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onls 发表于 2011-7-8 11:29

有图 有真相,不解释,冒着泄密的危险从公司淘出来的, 安全带的抗拉强度

Bemerkung: Audi, BMW, Daimler, Porsche, VW, gehört zu einem Arbeitskreis, gilt gleiche Anforderung

dfische 发表于 2011-7-8 13:03

KN代表什么?越大越好?

echoxie2001 发表于 2011-7-8 13:09

audi是哪个?

zhnde 发表于 2011-7-8 13:09

KN == 千牛顿 ?

adrenalin 发表于 2011-7-8 13:11

千牛吧 拉力单位

ERICHANSA 发表于 2011-7-8 13:58

回复 3# echoxie2001

VW呗.没看porsche, Seat, VW都一样.估计用一样的原料.

infors 发表于 2011-7-8 14:23

晕,让我想起了高中学的公式 F=ma 可以算算什么样的刹车情况安全带还好用 {:5_383:}

超级玛丽 发表于 2011-7-8 14:48

Toyota 荷载约为1000千克, 1吨。
其他大约1,2到1,5吨。
荷载强度足够,我认为。{:5_343:}

masonls 发表于 2011-7-8 15:05

audi是哪个?
echoxie2001 发表于 2011-7-8 13:0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siehe Bemerkung: Audi, BMW, Daimler, Porsche, VW, gehört zu einem Arbeitskreis, gilt gleiche Anforderung

masonls 发表于 2011-7-8 15:10

Toyota 荷载约为1000千克, 1吨。
其他大约1,2到1,5吨。
荷载强度足够,我认为。
超级玛丽 发表于 2011-7-8 14:4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von 1t bis 1,5t entspricht50% Festigkeitserhöhrung, du wirst bei dem Crash den Unterschied sehen.

masonls 发表于 2011-7-8 15:28

想说的就是,这只是日本车在汽车安全上降低标准的冰山一角, 天知道它还在什么其他地方节省和降低标准了, 在这个基础上, 卖到中国的日本车又 被阉割了一次, 其 安全性就可想而知了, 只想告诉国人, 惜命的话,就别买日本车

infors 发表于 2011-7-8 15:33

Toyota 荷载约为1000千克, 1吨。
其他大约1,2到1,5吨。
荷载强度足够,我认为。
超级玛丽 发表于 2011-7-8 14:4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是什么逻辑啊?我觉得要这么算:速度是180km/h = 50m/ ,然后看刹车时间,假设刹车的时候速度平均下降,当然这种可能是不存在的,算出刹车的负加速度,然后看看你的体重,体重的一部分要用安全带拦截,这部分体重根据体乘以加速度,获得安全带的受力 {:5_329:}

infors 发表于 2011-7-8 15:35

这是什么逻辑啊?我觉得要这么算:速度是180km/h = 50m/ ,然后看刹车时间,假设刹车的时候速度平均下降,当 ...
infors 发表于 2011-7-8 15:3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对,除了刹车,还有撞车,这也是一种减速,这时候的加速度可是嗷嗷的高哦!

zjpshock 发表于 2011-7-8 15:47

不能这么绝对,从这个数字中,不一定看的出什么来。

超级玛丽 发表于 2011-7-8 15:55

这是什么逻辑啊?我觉得要这么算:速度是180km/h = 50m/ ,然后看刹车时间,假设刹车的时候速度平均下降,当然这种可能是不存在的,算出刹车的负加速度,然后看看你的体重,体重的一部分要用安全带拦截,这部分体重根据体乘以加速度,获得安全带的受力
infors 发表于 2011-7-8 15:3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人在承受16G的重力加速度必将死亡,训练有素的飞行员穿了抗荷服能承受9G的重力,但会产生黑视现象,很危险。F1车手穿了抗荷服能承受6个G的重力,普通人3、4个G的重力就会感到极其难受,甚至昏厥。

如果负荷都在安全带上,超过2个G就会产生胸骨骨折及内脏受损。所以安全带的负荷量应不低于人体重量的3/4倍。{:5_363:}

ottorzx 发表于 2011-7-8 15:59

TRW?{:3_249:}

infors 发表于 2011-7-8 16:12

人在承受16G的重力加速度必将死亡,训练有素的飞行员穿了抗荷服能承受9G的重力,但会产生黑视现象,很危 ...
超级玛丽 发表于 2011-7-8 15:5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是啊!9G相当于89m/(s*s),相当于把320km/h的车在1秒内停止,好恐怖!一个100公斤以上的人坐在Toyota的车里,安全带可能会出现坏损的可能,不过不管安全带坏损与否,这个人已经被压扁了吧? {:5_369:}

Manfred.wang 发表于 2011-7-8 19:33

照这么算,靠人的惯性要扯断安全带,需要4ton的力(3点安全带)。假设一个人体重100kg,那么加速度就是40个g。呵呵

leibniz 发表于 2011-7-8 21:16

lz就是传说中的中国间谍?

masonls 发表于 2011-7-8 22:09

lz就是传说中的中国间谍?
leibniz 发表于 2011-7-8 21:1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想象力够丰富的,言重了,这个不是什么商业机密

delr 发表于 2011-7-8 23:17

人在承受16G的重力加速度必将死亡,训练有素的飞行员穿了抗荷服能承受9G的重力,但会产生黑视现象,很危 ...
超级玛丽 发表于 2011-7-8 15:5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是这么说. 持续加速度和瞬间加速度是完全不同的. 持续的正向加速度 16G, 人是受不了. 但如果瞬间加速度的话, 30,40g是没问题的.

