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儿
发表于 2010-6-27 19:44
回复 59# 家庭主妇
林林妈妈动作好快啊,笔记已经出来了。感觉今天的时间过的好快啊,课很快就结束了。还没和大家
聊聊呢,等哪次大家有兴趣,上完课后,让孩子们一起玩玩,妈妈们一起交流交流。感觉今天小宝宝
们已经比上次坐的时间长了,虽然我们这小半边的宝宝们一直在吃,可没有跑掉{:5_363:}。督促
宝宝做作业和妈妈们学了不少高招,我已经从小花画到了太阳,没的可画了,叮叮妈妈的贴图真是个
不错的主意。快板读经真是让孩子们兴奋了,我们这边的小宝宝们拍桌子拍的意犹未尽{:5_394:}。
谢谢乐乐妈妈带来的中文书籍。
PS林林妈妈,你能把古琴的曲子发我一份吗,或者我下次带盘去拷。感觉得哪天坐下来和你们好好
聊聊,每次都时间匆匆。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0-6-27 20:02
回复 61# 果冻儿
今天林林爸做饭,林林看电视,闲着没事儿,干脆写完省心了。
其实我这儿从如幻那儿拷了很多资料呢,8个多G呢,还有英语经典,看谁还有需要,干脆哪天搬来电脑一起拷算了。
wynn
发表于 2010-6-27 20:07
今天叮叮有点不乖,要批评一下,不耐烦了却又不肯走开去玩,就在我这儿捣乱了。他上课的时候不是很配合,在家还好一点,可能因为只有妈妈在身边,没有别的干扰。
像叮叮这样好动的孩子,真是考验妈妈的毅力啊,要加倍有耐心才能坚持下来。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0-6-27 20:15
本帖最后由 家庭主妇 于 2010-6-27 21:27 编辑
回复 63# wynn
今天加长了读经的时间是班委会研究决定的,叮叮这么好动的孩子能有如此的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了。不过跟丰庭爸爸也商量了一下,还是要准备一些玩具放在边上,对于小小孩儿来讲,不是非要坐在桌边才学的。
其实林林五月份去汉堡读易经的时候跟的是大班,上课时间更长,也总捣乱的,回来也都学会了。都在他们的脑子里,不用担心的。过两天见成果了来顶贴啊。我咋有点像算命的。
果冻儿
发表于 2010-6-27 20:38
回复 62# 家庭主妇
好啊,那我把活动硬盘带上。
微笑的蔷薇
发表于 2010-6-27 20:47
主妇阿姨啊,我是涛妈,我们在叮妈那里见过,不知道还记得不记得。我自从看了你的贴后,就开始在家里每天念,今天已经第六天了,每天就5遍,本来也想跟你商量,我们周末也想过去,可惜涛这周感冒了,只好作罢。我想问一下,涛现在跟读会有一些问题,比如一些词组的意思,我应该给解释吗?还有,比如读到“善”,涛会以为是电扇的扇,我应该给他解释吗?
果冻儿
发表于 2010-6-27 20:47
回复 63# wynn
是啊,感觉小宝宝读经真是对家长的考验,不管是上课,还是做作业都主要是家长在做。他们有一搭
无一搭的听听,吃吃,玩玩,抢抢书,不如意就哼哼唧唧闹别扭,哭闹。真是考验家长的耐心。尽管
这样看到他们还是记住那么多,也很开心。大家一起坚持啊,希望他们早一天扔掉咱们这些拐棍。感觉
还是准备一些玩具吧,他们坐在一边玩,总比跑来跑去,哭闹好。
wynn
发表于 2010-6-27 21:43
主妇阿姨啊,我是涛妈,我们在叮妈那里见过,不知道还记得不记得。我自从看了你的贴后,就开始在家里每天念 ...
