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瞳
发表于 2018-10-17 21:33
本帖最后由 夜瞳 于 2018-10-17 21:35 编辑
6 师傅
我一直认为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当初为了留上海进了一个不喜欢但可以解决户口的公司,以至于后面工作一直都不顺。不过塞翁失马,要是在上海工作顺利了,可能就不会出国了。我还是比较喜欢现在的状况。
在德国,幸好我第一份培训的工作遇到了人很好的师傅,如果我的培训是在后来工作的奥尔登堡国家大剧院,我真不知道怎么熬完三年的培训了。我在那儿工作一年已经受不了了,要不是因为是外国人,签证什么的太麻烦,我是不会在那里待够一年,早就会辞职走人了。
呵呵,要是在德国再工作不顺,只能出地球了。
师傅是个好人,而且,年轻的时候一定也是挺帅的,呵呵,下面是他现在的照片(因为网上有师傅的照片,贴链接还挺好贴的),年龄大了一点,还是挺好看的:)
http://www.oceansailing.de/images/david03.jpg
从来没有试过这样师徒式的工作方式,我整天屁颠屁颠的跟在师傅后头,看看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得上他的忙。
工作的时间通常都是11点到晚上7点,如果有演出,就需要几个技术人员在演出期间一直在场,那么就上晚上的班。
技术人员的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是在一个新剧开始策划、排练的时候,那时候舞台布景、灯光、音效、特效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安装、调试完成,是很紧张的。如果不幸遇到一个婆婆妈妈、效率不高的导演,那么搞到深更半夜也是常事。因为这个,我很不喜欢这个剧院的艺术总监,演员、导演、管理,她什么都要插一手,可我觉得她无论做什么都能力有限。后来在排她导演的两部戏的时候,大家都非常累。我一直奇怪她为什么坐到这个位置上,后来看到剧院的历史,发现剧院创始人和她一个姓。呵,依仗祖荫呗!人怎么可能完全平等呢?哪里都一样啊,只是相对的,不同的社会,人们更平等一些或更不平等一些、普通人得到尊重以及机会多少的差别。
师傅说剧院一般一年要排4出新戏。我问师傅剧院的经济状况,原来剧院只有1/3的经费来自售票,其余2/3都是斯图加特市或者巴符州的拨款。看来扶持一个剧院政府要出不少钱。后来到奥尔登堡国家大剧院,下萨克森州对这个剧院的投资是一年两千万欧元,还不算剧院一大堆赞助商呢!剧院真是烧钱呵!我现在工作的市文化处,2020年要斥资四百万欧元翻新演出厅,可我工作的这三个地方,现在这个演出厅已经是最新、设备最先进的了。看来这个小城还挺富裕的,呵呵。
在斯图这么一个小小的剧院已经像个迷宫了,我有时候找不到地方晕头转向的,师傅就笑我,要是在大剧院,肯定都钻不出去了。嗯,《歌剧魅影》里面歌剧院底下还有一条地下河流,可以长年藏身而不被人察觉,哈,要是能到这样的大歌剧院工作那肯定更好玩。可惜,后来我在奥尔登堡国家大剧院的时候,根本没有机会在剧院的主楼工作,只能在排练厅和外厅工作,不能享受在迷宫一样的大剧院里工作的乐趣。
不过在这个小剧院工作、周围都是友善的同事,我已经很满足了。同事不友善,即使后来在国家大剧院,工作也很没意思啊!
夜瞳
发表于 2018-10-17 21:48
本帖最后由 夜瞳 于 2018-10-17 22:00 编辑
7 资源共享
在如今的世界上,什么最重要?资源!
