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找工作
本帖最后由 夜瞳 于 2018-10-16 13:16 编辑1 职业选择
新工作开始了一个半月了,既有点忙乱,又觉得很开心。从三年前选这个职业(Veranstaltungstechnik / 剧场技术)开始,在斯图一个私人的小剧院做了两年培训,然后在北方的国家大剧院工作一年,再到现在这个德国南方小城的市文化处,经过一个多月的适应,我终于有点归属感和安全感了。工作的地方越来越让我满意,设备也越来越现代,因而工作也更轻松一些。新同事都很友好,终于与同事的相处也不再困扰我,现在我终于有了可以踏实工作和生活的感觉。
这儿的人事真好呀,找她要什么证明,几乎都是当天或第二天就回复了的。而且如果是外管局需要什么材料,我一给她发Email,她立刻就把材料直接发到外管局去,甚至是直接打电话到那边帮我问清楚还缺什么。我真喜欢这样的公职人员。其实工作就那么多,你立即解决掉,和拖几个星期、几个月解决掉,有什么区别呢?反而是拖的越久,有些事情越难追溯、越难解决。
“anbei die Bescheinigung für Frau XX vorab als Scan. Das Original geht heute per Post an Sie ab.
Bei Fragen kommen Sie gerne auf mich zu.”
昨天晚上我找人事要一个Arbeitgeberbescheinigung,她今天一早就弄好扫描用Email发过去了,还告诉外管局的人原件今天会用邮件寄给他,而且如果再有什么问题,不用找我,直接找她问就好了。
看到这封信,觉得心里很暖。在德国到现在,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好的人事,办事这么利落又为你着想的。
回顾从毕业到找工作的全过程,个中的犹豫、怀疑、担忧以及坚持、期待和快乐相交织,真是五味杂陈呵!同时也有很多慢慢积累的经验、体会,都想一一记录下来。
大学的最后一个毕业考试是在15年春节那天,从大学注销是15年我生日那天。然后处理完学校的事情后我就回国待了一个月,再回德国后开始考虑找工作的事。
读博的选择直接被我否定掉了,所以一开始就去外管局申请换了找工作的签证,断了自己读博的后路(我听说毕业的时候要么就读博继续用学生签证、要么就换1年半的找工作签证,一旦做了决定外管局是不允许再中途更换的,不知道是不是真这么规定,但反正我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在1年半找工作签证的期限内找到工作的。而实际上,因为我银行里存款不够了,我只得到了不到一年的找工作签证。)
一是年龄不小了,而且并不想走学术的路。文科的学术之路,就是在图书馆的故纸堆里翻资料,然后一篇一篇不停地写论文。我在德国学了10年文科,写了二、三十篇论文,看了无数的资料,个人觉得,大部分搞学术的人写的论文,也就只对后面继续走学术之路的人有价值,他们在前人论文的基础上再继续写论文。至于这些越堆越多的论文对不搞这个专业的其他人、对社会有什么价值,我真看不出来。
无论什么论文题目,只要你认真搜索一下,都能在图书馆里找到前人连篇累牍的论文、书籍去论述它。就像米兰·昆德拉说的:“在富裕的社会里,人们用不着去干体力活,从事的都是脑力活动。大学越来越多,学生也越来越多,为了获取文凭,他们得找到论文题目。题目是无限的,因为一切都可以论述。档案馆里堆的那一捆捆发黑的论文,比墓地还要凄惨,即便到了万圣节,也不会有人去看一眼。文化就在大批的制造、言语的泛滥、数量的失控中逐渐消亡。”而我求学期间写的那些论文,甚至还不够资格挤入昆德拉所说的那些凄惨的、发黑的论文堆里。唉,想想有时候真让人沮丧。
所以毕业后我一定要找到工作。但到底找什么工作呢?
