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629|回复: 10

[成长教育] 选自《我这一辈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本帖最后由 josi 于 2009-7-1 17:00 编辑

我小时候偷父亲的钱买东西吃,妈妈为我辩解----他只是小孩子;
我年轻时不努力,有人很理解我----年轻人嘛;
我中年时犯了错误,上司通情达理----他是缺乏经验;
到了老年,我的所有错误又都可以用“他是老人家”来化解。

以上是在《我这一辈子》里看到的,作者是谁已经不记得了,只是这些话永远都不能忘。

遇到过好些次了,我管教孩子,如果有朋友在旁边,这些人总会用各种办法拦住,比如说什么小孩子嘛,慢慢教,又或者是说小孩子都是这样之类的,总是就是不许我管教自己的孩子。

及到他们的孩子犯了错时,又怎么样呢?还不是一样如我般打骂?亦有不大理会的,这类父母也许在有些人心里是宽容的温和的父母。但在我心里是不以为然的。

若孩子小的时候你不管,到他大的时候你想管还管得了吗?
况且小孩子很多时候是不懂得的,他们今日的付出正是为了以后收获。
比如在多数孩子都以学习为苦。比如我儿子学写第一个字母时又哭又闹,一定说自己做不到,难道我也要放任他,说现在不学,以后学吗?

其实这个道理做父母亲的都明白,只是他们若是见了别人严词厉语的管教孩子时却仍然还是要拦阻。那么,这样的人,请你细细地再读过上面这段话,那个孩子之所以到老了还一事无成,是谁的功劳呢? 请,不要再做滥好人。若然有一天,我的孩子因为你们的拦阻而至使我没有教育到,或者是我在他的面前没有了威信,那么当他成人后做了不可原谅的坏事时,当初的所谓好心为孩子的人是不是共同承担后果?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9-7-1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十年河西 于 2009-7-1 16:47 编辑

同感! 这也是为何不能让祖辈带孩子的原因。我爸妈最近在德国,每天和我儿子在一起。在管教孩子方面经常会和他们产生一些矛盾。他们太溺爱,甚至什么都要帮我儿子代劳,觉得那样是爱他。我不知道我们的父母那一辈是不是真的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还是那个时代的人都很忙,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我有时就提醒我父母,小宝做错了什么事,要及时批评制止,不能觉得是好玩,嘻嘻笑过去,那样其实是对小孩行为的默认,他以为他做的事对的。
我儿子在家是最怕我,但是也是最爱我。因为我严厉,孩子很敬畏我。但是我又爱他,在必要的时候给他足够的安全感。这样的关系才是正常的。我父母很溺爱我儿子,但是我儿子却不是那么敬畏他们。
我们这一代人绝大部份都没有经历过科学教育出来的,我们的上一辈太忙于事业,而且那个年代没有那么多的信息,能吃饱穿暖就行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谢谢斑竹喜欢这篇文章。
然后再补充一下自己的观点。
很多大人都是因为自己童年的时候过得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所以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就想让他得到自己儿时没有享受过的幸福,比如有求必应,比如扮驴扮马。
这样长大的孩子真的可说是活在蜜糖罐子里。
我却有一个比较不同的想法,即:人一生得到的幸福是有限的,如果在前半生就透支了,那么后半生的景况就不是那么乐观了。或者说想得到就一定要先付出,反过来说,没有付出那哪里有收获呢。
被溺爱着长大的孩子一般没有付出过什么辛苦,他所得到的都将被他习惯的认为是他应得了,相对的,在他长大后他也就理所当然地不会感激大人们对他的付出,反而在他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心生怨恨。
这也是古话就有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和“慈母多败儿”的诠释吧。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4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完全同意LZ MM的说法,“棍棒底下出孝子”和“慈母多败儿”这个说法

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都是被打出来的,孩子孝顺也是因为害怕父母而表现出来的孝顺,而不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孝顺。象这样的孝子,肯定会有被打出来的心理伤痕,在外人面前可能乖巧孝顺,但是其实他的内心肯定是不快乐的,因为真实的他是被压抑着的。很多罪犯都是在这样的家庭里出来的。比如前些日子报道的,大学生杀人拉什么的。因为心理已经严重被扭曲了

而“慈母多败儿”那也说不定,要看这个慈是怎么样的慈,是智慧的慈,还是愚昧的慈。
比如LZMM引用的那一个“我小时候偷父亲的钱买东西吃,妈妈为我辩解----他只是小孩子”这位妈妈的做法是对的,并没有用打骂来教训孩子。。。但是不足的是,辩解完后,还应该去追查原因,是什么使这为小孩子偷父亲的钱去买东西吃?是不是父母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为什么小孩子不能明着跟父母要钱去买东西,而是要偷的呢? 小孩子是很纯真的,如果不是父母的方法不当,孩子应该是会直说的,并不会刻意想办法去偷。。或者父母需要思考,是否自己给小孩子的爱不够,导致小孩子需要用这样的方法来引起大人的注意等等。。
我觉得教育小孩子更多的更应该从他们的心理着手,我相信每个小孩子性本善,而且都是最棒最特别的,但是需要我们父母用心的发掘,去引导他们。。。