微笑的蔷薇 发表于 2010-6-27 20:4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涛涛还会问啊,真是有心思的孩子,叮叮啥都不问,就边玩边跟着我读,也不看字,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达到认字的目的呀。
wynn
发表于 2010-6-27 21:44
回复wynn
是啊,感觉小宝宝读经真是对家长的考验,不管是上课,还是做作业都主要是家长在做。他们有 ...
果冻儿 发表于 2010-6-27 20:4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是的是的,要大家一起坚持,你家小姑娘很棒啊,才不到三岁,背得这么好了!
涵妈
发表于 2010-6-27 22:38
课上的这么好,真遗憾,今天没带小路去,他很坚持的说不要,我想开始还是不要太勉强他,和他商量了说今天不去了,那下次去好不好?想了想说:好吧,,,,到了中午忽然又说要去上课了,主要是因为想去动物园看猴子。呵呵,上次上完课以后带他去了Wuppertal动物园,看来下星期可能还得带他去了,有没有妈妈想一起的?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0-6-28 09:38
主妇阿姨啊,我是涛妈,我们在叮妈那里见过,不知道还记得不记得。我自从看了你的贴后,就开始在家里每天念 ...
微笑的蔷薇 发表于 2010-6-27 20:4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涛涛妈,你好啊!你们不是搬家了吗?你们来上课没问题啊,就是桌椅的问题。这次阳阳妈带来一套野外用的四人用桌椅,才保证了所有人的座位。
字要解释的。我们上课让孩子认字都是讲清楚的。比如道,是道理的道,也是道路的道。
橄榄树
发表于 2010-6-28 12:13
孩子们真是太棒了!虽然刚刚组成一个小集体,但是认字,读书,上手很快,积极,大方,越来越放得开了,相信孩子们在家表现得更好,在这里我们就提供一个家以外的环境让孩子们多表现,培养兴趣和积极性,快乐读经!事实上昨天的争先恐后让我们家长也觉得很兴奋!
橄榄树
发表于 2010-6-28 12:21
林林妈,昨天下课的时候你说每次课请两位家长负责安排和教课,要不你现在就指定一下那两位家长带领下节课吧,这样就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在家准备,两个家长也可以协调分工呀,下次上课就可以很有把握,也不慌张没有准备,主要就是要带动大小都参与,寓教于乐,你说呢?昨天我就是突然接到指令负责第二节课,没有备课,有点乱,大家见谅啊!{:5_360:}
果冻儿
发表于 2010-6-28 12:38
回复 69# wynn
小姑娘应该相对安静点儿吧{:5_363:}。像叮叮这样好动的孩子感觉不要给太多束缚。我们不要求
他读的时候,我听到好几次他跟读的很好,还能写几个字呢,很能干。我家这个喜欢吃东西,一般给
她点好吃的,她上课的时候还能安静的坐一会,要不早跑了。认字我开始也比较头疼,因为大部分时间
都是放录音或我读,她玩,高兴了跟读几句,或跑来看看,多半是抢书,扔书。要不就拿着其他页一
气乱读。后来我想开了,等她能坐住认字的时候,认一些已经会背的东西应该更快吧。
果冻儿
发表于 2010-6-28 12:40
回复 73# 橄榄树
已经很好了{:5_394:}
微笑的蔷薇
发表于 2010-6-28 13:12
涛涛妈,你好啊!你们不是搬家了吗?你们来上课没问题啊,就是桌椅的问题。这次阳阳妈带来一套野外用 ...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0-6-28 09:3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们搬家搬好远,都快到Paderborn了,不过涛爸愿意做车夫,只要涛能学进去,稍微赶点也不怕。椅子没问题,如果我们过去,我们可以自己带小凳子。
字我是解释的,比如善良的善不是电扇的扇,可是涛问老子里句子的意思,你说我给解释吗,我怕解释了他也不明白,而且我的目的主要是让他认字,并不是奢望他能理解,但我也不知道解释了对他记忆是不是有好处,所以想问问你过来人的经验。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0-6-28 13:23
本帖最后由 家庭主妇 于 2010-6-28 15:23 编辑
我们搬家搬好远,都快到Paderborn了,不过涛爸愿意做车夫,只要涛能学进去,稍微赶点也不怕。椅子没问 ...