在德国读完文科通常都极难找到工作留下来,据我所知,我读书这么些年我们学校音乐学系的中国留学生,没有一个能留在德国找到对口的工作的:(
而我比我的那些同学的条件还要差:我那些音乐学系的中国同学,在国内都是音乐学院毕业的,都掌握某种乐器,他们从小就开始学习的音乐知识是很扎实的。而我是在无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在德国学了三个全新的专业:音乐学和艺术史、犹太学,我开始学音乐的时候,连五线谱都是当画看的、什么是“调”我都不明白。
虽然学了10年,但因为语言的困难,老师讲的课大部分在课堂上我是没有听懂的,我懂的只是自己啃的那些书本上的知识。我只是拚了命的修够了学分毕了业,但在这三个专业上有多么高深的造诣,我是完全没有的。每写一篇论文看一堆资料弄懂一个小小的论文题目,就好像在这三个专业浩如烟海的知识汪洋中掬了一小瓢水。10年我掬了这几十瓢水,还不足以借此让我找到赖以谋生的职位。
另外,如果在德国学了文科想要找到对口的工作,在读大学的时候你就要做大量的相关实习:学艺术史的,就应该在博物馆等地方做实习,学音乐的,也应该在音乐出版社或者剧团等地方做实习......文科的这些企业,如果有幸有正式的职位空缺出来,他们要招的,是已经有了足够工作经验、马上就能上手甚至独当一面的人,而不是毫无经验的新手。文科新手的机会只能是免费的实习岗位。而我,读书的这10年已经是非常吃力了,而拚命写论文之余,有点时间全部去打工赚生活费了,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免费出卖劳动力,去做不赚钱的实习生呢?
没有申请过实习,我手头上连现成的德语简历都没有。第一步,准备简历。
我去图书馆借了一堆如何写简历、如何写求职申请信以及如何面试的书。推荐两个系列:
一是Püttjer, Christian和Schnierda, Uwe这两个人合写的一系列求职指导书,简历、求职信、面试指导应有尽有。另一个是Hesse, Jürgen和Schrader, Hans Christian这两个人也一样合写了一系列的求职指导书,你在求职中的任何问题,都能从这几个人的系列书籍中找到答案。另外杜登(Duden出版社)有一本薄薄的求职指导书,也非常有用,建议先阅读这本薄薄的指导书,然后再从上面两个系列中找两本相应的指导书阅读,读完这样两三本书,你的简历和求职信自然就写好了,而且从这书中还能学到别的有用的东西,我学到的是两样:
1、这些书告诉我,在德国,通常各个职业都有他们各自的专业招聘网。按照这条的指导,后来我想在剧院工作,我就在网上搜索到了全德国的剧院都会在上面发招聘广告的专业网站:https://buehnenjobs.de/,我的几份剧院的工作都是在这个网上找到的。
2、这些书里说了最有用的一点:你在德国找工作的所有费用:准备简历的打印费啊、拍申请工作用的照片的费用、最重要的,你在德国全国各地面试的车票(德国的火车票如果不提早很久预订,那是非常非常贵的,这些车费可有不少啊)等等,在你找到工作的下一年退税的时候都是可以退回来的,所以,你申请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你都要好好保存发票,留第二年退税之用啊!这样,你也不需要因为吝啬车费,而错过了面试机会,有机会就尽管去,车票多贵都没有关系,反正找到了工作的话,下一年都是可以退回来的。
准备好简历和申请信,就可以申请工作啦!开始我试着寄了两个音乐出版社的Trainee职位(这种培训职位一般是一年的,培训一年就可以转正式工作,是和我后来做的Ausbildung的培训职位是不同的),但我完全没有实习经验,自然寄出去的简历如石沉大海,过了很久很久才收到他们的拒信。
其实我压根也没指望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文科的工作,寄出去的这两封信没有音讯的时候,我就在琢磨我到底该找个什么工作。
我很喜欢剧院啊!
剧院是造梦的地方,人们在剧院创造与现实生活不同的人生给别人、也给自己看。读书的时候,没有什么钱,很少去剧院看演出,但不多的体验让我对剧院特别向往。于是,按那些求职书的指导,我在网上用德语搜索剧院的所有职业,于是,就找到了一个介绍剧院所有职业的网页,和那个德国剧院的专业招聘网站。在介绍剧院职业的网页,我发现了一个职业,非常适合我举世无双的专业组合(电机工程、音乐学、艺术史、犹太学):剧场技术(Veranstaltungstechnik)。觉得这个职位既好玩又适合我,而且还可以把自己在国内学的、早已经丢到脑后的电学知识再捡回来。
德国这边这个职位定义的职责是,全面负责剧场或者录音室的技术及安全,包括灯光、音响技术以及特效,总之就是负责剧场所有效果总的设计、技术以及安规,看上去是一个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职业。德国是个注重技术的国家,懂得技术的人在这里最受尊重。而这个职业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真是个理想的职业。我查到的资料,这样的职业培训需要三年,而且还要有几年从事相关职业的经验,然后才有资格去考“Meister für Veranstaltungstechnik”的证书,真正成为“剧场技术大师”。
https://de.wikipedia.org/wiki/Meister_f%C3%BCr_Veranstaltungstechnik
要考的东西可真多呢,包括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专业技术、成本核算、相关法律基础,还有建筑法规啥的。
好吧,我的职业方向就是这个了!