国内社会人人自危,焦虑重重,大家争着抢着,唯恐落在人后,唯恐稍不留神就被时代和社会抛弃。说到底,人人争的抢的是什么?无非就是资源。
一个网友@Vernunft 说:“一个人生活的水平和状态,很大程度是随波逐流、由所在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北京上海的焦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今晚只能想到'资源配置问题'这样粗略的描述。现在感触最深的就是教育和医疗。”
而我到了德国,感触最深的,是他们对教育和医疗资源分配的公平。而那些随处可见的资源共享,既方便了公民,又节约了有限的社会资源。
比如我初到德国,在德累斯顿学了半年语言,并且分到了一间德累斯顿大学的学生宿舍。让我非常惊讶的是,德累斯顿的学生可以从散布在全市的几十处学生宿舍中挑选住处。这些宿舍有多层、有高层,有特别特别便宜的,2个人同住的卧室(整层楼共用卫生间和厨房),我刚去的时候最便宜的这种住处,一个学生每月只要70欧左右的房租;也有适合拖家带口的学生住的两室一厅的公寓供学生选择,各种价格和房间,应有尽有。
为什么他们有这么多的选择提供给学生呢?因为德累斯顿所有的高校,拥有一个共同的学生服务中心,所以,全市二十几处学生宿舍统一调配,供各个大学的学生挑选。这种资源共享的社会,需要的,是高效的管理机构;好处是:可以让最多的人更有效率的充分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
德国的职业培训系统也一样。就我选择的职业Veranstaltungstechnik,整个巴登-符腾堡州共享一所技术学校:Event-Akademie Baden-Baden;而这所技术学校的校舍又和另外的技术培训学校连在一起,绵延在巴登-巴登整个城市的好几处地方。这样,全州学这个技术的人,都可以利用学校那些先进而价值不菲的设备仪器、师资力量;而那些昂贵的电气实验室等还可以和其它技术学校共用,真是极大的方便了学生,充分利用、节约了社会资源。
我特别特别喜欢德国这一点。
正好昨晚看到一个友邻@ZY-Monster 的广播说:
“我为什么一直鼓励大学生去发达国家留学,除了见世面,另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发达国家资源多。我高中最后一年苦苦读书,也只能在中国读个普通的一本,我在面试国际大公司时才发现'985''211'是敲门砖,很多公司不仅不会来我们学校校招,甚至投简历直接要求学校是985。后来我在申请德国学校时,我发现我竟然能申请到全球前150名的学校,放在中国甚至能进前10。再后来,我竟然成功进入一家全球20强的公司实习,接着做学生工,公司里从中国来出差的同事都是从中国TOP10的高校毕业的。他们告诉我,我真幸运,在中国分部的实习生虽然顶着TOP10高校的光环,但是只能端茶倒水做表打印。而德国因为是总部,项目更多,资源更多,我作为实习生竟然也能参与到一个很大的项目研发中,算是学有所用。”
是的,发达国家的教育资源不仅多,而且,只要你能力达到了,你就可以去享有这些资源。
而我来德国留学之前在上海外企工作的体会就是:中国是在国际生产链的底端的。我当时所在的公司号称是美国公司,可管理者和管理方式都是香港的,甚至我们上海分部还被派来过一个很恶心的美籍华人,还有一个我很讨厌的菲律宾人来管理我们,我们大陆的员工,是在整个国际生产、贸易链的最底端的,根本享受不到西方宽松的工作环境,随便国外来个人,都能欺负我们。
我出国前是这样的想法:
曾经有朋友和我讨论中国几千年来的体制优于西方的地方,他说:“中国自古是百姓社会,苦出身也能得名位。而西方以前的社会阶层是分明固定、不可逾越的。所以我们中国从本质上比西方进步。”
可我丝毫没有看出中国的本质比西方进步在哪里。中国现在的社会一直宣扬平等,可我看到的,却是等级分明的社会。与以前西方社会等级分明固定不同,中国社会的等级却不是不可逾越的。朋友说这是中国进步之所在,但这也恰恰是问题的症结之所在。人们有往上爬的途径,就削尖了脑袋往上爬,科举本来是普通人的机会,可是慢慢就变成全体中国人精神上的桎梏了。所以后来中国再也出不了哲学家思想家了,大家都去应试去了。更有甚者,有人为了向上爬就不择手段。对人的行为没有有效的约束手段,成王败寇就是中国人的哲学,只要最后功成名遂了,中国人再不管你之前多么无耻。
胡兰成说的对:“太平时势是笨人坏,而乱世则往往是有能力的人更坏。”因为太平时聪明人不必太坏也有出头的渠道,可是乱世就只能比谁比谁更无耻了。而中国又是乱世多,不是么?所以我们这个最讲道德的国家,什么寡廉鲜耻的事情都能看到。古代有,如今一样,而且变本加厉了,因为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被毁坏殆尽了。
而加入了国际生产链后,中国人在自己的等级中一层层向上爬完了,还要在国际生产、贸易链中一层层慢慢往上爬,这爬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所以,我当时想:我干脆跳出这个等级链,直接到发达国家读书、奋斗好了。
散布巴登-巴登各处好几个技术培训专业共享的学校、宿舍:
https://www.baden-baden.de/mam/images/bildung/schulen/rsb1.jpg
https://www.euraka.de/website/var/tmp/image-thumbnails/0/484/thumb__header/campus-akademiegebaeude.jpeg
https://sinolethe.files.wordpress.com/2015/09/01.jpg
职业培训学校的入学通知很不细致,只给了班级号和学校、宿舍的地址,但都没有写清楚第一天是几点、在哪里开始。于是,开学的第一天我们这帮人就在这个美丽的城市中四处乱蹿,寻找我们应该去的地点。
在地图上查到,从宿舍出发到学校要走十几分钟的路。从宿舍前往学校的途中,巴登-巴登的风景美不胜收。
https://sinolethe.files.wordpress.com/2015/09/04.jpg
https://sinolethe.files.wordpress.com/2015/09/07.jpg
https://sinolethe.files.wordpress.com/2015/09/05.jpg
终于来到了学校:
https://sinolethe.files.wordpress.com/2015/09/111.jpg
结果,我拿着班级号到处也找不着地方。问了两个老师,第二个老师说我知道,你跟我来。我还以为他带我去教室,结果,他把我带到一个楼道口,那儿还等着四个男生。呵呵,原来我们剧院技术根本就不在这个校区。
不过找到了几个同伴就好,我也懒得仔细听到底该怎么走,反正跟着他们走就成啦!