微笑的蔷薇 发表于 2010-6-28 13:1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太感动了,那么远你们还要来。前一段总感觉自己有些压力,怕对不住大家。现在好了,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团队,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大家积极性都很高,这是一个温暖的集体,欢迎你的加入。
看了如幻发的很多关于经典教育的帖子,说是对小孩子不需要解释的。但是我在实践中还是给林林解释听的。不过两件事情要分开,否则认字效果不佳。林林很喜欢听我解释,我总把一些话和他的生活联系起来,有时候像编故事,高兴了一个故事重复好多遍听不烦。
我总觉着对他是有影响的,对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讲,还算是比较懂事。反正我五岁的时候除了吃喝玩乐没什么想法。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0-6-28 13:29
林林妈,昨天下课的时候你说每次课请两位家长负责安排和教课,要不你现在就指定一下那两位家长带领下节课吧 ...
橄榄树 发表于 2010-6-28 12:2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也正想呢。下次课你和欣欣妈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方法,相信每次课都会有改进。希望我们的亲子读经班将来加上两个字—快乐,快乐亲子读经班。
微笑的蔷薇
发表于 2010-6-28 13:32
谢谢谢谢,其实我一年前就给涛尝试过,但坚持了一周,他坚决不要了,所以我就不再勉强他了。就是看了你的帖,那天又听叮妈说了你的成果,把我的念想有勾起来了,到现在位为止一周了,坚持地还可以。我想如果他可以去你们那里,感受一下气氛,会更有积极性。
不用有压力,大家都很感谢你呢,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那么好的环境,最重要的,是看到你的成果,让我们都比较有期盼坚持下去。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0-6-28 13:33
涛涛还会问啊,真是有心思的孩子,叮叮啥都不问,就边玩边跟着我读,也不看字,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达到认 ...
wynn 发表于 2010-6-27 21:4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虽然我们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我们还是得保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境。沉住气别着急,将来会有欣喜等着你。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0-6-28 13:47
谢谢谢谢,其实我一年前就给涛尝试过,但坚持了一周,他坚决不要了,所以我就不再勉强他了。就是看了你的帖 ...
微笑的蔷薇 发表于 2010-6-28 13:3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大家的支持,不过感谢的话从此打住。我原本只想着给林林找三五个伙伴的,这件事情的促成实在是天时地利人和。 我自己没有什么很深的造诣,这点国学知识也是和儿子一起学来的,但是我认同读经的理念,也深深的喜欢上了国学。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我也做到一起努力,不放弃。
橄榄树
发表于 2010-6-28 15:51
回复 76# 微笑的蔷薇
我的观点和林林妈有点不太一样,在我还是不全知或全懂,或者没有很深的研究全篇的时候,我主张不讲解,只读经,孩子先储存,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孩子会全通的,并且是用孩子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能力,并且在不讲解释义的同时读经,经典就是很简单化的吸收和说唱,如果边讲义边读,或者只讲其中某个事和物,也很容易以偏概全,就复杂化了,不过孩子个性不同,可以稍加变通,一点不成熟的见解而已,大家也可以提出异议,各抒己见。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0-6-28 17:45
回复微笑的蔷薇
我的观点和林林妈有点不太一样,在我还是不全知或全懂,或者没有很深的研究全篇 ...