Miguel 发表于 2018-10-25 01:24
请问楼主能不能说说办Ausbildung签证的过程 我也是文科硕士毕业 最近面个IT的Ausbildung职位 公司说他们会 ...
好的,我后面会写的。简单说,我好像是16年初递交了申请Ausbildung签证申请,然后一直没有消息,Email去问,答复我:
ich habe mit heutigem Datum (16年4月26日) den Vorgang der Zentralen Arbeitsvermittlung in Duisburg vorgelegt. Sobald ich von dort eine Antwort vorliegen habe, werde ich Ihnen einen Brief schreiben.
我写了Email他们才答复我说当天送到Duisburg的工作中心去了,我不知道要是不去问,他们是不是就一直拖着 不给我办,我从16年3月开始就没有有效签证了,他们连临时的也不给我发,一直等到8月份,才通知我去拿签证,拿到的时候我看到签发日期是6月份。 原创么?支持先,再慢慢看。同样艺术专业,不会德语,30+
刚找到工作,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2 面试之路
小时候在家乡,总想快点长大,好离开啊!总觉得离开了,就能海阔天空、随心所欲了。我不愿意过那与生俱来的生活,想活得和父母不一样。
我总喜欢坐火车,火车一路向远方奔驰,车窗外田野村落一闪而过。我看着那些渐渐远去的人家,总幻想着可以跳下火车,去敲开他们的门,去看看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是不是,会看到我想要的生活?这种幻想一直伴随着我一路走得越来越远。
我一直打算,将来买了车,等有了钱有点闲的时候,就和妹妹开着车在德国如诗如画的乡间转悠,然后,去敲开一家家农户的门,去访问访问他们,跟他们聊聊他们的生活,拍点影像资料,剪成纪录片,片名也叫《Das Leben der Anderen / 别人的生活》。
过一种不一样的生活,这是我从小就整天在脑子里琢磨的事。
好吧,不抒情了,求职之路是很枯燥、很考验人的耐心和自信的,没有那么多的诗情画意。
我对我想选择的职业细节还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该从哪儿着手准备。我只是坚信,凭着我学文理科的能力,这个职业难不倒我。
但,难不倒我,不代表别人会给我机会。
图书馆用关键词“Veranstaltungstechnik”查到的书乱七八糟的,而且很理论,一开始我完全没有找到有具体实践知识的书籍,完全不知道这个工作是怎么样的。一无所知的我,也不敢直接就申请这个职位,只能从实习和Ausbildung(职业培训)开始。我至少要先开始了解一下做剧场技术的人到底是怎么工作的,这个专业除了电学,还要学些什么。
后来我才慢慢知道,其实我都到5月了才开始申请9月开始的职业培训,太晚了。那些好的大剧院招收Ausbildung的人,都是提前一年招聘的。也就是说,如果我想15年9月开始这个Ausbildung,那么我得在14年底之前就申请。到15年5月才开始申请,好的剧院根本就没有了。
而且还有个特别大的问题,就是如果我申请到这样一个3年的培训职位,外管局会不会给我发签证。因为Ausbildung不是正式的工作,我在网上查不到先例,没有人能告诉我,在德国硕士毕业了可不可以申请Ausbildung。但一是看起来这个职业挺好玩也挺适合我,另外除了这个,我也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别的适合的而我又愿意做的职业好申请,那我就先试试吧!签证的问题,等申请到了再考虑吧!现在不是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么!