人的一辈子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如果我们的后半生的幸福是要用前半生的不幸福换回来的,那后半生的幸福真的可能幸福吗?如果LZMM的幸福是指物质上的,那我也无话可说,但是如果是精神上的,我可以百分百的肯定,孩子肯定不幸福。

其实如果一辈子平庸,但是有毅力,有爱心,乐观,而且身体也健康,自己很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遇到困难懂有健康的心态去排解,这样算是不幸福,不成功吗?至少我觉得那就是最平衡的状态。

LZMM另外说到儿子不想写字母,而又哭又闹。。我不知道结果孩子是写了还是没写,但是如果孩子到最后还是屈服的写了,那可能是因为害怕,不是害怕被打,被骂,而是害怕自己爱的人不爱自己了。。。我们的孩子比我们想象中的爱我们。。。真的,请相信我。。。特别是妈妈。。。我们是孩子小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最值得他信任,最值得依靠的人。。。如果我们妈妈只是因为我们是大人,只是因为我们的经验,我们自己的主观意见来教育我们的孩子,那我们的孩子如果真的顺着我们,那也仅仅是因为怕失去我们的爱,久而久之,他可能就会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因为他们用他们的顺从来换取我们对他的爱。。。难道这样的孩子就是我们希望的吗?

由于我孩子才1岁10个月,还没有到LZ孩子的年龄,也许我的意见有点不是很适合,说的太卤莽,请见量。
但是请相信我,LZMM,请真的用心去思考和观察,偶尔的宠爱,并不会毁了孩子。最重要的是建立起母亲和孩子之间那道信任与爱的桥梁。让我们的孩子永远相信,无论他们做了什么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对他们的爱永远一样。只要他们有了这样的信心,再加上我们给他们一定的自由放手去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请相信我,他们就会成为最出色的人!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4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其实真的很复杂, 我们中国人普遍对孩子太严厉了, 有点束缚天性, 不过太放纵了又会不知好歹,爱他和他多讲道理, 他若就是不听, 你也会气得想吼他打他屁股几下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4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完全同意LZ MM的说法,“棍棒底下出孝子”和“慈母多败儿”这个说法

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都是被打出来的,孩子孝顺也是因为害怕父母而表现出来的孝顺,而不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孝顺。象这样的孝子,肯定会有 ...
emma_tz 发表于 2009-7-4 00:57
最重要的是建立起母亲和孩子之间那道信任与爱的桥梁。让我们的孩子永远相信,无论他们做了什么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对他们的爱永远一样。只要他们有了这样的信心,再加上我们给他们一定的自由放手去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请相信我,他们就会成为最出色的人!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5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完全同意LZ MM的说法,“棍棒底下出孝子”和“慈母多败儿”这个说法

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都是被打出来的,孩子孝顺也是因为害怕父母而表现出来的孝顺,而不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孝顺。象这样的孝子,肯定会有 ...
emma_tz 发表于 2009-7-4 00:57

mm写的真好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6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7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其实真的很复杂, 我们中国人普遍对孩子太严厉了, 有点束缚天性, 不过太放纵了又会不知好歹,爱他和他多讲道理, 他若就是不听, 你也会气得想吼他打他屁股几下
xingxing01 发表于 2009-7-4 09:09


MM,其实我也有同感,教育小孩子真的很复杂,因为那个衡量的尺度真的很难掌握。

但是这也是我们当妈妈的责任了。需要我们不断的了解不同的教育模式来增加自己的智慧。

而更难的我觉得是明知道书中讲的那样的一套方法很好也很有道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往往遇到的困难是由于惯性,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最后还是被孩子们降伏了。

孩子是我们父母自己的镜子,不要强求孩子做连自己都没有办法做的事情。或者按照自己的意愿无形中强迫孩子变成我们所希望的人。比如母亲自己比较胆小,但是就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勇敢去尝试,或者父母自己爱吃甜食,但是却制止孩子不可以吃。。

为什么我们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为什么我们老是为孩子的缺点而去较真。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认定我们的孩子就是完美的,是最特别的。
每个孩子他们的本质和个性都不一样,因此也就注定他们以后在生活的位置上就不同。有的人适合当领导,有的人适合做生意,有的人适合做职员,有的人适合做艺术家。。。
为什么我们父母不能尝试了解我们的孩子,根据他们的成长和意愿,引领他们走想属于自己的路呢。。只有这样,让他们自己选择了,他们才会对自己的一切负责,也只有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了,他们才会更自信,更开心,更幸福。。。


因此妈妈是否具备“愿意吸收新知识新方法的智慧”再加上“懂得如何根据自己孩子的特性而实施的智慧”了呢,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智慧,再加上我们妈妈足够的爱和耐心,那我们就已经给孩子以后幸福的人生打好了最重要的地基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7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09-8-9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7-17 03:42 , Processed in 0.11031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