四个男生中有个年龄比较大的,好像特别绅士,走出这个校区的时候,他总是帮我拉开门等我先走。他介绍自己叫Luis,是南美洲的一个我不知道的国家来的,在曼海姆国家大剧院跳芭蕾,不过现在40岁啦,跳不动了,所以就改行做剧院技术。
我就跟着他们穿街走巷:https://sinolethe.files.wordpress.com/2015/09/a03.jpg
终于来到了我们剧院技术的校区。
https://sinolethe.files.wordpress.com/2015/09/121.jpg
夜瞳
发表于 2018-10-17 22:01
8 神说,要有光
在德国上第一节电学课,老师的讲义上印着:“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电工。”:)
人类学会使用电这个成就,不亚于人类学会使用火。推荐BBC的记录片《电的故事 Shock and Awe: The Story of Electricity》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0440427/),跟那个《音乐的故事》大概是一个系列的吧?
职业学校开设的课程有:电学、力学、声学、光学、剧场技术及法规、政治经济法律常识、德语、英语还有各种实验课。挺好的,那些理科的学科都是我擅长的,而学学德国的社会政治现状和法律规定,我知道的哪里能退税呀、德国的政治制度呀、双轨制的职业培训制度呀,还有买车之类的贵的东西,究竟是从银行贷款合算呢?还是接受商家的分期付款合算?这些都在职业学校里系统的学了一遍,长了不少知识,还复习了德语、英语,觉得挺不错的。
另外,他们还有宗教课,我好奇听了一节,是讲现代社会人们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去适应社会的需要。我觉得他们的宗教课其实是探讨一些社会和做人的常识的吧?和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有些类似吧!不过最大的不同是:不信教的我有选择不上的自由。这些常识就不需要他们教我了,于是后面的宗教课我都没去上。
电学、力学这样的课对于在国内上过工科大学的我,一点也不费劲,而且我还能发现老师的错误。和老师讨论过好几次习题和上课的例题,只有一次是我错了。以至于有一次我质疑力学老师的解法,提出我的解法,老师说:“好吧,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算法。”然后很认真的把我的解法一步一步在黑板上演算。
最有意思的一次莫过于电学考试了,那次考试最后一大题有4小题,最后1小题是计算交流电机的效率。我们电学声学光学这些考试都可以查《电学手册》的,我自负对这些知识掌握得很好,所以平时上课考试都懒得带那么厚厚一本手册,结果那天我就忘了交流电机效率的计算公式了。于是我就1、2、3做完了其它3个小题就交卷了事了。然后试卷发下来,老师赫然给了我满分。哈哈,电学老师已经缺省的认为:我的电学试卷总是一题都不会错的,于是,我少做一题他也没注意:)
最后的毕业考试,我的电学也是满分。毕业考试很有意思,电学和声学、光学及剧场技术有一张大试卷,电学占一半分数,其它所有的占一半分数。德国这边做对一半就认为合格了,但老师说:这张技术考卷,单纯的答对一半还不能算合格,要电学部分答对一半以上,然后总分也够一半以上,才能算合格。有同学问:如果电学全对了,而其它的一分不得,也算合格吗?老师说:按考试规定,算:)
电学是我们这个职业培训的难点,我们剧院有3个培训生,正常3年的培训,他们在剧院都4、5年了,就是电学过不了,就一学期一学期的延长着学徒期。我走的时候,只过了1个,还有两个,我都替他们发愁,他们总过不了总这么延长学徒期,可怎么办啊?