以下来自wiki
Typical max. turn in an aerobatic plane or fighter jet         9–12 g
Maximum for human on a rocket sled         46.2 g
Death or serious injury likely         > 50 g
Sprint missile         100 g
Brief human exposure survived in crash         > 100 g

另外 三点式安全带的受力主要部位 是肩胛骨 和胯部.这两个部位都结实着呢, 而且不怕骨折.
胸部不适最主要的受力部位, 前提是正确佩戴.

delr 发表于 2011-7-8 23:28

For the car crash scenario where a car stops in 1 foot from a speed of 30 mi/hr, what is the force on the driver? Assume a 160 lb (mass = 5 slugs) driver.

If firmly held in non-stretching seatbelt harness: Stopping distance 1 ft.
    Deceleration = 967 ft/s2 = 294 m/s2 = 30 g's
    Force = 4813 lb = 21412 N = 2.4 tons
        Non-stretching seatbelt

If not wearing seatbelt, stopping distance determined by nature of collision with windshield, steering column, etc. : stopping distance 0.2 ft.
    Deceleration = 4836 ft/s2 = 1474 m/s2 = 150 g's
    Force = 24068 lb = 107059 N = 12 tons!!
        No seatbelt!

If seat belt harness stretches, increasing stopping distance by 50%: 1.5 ft.
    Deceleration = 645ft/s2 = 197 m/s2 = 20 g's
    Force = 3209 lb = 14274 N = 1.6 tons
        Stretching seatbelt

These calculated numbers assume constant deceleration, and are therefore an estimate of the average force of impact.


google出来的一个大概的计算. 按这个计算 160lb的司机 就是72kg, 30mi/h就是50km/h,就算是可拉伸的安全带也要14kn力量...
那个toyota的恐怕不够了..

delr 发表于 2011-7-8 23:33

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 大家可以大概算一下.
从碰撞开始, 到车停下来 (反弹不考虑的话). 大概车体的运行距离 就是车头被撞烂的那部分形变的距离. 计算中取的1ft, 就是0.3m. 那时候加速度是 20-30G. 如果安全带能够伸长一部分, 可以给人体提供额外的长度来减速, 力量会小一点..
但怎么看, toyota那个数据都不够安全...

delr 发表于 2011-7-8 23:37

是啊!9G相当于89m/(s*s),相当于把320km/h的车在1秒内停止,好恐怖!一个100公 ...
infors 发表于 2011-7-8 16:1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仔细想想吧. 碰撞的过程, 不是说320km/h的车在1s内停止, 实际时间比这个短得多.

瞬间加速度比9G 要大得多.9G没有多大, 飞行员是能承受持续的9G的, 几十秒钟呢.

车祸瞬间是30-40G.
大概是50km/h的车, 在0.5m内停止.. 再长的话, 驾驶舱就要扁了..

Truecar 发表于 2011-7-9 02:14

安全带强度是否足够,看看事故情况吧。
谁见过,听说过toyota的安全带在撞车事故或者撞车测试中断裂的?

masonls 发表于 2011-7-10 23:02

不是这么说. 持续加速度和瞬间加速度是完全不同的. 持续的正向加速度 16G, 人是受不了. 但如果瞬 ...
delr 发表于 2011-7-8 23:1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上正解, 骨折了总比 脑袋撞扁了送命了好

另外,想告诉大家的是, 没错,基本上你不会看到被拉断掉的安全带, 因为安全带的设计强度是20KN,但是你们想想安全带是怎样固定在车身上的呢。 简单来说,安全带是卷在一个卷筒上,然后通过一个类似铁片的东西拧在车身上的, 铁片的强度不够甚至是螺丝的强度不够, 那你的安全带就没作用了。
想想看奔驰,宝马,奥迪不会无缘无故的把强度标准定在15kN吧, 连法国车都是在12KN,真不明白崇拜日本车的JY还有啥可说的,最后希望开日本车的都慢点开吧, 毕竟碰撞能量是和速度成正比的

masonls 发表于 2011-7-10 23:03

安全带强度是否足够,看看事故情况吧。
谁见过,听说过toyota的安全带在撞车事故或者撞车测试中断裂的?
Truecar 发表于 2011-7-9 02:1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看上面

Truecar 发表于 2011-7-11 01:19

回复 27# masonls
我看那理由就是一个莫须有。

kongzi016 发表于 2011-7-11 13:17

日本的过了TUEV,过了欧洲人严格的检测...

现在却有几个比试包皮长度和厚度比习惯了的家伙开始质疑这些了......

谁见到日本车的安全带车祸中断了的?谁又有证据能证明的确有人因为这玩意断了造成死伤了的?请拿出真凭实据来......

PS,谁说飞行员可以承受持续9G的过载......没抗荷服,受过训练的,+6和-4的都受不了。

还是继续比包皮的长度和厚度吧,这个YY起来更容易一些....

kongzi016 发表于 2011-7-11 13:18

想说的就是,这只是日本车在汽车安全上降低标准的冰山一角, 天知道它还在什么其他地方节省和降低标准了,...
masonls 发表于 2011-7-8 15:2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还是比包皮吧!这个更容易....
日本人真是吃饱了撑得....专门为中国人生产偷工减料的车子,为此不惜花巨资变更生产设施,改变工艺...中国人还真是被瞧得起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有图 有真相,不解释,冒着泄密的危险从公司淘出来的, 安全带的抗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