橄榄树 发表于 2010-6-28 15:5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无论大人孩子,学经典首先要诵读,在不熟悉文字的情况下作解释,我也是不同意的。只是我觉着小孩子也是懂道理的。很多非常好的道理完全可以讲给他听。并不是所有的经典都有贯穿性,逻辑性的,比如《论语》,都是孔子平日上课或生活中的话被学生们收集整理的。
前一段林林读《论语》,有一句话:"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翻译过来意思是:不事先怀疑别人欺诈,不随便的推测别人不诚信,但是面对欺诈或不诚实时,能及时察觉,这种人是贤人啊!“在没有什么造诣的情况下,我自己是不太懂的,即使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但是这种道理讲给孩子听,潜移默化的有影响。
也是一家之见,个人体验而已。
橄榄树
发表于 2010-6-28 20:00
回复 83# 家庭主妇
我可能跟你的观点刚好相反, 但是我不反对也不排斥不同的观点,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好方法,和对孩子的期望。我本人是一点都不想影响他,因为我太平凡,也很想发展他自己本来的个性,就让经典本身去影响他。我觉得我们现在只能引导他语言和文化的入门,但是更深的道理还要他自己去感悟后喜欢,毕竟现在读经典的选择多半还是我们替孩子做的,我可能是怕他懂的太多,个性的定性越早,更多的他喜欢的文化和才华会让我们的影响淹没,欢迎讨论。{:5_363:}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0-6-28 20:21
回复家庭主妇
我可能跟你的观点刚好相反, 但是我不反对也不排斥不同的观点,因为每个人有自己 ...
橄榄树 发表于 2010-6-28 20:0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的广告语非常好:这里不是一言堂,想说就说。不同的观点能使人开阔思路。也非常欢迎其他的朋友到这里来发表自己的想法,相同的不同的都是很好的交流。
橄榄树
发表于 2010-6-28 20:30
本帖最后由 橄榄树 于 2010-6-28 20:31 编辑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很喜欢读经这件快乐的事,现在喜欢就做吧!
微笑的蔷薇
发表于 2010-6-29 10:18
其实吧,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孩子认字学中文,至于其中的道理,我个人觉得其实不是所有的都合适他们这些在国外生活的孩子,时代变化了,环境变化了,可能有些东西会不适用。我觉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
其实我现在是跟橄榄树那样做的,但因为涛涛会问一些问题,所以有我此问。想问林林妈,你是读完就解释,边读经,边给孩子解释读的内容的意思呢?还是只有孩子有问题的时候给解释,解释并不是作为主要学习的东西?
小金刚
发表于 2010-6-29 10:47
其实吧,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孩子认字学中文,至于其中的道理,我个人觉得其实不是所有的都合适他们这些 ...
微笑的蔷薇 发表于 2010-6-29 10:1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小金刚
发表于 2010-6-29 10:48
其实吧,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孩子认字学中文,至于其中的道理,我个人觉得其实不是所有的都合适他们这些 ...
微笑的蔷薇 发表于 2010-6-29 10:1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解释不是主要目的。
何况每个人理解,体会并不一样。
果冻儿
发表于 2010-6-29 10:49
感觉这个问和讲和年龄有关系。小宝宝读经多是游戏中听,重复为多。大孩子读经总要问个一二三。而且随着
年龄的增长,读的次数的增加肯定问的问题不一样。家长可以做些基本的回答,其中的道理还要由孩子们自己
去体会。就像有一次女儿问我,为什么外面的灯笼会晃动啊,我告诉她是风吹的,但关于风压如何在接触面产生
作用力等问题在她这个年龄肯定无需讲解,可能过一两年,她再问这个问题我就要解释了,也可能随着她知识
面的增加,不要我解释她就知道了。而且这些经典肯定不可能读一遍,读10遍和读30遍体会出的道理肯定有
所不同。而且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读后的体会肯定又有所不同。感觉家长可以做些基本的回答,就像回答这是什么车,什么颜色的车一样简单,但其中的道理还是要由孩子自己去体会。有一次回去看女儿,她一岁多,晚上
陪她睡觉故事都讲完了她还不睡,就抓起三字经给她读。第二天她就读给别人听,读到苟不教的时候不会了,就
接着读》猫不叫,西红柿,大白菜等等。现在在读三字经,就不会有》苟不教,狗不叫的歧义了,也没给解释
两个的不同。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