化学反应中,形成化学键,我认为)。
不明白你这句话的意思,但是化学键的形成需要至少两个原子,需要成键能
而在导带中的电子,是不受原子核影响,可以单独自由移动的,所以这个亲合势如果从导带低计算到真空的话,我很难理解
这句话基本上不正确,导带中理论上是没有电子的,如果原子是呈中性的话,这里是不考虑你提到的那个统计理论的。而就是电子在导带中,也不可能不受原子核的影响,哪怕是自由电子,也会受到原子核的影响,如果affinity大的话,结果就是电子被原子吸引并束缚,每一个电子都有一个波函数,电子和原子核带电可以产生若干电场,所有的电子和原子核都会受到电场的影响,真空中的自由电子也是会受到影响的,不存在可以单独自由移动的说法。
亲和势的东西我看你还是不要管了,你的化学基础好象太弱了。至于后面的已经涉及到了量子物理的范畴了,你还是再好好看看书吧,你现在的观点就是过于绝对,整个世界都是一个相对的世界,你不可能绝对隔离物质的。
不打算在回答你的问题了,不好意思,因为再回答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再问下去估计我要跟你解释什么是化学键,以及若干的理论的问题了,你问得很多东西实际上google一下或者认真看看书上讲的,都能被解答。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6-9-29 11:34
谢谢你长期的耐心和指点,确实我基础上欠缺的比较多,看来假期要好好抓紧时间了。
再次谢谢,顺祝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