莔叶
发表于 2014-6-5 18:13
Chanell 发表于 2014-6-5 12:03
魔王的气势
dc3
发表于 2014-6-5 19:18
冰川时期
发表于 2014-6-5 19:19
大好河山
发表于 2014-6-5 19:20
墨丽伊人
发表于 2014-6-5 20:00
茼蒿
茼蒿花(春菊)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亚科: 菊亚科 Asteroideae
族: 春黄菊族 Anthemideae
属: 菊属 Chrysanthemum
种: 茼蒿 C. coronarium
二名法
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
异名
Leucanthemum coronarium (Mill., 1754)
茼蒿(学名: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别名打某菜、春菊、茼蒿菜、皇帝菜,是一种菊属植物,原产于地中海南岸。
茼蒿在欧洲原本是庭园中美丽的观叶植物,但在宋朝引进中国后,却成为餐桌上美味的佳肴。
原产地中海的茼蒿,最早由林奈命名,且根据命名法规,
Chrysanthemum coronarium被定为保留名。下列为其学名(粗体)与异名。
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 Sp. Pl. 2: 890. 1753, nom. cons.;
Chrysanthemum roxburghii Desf.
Glebionis coronaria (L.) Cassini ex Spach, Hist. Nat. Vég. 10: 181. 1841.
Glebionis roxburghii (Desf.) Tzvelev; Matricaria coronaria (L.) Desrouss.
Pinardia coronaria (L.) Lessing
Pyrethrum indicum Sims (1813), not (L.) Cassini (1826)
Xantophtalmum coronarium (L.) P. D. Sell.
俗名
茼蒿一名的来源,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茼蒿一条下之释名指其别名为蓬蒿,
且“形气同乎蓬蒿,故名。”又,“茼”字有些文献写作“同”、“蕫”、“董”、“唐”等。
它有数个别名:
台湾俗称打某菜。由于茼蒿的嫩株富含水份,一经受热炒煮,体积极度缩小,
经常下锅前看似一、二锅的量,炒煮后则仅剩一小盘。不明事理的先生认为太太偷吃或偷藏,
因而拳脚相向,打某菜之称由是传开。
菊花菜、冬子蒿。
春菊是日本所使用的羽裂叶茼蒿,但“青味”(草味)较重。
英文名称为 Garland Chrysanthemum,意指其花(头状花序)形似代表胜利的花环,
亦是林奈命名时学名之种小名采用 coronarium 之意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C%BC%E8%92%BF
墨丽伊人
发表于 2014-6-5 20:06
分布
茼蒿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在中国则广泛作为蔬菜栽培:安徽、福建、
广东、广西、广州、海南、河北、湖南、吉林、山东、浙江。
茼蒿的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或近无毛。
茎直立,高70厘米,分枝少。
开花时,基部叶片枯萎。植株中部以下的叶无柄,椭圆形或披金形,
叶缘开裂1-2回甚至3回,裂瓣为卵形或线形。植株上部的叶子渐小。
头状花序顶生,单一或多数。花梗15-20厘米。
总苞杯形,直径达3厘米。总苞之苞片(phyllary)四列,线形。
瘦果:舌状花的瘦果具三片窄翅,管状花的瘦果一至二棱。
花期、果期为九月。
染色体数目:2n = 18 。
功用
茼蒿在欧洲原本是庭园中美丽的观叶植物,但在宋朝引进中国后,其幼株作为蔬菜使用。
Chrysanth coronarium.JPG
美国洛杉矶的市场贩售的茼蒿
Star of life caution.svg维基百科的医学内容只供参考,并不能视作专业意见。
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的医护人员。
茼蒿的叶、茎含丰富的维生素,钙、铁的含量也较高。
茼蒿具有菊科植物特殊的蒿气,具健胃作用,能帮助消化、舒缓咳嗽现象。
茼蒿富含叶绿素,能活泼造血功能具洁血作用,预防成人疾病。
茼蒿含丰富胆碱,具补脾健胃、降压益脑的作用
墨丽伊人
发表于 2014-6-5 20:08
栽培
茼蒿适合在温和或略冷的环境中生长,在温暖的夏季很快开花成熟。种子于初春或秋季播撒。
茼蒿属于含水量高的蔬菜,叶片容易变黄,因此需新鲜使用。
在台湾,茼蒿各地均有栽培,但以台北之社子、士林,以及彰化、云林最多。大约于十月上市,供应至清明节前。
一般台湾大众将第一个寒流与第一批茼蒿视为冬天的特别胜品。
历史
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在宋朝时引入中国栽培。然而据李时珍言,
则自古即栽培食用,只是到了《嘉祐本草》才收入,并往前推至唐代,称孙思邈的千金方已讲到茼蒿。
《嘉祐本草》:“同蒿平,主安心气、养脾胃、消水饮;又动风气、薰人心,令人气满,不可多食。”
《本草纲目》:“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
料理方式[编辑]
除了煮汤、清炒、火锅配料,由于茼蒿本身的季节性,其料理模式亦反应在节令。
冬至食用咸汤圆时,汤料里的绿色部份一定是茼蒿。
火锅配料,作为时令之涮煮青菜。
蚵仔煎。
Julianmama
发表于 2014-6-6 06:24
Julianmama
发表于 2014-6-6 06:26
美丽的心情~
发表于 2014-6-6 10:08
墨丽伊人 发表于 2014-6-5 21:06
分布
茼蒿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在中国则广泛作为蔬菜栽培:安徽、福建、
广东、广西、广州、海南、河北 ...
茼蒿的花挺好看{:4_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