没有什么好的剧院,那么一些演出厅啊、演出公司啊,我就寄寄简历试试看吧!我主要是在那个剧院招聘网和劳动局的官方网上找机会,而工作地点,就是我读书的海德堡、现在居住的Wiesbaden-Mainz-Frankfurt附近,另外还有像慕尼黑、柏林、维也纳这样我心仪的大城市。
然后我发现,其实你的居住地是挺重要的,因为公司都更愿意在附近招人,尤其是他们并不是特别坚定地想要你,只是想叫你过去面试一下看看的情况下,你住得近,他们就会给你这个机会,住得远了,他们也不想那么麻烦地叫你来。我寄了二三十份实习以及培训的申请,海德堡的我用的就是海德堡朋友的地址,其它用的是Wiesbaden的住址,然后,我收到有面试通知,都是海德堡那边的或者Wiesbade、法兰克福这边的,远的城市一律没有给我机会。(后来我打算再找慕尼黑、柏林的朋友要地址,用他们的地址去申请来着,但我还没来得及这么做,就找到了一个斯图加特的小剧院。)
我得到的第一个实习的面试是海德堡的一个演出厅,剧场技术的实习。但我到后来也没弄清楚他们是出于什么动机要在网上发这个招聘启事的,因为,最终他们只给了我2天的实习机会。我面试的时候他们就说了我是überqualifiziert(就是我的条件远远超过他们的要求了),不过他们还是说可以6月份给我提供一个实习,给了我个6月初过去的日期。我很开心地答应了,还兴冲冲地到海德堡找个了短租,我以为,这实习至少也该一个月、两个月的吧?结果我6月去的时候,他们说只给我安排了个两天的实习。
逗我玩呢?我当时就晕了,当晚就赶紧把还没开始的短租给退了。海德堡的房子很紧张,所以那个假期出租房子的学生也不担心租不出去,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不过这两天的实习还是挺有用的,至少,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职业的机会。我看到了灯光音响控制台,看到了他们的技术人员在演出厅里忙乎,为晚上的演出做准备。
只是,这两天也很打击我,因为那些接线和仪器在当时的我眼中是那样的复杂、高深,而且我都没有办法去向他们问清楚我满肚子的疑问,因为,我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问,而且许多东西叫什么我根本也不知道,那些技术专业词汇我是没有的,即使他们回答我,我也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
这就跟我当初开始在德国读大学的时候是一样的。我听不懂课,只能课后自己找资料拚命看,我没法问老师,让他们给我解答,因为即使去问老师,老师的回答我也是听不懂的。只能自己一点一点在黑暗里摸索,一点一点找到答案。
德国大学都是没有标准的课本的,在老师推荐的大量资料里找到自己要的答案,这样漫长艰难的过程,我已经深有体会、很有经验了。而这个职业的开端,我又要再一次这样自己摸索了。
但这一次和学文科还是不一样的,学文科的时候,我只管到图书馆埋头找书读就可以了,但,这一次我得有设备,自己上手接线、学习各种设备的使用。没有设备,光看书,我连看什么书都找不着。
很幸运的是,我终于遇到了一个小老板,他愿意给我个机会,把这些价格不菲的设备,丢给我慢慢摆弄。 3 入门
我相信,如果能够预知结局,如果知道结果是美好的,那么,通往这个结局的路走得再辛苦,大部分人也能坚持着走到终点。
但,如果你看不见未来呢?如果你不知道你的选择对不对呢?如果你总在犹豫、怀疑:当初选择另一条路,会不会,结果更好些?
很多时候,我都幻想能拥有一面魔镜。我不是想问这世界上最美的人是谁,而是想问:当我选择了一条路,魔镜你可不可以告诉我,在路的尽头等待着我的,终究是什么?
