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oja 发表于 2007-4-10 10:18

高手wie Wolken...

:)

对酒当歌 发表于 2007-4-10 18:05

原帖由 hichoc 于 2007-4-10 01:2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好,我和你好好论一论,既然你已经开始正面回答我的意思了。
首先我对这四句话吃透了,可是您未必吃透了.

反问句我的明不明白重要吗,因为原文就这么破四句话,哪里有反问啊?你凭空生出一个反问来,我靠, ...


我到论坛来,不是为了拍人的。Dafuer ist meine Zeit zu wertvoll. Aber sofern ich nicht unter Zeitdruck stehe, bin ich durchaus

dikussionsbereit. Der Wahrheitsgehalt wird nicht an dem Lautstaerke und der Haeufigkeit der Wortmeldungen gemessen.Davon bin

ichueberzeugt.

看来,非要我把我翻译出来的四句话再翻译为现代汉语,你才能搞清楚我说的是什么?!
反问句的句意跟陈述句是一致的,kapiert?干戈是借代手法,赏心乐事泛指美好的事物,这些修辞手段我必须一一跟您解释清楚了,是不是?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美好的事物因为争战不休而转瞬消失。

纤毫无损之,这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使动用法,并且省略主语,所以被奖赏的还是人!这些古汉语的用法,我不知道你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假不明白,就是为了达到把人拍死的目的,可以知之为不知,真不明白,那我只好诲人不倦地跟你说。那么第二句话的意思是:(谁)使它们纤毫无损,那么他将得到上天最高的奖赏。

好了,这是现代汉语的版本,Geht dir das Licht auf?你坚持认为我离题万里?而你无比忠实原著?

Gut, dann erlaubsen sie mir, ihre Uebersetzung unter die Lupe zu nehmen: 世上或有之美好,"世上"原诗句中有吗?美好这么宽泛的意

思,也没有看出“文物”的涵义在哪!“在争与战中”和“krieg und Streit”对应不上吧?正好相反吧?维护?beschuetzen, 怎么是维护的

意思?“至高奖赏”,这个词,你一方面批评我,一方面自己搞拿来主义。好了,你可以不服气再跟我争,说你翻得有道理,但是我对你些句

子的批评完全是按照你的原则进行的。

至于翻译,从一种语言到另外一种语言,本身就要再加工,其实你自己也作了加工,只是加工的程度的问题。说到底,我们的争论实际上也是翻译界一直在争论的问题,文学翻译的再创作的这个度在哪里?你可以说,你找到了度,我不同意,说你太死,我说我找到了,你不服,你说我翻得太活,就此问题我们可以争它个一百年不罢休!

乐府不是诗,而是歌。这个论断本身就是似是而非,从诗的起源来说,诗与歌本身就是不可分的。最早的诗歌是是人们的口头创作。研究者比较一致的看法:诗歌的起源和劳动有关系。《淮南子·道应训》有如下记载: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许多人一起抬大木头,用喊号子协调大家的步伐,鼓励大家出力,号子很有节奏。如果在号子中加进一些有内容和有趣的话,那就是原始诗歌了。鲁迅把这种劳动号子称作最早的诗歌。此外,诗歌的起源还同宗教和娱乐有关系。《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这些歌辞就是原始的诗歌,不过它们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情形从现在世界上某些原始民族中仍可看到。诗歌首先和舞蹈脱离,后来又渐渐脱离曲调,成为朗诵和阅读的诗歌,但仍保留着音乐性,即有节奏和韵律。


再看看乐府的起源:在汉魏两晋南北时代,中央政府一直设置着管理音乐和歌曲的专门官署--乐府,它们负责采集和编制各种乐曲,配诗演

唱。这些配乐演唱的诗歌,就称为乐府诗(!!!),也简称乐府。 它们是用来歌唱的,但是它们也是诗,那个时候起就是一个独立的文学体

裁了!


另外关于你的那首古诗体的翻译:是的,古体诗平仄方面是不严格,不严格不意味搞根本不讲平仄,所以我不能苟同。

对酒当歌 发表于 2007-4-10 18:24

原帖由 serenita 于 2007-4-10 08:3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Ein paar Änderungsvorschläge zu Deinem deutschen Text. :)


斑竹大人:


eure Excellenz, leider kann ich mich eurem Vorschlag nicht anschliessen bis auf den Schreibfehler"festklammern", den ich mir ja gerne eingestehe."von einer in eine andere" hat sich durchaus bewaehrt; ob "um es zu gelingen"oder "damit es gelingt" besser reinpasst, ist eine stilfrage, der stil laesst bekannterweise wie der Geschmack sich streiten; und "wessen gegenteil" klingt zwar ungewoehlich, aber an dessen grammtik ist nicht viel auszusetzen.

[ 本帖最后由 对酒当歌 于 2007-4-10 19:27 编辑 ]

orth 发表于 2007-4-10 18:59

开了眼,辩论的流光溢彩,让静如止水的德国生活平添乐趣。

版主很厚道,一直加分,让他(她)们发挥的充分。

双方消消气,谢谢你们

$送花$ $送花$ $送花$

fische 发表于 2007-4-10 21:22

$考虑$ $考虑$ $考虑$

卖啃吸 发表于 2007-4-10 21:32

高。。。

看了帖我一直在状况外,有点当时刚刚在公司作DA时,听人besprechung时讲Bayrisch的感觉,基本不知所云,呵呵,shame on me。

hichoc 发表于 2007-4-10 22:01

回复 #22 对酒当歌 的帖子

几点回复:

1. 你的翻译:我对你的翻译提出的几个硬伤,你可能觉得是你的高明之处,我也不跟你争了,意见都写在上面了。
2. 我的翻译:你指出的“世上”对应 Welt, “美好”之所以宽泛是因为原诗如此。争战颠倒似乎不是问题。beschuetzen我译成维护似无不可。das schoenste我是觉得至高合适些,因为有些版本是用das groesste.
3. 使动用法:纤毫无损之应该不是使动用法,其实就是简单的动宾关系。这点我确信。
3. 再关于乐府:乐府如周时采集民歌编辑诗经一般是一个专门采集汉民歌的机构。乐府中颂的部分是文人创作的和他民歌的部分有区别。说它是独立的文学题材也不对,有的学者干脆把唐诗宋词也算在乐府里。
4. 你谈的诗的起源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离题太远,其实这里面有个系统的问题,诗词并称时,系统就在唐宋,诗歌并称时有泛泛之意,我和你讨论的那些就是在文体学的系统在说,起源的问题太泛泛,不回应了。
5. 古体诗:唐之前都成古体诗,这个称呼已经不是文体学的概念,就是一个按照的时间段的划归。古体也讲韵,和平仄但是你没有一个标准说我的不是古体诗,所以你不敢苟同,也无关宏旨。


6. 建议:其实就是一个翻译的问题,牵扯太多,尤其是中国古文学问题,似乎没有太大意义。可以留给鉴赏者自己评断。存此立照,也算成全了一次翻译之争。

[ 本帖最后由 hichoc 于 2007-4-10 23:07 编辑 ]

听竹 发表于 2007-4-10 23:02

佩服阿
都是高人
$送花$

serenita 发表于 2007-4-11 07:10

原帖由 对酒当歌 于 2007-4-10 19:2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斑竹大人:


eure Excellenz, leider kann ich mich eurem Vorschlag nicht anschliessen bis auf den Schreibfehler"festklammern", den ich mir ja gerne eingestehe."von einer in eine andere" hat s ...

:)

Einverstanden.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Goethe的话,请高手翻译. heiße Disku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