不过德国人也有很用心、很厉害的,我发现在德国,认真的学生也喜欢上课坐前排。和我一起坐在第一排的3个德国男孩就挺厉害的,而且他们对剧场技术已经非常有经验了。每次和他们搭伙做实验,他们三下五除二的就把设备复杂的接线接好了,弄得我对这些接线一直糊里糊涂的,有点不太清楚究竟怎么接,因为他们太快了,而问他们、问老师,他们三言两语就解释完了,有时候,我听不懂。
光学、声学也是,这两门课我都不能得1分了,因为老师上课讲的东西,有些我听不懂,讲义上也没有写。问老师的话,他再解释两句,我还是听不懂,这不是学科的知识不懂,而是我德语不懂,不知道那些词汇到底是什么意思。而德国这边教学从来都没有标准的教科书,我自己在图书馆找书看,常常我看的东西老师没有讲,而老师讲的一些知识,我找到的书上没有。
而且这种专业书还有的地方,我看书也是一知半解。于是整个培训过程中,有几本专业书我就反反复复地看,有的时候,真的是你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复习,再随着你在这个学科知识的加深,那些原先不懂的东西,有一天就会突然豁然开朗,就懂了。可也有些知识点,老师讲过我就没有找到资料,到现在也不懂。
工作了你就知道了,其实上学学习的知识,常常比实践中用到的知识要深得多。像我们剧院那几个4、5年都毕不了业的培训生,他们日常在剧院工作一点问题都没有,所有的操作都很熟练,一些比较深的理论知识,实践中一知半解的话也能操作。但,过不了那个资格考试,他们就没有办法成为一个正式的专业技术人员。
而我,虽然已经顺利通过培训资格考试,但仍然有些知识,没有弄明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理解,希望有一天能把所有相关的知识都熟练掌握好。
NFP717
发表于 2018-10-18 12:47
不知道工业设计和工程方向的有没有专业的找工作的网站?目前只知道stepstone和monster……
weisi
发表于 2018-10-18 13:51
写得不错。
julia727
发表于 2018-10-18 14:15
文笔真好~~
Joeyhe
发表于 2018-10-18 14:45
夜瞳 发表于 2018-10-17 10:13
设计挺好的,我妹妹也学设计呢,媒体和动画设计。不知你是做什么方面的设计?
最早的专业平面设计吧,但现在正的设计事务所里几乎没有平面设计师了吧,都转型了,在Design Agency里,一个Designer要Digital Design, UX/UI Design, Branding Design, 都会。
其实我没报希望在慕尼黑找到设计工作,因为德语不行,朋友都说柏林适合我,可是运气好就找到了。
流浪人628
发表于 2018-10-18 20:00
夜瞳 发表于 2018-10-17 21:26
现在在Biberach的Stadthalle,不过将来还是希望去大城市的大剧院工作。先解决了入籍问题再考虑换工作。
我在Reutlingen,有机会一定来捧你的场。你已经有了好的开始,站稳脚跟后,工作和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夜瞳
发表于 2018-10-19 12:55
流浪人628 发表于 2018-10-18 20:00
我在Reutlingen,有机会一定来捧你的场。你已经有了好的开始,站稳脚跟后,工作和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Reutlingen,真的挺近的了。
不知道是南北方的差异呢,还是只是我工作的这两个地方的差异,虽然是1年半的合同,这边不仅让我去慕尼黑那边参加灯光控制台的培训,还出钱让我上德语课。真的很喜欢这里。
上一年在北方那个国家大剧院工作,我觉得我专业上什么长进也没有,都没有机会用灯光和音响控制台,做得最多的就是重复地挂灯、整理仓库和在剧院不同的演出地点运送道具和技术设备。
要是1年半后不能留下来,以后我也只会在南方找工作了,在北方待过那个地方,就特别特别不喜欢北方。德国中部妹妹现在住的法兰克福那一带我也挺喜欢的,就是讨厌北方。
流浪人628
发表于 2018-10-19 16:17
夜瞳 发表于 2018-10-19 12:55
Reutlingen,真的挺近的了。
不知道是南北方的差异呢,还是只是我工作的这两个地方的差异,虽然 ...
既来之,则安之。你之前在北方那个雇主那里做学徒,干粗活。现在苦尽甘来,在这里碰到这么好的雇主,有心栽培你,让你做技术活。这是缘分。
我大学就是在下萨克森读的,那里很多老师和同学对我很好。毕业后,我找了很久的工作,最后在Reutlingen附件找到,也是缘分。
之前不愉快的经历和挫折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不管如何,做好现在的工作,好好生活,才重要。