那些痛苦的日子,在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度过面临难关的凄惶无助中,自己最渴望知道的,是那一切痛苦挣扎之后的结果。
我常常会忍不住这么想:如果能够知道会有一个好的结果等待着我,那么,我就能忍受眼下的这一切,我就一定能坚持到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刻。
可是我无法预知未来。未来,因为未知而令人恐惧。
但未来,也正是因为未知,令人充满期盼与希望。国内那种一眼看得到将来的生活比未知的将来更令我恐惧,我宁愿面对在国外的未知的将来。正是这未知,给予我走下去的勇气。我不愿意,不愿意在一切还没有令我满意之前,就停下脚步、放弃挣扎。我死死守住内心的信念,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走下去。然后,一路看过去,我究竟会经历些什么、最终会走到哪里。
待我回首,往昔重重,因着伴随着它的痛苦挣扎,一切都变得分外美丽。因为,我不是在人生这条漫长而黑暗的河流中随波逐流,我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当时,我最大的压力是:如果在找工作签证的期限内,我找不到能让我留下来的工作,那时的我,该何去何从?而且,在我选择了这个职业之后,我并不知道我的选择对不对。所以我也试着申请了另外两个剧院的职业:导演助理和剧院办公室的工作。
但我最大的问题是我没有相关工作的实习证书。事实证明,文科,没有实习就根本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只有一个导演助理的实习让我去面试了一下,但,了解了具体的工作,我就知道:做为一个外国人,我做不了:导演助理就是在导演与演员排戏的时候,把他们谈到的所有重要的问题都记录下来,然后再条分缕晰地整理给导演和演员。我清楚我的德语水平,尤其是听力,导演和演员在现场讨论的东西,我根本都不完全能听明白,更不要说把它们记下来、整理清楚了。
所以,还是只能走技术的路啊!技术,它不要求人说很多的话,只要会做很多的事就可以了。虽然我在德国学的是文科,那只是因为喜欢啊!其实我的强项是技术呵!
好像当时几十封应聘信,只有4个有关剧场技术培训的面试。在我面最后一个最终和我签约的斯图加特老城剧院之前,我得到了一个在一个私营小老板那里一周一次自己倒腾、学习这些技术的机会。
这是个火车车程距离美因茨十几分钟的小镇,只有老板和一个员工的两个人的小公司,他们接些会议、演出的项目。当时老板在劳动局的官网上招一个Minijob的技术助理(Minijob就是每月收入不超过450欧、因而不用交税的兼职工作)。但我去面试时,告诉他我完全没有做过相关的技术工作,是从零开始,他说即使是Minijob,我也做不了:(
不过他又说: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一个星期来我这儿一次。我也不会教你,不过你不是学电的么?我给你设备,你看着说明书自己学。
真是太好了呀!虽然没有报酬,可我终于有机会接触这些东西了。我当然答应了。
他给了我两个简单的灯光控制台,然后给了我说明书,还教我在Youtube上找到这两个控制台的使用视频。视频里,是中学生模样的小孩子,他们一本正经的说自己摆弄这些灯光音响设备都很久了,然后教大家怎么用这些简单的灯光控制台,接线,编程,做出简单的灯光效果。
我想,在德国要从事这些职业的孩子,大多都是这样的孩子吧?在中学起就开始摆弄这些东西了。我很沮丧我到现在还对此一无所知。
不过,看着说明书和视频,我终于开始自己连接各类老板手头有的灯具,然后自己为一首音乐,配出灯光效果来。
我终于开始入门了。
就这样,我一个星期去一天,自己在他那里学接线、编程,他常常都不在公司。德国人真单纯信任别人啊!我这样一个完全的陌生人,他就放心地把我丢在他的公司,任我自己摆弄他的所有设备,也不怕丢了、弄坏了。
灯光比音响技术容易一些,学了一个月,灯光的连线和简单的控制器的编程我就会了。于是他带我出去帮忙工作了两次,一次是法兰克福大学一个会议的灯光音响布置,一次是一个港口节日庆典乐队演出的灯光音响工作。没有正式的工资,不过每次他会给我50欧,权当是饭钱吧:)其实就算他什么也不给我,我也不会放过这些学习机会的。当他第三次要再带我去一个乐队演出时,我告诉他有正式的Ausbildung要我了,我那时会在斯图加特,没法去了。 Joeyhe 发表于 2018-10-16 13:30
原创么?支持先,再慢慢看。同样艺术专业,不会德语,30+
刚找到工作,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当然是原创啦。你现在做什么工作? 还住在Ludwigsburg? 夜瞳 发表于 2018-10-16 13:41
当然是原创啦。你现在做什么工作?
我是个做设计的大叔,年中才决定正规找工作,之前一直做free。6月在慕尼黑找到了工作。 夜瞳 发表于 2018-10-16 13:12
3 入门
我相信,如果能够预知结局,如果知道结果是美好的,那么,通往这个结局的路走得再辛苦,大部分 ...
天道勤酬!看了你的经历,很励志啊{:8_490:}。我也是找了很久,最近才在斯图附近找到工作。 Joeyhe 发表于 2018-10-16 13:53
我是个做设计的大叔,年中才决定正规找工作,之前一直做free。6月在慕尼黑找到了工作。
设计挺好的,我妹妹也学设计呢,媒体和动画设计。不知你是做什么方面的设计? 4 德国职业培训双轨体系
我一直觉得,东西方的社会、文化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而并非生在东方的人就一定会更适应东方的社会,生在西方的人就一定觉得西方社会最美好。人的性格、天赋、能力都是有区别的,所以,有的人会更喜欢、适应东方的社会,而有的人会更喜欢、适应西方的社会。
当然,只有当人有选择的时候,他做出的结论才公允。
东方社会最美好的,也许就是那些人间烟火吧!人与人之间牵扯不断的联系,如果交织成一张温情脉脉的网,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相互关心、相互扶持,那就是一个温暖美好的社会。我最近喜欢上一个网络作者巫哲的文字,他笔下都是这些充满温情的人间烟火。读着,让我好怀念中国社会这样美好的一面呵!只是可惜,那些美好的人间烟火,只是我在文字间能感受到的,却是我不曾切身体会过的。我对国内的回忆,更多的,是”一地鸡毛“的琐碎与压抑,国内的社会,是一张让你逃也逃不掉、气都喘不过来的压抑的网。没有明确的规矩法律,一切都是人情,这样的社会,如果你有幸出生在一个强大的家族并且接受这个家族赋予你的一切:资源、便利、责任和束缚,你通通可以接受,那你一定会觉得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如鱼得水。但,如果你不接受呢?如果你不幸出生在一个千疮百孔的家庭呢?那么,东方的社会对你而言,就是一场恶梦。
我不知道别人怎样,我只知道,我的性格,让我很喜欢、很适应德国的社会。一切都那么整齐有条理、一切规定都那么明确有序。虽然人家一直抱怨德国的官僚作风严重,但在我看来,大多数官僚虽然过于死板,但一切规定清清楚楚,能做的话你按规定一条条来,总能做成,就是需要点耐心而已。而不能做就是不能做,这样简单、明确、讲理的社会,是我喜欢的。就连他们的语言,我也喜欢,到处都是规规矩矩的”框形结构“,动词放在句末压阵,多么有规律、多么清晰明了、多么有力:)
我总是不肯接受既定的一切,满脑子奇怪的想法。比如虽然我接受中国的教育没有任何困难,但,我一直质疑中国的教育。人的性格、能力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要逼所有孩子,接受一模一样、那么漫长的教育。不算幼儿园,经过16年教育大学毕业的年青人,走上工作岗位,还是一无所知,既不知道过去自己学的那些究竟有什么用,也不知道现实的工作到底具体要做些什么、怎么做。
我一直幻想有这样的教育方式,针对每个工作岗位,给予不同的教育。孩子们有充分的机会接触社会中的各类工作,然后,根据他们的兴趣、能力,有大人指导他们选择职业、一点点学习,最终可以胜任、并且有能力的可以继续走得更远。这才是我想象中理想的教育制度。
有没有这样的制度呢?我在德国终于找到了:Ausbildung——德国的职业培训双轨体系。
接受这种培训的人,需要在一个企业工作两到三年,每年有3个月的时间到学校接受专业知识和一些政治、经济、语言方面的课程。我参加工作培训的时候,有德国政治和经济课,上课时老师说过,德国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是国家的责任——按公民的才能施教,而非公民的钱包。”
有这种制度,无论你在什么年龄想改行(当然七老八十干什么都晚了),都有机会、有途径,让你通过这种2、3年的培训,走上你想要的工作岗位。
~~~ ~~~ ~~~ ~~~ ~~~ ~~~
以下转自德国之声:
设计师法尔克负责绘制电厂发电机的工程图。23岁的她目前在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进行职业培训。在选择职教深造前,她曾上了一年大学。”我退学了,因为(大学)理论太多了,”她说,”我想要更多实践。” 法尔克的情况并不罕见。在德国,超过一半的人都是通过”双轨制职教培训”(VET)进入职场。
人们可以从326种职教培训中进行选择,范畴从钻石切割师到飞机机械师,甚至也包括烟囱清扫工。在德国,更多年轻人选择双轨制职教培训,而不是去上大学,尽管这其中很多年轻人满足了上大学的条件。德国双轨制职教培训成功的一个原因是德国中世纪就开始的学徒文化。这种侧重实践的教育非常受欢迎,以至于很多年轻人甚至选择了半职业的大学课程。
“你在其他任何(教育)理念中都找不到这种组合”,27岁的贝格说。他在德国汽车制造业从事销售工作,之前选择了汽车零售业进行了双轨制学习–在大学学习三个月然后到公司总部实习三个月,如此交替。他在2012年大学毕业,留在了之前实习的公司。
~~~ ~~~ ~~~ ~~~ ~~~ ~~~
我挺喜欢这种双轨制度的,单纯的偏理论的大学教育没有办法让我得到一份喜欢的工作,参加这种职业培训才可以。不过在德国好多职业外国人也不一定进得去,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培训生的时候才会考虑外国人。而且有些地方的法律很严格,我以前就看到过报道,说一个牙科诊所招了个外国的助理,但劳动局就不批准,他们的理由是:牙科助理这种培训职位,在德国年经人中供不应求,所以不允许把这个职位给外国人。
另附一篇以前写的有关德国的教育制度的文章,今天先把德国的教育制度交待清楚,明天再写我参加Ausbildung的体会啦!
2014年06月27日
前几天和德累斯顿的 @N.K.S.U.M.说:
~~~ ~~~ ~~~
N:“我们系好多专业从下学期开始没有单独的bachelor和master了,又回到德国以前的5年制的diplom了?德国教改估计也要失败了?”
我:“我觉得德国原先的教育体制不错,何必要和国际接轨呢?像艺术史这样的专业,一般都是博士才能找到工作,那读个Bachelor有什么意义呢?”
N:“嗯,要分情况看吧~现在好多德国人都不愿意读太多年,理科的不搞研究大部分读完bachelor都去工作了。但是原来的diplom的体系确实比分开念更加完善~”
我:“嗯,德国大学原来的体制,有利于真正想读书做研究的人,对不愿意读太多书想早点工作的人,改革后和国际接轨比较好。不过其实改革前也有很多FH之类的学校可以读,不一定非要读Uni呀!”
N:“嗯~估计回归旧体制是未来的趋势.”
~~~ ~~~ ~~~
德国的教育体制在世界上独行一帜,我一直很喜欢他们的教育,是我们国家很好的借鉴。
幼儿园的教育就不详细介绍了,我只知道认识的两个朋友,在德国生了女儿。我最羡慕在德国成长的中国孩子的一点就是,他们小时候接受的是多语教育。幼儿园是德语和英语双语的,加上在家里家长的中文教育,将来孩子长大了,三门语言都可以像母语一样运用,真是太羡慕这一点了。像我们成年后再学一门外语,是多么辛苦而耗时的事啊!
通常德国的孩子6岁开始上小学,德国是联邦制,各个州的具体规定都不太一样,我只能说说大多数的情况。通常在4年后,德国的孩子就开始走上不同的教育道路了。他们有好几种选择。一般很多孩子都会在5、6年级进入“Orientierungsstufe”,也就是在这两年内考虑今后的走向,也可以在这两年内更换不同的选择。
他们面临的选择有:
一、在6年级结束后进入五年制的Hauptschule。在这种学校读完五年毕业后的孩子,通常会直接进入职业培训或职业学校(可能有点类似我们的技校吧?),经过几年的培训后就进入工作岗位,比如做收银员啊、理发师啊、进入工厂等等吧!
二、第二种选择是Realschule。从小学开始一直上到Realschule毕业共10个年级,也就是说5、6年级上“Orientierungsstufe”后,在Realschule还需再上4年。Realschule毕业后取得的毕业证书叫“mittlerer Schulabschluss”,取得这种证书的孩子通过申请(没有入学考试,凭毕业证书就可以申请)进入Fachschule(我觉得这种学校有点类似我们的大专)。
三、第三种选择是Gymnasium。从小学开始一直上到Gymnasium毕业共13个年级,毕业时取得的证书叫作“Abitur”,凭着Abitur的证书和成绩单,就可以申请大学,进入Universität。也有的大学不叫“Universität”,叫“Hochschule”,不管名称是什么,应该这一类就和我们的大学一样。
不过,德国的大学宽进严出,只要拿到Abitur都可以进入大学,但未必能顺利毕业。
举两个例子,以前我有一个“语言伙伴”(在德国交的互相学习语言的朋友,他教我德语,我教他中文),他说他的哥哥非常喜欢哲学,也顺利进入一所很有名的大学学哲学,结果学了感觉和他的兴趣完全不是一回事,于是从大学退学,进行了司机的职业培训,现在在一家医院开救护车。而且他觉得,工作开救护车,工作之余读读哲学书,这样的生活很满足:)
另一个例子是海德堡大学的汉学系。我不读汉学,不过去汉学系听过课。我发现德国人说中文,都说得非常好,字正腔圆的,四声发得特别清楚。我感觉德国人说中文比中国人说德文强:)
海德堡大学的汉学系在德国很有名,有同学告诉我,这儿的汉学教授,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儒”,很多人的国学修养,比国内的教授还好。最有意思的是汉学系分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专业,我觉得外国人学古汉语真神奇。不过后来想想,其实对他们来说,学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完全是一样的,都拿德语注释了背嘛!
有一次我问一个一起听课的德国人,我说你们说中文都说的这么好,你们德国人学中文很容易吗?她说哪里,中文很难学的。汉学系的淘汰率非常高,只有三分之一的德国学生能坚持到毕业。我说那其他的人呢?她说转系呀,或者就不学了。
(p.s.曾经问过一个和我一起听课的老人,他学习汉语和希伯莱语,我问他觉得汉语、德语、希伯莱语哪个难学?他说觉得汉语最难。呵呵,简直太鼓舞我了,我想我最难的都会了,那么容易的应该不是问题:P)
继续说德国的教育体制,传统的德国大学与国际上通行的学制完全不同。传统德国大学没有“学士”这个学位。文科毕业后的学位是“Magister”,理科毕业后的学位是“Diplom”,都相当于“硕士”学位。至于拿到学位要读多少个学期,那就看学生的能力和自己的努力了。
记得我去报名参加毕业考试的时候,教授打开他的表格文件作登记,除了登记学号姓名之外,还要登记你是多少学期了。
我扫了教授的电脑屏幕,看到那一栏赫然有18学期和20学期的,而且还不是一个人。
呵呵,我一下子就安慰多了,原来我不是最笨的那一个:)
不过德国对教育体制改革的争论和尝试都进行了几十年了,前两年刚把所有大学的体制都和国际接轨,实行Bachelor和Master制了,但很显然有的学校又开始慢慢改回来了,有时听新闻也有讨论,争论到底怎样的体制更好。
我想所有的体制,都不会对所有人一样好。每种体制都会有利于一些人,而对另一些人不利,至于体制的好坏,判断的标准只能是:对大多数人,到底怎样更有利。
就像我看到前一阵说中国的高考要取消英语考试,然后网上看到,有人说:网友投票70%支持将“数学踢出高考”。
但很快就有人回应说:“别逗了,70%的网友认为也应将数学踢出高考?高考不正是用数学把那七成人踢出去的么?”
所以,你自己的立场不同,最终支持的观点就不同。数学是你的优势,你自然会反对将数学踢出高考,反之,就会支持了。
对所有事情的争论,都是一样的道理。
在德国,赞成教育改革的人认为,孩子在10岁就必须选择自己将来的道路。10岁的孩子怎么能做这么重大的、对其一生都产生影响的决定呢?通常孩子做决定依靠3方面:一是孩子自己的意愿,二是家长的意愿,三是老师根据孩子的能力和成绩给孩子和家长的建议。
反对传统教育体制的人的看法是:这种体制很容易造成阶级固化。因为一般,家长如果本身教育水平不高、家庭环境不好,自然会影响到孩子,这样的孩子一般不会花心思读书,成绩也不会好,然后,家长自然也不会劝孩子读大学,老师根据孩子的表现,通常也会建议孩子进入第一个选择,将来读职校。而家长本身教育水平高、家庭环境好的家长和孩子,自然会进入第三个选择,将来进入大学。这种体制很容易造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打地洞”的阶级固化问题。
况且,孩子10岁的时候做的决定,等他们再大些后,也许他们会后悔的。
于是,德国教育改革,除了高校体制想和国际接轨之外,主要是要增加孩子在几种选择之间调整的灵活性。以前规定只有5、6年级的孩子允许随意调整选择方向,现在,很多州都把这个期限放宽了很多,允许高年级的孩子也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我不喜欢高校改变德国独特的传统体制,但,对上面说的改革,我是非常赞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